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芦蒿、茼蒿,这些好吃的草为什么都叫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猫吧蒿图片 艾蒿、芦蒿、茼蒿,这些好吃的草为什么都叫蒿?

艾蒿、芦蒿、茼蒿,这些好吃的草为什么都叫蒿?

2024-07-09 0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艾蒿。图片来源:Wikipedia

它的外貌,符合蒿属植物的特征:花小、叶子作羽状分裂、有特殊气味。艾草的气味有一定驱虫作用,所以古人会把它悬挂在屋内门外。现在初春时节,正是艾蒿抽芽的时候,嫩嫩的艾蒿气味正淡茎叶正嫩,适合做成青团、艾饼一类的点心;到了端午节,艾蒿成熟了,气味也浓郁多了,就适合挂出来驱虫了。

▲点击图片观看制作艾草青团

把艾蒿汁/糊混入糯米粉、粘米粉做皮,再加上甜咸口味的馅料,做出的点心是这个时令一定不能错过的,而各个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我上周做的圆滚滚的艾草青团,有长得像饺子的艾米果,还有油炸的艾蒿馍馍......除此之外,艾蒿还能煮汤、熬粥、泡茶、泡澡。之前在一家餐厅喝过艾草茶感觉还不错,颜色碧绿,气味清新。如果小伙伴们也尝试过这些的话,欢迎来评论里告诉我感受。

▲ 鼠麹草。图片来源:Wikipedia

虽然艾蒿分布广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拿它来做青团的,还有很多地方是用上面这种叫做鼠麹草的植物来做青汁的。这种草的别称也很多,像鼠曲草、田艾、蒿菜、清明草之类的。实际上,它和艾草勉强还能攀个亲戚,它也是菊科,不过是鼠麹草属(Gnaphalium)的一种,和“蒿”家族的成员相比,除了花小这一点是一样的,其他两点完全不同,鼠麹草既没有羽毛一样的叶子,也没有蒿类标志性的特殊气味。

蒌蒿

Artemisia selengensis

▲蒌蒿

除了艾蒿,“蒿”家族另一个经常被端上餐桌的成员就是蒌蒿了。和艾草一样,蒌蒿在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芦蒿、水蒿、藜蒿、泥蒿......但能够享用蒌蒿的地区,相比艾草就少了很多,因为蒌蒿需要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亚洲东、北部的湖泽江畔。

▲点击图片观看制作藜蒿炒腊肉

我们平常吃进肚子的蒌蒿杆其实是蒌蒿的婴儿期。初春时节,蒌蒿芽从泥里钻出来,柔嫩的细杆顶着几片嫩绿的小叶子,就是最佳食用状态了!这时候就可以赶紧采回家,掐掉叶子,可以清炒也可以辣炒,可以炒香干、可以炒肉丝也可以炒腊肉,我最推荐炒熏肉,烟熏后的肉香配上蒌蒿自身奇妙的香气,我能连吃三碗米饭不带停。

龙蒿

Artemisia dracunculus

对习惯中餐的人来说,不知道龙蒿是什么很正常,但如果你喜欢西餐尤其是法国料理的话,你一定听说过龙蒿。在西方,龙蒿算是“蒿”家族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成员了,龙蒿(tarragon)和欧芹(parsley)、细叶芹(chervil)、细香葱(chive)一起,并称法国料理中的“香草四天王”。

▲ 龙蒿

龙蒿长得有点像蒌蒿,叶片也是细细长长的,烹饪中会用来调味的就是这部分叶子了。作为香草的龙蒿,尝起来有香料特有的辛辣味,有点像茴香,但它比茴香多了一股浓郁且不刺鼻的清香,喜欢的人会对这股味道上瘾,但也有人不太能接受这个味道。

▲龙蒿醋

法国人喜欢把新鲜龙蒿切碎,拌在美乃滋中,用龙蒿的清香去平衡美乃滋的油腻。这种龙蒿酱配简单的白煮蛋或白煮土豆就能很出彩。此外,龙蒿还很适合搭配酸性的配料像醋、芥末或柠檬汁,来充分发挥出它自身的香味。

中亚苦蒿

Artemisia absinthium

▲中亚苦蒿。图片来源:Wikipedia

直接报它的俗名“苦艾”你应该就认出它了,作为酿造苦艾酒的核心原料,中亚苦蒿和艾草长得有点像。但明显的区别在于苦蒿的茎杆上会有比较多长长的分支,所以一棵苦蒿很容易长出密密一丛的气势,艾草分支相对就少一些,而且枝会很短。和艾草在欧亚大陆的广泛分布不一样,苦蒿在国内主要只分布在新疆。

▲ 文森特·梵高的画作《苦艾酒与水瓶》

苦艾酒的历史非常古老,酒液一般呈非常美丽的绿色,有明显的茴香味。最初的苦艾酒有致幻作用,所以一度曾被禁掉,直到2000年左右规定了致幻成分的含量后才重新合法上市。这种有争议的东西历来都很受文艺青年的追捧,海明威、王尔德、兰波、梵高等人都抒发过自己对苦艾酒的热爱。

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下面再插播一种虽然不能吃但你一定知道的蒿属植物——黄花蒿。前年屠呦呦就是从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但黄花蒿中提取的为什么是青蒿素而不是黄花蒿素?简单直白点来讲:屠呦呦看到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写道“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启发而从植物学上的“黄花蒿”中提炼出了可以对抗疟疾的“青蒿素”(Artemisinin)。那么问题就来了......

