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王勃的生平经历以及相关作品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024-07-08 1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元三年(676)杨炯应制举进入秘书省作校书郎,这个官职仍然属低级官员,唐代秘书省相当于皇家藏书馆,校书郎负责编辑校对书籍,以当时杨炯已略有诗名来看,这个升迁速度确实有些慢,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几年前,也就是咸亨年间(670-673)曾有一次著名的吏部典选,由吏部侍郎裴行俭主持,由于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正好都回到京城而引入瞩目,关于这次典选,《旧唐书.王勃传》如此记载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仕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言下之意是,王勃等四人虽有文采,但“浮躁浅露”,难成大器。吊诡的是,裴还神预言了杨炯最多只能当个县令(杨炯卒于盈川县令任上),而其他三人会死于非命。在《唐书.裴行俭传》中记载略同,后世人评价四杰的从政才量常引用此说。

然而这个记载是很靠不住的。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仓促编成的,质量并不高,否则就不会有后来欧阳修编《新唐书》了,关于裴行俭点评四杰的章节,刘昫显然参考了张说撰文的《赠太尉裴公神道碑》

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评曰,炯虽才名,不过令长,其余华而不实,鲜克令终

裴行俭682年卒,718年其妻亡,才合葬墓园起墓道,张说此文当作于此年,而这时四杰均已去世,张说才可以确知四人的结局,为美化墓志传主裴行俭有识人之鉴,杜撰了上述说法。事实上从相关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至少裴行俭对王勃和骆宾王都是比较器重的。

杨炯在秘书省作了5年的校书郎,681年才经薛元超(时任中书侍郎)举荐,出任崇文馆学士。崇文馆与弘文馆性质差不多,都是掌辑藏书、教授生徒的机构,区别只在于弘文馆属皇帝,崇文馆属东宫太子(当时是李显,后来的唐中宗),随后又迁太子府詹事司直【注5】,算是太子的内臣了。如果太子可以正常登基,作为家臣当然有机会进一步升迁,但不幸的是,后来李显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黜,大唐进入武氏时代,杨炯的仕途到此也就达到了顶点。

这期间传来一个噩耗,杨炯的诗友王勃在交趾海溺水而亡。身后留下一部《王勃文集》杨炯当仁不让,为其作序。在这篇名序中,杨炯不仅回顾了王勃生平,对王勃诗文成就加以赞誉,更重要的是正式提出了革新唐诗的系统理论。四杰中因王勃早亡,骆宾王兵败身死,卢照邻困于风疾,都没能对当时已如火如荼的唐诗革新实践加以理论表述,杨炯此文实开唐诗革命的先河。

唐太宗好文,自己也写作尚存南朝遗风的宫体诗,太宗高宗两朝最有名的诗人是上官仪(高宗时期拜相,是上官婉儿的祖父)《隋唐嘉话》里记载了上官仪的一个故事

上官仪侍郎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咏诗曰“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燥野风秋”,群公望之,犹神仙焉

以上这首诗较能代表句句对偶而又言之无物的上官体。上官仪还对上官体做过总结,曰六对:正名对,天地对日月;同类对,花叶对草芽;还有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最后举例“送酒东南去”,要对“迎琴西北来”,联句成诗,浮言空洞,形同文字游戏。

上官仪曾作过弘文馆直学士,是杨炯求学弘文馆时的老师,但杨炯要打倒的正是上官体,在《王勃集序》中杨炯批评上官体

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骨气都尽,刚建不闻

赞扬王勃

长风一振,众萌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杨炯在此文中还专门提到王勃的好友卢照邻【注6】,谓之

卢照邻人间才杰,览清规而辍九攻。知音与之矣,知己从之矣。

关于杨炯、卢照邻、王勃三人的关系,《旧唐书.杨炯传》里有一个不太负责任的记载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言下之意杨炯认为卢照邻文采可居首,而王勃应排在自己之后,这一小说家人被后人大量引用,被列为杨炯浮躁浅露的重要证据。

其实看完前面引用的杨炯《王勃集序》对王勃的评价,已知上述流言有问题。这一说法的原始出处是在张鷟的《朝野佥载》卢照邻条目中,原文是

故世称王杨卢骆,照邻闻之曰,喜居王后,耻在骆前

这分明是一句自谦的话,卢照邻认为自己当不如王勃和骆宾王。《朝野佥载》作于开元年间,是距离四杰最近的文献资料,当是此说的原貌,何以到五代刘昫编《旧唐书》时就安在了杨炯名下,意思也大变。

