国画清风雅集:赏心自古少 过客从来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翚溪山红树图 国画清风雅集:赏心自古少 过客从来多

国画清风雅集:赏心自古少 过客从来多

2023-11-01 1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山水图轴

王原祁(1642年-1715年)〔清〕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清 虚谷 杂画册

虚谷(1823-1896),安徽新安(今歙县)人。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移居江苏广陵(今扬州)。虚谷《杂画册》共十二开,分别绘《夏山烟雨》、《蕙兰茶壶》、《王者之香》、《蔬笋河豚》、《红了樱桃》、《竹》、《桃实》、《满架秋风》、《菊有黄华》、《蒲塘野趣》、《红树青山》、《香雪蕉庐》。题材广泛,堪称虚谷的代表作。如《蔬笋河豚》竹笋的长锥形与河豚的椭圆形,置于一幅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情趣横生。《红树青山》秋树直立,秋山横亘,交叉相映,得意境空灵之致。

清 蒋廷锡 赐莲图轴

蒋廷锡(1669年-1732年),汉族,江苏常熟人。字扬孙,一字西君,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卒后谥文肃。

清 王鉴 山庄奇峰图轴纸本(泥金)墨笔

该作品是王鉴为奉祝惟老亲翁五十初度而作。金笺是中国书画用纸的一种,系以黄金或金粉屑铺洒纸面制成,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神圣或神秘之气。

画中描绘了一个高山大岭的景色。 画面中央是一伫立的主峰,山岭如游龙一般从峰顶延伸而下。溪水两岸,坡石堆叠,树木丛生。整个山石,形体端庄,气象宏大,主次分明而有序。画中笔法细密雅致,以干笔皴擦造成丰富的画面效果,耐人寻味。

清 任颐 双鹿图轴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其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重视继承传统,吸收西画的速写、设色等技法,形成风姿多采的独特画风。在“四任” (任熊、任薰、任颐、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当之无愧为近百年海上画派之巨擘。

任氏的小幅作品层次丰富,巧妙地使用补色和黑白关系来处理前后空间,在色块的照应分布上也极为考究,从微观处发现生意,捕捉到自然界那些撩人情思和发人浮想的机趣,籍此抒发自己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

任伯年花鸟作品中最有特点的便是将勾勒与点厾、墨笔与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体格,不仅能够把握形象的真实与瞬间的动态,还能制造空间氛围,传达生动的意趣,此幅绢本纨扇便是其融没骨与小写意为一体的小品佳作。

清 王鑑 仿王蒙云壑松荫图轴

王鉴于古代大家的艺术有着深切的领悟,能把握各家在图式、丘壑、笔墨、意韵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加以提炼,形成规范化的形式外象和表现语言,达到不求形似、妙得神髓的境地。

清 程正揆 青山闲居图轴

程正揆(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又号青溪道人、青溪老人、青溪旧史。湖北孝感人,寓居南京。崇祯四年进士,榜名为正葵,官工部侍郎。至清初,改名正揆。顺治十四年挂冠。程氏所处之明末清初的江淮一带,是书画名家风云际会的洞天福地。他们大都远庙堂而近江湖,有的终生不仕,甘于布衣,有的始入宦海,后弃官为民。他们或相聚于茶社厂肆,或结识于草堂竹林,以诗文会友,以翰墨结缘。当时,活跃于斯者,有弘仁、程正揆、石溪、石涛、郑板桥、王概等诸多奇才逸士。

程正揆与他的同道谐友一样,诗文书画兼而善之。他的行楷书师法李北海、颜鲁公,其字于平正中追求奇险峭绝,在萧然中体现丰韵雅趣。程氏画风的形成,初得益于董其昌的指点传授,后又上溯元代黄公望、倪瓒,着意于枯劲简淡的风格,对明代沈周山水,程氏亦很喜爱。而在结构上,他倾向于随意顺势,自然天成。至于设色,则浓施淡染,不拘一格

清 戴熙 紫山红树图轴

戴熙山水画初从“四王”入手,追溯宋元,后期绘画受金石画家奚冈影响较重,笔意超逸而不单薄,画艺求精致细密,风格清润华滋,皴法自成一家曰“蝉翼皴”:以淡墨短线皴擦,间以重墨醒骨,见笔见线,更甚在积墨中见笔墨灵性,淡而不薄,厚而不闷,干湿并用,枯润相依,在更浓厚更腴润中丰富了笔墨的表现。

此作山石采用“披麻皴”参以“蝉翼皴”,此为戴熙常用皴法,蝉翼皴非一笔形成,而是以干笔经数次皴擦,再淡墨皴染浓墨醒骨点苔,惜墨如金,用水适当,慢慢形成笔力透澈、笔墨浓郁、淡而不失厚度的层次效果,体现清腴蓊郁之笔墨特色。构图简洁,前、中、后景渐次递进,清晰明快。红树、赭山、蓝色远山相互映衬,整体色彩雅致隽逸。

