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屋檐下》导演王筱頔:戏剧像是一场精神SPA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筱頔的父亲 专访《上海屋檐下》导演王筱頔:戏剧像是一场精神SPA

专访《上海屋檐下》导演王筱頔:戏剧像是一场精神SPA

2024-07-09 0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收录于话题#上海屋檐下4个

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剧目,话剧《上海屋檐下》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热演中,该剧将持续上演至11月1日。

从2007年首演至今,走过十三年,我们采访到了导演王筱頔,一起来听她谈谈她眼中的《上海屋檐下》和夏衍先生。

↑对谈导演王筱頔,走进“上海屋檐下”↑

对话导演王筱頔

Q

&

A

Q

2007年,您为什么会选择执导《上海屋檐下》?

王筱頔:2007年是中国话剧百年的纪念年,当时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吕凉先生邀请我来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上海屋檐下》。因为夏衍先生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前身之一——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第一任院长,所以在中国话剧百年的时候,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决定排演《上海屋檐下》。当时邀请我,我当然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全国知名的剧院之一,是很有创作能力的,作品也非常多,我也很希望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所以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这个戏的创作。

Q

《上海屋檐下》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王筱頔:《上海屋檐下》的故事其实比较易懂,可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故事。它就是一些小人物的生活琐事。它是一个三一律的作品,在一天发生的事情,几家人每一家有每一家的事情。简单来说,一个本该是一家人住的一栋房子里,住了五家人,一家是二房东和他的太太,还有他们的女儿;灶披间住了小学老师赵先生一家;亭子间住了黄家楣一家,他是一个失业的职员;还有一家住了一个被迫出卖自己的施小宝;阁楼上住了一个天天把自己麻醉在酒精里的老头,他在一·二八事变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他整天拿酒精麻醉自己,好像儿子迟早要回来似的。所以,整体呈现的是这样一个生活状态。

这样的几家人,各家有各家在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每一家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能力去逃出自己的困境。

《上海屋檐下》里比较著名的一段关系,就是二房东林志成和他的太太之间的关系。他的太太曾经是他的好友的妻子,他的好友匡复入狱了。匡复这个人物在《上海屋檐下》里也有一些特殊的背景,这个人物曾经被赋予了一些很重要的象征主义色彩。匡复是作为政治犯入狱的,入狱了以后他的好友和妻子不知道他的死活,在他入狱之前把他的妻女托付给了他的好友林志成,林志成就背负着这样一种承诺,一直在照顾他的妻子和女儿,日久生情,两个人就生活在一起了。在这一天,《上海屋檐下》戏剧发生的这一天,匡复回来了。那么可想而知这一家人的困境,我认为他们家里的困境是精神困境,像黄家楣、施小宝、赵先生,他们可能都是经济上的困境、生活的窘迫,没有能力,你再有本事你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的孩子和老父亲,还有家庭对人的这种期望,达不到自己理想状态的这种压抑。所以这所有的小人物的生活困境,再加上一个特殊的时间背景——黄梅天。我们都知道,黄梅天是潮湿的、闷热的。在石库门里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头,住着这么几户人家,每一个人的生存空间都非常狭小。我想这种暗喻,这种象征的色彩实际上是反映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民族共同面临的这种苦难,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没有办法去冲破这种苦难,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有像“炸雷”一样的事情发生。黄梅天的雷声可能很少,但它总是会有的,会去砸开旧时代所有的阴霾和苦难。

Q

剧中哪些瞬间最触动您?

王筱頔:我想,在这个戏里,有一些瞬间是我刻意要去处理出来的,而且特别希望观众能够理解,能够有同样的感受。比如说,当二房东林志成发现“匡复回来了”的那一份尴尬,那一份无助,那一份愧疚,他因为背负着对朋友的一种承诺,然后在个人情感和他的工作生活极端不如意、压抑的这样一种环境中,挨着过活着,这是非常令人触动的一个瞬间。

当匡复回来后,发现原来他的妻子和他的好友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生活后,匡复长长的沉默。包括彩玉发现自己的前夫匡复回来了,可是他曾经是一个特别阳光,特别有自信的热血青年,而如今彩玉在他身上看到了落寞,看到了沮丧的那种吃惊的瞬间,心里在下着磅礴大雨的瞬间。再有就是桂芬——失了业的黄家楣的老婆,最后一件值钱的衣服都被拿去当掉的时候,那种绝望的瞬间。当施小宝一直盼着不知道是不是她丈夫的男人回来,能够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最终都达不到的时候的那种认命。所以,我想这个戏里有非常多的时代的特征,在那样一个国家贫弱、没有力量的时候,我们的民族所承受的那种个人力量完全没有办法去改变的这种苦难,没有办法冲破。

Q

您执导的《上海屋檐下》是否会加入一些除了原著之外附加的含义呢?

