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国人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猩猩择偶标准 25年来,国人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5年来,国人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4-07-12 04: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青年男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现代家庭》杂志,从1986年1月至2010年10月刊载了6612则征婚广告,我们根据本次收集到的6612则征婚广告提及的择偶要求进行分析,把择偶标准操作为年龄、性格品德、身高、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容貌、健康、职业、事业心、对感情的重视度、户口、爱好、住房、对于子女的要求等14个指标。

择偶标准嬗变的基本概貌及原因分析

我们把三个阶段每个指标在征婚广告里所提及的比例与排名做出统计,得出如下数据。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 品德:最为关注且逐渐升级

三个阶段,人们对配偶品德的要求一直都是最为关注的,三个阶段都排在第1位;且被提及的比例逐段上升,其中第一阶段至第二段呈现缓和上升,从75%上升到了75.6%,到了第三阶段升至76.7%。这说明在众多的择偶标准中,对于配偶的品德要求不但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而且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因为,配偶双方的品格一直被认为是婚姻稳定度、婚姻安全感、婚姻幸福感与婚姻质量的前提保证,并且随着时代的急剧变迁,夫妻双方由于品格缺陷带来的婚姻解体的现象越来越多,使人们对配偶高尚品德的渴求逐渐升级。

2. 年龄:排名稳定但有淡化之势

横向比较,年龄变量在三个阶段中排位始终靠前,三个阶段都位列第2。但纵向比较发现,关注程度渐被淡化:被提及的比例从第一阶段的74.2%下降到第二阶段的67.7%,再下降到第三阶段的60.4%。这说明,人们考察意中人时一方面受到传统择偶模式的影响,讲求年龄适配,使年龄因素在三个阶段中都列众多指标中第2名的位置;另一方面,人们又在社会宽容度提高,社会允许诸如姐弟恋、忘年恋等诸多恋爱形式的情况下,逐渐淡化年龄意识,在征婚广告中提及年龄要求的人越来越少。

3. 健康:重要性稳步上升

健康变量在三个阶段被提及的比例虽然下降了,但在三个阶段中的排位稳步上升,由第一阶段的第5位上升到第二阶段的第4位,再上升到第三阶段的第3位。这是因为,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人们日益关注身体的健康。“只有健康,才有将来”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健康”是承担家庭义务和延续后代的起码条件,也是夫妻长相厮守的基础。因此,健康因素的排名上升到第3位也是自然的。

4. 容貌和身高:较为看重但吸引力有限

容貌和身高作为个体的外在形象也占据重要地位,排名较为靠前,但略有下降之势。容貌从第一到第三阶段分别排在第3、第3、第4位。身高在三个阶段排名分别为第4、第5、第5。被提及的比率也呈下降趋势:“容貌”被提及的比例从第一阶段的45.5%降到第二阶段的41.5%再降到第三阶段的27.9%;身高被提及的比例分别为41.2%、36.8%、27.3%。由此可见,容貌和身高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虽略有下降,但排名依然较为靠前。这说明传统那种“看重异性的长相、身材为重外表轻内在的低级庸俗的择偶标准”以及“为异性的美貌、气质所吸引是一种‘生物型’的择偶标准”的认识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被摒弃。但对容貌和身高的关注在80年代中期以后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相反,在征婚广告中被提及的比例呈下降之势,排名也未有上升,这一点与现有的众多研究结论不同。这说明,一方面异性的美貌和身材虽然在婚姻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又是有限的,始终无法超越品格、年龄因素,甚至在第三阶段,排名位次降到健康因素之后。

5. 对感情重视程度:跳跃式上升

青年择偶时,要求对方“重感情”的概率随着时代的演进越来越大,这一点验证了当前众多学者“感情因素得到复归”的假设。要求对方“重感情”的排名稳步而又快速地上升,由第一阶段的第11位到第二阶段的第9位再到第三阶段的第7位。被提及的比例也从第一阶段的11.4%上升到第二阶段的19.2%再到第三阶段的20.9%。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情在婚姻生活中的比重下降,而因“感情不和”导致的婚姻危机与家庭解体现象日益显现,因而在婚姻生活中情感意识被唤醒并逐渐强化。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膨胀,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从而更加渴望情感的复归,个人的情感需要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婚姻家庭作为情感的港湾自然被要求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情感功能。

6. 学历:光环渐散

对配偶受教育程度的要求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未有太大变化,均排在第8位,且被提及的比例也只略有下降,从第一阶段的26%降至第二阶段的23.4%。然而,至第三阶段排名却明显下降到了第10位,被提及的比例也降至17.1%。高学历对于异性的吸引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削弱了。这是因为新的世纪以来,社会文化对成功的标准界定越来越趋于物质化,而学历的高低与物质财富的占有量相背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学历与物质成功的关联度减弱,所以青年人在择偶时也没有太多的必要再把学历摆在显要的位置;另一方面,上个世纪末高校扩招在全国普遍推行,而在新的千年这些扩招的大学生开始毕业,由此带来“文凭通货膨胀”现象以及“高学历失业”现象,学历彰显和预示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功能减弱,这些都使高学历的光环渐渐淡出青年人择偶时的视野。

7. 户口:下降之势清晰明了

我们研究证实,青年人择偶时对户口的要求不断降低,从第一阶段的第6位降至第二阶段的第7位,再降至第三阶段的第8位。其比例也从37.6%下降到24.2%,再下降到17.5%。这是由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与频繁的社会流动瓦解了原有的身份社会,横向与纵向快速的社会流动使得户口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户口不再与优厚的生活、完善的保障、丰富的资源相联系。故在人们的择偶标准中,对于户口的要求下降之势清晰明了。