清 髡残 泼墨溪山图轴

作者一反秃笔渴墨之常法,而以湿笔淡墨勾山画树,与大面积浑点泼墨融合生发,再以重墨刻画桥、屋、人物。用笔松动,施墨淋漓,画面酣畅而又蓊郁朴厚,洋溢着蓬勃生机。配以行草题跋,随意挥洒,粗服乱头,体现其独具的审美意趣。

清 弘仁 松溪石壁图轴

此画的画风独特,所画之山与众不同,认真看和动画片《葫芦娃》里面的山是不是很相似?山好似叠加的几何体,看来弘仁的几何学的应该相当不错!如果我们身临画境,想象山外的寒风从山间缝隙怒吼而过,带有严寒肃杀之气,让人不觉毛骨悚然。山石既可挡风又能挡寒,虽然有些不通气,却让人很有安全感。画中有水,水里有船,能在水中行船表示此处的水不是浅水。岸边有垂钓者,这更加说明了水势不小。画中有山、有水、有桥、有人家,画面干净唯美,也隐约有种孤独之感。松树刻画的很细致,作者乃谨慎之人。

清 恽寿平 瓯香馆写生图册

此套《瓯香馆写生册》共十幅,天津博物馆藏,描写了四时的花果,从春到夏分别是桃花、海棠、碧海珊瑚、牡丹、枇杷、卷丹、洛阳花、凤仙花、菊花、梅花。除了梅花一开,作者写明是学杨补之的水墨画法之外,其余各开全用没骨法,完全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点厾出花朵、叶片、果实,只以色线勾勒叶茎。落色点花的没骨花,既不同于细线勾勒再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也不同于水墨淋漓的大写意花卉,它介于两者之间,也被称作“小写意”花卉。工笔求逼真,写意求意趣,恽氏没骨花所求正在“似与不似之间”。着色花卉自然比纯粹的水墨更逼真,但直接点染的“落色花”比起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又有更大的随意性,不必被物象的细枝末节所羁绊,可以放手表现花的风骨。就气质而言,没骨花介于工笔与大写意之间,既不刻画,也不放逸,清新洒脱。

清 王时敏 云峰树色图轴

此图以“高远”法取势,构图呈“S”形循环上升。山石沉浑雄健,树木苍厚繁密,画风凝重古朴。

清 王翚 溪山深秀图轴

王翚《溪山深秀图》作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作者时年七十七岁,属于晚年的青绿山水作品。

清 王翚 仿巨然楚山欲雨图轴

王翚49岁时的杰作。行书自题:“巨然楚山欲雨图”,款:庚申润月廿六日为虞翁先生,王翚,钤印两方。又恽寿平行书题五言诗一首:“秋窗日日晴云里,何事烟岚暗不开;看到墨华零乱处,楚山天半雨声来。

清 罗聘 纨扇仕女图轴

罗聘是清代“扬州八怪”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绘画技艺最全面、题材最广泛、风格最独特的一个。 整幅作品中仕女虽寥寥几笔,但画家功力自在,线条挺健,率性而为。又由于指墨创新绘画,具有拙朴之气,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不言而喻。

清 李方膺 花卉图卷

李方膺(1695~1755),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为官时"有惠政,人德之",后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南京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著《梅花楼诗钞》。善画松、竹、兰、菊、梅、杂花及虫 鱼,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画梅。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粗头乱服 ,不拘绳墨,意在青藤、白阳、竹憨之间。画梅以瘦硬见称,老干新枝 ,欹侧蟠曲。此册设色古雅,以行草笔意入画,纵横磊落,顿挫盘郁,生面别开。

清 龚贤 挂壁飞泉图轴

《挂壁飞泉图》为龚贤山水画巨制。绘崇山峻岭间,树木繁盛,一道飞瀑从山崖间跌落。作者以焦墨层层积染,绵密厚重,风标独特。构图威严,画格寂静、空旷,禅意浓厚,属龚贤画作精品。右上角作者自题七言诗一首。

龚贤是明代的一位遗民画家,他在明清绘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位居“金陵八家”之首。这位画家极为擅长于用墨,笔触既稳重又沉着,秃笔和尖笔交替使用,秃笔圆润苍劲,勾勒房屋、刻画画树干、皴擦点染,力道苍劲,我们从他的画面中就能非常清楚的看到,他笔下的树干、房屋、等等在用笔上都非常有力度,线条结实、稳重,龚贤的画虽不用泼墨但却更有一番烟润淋漓的味道。画中远处的山似乎和天际的烟云围绕在一起,近处的景色厚重朴实,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近实远虚的效果。总结他的山水画是非常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其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特点是——静的意境。这种静是画家自身所带的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兼济天下的胸怀

