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小吃街24日正式关张:小吃发源地挤满外地餐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府井夜市怎么样啊 王府井小吃街24日正式关张:小吃发源地挤满外地餐饮

王府井小吃街24日正式关张:小吃发源地挤满外地餐饮

2024-07-17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爷爷在门框胡同开始经营的时候,还用手推车呢,那时候能进店面的都是珠宝玉器药材,那叫坐商。”虽然只是摆了个小摊,但凭借精湛的手艺,“年糕杨”迅速成为大栅栏乃至整个老北京的名小吃。

到第二代传承人——也就是杨启钢的父亲——杨德亮手里,“年糕杨”已经在门框胡同拥有固定摊位。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7年的公私合营,“年糕杨”和“茶汤李”等大栅栏的小吃老字号一起,并入了宣武饮食公司,公司又将老字号的传承人分派到旗下的各个小吃店。“很巧,我父亲被分配到东风兴小吃店,还在大栅栏。当时在大栅栏自行车店对面,现在那地方很有名了,就是杨梅竹斜街。”

由于历史原因,“年糕杨”和其他传统小吃一样,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沉寂。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爆肚冯”的倡议和联合下,老字号们才又重聚王府井。再后来,随着各地餐饮涌入北京,老字号们又从王府井撤出,开始各寻出路。

6年前,赋闲在家的杨启钢和退休的哥哥、姐姐一起,在万丰小吃重启“年糕杨”字号。“其实,我家里人都会做年糕。以前,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忙活,孩子们偷着吃、偷着学,有意思极了。只不过后来,我兄弟姐妹有的当兵、有的当教师、有的进工厂,没一个再做年糕。”

重启,是因为心里对爷爷创下的老字号总有个念想,“正好我们几个都闲着没事,就重操旧业了,不为挣钱,就想有个传承”。

120年的老规矩丝毫不含糊

在万丰小吃城30余个老北京小吃档口中,角落里的“年糕杨”并不显眼。杨家兄妹三人轮流值守,一人一天,每天制作销售盆儿糕、椰蓉卷、芝麻凉糕、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等甜食。从进货、制作到销售全部亲力亲为。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三位老人,依然保留着120年前的古法操作,绝不添加除糖以外的任何添加剂。

在2000年前后,杨家一位宗亲注册了“年糕杨”的商标,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这些东西,都是小吃,正儿八经的老北京老百姓的东西,工业化就变了味儿了。”坚持古法、坚持手工制作,是杨启钢这6年一直在秉承的传统。他使用的原料很简单,江米、大豆、红豆;配料也不复杂,白糖、芝麻、豆面。但细节,却传承了120年的老规矩。

江米面,一定是现买江米,现找人磨面,“现在的面里都加东西,不放心”。豆面、豆沙,一定是自己用东北产的大豆、红豆炒制。就连洗手用的水,也一定是凉白开,不是自来水。“黏的东西,容易馊,一沾自来水,准馊!所以,必须是凉白开。提前烧开,提前晾着。”

因为原料要求的细致和繁复,“年糕杨”每天制作的成品非常有限,销量也不高,每天流水才1000块钱左右。“从老祖宗那边传下来的规矩就是,黏东西绝不过夜,一天准坏。所以都是现做现吃,不添加防腐剂,保质期就一天。”每天卖不完的年糕,杨启钢就把它们分给周围其他小吃档口的师傅们。

“土壤”没了年轻人不愿接班

“您尝尝这个豌豆黄,在别的家绝对吃不出这个豆味儿来。”杨启钢对自己的手艺非常自信。虽然不在繁华街区,但老主顾们依然循迹而来。“几个老北京,虽然搬深圳去住了,但儿孙们有空来北京,就一定要带几块回去尝尝味儿。什么是老北京小吃生长的土壤,这就是。可惜,老人儿越来越少了。”

120年前,依靠慢工出细活的年糕,杨启钢的爷爷可以挣到在北京购置四合院的收益。而现在,杨启钢和哥哥姐姐们,依靠卖年糕,每人每月约5000元收入。

杨家第四代,没有一个年轻人有兴趣接过“年糕杨”的旗号。“做这行,有钱还是有面儿?年轻人放下现在的工作,转来跟我们做年糕,不可能的。”

杨启钢也尝试收徒,找外姓人接班。但繁杂的工序和微薄的收入,让几个徒弟都中途退出。“这不怪年轻人,土壤没了。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大家都想赶紧见着利润。做小吃,想挣钱,就要工业化,能简单复制。让年轻人来干,他们没多久就要加添加剂、加防腐剂。这真不赖他们,让我去南锣鼓巷摆摊,我也干不来。按照我这老方法做,人家游客等不起。”

杨家第三代还在坚持,杨启钢说,他们在坚守着一份老北京的执着劲儿,“就靠这口气,守着这摊儿,能干多久就干多久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