8. 职业:“V”型反弹

在三个阶段的对比中,对配偶职业的要求呈现“V”字型,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第一阶段排名第9,被提及的比例为14.1%;到了第二阶段排名下降到第10位,被提及的比例也下降到14.1%。然而,到了第三阶段职业变量的排名又升到第9位,被提及的比例也较大幅度地提高到17.3%。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因为这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加快,职业分类增多,人们对于职业的陌生感与不信任感造成职业的关注度被降低。但是90年代末期以后,社会结构逐渐定型,“新形成的社会力量及其组合关系已经开始逐步定型下来,至少说现在已经在开始形成依稀可辨的雏形”。新的世纪以来,社会职业阶层定型进一步明朗化,不同职业拥有不同的话语权与社会资源的事实也清晰可辨,人们对职业与地位、物质生活、各类资源的关联有着越来越多的切身体验。从而,在择偶过程中,也就会对对方职业因素更为关注。

9. 事业心:隐性潜能并未被重视

我们并不认同“青年人择偶时的经济考虑减少但更看重可以转化为物质的隐性潜能”的假设。我们的研究证实,人们对配偶事业心的要求在三各阶段的排名都很低,分别排在第12位、第11位、第12位,且被提及的比率也只有8.0%、11.3%、8.8%,三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没有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事业心作为一种隐性的潜能在择偶时并未受到过多的青睐,这种被忽视的事业心也没有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被人们重新认识。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人们认为诸如职业这样一些显性的特征更为实在,而事业心这些隐性的潜能也得看究竟有什么样的职业,可以让隐性的事业心得到用武之地,否则事业心也是一纸空谈。也或许,在择偶时要对对方的事业心这类指标进行考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事业心是需要长期甚至一辈子的历程才能呈现出来的。

10.住房:实实在在的需求

在人们的择偶标准中,对于住房的重视不断上升,被提及的比例从第一阶段的5.1%,上升到第二阶段的6.1%,再上升到第三阶段的10.3%。关注度的排名也从前两个阶段的第13位上升到第11位。住房作为婚姻家庭的物质承载以及高房价时代经济地位的显示,进入到更多征婚者的视野里。这表明了人们择偶标准的实用主义倾向。同时也是对以往爱情理想革命化和贬斥物质欲望的意识形态的逆反。

11.对子女要求:接纳度上升

此变量在3个阶段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三个阶段分别排在第10、第12、第13位。这说明由于离异、未婚生子等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对于养父母、继父母的接纳度上升。

12.爱好:不想奢望的“浪漫”

兴趣爱好相近,志趣相投是浪漫式爱情的基础。然而,我们的研究证实,对配偶爱好的要求在三个阶段里的排名都在最后一位,提及要求对方与自己爱好相投的比例在三个阶段里占的比例都是最少的。这说明至少在通过征婚广告选择配偶的群体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奢望一种浪漫式的爱情模式。

性别与择偶标准的关联及其变迁

我们将三个阶段的择偶标准增加一个性别变量再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得出如下数据。

分析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性别变量是影响一些择偶标准的敏感因素,且随着时代的推进,呈现出一些趋势性变化:

1. 对于配偶的婚史状况的要求,男女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对此项要求远高于女性,这种情况在三个时间段内都有体现:

第一阶段男性比女性在此项要求上多出14个百分点,第二阶段高出8.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高出9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在婚姻中男性对于婚姻主导权的把握。然而,男性对配偶婚史的要求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从第一阶段的37.5%下降到第二阶段的34.1%,再到第三阶段的25.9%;女性对配偶婚史的在意程度前两个阶段无明显变化,而到第三阶段则急剧下降到16.9%,排名也从第一、二阶段的第6、7位下降到第三阶段的第10位。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更加开放,对于离异等行为有了更高的容忍度,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并不把它当作择偶的考量依据。

2. 考察对于配偶的受教育程度的要求,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1) 女性对配偶的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高于男性对配偶的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三个阶段分别为43.1%对20.5%、27.6%对20.3%、19.8%对15.0%;

(2) 无论男女,对配偶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都呈下降趋势的,这反映了前文所说的受教育程度与物质成就相背离的现象导致的学历光环渐散的趋势。

3. 在配偶的外在形象的要求方面,女性更在意男性的身高,对于身高的要求在三个阶段内都高于男性;而男性更在意女性的容貌,在容貌方面男性的要求高于女性。

这表明了男女不同的外在形象吸引因素。结合前文“女性对对方的受教育程度的要求高于男性”的结论,表明“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标准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中国社会起主导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女性对学历的要求,还是男性对容貌的要求,被提及的比例都是呈递减趋势。这表明“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模式的主导地位已经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受到挑战。

4. 三个阶段对于配偶的感情忠诚度的要求女性都高于男性。

这表明相对于男性,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更加渴求感情的呵护与婚姻的忠诚与稳定。纵向比较,对配偶感情忠诚度的要求随着时代的推移男女均呈现递增趋势。

5.住房方面,女性对于住房的要求高于男性。

三个阶段分别高出5%、4%、11%,以往的众多研究都表明女性更关注未婚夫的经济实力,本研究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如果分析变化的趋势,会发现无论男女对住房要求的排位随着时代的推进都在上升。

参考文献(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