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追捧到群嘲,“公知”光环褪去的王朔,到底经历了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悦伊是公知吗 从全民追捧到群嘲,“公知”光环褪去的王朔,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全民追捧到群嘲,“公知”光环褪去的王朔,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3-12-02 00: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5个有”也是从正面意义上勾画出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基本轮廓,“公知”身上也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

“公知”顾名思义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美国哲学家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并认为“公知”必须有专业素养、世界视野、社会责任感、有改造社会的行动,担当社会引路人的勇气。

民国年间,鲁迅就是最早的“公知”,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带动社会的风向,从《狂人日记》到《朝花夕拾》几乎处处都透着批判思想,胡适、朱自清、郭沫若一类的知识分子,都认为是最早的“公知”。

2005年,中国知识分子作为“公知”的独立性社会群体的雏形也慢慢形成,他们言辞犀利,发表言论往往都剑指社会的现实问题,“公知”也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

随着网络的发展,“公知”在网络上的号召力也大了起来,可以说一言一行都有着不小的社会影响力。支持者将“公知”也视为精神楷模,不过“公知”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上的大部分“公知”说出的话多多少少让人难以理解。

“打假斗士”方舟子是21世纪崛起了新“公知”,他批判了科学界、教育界、娱乐圈大半个社会领域,引发巨大争议时,他的一些言语看起来也相当可笑,如:中国没有大象,所以象棋是印度发明的!

熟知古代历史的人应该也知道,在商朝,象是存在的,还有以大象为原型的青铜尊,方舟子言论一出,立刻被人拔出学历造假、涉嫌挪用捐款一系列的丑闻。

著名画家陈丹青,作为“公知”的一员,在行为上也是特立独行,自嘲不会演讲,只会讲段子,带颜色的,在他的讲台上,听众最多,反响最热烈,敢讲他人不敢讲的真话,不过陈丹青太过于负面了。

他的画、他写的书、他的讲话,虽然有时候很精彩,但无不充斥着负面思想,这些负面思想也是陈丹青引发巨大争议的原因之一。

王朔,同样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自从九十年代以来,王朔作品和人一直都争议不断,人称“痞子”作家,大半个文坛他都骂了一个遍,对许多名人都带着犀利的激烈批判:比如:郭敬明、金庸、齐白石、李敖……

然而王朔在个人感情问题上引发了更多的关注,跟妻子离婚,选择了徐静蕾,就连女儿结婚时,他都没有露面,最有争议的还是那句:我这辈子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死后财产全归徐静蕾。不过王朔的文笔确实非常不错,出版的《王朔文集》打开了文坛出文集的先河。

在10年前,人们还相信着“公知”,现在“公知”一发表言论,常常都会遭到质疑,甚至被群嘲。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大部分的“公知”都是以怀疑国内的种种出名,批判这个教育制度不好,那个科研又比不上谁,或许在十多年前,没人质疑,但是现在国家强大,网络发达,我们对国内外的事情多多少少能够了解一二,也拥有自己了想法。

大部分的“公知”变得也低调了起来,不论何时,人们也更加理性的去看待“公知”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