王筱頔:应该说每一个导演在创作一部戏,一定都有自己的解读。

我认为在2007年的时候,创作《上海屋檐下》的时候,呈现出来还是有导演的语汇在里面,包括导演的理解,导演对作品的开掘的角度,应该是带着比较强烈的个人理解的独特味道。

我关注的是什么,这个很重要,我想一定会有的。可是我记得在2007年,当时创作的时候,因为是纪念话剧百年之际,是一个纪念性的演出,我当时就想是不是能够回到话剧百年之前。话剧百年之前,刚刚开始的时候,女人不可能演戏的,都是男人在演话剧。听说曹禺先生就演过《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当时他们都是大学生,全部都是男人演女人。所以我想,是不是有可能用这样一种形式去纪念?当时还是蛮冲动的。可是我读了剧本,我觉得不行。其实我觉得当时的一些想法是比较浮躁的。

《上海屋檐下》的剧本也很难读懂,因为它老被切断,其实挺涩的。后来这一段经历,其实让我觉得,在一个作品的创作当中,我觉得还是源于对人物、对时代、对命运、对冲突的这种深度的解读,是最有魅力的。任何一个作品它都应该有最合适它的那种形式,我非常庆幸我找到了《上海屋檐下》这个戏的形式感,并且是非常写实的。而且全剧没有音乐,全部是有源音响,我们的叫卖声,所有留声机的声音全部都是有源的音响,我不想有任何一点主观的手段介入。所以我想包括雷声、雨声、滴雨的声音,就是用这些声音在我们的戏剧情境中、戏剧的瞬间当中,在必要的时候去出现,所以还是蛮有味道的,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个戏最合适的表达样式。

这一次的舞美设计和之前没有太大的调整,我认为我们的舞美设计非常好,我特别希望有这样一个老房子,这样的一种切割方式,把所有家庭的生活,他们的苦难全部展现在二十一世纪的观众面前,因为他们的生存空间确实太狭小了。

Q

您与上海话艺术中心的演员们合作感觉如何?

王筱頔:我非常喜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们,他们都非常有灵气,都能够迅速捕捉到人物的感觉。因为这个戏复排过两次,换过两次演员阵容,每一次我都能认识很多新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而且被他们的表演状态和表演中的透出的灵气所打动。

Q

《上海屋檐下》在您众多导演作品中,有怎样特殊的意义?

王筱頔:《上海屋檐下》是我第一次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的戏,这个作品也确实是对我来说蛮特殊的。实际上,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上海屋檐下》会找我执导,我当然非常高兴能够和上话这个我非常喜欢剧院合作,上话创作的戏非常多,演员可以在不同的戏剧风格当中去找到表演的状态,我觉得这对演员的锻炼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接触到非常多的导演,剧作家,不断地积累他们的经验,我觉得这样非常好。

Q

今年是夏衍先生诞生120周年,走过十三年的《上海屋檐下》在如今上演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王筱頔:《上海屋檐下》写了很多小人物的生活困境,精神困境和生活困境,我觉得这些东西无论在哪样一个时代,它可能困境中具体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是心理状态是一样的。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当下,《上海屋檐下》再次排演的意义就在于在我们现在都身处在繁花似锦、非常自我的一个年代,回过头再去看一下,当时夏衍先生在那样年轻的时候,他的眼睛关注到了别人,关注到了非常底层的小人物,关注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民族的苦难,我觉得这个是我特别想跟现在的年轻人一起去分享的。

所以我们舞台上的面幕用了夏衍先生的一张非常年轻的照片,透过他的眼睛,就是这样一双年轻的眼睛,他不仅只是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维去看民族,去看他人,去看整个社会。

Q

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您希望观众看《上海屋檐下》应该看些什么?

