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猛龙球场在哪里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2024-07-13 1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猛龙碑》,北魏刻,明拓,剪裱装册,共36页,每页纵26.6厘米,横14.1厘米。  有宝熙及袁氏题签,钤“桂岩”、“彝盦审定书画记”等印6方。  《张猛龙碑》,又名《张猛龙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立。正书,碑阳26行,行46字,碑阴12列,2至22行不等。额正书3行12字。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颂德。碑在山东曲阜孔庙。  《张猛龙碑》的书法在魏碑中属于风格雄健一类,历代书家给以极高赞誉。康有为认为:“《张猛龙碑》结体为书家之至,而短长俯仰,各随其体。”  此碑传无宋拓本,所见最旧为明拓本。此本为“盖魏”二字未连本,是流传至今之最早本。  明郭宗昌《金石史》,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王昶《金石萃编》等书著录。张猛龙(生卒年不详),史书无记载。据碑刻所记,他是一个兴办学校的人。北魏时,崇信佛教,较之魏晋清谈尤甚,张猛龙能在其时尊师重道、兴办学校,可以说是一个介然特立的人。宝熙(1871—?年),字瑞臣,号沈盦,北京市人,隶满洲正蓝旗。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度支部右侍郎、学部左侍郎等职。入民国后,曾为北京大总统府政治顾问、伪“满洲国”执政府内务处长等。为清末民国初著名的金石书画文物收藏鉴赏家。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魏的书法最为兴旺发达。其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北魏书法艺术的形式也是较多的,除碑刻以外,还有墓志、造像题记及摩崖刻石文字。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广东佛山南海区)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郭宗昌(?--1652年),陕西华州人,字允伯,一字胤伯,号委宛先生。清初隐居不仕,自构沚园于白涯湖上,柱础栏砌书刻款识铭赞。善鉴金石、书画,撰《金石史》、《松谈阁印史》,后者未见传本。              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少年时参加“复社”的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入清不仕,改名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清学者。乾隆年进士,官至邢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石刻拓本一千五百余种,编为《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能诗词、古文。TAG标签耗时:0.025779008865356 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