清 高岑等十二家 设色山水册

林风眠 烟江双泊

彩墨结合,在苍苳浑朴的墨色外,以淡彩写轻岚入谷、浩淼江水。浓墨与淡墨晕染结合,开创性地塑造出山峰的体量转侧与光影变化,成功地解决了墨与光的冲突。画家将个人的心绪融入山水的意境里,使作品呈现出凄清、忧郁、遗世独立的东方韵味。

李可染 《青林夕照中》

采用画家后期常见的满幅式构图,山石只取截景,却让人感受到范宽式全景山水的力量,浓墨稍染藤黄、花青而成的巨峰扑面而来,构成画面中最沉稳部分。大面积浓墨表现巨峰,通过笔法穿插,使得山石中仍隐现空间;树的叶子点点沿树干而画,笔下一种毛茸茸的效果使画面极富生趣。

黄宾虹 《峨嵋山色》

正如石涛所说“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黄宾虹山水画特点就是“黑密厚重”,作品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此幅为八十以后所作,笔苍墨润,赋色沉厚,古意盎然,虽言拟宋许道宁笔墨,实则纯由己出。

傅抱石 《观瀑图》

《观瀑图》完全体现了作者胸襟、气度、胆识和学养,是抱石胸中“浩然之气”的自然流露。

溥儒 《秋山泛舟》

“列嶂笃山木,悬泉俯细流。欲寻泉落处,乘兴上扁舟。”画中所描写的正是诗中的意境。图中山峰树木点染繁密,利落清爽,富于生气,用色亮丽而不含火气,独树一格,蕴含着一种“出于笔墨之外”的高贵淡雅之韵。

潘天寿 《独揽春风》

“文革”期间此作被作为“黑画典型”,谓“独揽春风 ”即“独揽大权”狼子野心之体现,遂被红卫兵付之一炬。后因批斗潘天寿的需要,“造反派”勒令潘先生复制以作批斗之证据。本画正是在这样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而潘天寿一生作品之中题“复制”款的恐怕也仅此一件,可称珍贵至极。

阳太阳 《青罗碧玉图》

描绘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漓江美景。画面视野宏大,气势雄浑,近山屏立峭拔,古木萧疏;远峰云雾迷濛,苍润蓊郁;中景则以大写意泼墨法写就,任水墨色彩在画上渗化流动。通篇布局精巧,法度严谨,既高度概括了漓江的旖旎风光,又流动着如诗如梦般的柔美旋律。

齐白石 《安居乐业》

浓艳的色彩,饱满的构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所画鹌鹑,又寄予了对平安生活的追求和祝愿;不论技法还是寓意,皆表现了白石老人的创造性。

黄君璧 《秋山红树图》

此轴采用全景式构图,崇山叠嶂,山势连绵,山间林木葱郁,飞瀑如练,溪流蜿蜒。为了表现秋山红叶,画家以赭石渲染山石,甚至直接以朱砂点树丛,呈现出一派秋日层林尽染之美景。

齐白石 《东坡先生玩砚图》

齐白石画东坡玩砚,其意不在东坡“玩”,而在“平生君最轻余子”的骨气和性格。此图绘东坡黑髯,无冠,著长袍,席地而坐,头微侧,双手抚措一小砚,专心玩赏砚石之意。对东坡手姿、眼神及砚石形色的刻画,简洁真实,大写意要寓精于粗,诚如苏东坡所言“始知真放本精微”。

李可染 《黄海烟霞》

“有些极其美好、特殊的对象,一次是画不出来的,需要反复加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写生能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在写生过程中,随着对客观世界新的发现,应力求有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现方法、新的创造,这样会不断促进创作的意象和表现力、感染力,促进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于非闇 《牡丹双鸽》

此幅是于非闇专门画牡丹中最为名贵的“魏黄姚紫”。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那么姚黄和魏紫就是“牡丹之冠”。由于牡丹为富贵之花,下有双鸽代表著和平,故此作暗寓“富贵平安”之意。

刘旦宅 《赏秋图》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刘海粟 《黄山天都峰》

吴湖帆 《松风云海图》

此幅构图蹊径,近景两块巨石从画面右侧向左上横插画中,俯视莽莽的松林与云海。下方小径自松间而出,仿佛看画者是拾级而上许久,穿过一片山松到达此境。顶端巨石上的苍劲老松,如虬龙般探向空中。两位老者对坐石台侃侃而谈,台下松海入目,头顶仍有峭岩为景,清新淡雅至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