王筱頔:我们的观众中有很多年轻观众,非常希望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关怀别人,去爱别人,去看待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Q

您眼中的夏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筱頔:我觉得夏衍先生是有一颗悲悯之心的人。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大多都会是这样,就是因为当时我们的民族太苦难了,我们的国家太贫弱了,所有有追求的年轻文人、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们都愿意为贫弱的国家去出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夏衍先生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我觉得他还是很秀气的,他的秀气从《上海屋檐下》中可以看出。所以我也非常的高兴,能够在纪念夏衍先生诞辰这个时间节点上,把《上海屋檐下》再一次地呈献给大家,也献给夏衍先生,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Q

戏剧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王筱頔:我想戏剧是研究人的,我经常跟我合作的很多创作者会分享这样一个观点:我觉得戏剧学就是人学,它就是研究人的各种问题,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它在剧场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借着戏剧这种媒介去和所有剧场中的人,不只是观众,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这些创作者在演绎一段生命历程的时候,都会滋养我们的精神。

我想戏剧可能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它可能是像营养素,它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我想戏剧它可能会跨越好几百年甚至好几千年的时代去研究人性,去研究人的各种问题。所以我想,我们走进剧场,对我们来说像做了一次精神 SPA,按摩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想这可能是戏剧最好的一个作用。

剧照摄影:尹雪峰

话剧《上海屋檐下》正在热演中

现已加演11月1日14:00下午场!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票

售价:48元(不包邮)

材质:金属,正面烤漆,背面刻字

尺寸:30X20X2mm

*非质量问题不退不换,敬请知悉!

致敬大师,重温经典

10月23日-11月1日 我们相约“上海屋檐下”

故事梗概

被捕入狱8年的匡复被释放了,他到好友林志成家来探询自己妻子彩玉和女儿葆真的下落,却得知妻子已与志成同居,因为他们早就听说匡复已死,于是三个人都陷入难以解脱的内心矛盾和痛苦之中。彩玉想和匡复追寻过去的幸福,但林志成负疚欲走时,两人8 年患难与共之情,又突然迸发,难以分手。匡复理解、原谅了他们,在孩子们向上精神的启发下,克服了自己一时的软弱与伤感,留言出走……

全剧除了这条主要情节线而外,还有几组人物:失业的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勉强糊口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这些人都拥挤在一个“屋檐下”,合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出品人:张惠庆 | 总监制:田水 | 艺术总监:喻荣军 | 联合监制:何念 | 编剧:夏衍 | 导演:王筱頔 | 舞美设计:桑琦 | 制作人:王珏 | 舞台监督:王祺 | 灯光设计:邢辛 | 复台灯光设计:冯彦臣 | 服装设计:胡晓辉 | 化妆设计:丁松山 | 音效设计:范璟璟、李金瑞 | 技术设计:邱松华 | 道具设计:任培毅、朱晨祺 |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 副导演:李梦泽 | 执行舞台监督:付晨 | 剧务:黄云春 | 音效操作:乔国栋 | 话筒操作:钱杰 | 化妆操作:范晓亮、徐金钗 | 服装操作:曹丽娜 | 灯光技术:张兆松 | 美工:曾友长 | 演员经理:陆仁洁、王梓怡 | 宣传经理:王蓓尔 | 宣传照拍摄:陆宇烁 | 宣传照制作:唐玮丽

主演:刘鹏、顾鑫、高蓉、符冲、朱晔、徐婧灵、范祎琳、王梓、吴静、何易、黄晨、王佳宝、林子玥、余芃霏、方子轩

演出时间:2020年10月23日-11月1日 19:30(周一无演出,10月25日、10月31日、11月1日仅14:00下午场)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安福路288号1楼)

演出票价:180/280/380/580元

*建议年龄8岁以上观众观看

*演出剧目信息及阵容以剧场当日公示为准

*《上海屋檐下》参加“50更精彩”活动,受疫情期间剧场座位限制,每场演出50元公益票为6张,谢谢理解!

购票方式

1、剧场门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售票处(安福路288号,工作时间:9:00-20:00),票务咨询电话:021-64730123。

2、天猫购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天猫旗舰店sdac.tmall.com(客服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 9:00-17:00)

3、微信购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sdac_anfu288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4、团体购票:请致电021-64733789,工作时间:(法定工作日)9:00-17:00。

|猜你感兴趣|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首演 | 纪念夏衍诞辰120周年 话剧《上海屋檐下》今晚回归舞台

原标题:《专访《上海屋檐下》导演王筱頔:戏剧像是一场精神SPA》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