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诵读:刚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勃的离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未来讲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诵读:刚强

未来讲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诵读:刚强

2024-07-10 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携手推出“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邀请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把最经典的古诗词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志存高远、陶冶情操。让我们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刚强老师为大家诵读和赏析的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点击收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唐) 诵读|刚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撰稿人|冯倾城

  作者王勃(约650-约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诗人。出身世家,是隋炀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因六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曾任朝散郎、虢州参军。上元三年(676)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排首位。其文学主张崇尚实用,曾与卢照邻等积极改变初唐文坛“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篇。“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赴四川就任,王勃在长安与其相别时写下此诗,劝慰挚友勿悲戚流泪。

  诗中第一、二句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是一对工整的“地名对”。上联“城阙辅三秦”,点明送别的地点,写出长安的城垣宫阙被三秦之地的茫茫大野拱护着,气势雄伟。“三秦”,就是长安附近关中一带,秦末项羽曾把该地分为三国,故后世称为三秦之地。下联“风烟望五津”,指出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写眼前风尘烟霭苍茫迷离,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大渡口。“五津”,指岷江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此处“城阙”对“风烟”,“三秦”对“五津”,极具匠心,且以相别之地对比相隔千里的宦游之处,虽未直写离别,却已流露伤别之意。

  第三、四句的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彼此的离情别绪,应互能领会,因为彼此都是在仕途上奔波、离乡背井的游子。此处“离别意”巧对“宦游人”,既有深深感慨,也相互勉励。离别在即,情思跌宕,因此使用了流水对。

  第五、六句的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四海之内,只要彼此心意相通,视为知己,就是相隔天涯,也如比邻而居。此联中“海内”对“天涯”,“存知己”对“若比邻”,境界开阔,超越了时空、人物与心情的局限,构造了精神升华的永恒灵境。其文思似出自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而思路更为细腻深入,并也是一种友谊永固的最高承诺,故自成佳句,传诵千古。

  最后两句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叮嘱友人,在这分手的岔路上,不要像那脆弱的小儿女般洒泪沾衣!虽是劝勉之词,却又情深义重,潇洒豪迈中见温柔敦厚,对比颈联的情感张力臻至高峰,更觉余韵无限。

  此诗笔力雄浑,胸怀旷达,气骨超脱,境界高远,一洗当时文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诗风媚态。

诵读人介绍

  刚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大学毕业后曾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主持《新闻60分》《中国新闻》《今日关注》,2008年作为新闻界代表担任奥运火炬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