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节临“宋四家”书法拓片,深得晋唐神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文治书法真迹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节临“宋四家”书法拓片,深得晋唐神韵

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节临“宋四家”书法拓片,深得晋唐神韵

2023-03-11 1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清代书法家王文治节临“宋四家”书法拓片,深得晋唐神韵

王文治(1730-1802),清代书法家、文学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进士、殿试第二名,官至翰林院侍读、云南姚安府知府等。王文治书法、文学造诣均深,善行书,号为帖学大家。其书源出董其昌,兼法张即之,而得力于李邕,与翁方纲、刘墉、梁同书齐名,称书坛“清四家”,并有“淡墨探花”雅称。

王文治是以帖学起家的,他忠实地秉承帖意。王文治认为宋人书“深得晋唐神韵”重在体现前贤的内在精神,中年以后开始对“宋四家”倍加关注并多有临习,从中受益匪浅。他在《快雨堂题跋》临宋四家书后跋曰:“余幼时喜临晋唐人书,不敢略涉宋派,年逾四十始知宋人深得晋唐神韵。学晋唐者当于宋人真迹问津,然不能实证也。又十年,笔端乃暂得相应。盖非深于晋唐,无从窥见宋人之妙,亦犹不识如来禅,无从透入祖师禅也。既透祖师禅,乃真见如来禅矣。近日深入宋人真迹,于晋唐蹊径益明,然则书岂易言哉?”

王文治临习“宋四家”,不仅是单纯地仿古,而且强调通变精神再加入真我性情与创新,并以禅来深化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运用禅学引发自己内在本真的思考,所以他的书法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下图为王文治临宋四家梦楼真迹册)

今天一凡饰界向大家推荐展示的,是王文治节临“宋四家”拓片,原石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老石刻。(下图为王文治节临“宋四家”老石刻)

展开全文

名称:王文治节临“宋四家”拓片四条屏

形式:拓片,软片

尺寸:111×31×4

一、节临《苏轼》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

苏玉局

(苏玉局,即苏轼。因其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苏轼 。)

二、节临《黄庭坚》

寄岳云安九夏。无闲缘实萧洒。碧溪头古松下。

黄涪翁先生此帖笔意古厚故临之

(黄涪翁,即黄庭坚。黄庭坚晚号涪翁。)

三、节临《米芾》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何须织女支机石,且戏常娥称客星。

米海岳书

(米海岳,即米芾。米芾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时人号海岳外史。)

四、节临《蔡襄思咏帖>》

襄得足下书,极思咏之怀。在杭留两月,今方得出关,历赏剧醉,不可胜计。

蔡端明帖

(蔡端明,即蔡襄。因其曾任端明殿学士一职,故又称蔡端明。)

我的其它相关文章:

偶得一汉砖,集多种吉祥纹饰和文字于一体,暂且取名“四吉图”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龙开胜书法欣赏(一),斗方篇

看看李瑞清《节临郑文公碑》册页,真如沙孟海所说涩的过分吗?

查看更多关于名家字画、碑帖拓片、碑帖册页、砖瓦拓片等内容的文章,请关注我的搜狐号“兖州一凡饰界”!

看完此文,喜欢或不喜欢,都欢迎你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记住:沟通交流很必要、相互理解很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