▲ 植物学上的黄花蒿。图片来源:Wikipedia

Q: 古医书中的“青蒿”和现在植物学中的“青蒿”是什么关系呢?

A:没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Q:古医书中的“青蒿”和植物学中“黄花蒿”是什么关系呢?

A:除去根部的地上部分的“黄花蒿”晾干后=古医书中的药材“青蒿”。

Q:好绕啊,为什么不能把提取物简单直白地命名成“黄花蒿素”呢?

A:因为是从中药得到的启发……

Q:那为什么植物学上的“黄花蒿”不能改个名字叫“青蒿”呢!

A:因为很尴尬的,植物学上已经另有一种植物占了“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这个名字,而这个占了“青蒿”名字的植物和上面提到的“黄花蒿”“青蒿素”没有半点关系。

至于为什么古医术中的青蒿在现代植物学中不叫青蒿这个名字,则可能是由李时珍在记载中的小错误和世纪初日本学者研究中医典籍时犯的翻译错误共同导致的。详细情形大家可以去看果壳上一位叫ArtemisiaLiu的植物学博士写的文章。

▲植物学上的青蒿。图片来源:Wikipedia

最后再吐槽一句,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不少小吃店都蹭着热度打出了自家艾饼青团富含青蒿素的噱头。然而并无卵,因为这些艾饼铁定还是艾草做的,毕竟不是谁都抗得住黄花蒿的浓烈气味的,而且,最关键的是青蒿素怕高温,超过60℃就分解,就算真有用青蒿素做的青团,蒸煮之后早就没药效了!

= = = = = = = 此 处 应 有 急 刹 车 = = = = = = =

下面还有几种植物,都是和蒿类不同但又各有联系的。

「 茼 蒿 」

▲ 黄花蒿的花。图片来源:Wikipedia

▲ 茼蒿的花。图片来源:Wikipedia

因为名字里挂着一个“蒿”字,吃起来又挺清爽的,很多人会下意识会把茼蒿划进“蒿家族”。但请你先看一眼上面黄花蒿的花,蒿家族开出的大多就是这样朴素的小花花。然后你再看一下茼蒿开的花,又大又奔放!

▲茼蒿拌豆腐

事实上,和艾蒿芦蒿比起来,茼蒿和菊花的关系才更近一些,因为它就是属于菊科·春黄菊族·菊属(Asteraceae·Anthemideae·Chrysanthemum)的。茼蒿原本是欧洲庭院中的景观类植物,然而引入国内后,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就看中了茼蒿,生嫩的茎叶从此成了餐盘里的美味。

「 菊 花 」

菊花也是一个大家族,是菊科·春黄菊族·菊属(Asteraceae·Anthemideae·Chrysanthemum)所有植物的统称,亲缘上说,和“蒿”家族的关系还是很近的。

不过当菊花属植物开出花之后,两类植物的差距就拉大了,“蒿”开出的花是小小的略灰头土脸的朴素小花,而“菊花”属开出的花就华丽得多了~

「 蒲 公 英 」

还有我们从小吹到大的蒲公英,因为蒲公英有点迷惑性的叶子,所以可能会有人把它当成“蒿”的一种,但如果仔细观察它的叶子,你会发现它的叶子不是像羽毛状分散,而是像是长满了倒刺一样的。蒲公英开出的小花看起来也更像菊花。

蒲公英本身也是一个大家族,是菊科·菊苣族·蒲公英属(Asteraceae· Cichorieae·Taraxacum)所有成员的统称,蒲公英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东北蒲公英、白花蒲公英、川藏蒲公英一共有70种之多,不要小看绒球的力量啊。很多地方也有吃蒲公英的习惯,还未抽穗开花的蒲公英嫩叶焯水后可以凉拌或做馅,带有微微的苦味,吃起来非常爽口。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 ◆ ◆

- END -

对于吃货来说,认识上面这几种日(hao)常(chi)的“蒿”,应该就足够了,至于其他日常中也常会见到的白蒿、野艾蒿、南艾蒿、牡蒿、绢蒿、牛尾蒿……因为不能吃,今天就不讲了……如果你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路,如侵删*

*本文参考自中国植物志、维基百科、果壳网*

↓↓↓关注这个微博有干货馆合集↓↓↓

↓↓↓这个是我的个人微博↓↓↓

关于干货馆

很多人在后台给我留言,问一些菜品制作方面的问题。平时我潜心研究新的菜谱,不能回复每个人的问题,所以创立了一个新的栏目,专门解答后台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也会分享一些我自己发现的厨房技巧。

希望大家多多提问,常常来撩。

点击“阅读原文”,看所有的干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