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 医者仁心患者第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学浩的画 王学浩: 医者仁心患者第一

王学浩: 医者仁心患者第一

2024-03-09 22: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8年8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王学浩代表全国400万医生发出倡议:“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全国400多万医师,护佑着13亿多人民的生命健康,让全国人民的平均寿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着实了不起,全社会应当形成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作为医生,王学浩始终告诫自己:名气再大的医生,首要职责仍是治病救人,医生永远要把患者利益放第一位。

  

  

  敢于承担风险,开展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

  王学浩从小家境贫寒,但学习非常刻苦。20世纪60年代初,王学浩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1983年,王学浩作为公派留学生,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院世界肝移植中心进修,师从肝移植之父Dr. Starzl教授。

  两年期满,王学浩坚决回到祖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还不具备开展肝移植手术的土壤。活体换肝,虽然给晚期肝病患者带来了生命希望,但这一手术同时关系到两条人命,技术要求相当高,而且风险很大,国内的很多同行把它视为“禁区”,可王学浩认为,活体肝移植供肝来源广、质量高、排斥发生率低,势必成为肝移植的发展方向。他对学生说:“如果哪天我为此坐牢,你们记得给我送饭就行。”

  1995年1月,一位男子因病必须做肝移植手术,其妻愿意捐肝并配型成功。王学浩带领团队为患者和家属进行手术。家属手术后康复非常顺利,她的丈夫术后前几天也恢复良好,显示新肝已经存活。“尽管术后两周患者因特殊情况不幸去世,但通过这个短暂的临床实践,表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做活体肝移植的初步条件,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活体肝移植一定能在中国实现。”

  屡败屡战,创下活体肝移植的三个“最”

  我国是乙肝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最高峰时达10%左右,随着乙肝疫苗普及免费接种,儿童和青少年中乙肝病毒携带者比例大大下降。但我国每年新发肝癌患者仍有44万~50万,占全球新发人数的50%~55%。

  2005年,王学浩领导的“中国活体肝脏移植研究所”成立之时,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曾表示,王学浩带领的班子有三个“最”--国内活体肝移植做得最早、手术例数最多、手术质量最好。

  可很少有人知道,三个“最”的背后,是“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曲折。他的学生张峰回忆,当年一台手术要花十几个小时,用血一万多毫升,王学浩因此得了个外号叫“王一万”。记得时间最长的一台换肝手术,做了28个小时,用血两万多毫升。

  那时,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不理想,加上外界的各种议论,让王学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王学浩深知,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如果自己退缩了,所有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就这样披荆斩棘,从1995年到现在,王学浩带领团队完成的肝移植手术已超过1000余例,从当年的“王一万”,到如今3~4个小时就能做完一台手术,1/4的病人不用输血,5年生存率达到75%,存活时间最长的患者已达20多年。他成了中国活体肝移植当之无愧的第一把好手,并创造了一连串纪录:成功为一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实施移植术;6天内成功为一名6岁患儿实施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减体积再次肝移植3次大手术;成功实施中国大陆首例急诊成人间右叶供肝活体肝移植……

  20多年来,王学浩领着他的研究小组不仅建起了国内一流的肝脏移植中心,而且在活体肝移植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生命大于天,必须竭尽全力

  王学浩的热情和真诚,让很多患者把他当成亲人和好朋友。在王学浩办公室里挂着一张大合影,合影中的近百人都是肝移植手术患者,每一张面孔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中国大陆第一个换肝后结婚生子的患者钱华就是这样。手术之后,他跟王学浩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谈恋爱、结婚都是和王学浩商量的,平时家里一些大事也请他参谋。喜得千金后,他还带着老婆孩子来到医院,当面表示感谢。

  在王学浩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周末。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医院的电话一到,马上就往医院赶。因为肝移植手术时机是由许多外在因素决定的,一切服从患者需要、服从手术需要,这是王学浩要求每位肝脏移植中心成员必须达到的基本素质。

  肝移植手术的辛苦程度只有参加手术的医生才能体会得到。王学浩和手术小组成员一上台就是从早上到晚上,手术做到最后,两腿肿胀得没有一点知觉,精神高度紧张,以至于从早到晚一滴尿都没有。很多人手术一结束就疲劳得在手术室里随便找个地方甚至地上倒头就睡。手术的患者很多是肝炎患者,随时有被传染的危险,手术台上又常有手被针戳破的状况,患者渗出液很多,弄得手术衣上到处都是,他们无法避让,也不能避让。术后1到3周的关键期,王学浩和同事几乎都泡在医院,随时出现在患者身边。

  有人问王学浩做肝移植的压力大不大,他幽默地回答:当然大!在手术中,患者血压掉下了,我的血压就上去了;患者的心跳慢了,我的心跳就加快了。

  发扬团队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

  肝脏移植是个“系统工程”,手术成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作为学科带头人,王学浩高度重视培养全科的团队精神,同时重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年轻人创造快速成长、成才的机会。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的张峰教授、李相成教授、孔连宝教授等一批50岁上下的骨干,已成为肝移植手术的得力“干将”,形成了各自的特长。就因为这个团队的优秀,中心所做的肝移植的质量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王学浩很以自己的学生为豪,逢人便说,如果没有他们,这个事业是干不起来的。一个肝移植反映的是一个学科群、一个学科组的精神,我们有争论,甚至学生和老师也有争论,但争完就完了,谁也不往心里去。

  王学浩一直认为,肝移植是一个医院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涉及麻醉、重症监护、心脏、呼吸、肾脏、传染检验、器械、血库等多个科室的协调配合,是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在共同参与完成着这具有世界顶尖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

  “我们肩上所扛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家庭,我们的事业也推动着中国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孜孜追求的是攀登活体肝移植这座现代医学高峰,造福更多病患。”至今,王学浩依然在攀登路上埋头苦干、不懈奋进。

  (来源:江苏科技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