同样在《朝野佥载》中还有一则麒麟楦的故事

杨烱每呼朝士为麒麟楦。或问之,曰:‘今假弄麒麟者,必修饰其形,覆之驴上,宛然异物。及去其皮,还是驴耳。无德而朱紫,何以异是?’”(据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引自《朝野佥载》)【注7】

杨炯把当朝高官为比为披着麒麟毛皮的驴,如此奚落自然会得罪同期的一些朝士,才被人编排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故事。

《王勃集序》中,杨炯没有提到骆宾王【注8】,那骆宾王哪去了呢。683年唐高宗驾崩,武后专权排挤打压李唐功臣,李勣(即隋唐演义里的徐茂公)之后徐敬业起兵造反,引骆宾王为谋士,旋即失败身死。这件事也连累了杨炯,因为他有位堂弟杨祖让【注9】参与了反叛,杨祖让被杀,杨炯被贬到梓州(四川三台)作司法参军。杨炯因此离开长安。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初唐四杰都与四川有缘,王勃被逐出王府后在四川漫游数年,卢照邻作过新都尉,骆宾王也因参办军务在蜀滞留,现在这几人都不在四川了,而杨炯才到。

当时大唐的主要边患是来自高原的吐蕃,四川是筹备前线军需的大后方,司法参军虽是小官,却是杨炯最接近完成自己立功沙场的一个机会。杨炯的名篇《从军行》,我们不知作于哪年,一定要订个年份的话有可能作于离京赴川之时,诗文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一时期是杨炯诗文的高产期,存世的很多诗篇作于四川,比如《巫峡》、《西陵峡》、《广溪峡》诸篇。同时,杨炯文名已盛,当地官民也希望他能留下文字,存世《杨炯文集》中就有他为新都县、长江县的县学孔庙主笔撰写的《庙堂碑文》

杨炯在梓州任上秩满,回到洛阳,当时武氏如日中天,杨炯也与同期其他文人一样努力献文,以求等到垂青,存世的有杨炯献给武则天的《盂兰盆赋》,武则天还是欣赏杨炯的文才,690年召杨炯和宋之问一起入宫在习艺馆教宫人书算众艺,官虽很小,但终归是重回宫城禁地。

这一时期,杨炯与宋之问【注10】结下深厚友情,692年杨炯出为盈川县令(今在浙江衢州),不久卒于任上。宋之问作《祭杨盈川文》,在宋之问约另一篇祭文《祭学士杜审言文》【注11】中宋之问对四杰有个评语

复有王杨卢骆,继之以子跃云衢,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

这段评语就是已知最早的“王杨卢骆”并称的原本,初唐四杰的称号当自此而起。

【感谢您已读到这里,以下是本文的注,对正文未尽之处加以补充,也请一并读完吧】

【注1】此段根据杨炯撰【浑天赋序】写成

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邱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

【注2】房玄龄,贞观名相,主持编写《晋书》。孔颖达,初唐名儒,撰写《五经正义》

【注3】举神童,是唐代一项特殊的科举,针对高门子弟10余岁以下的学童,经考试经史合格者,一般一年20人左右,可入弘文馆学习。

【注4】据杨炯撰《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杨德裔曾任御史中丞,历任棣、曹、桓、常四州刺史

据《旧唐书.杨炯传》杨德干历任泽、齐、汴、相四州刺史,还曾任洛阳令,为政酷烈,有子杨祖让。

【注5】此段据《新唐书.杨炯传》

显庆六年举神童,授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馆学士,中书侍郎薛元超荐炯及崔融...等,诏可,迁詹事司直

太子詹事司直,正7品上,掌纠劾外僚和率府之兵。

【注6】关于卢照邻与王勃的交往,可参见笔者的唐代诗人卢照邻篇

【注7】今传本《朝野佥载》是后世整理的残卷,不见此条

【注8】杨炯这篇《王勃集序》作于何年不详,据傅璇琮考证当在681年之后,也许写此篇时骆宾王已败亡,骆宾王要到武则天退位后,才能被时人称道

【注9】即前文中杨炯伯父杨德干的儿子

【注10】宋之问是武周时期的诗坛领袖,时称沈宋,沈是指沈佺期。

【注11】杜审言即杜甫的爷爷,此祭文当作于708年左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