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猛犸怎么拼音 独处

独处

2024-06-30 0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独处常见吗?

现在多数年轻人都喜欢独处,不太爱社交,导致出现了很多独居人口。中国“一人户”家庭数量明显上升,全国的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是14.6%;而全国“一人户”占比最高的上海市,每四户里竟然就有一个一人户。单身群体保持增长,2021年中国独居人口将突破9200万。独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可见独处有它吸引人的魅力,在当今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开始想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与空间,独处能够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独处能带来的好处

1. 独处可以让我们得到放松和充电虽然社交活动对大脑的某些领域至关重要,但我们大脑需要独处时间来放松和充电。不断“开机”让大脑没机会休息,而独自一人,没有分心,让我们有机会理清思绪,集中注意力,更清晰地思考。

2. 独处可以提高创造力创造力往往在孤独中蓬勃发展,人们实际上更可能在独处时想出最好的主意,而不是在小组头脑风暴时。因为一般来说,人类对来自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很敏感,我们在独处时能够更自由地思考和更清楚地表达自己。

3. 独处实际上可以加强与他人的关系个性化(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个体)和身心联系(情感上和身体上的亲密联系)是健康关系的基本要素,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有助于在一段关系中保持火花。通过花时间与自己在一起,能更好地了解“我是谁”以及“我在生活中想要什么”,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积极的独处可以带来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一些好处,然而还有一类独处,或许才是题主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长时间独处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里所指的独处,这种类型更多地指向充满社交回避与退缩、自我封闭、以及目标缺失和无意义感的独处,这种独处长时间下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为什么长时间独处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1. 独处使我们容易受到内心的批评独处为消极的、自我批判的想法提供了一个完美滋生地。我们内心都有一个讨厌的批评者,它时刻抓住任何机会批评我们。这些"批评性的内心声音"通常会在我们独自思考时成倍增加。当我们不仅独处而且感到孤独时,"批评性的内心声音"往往让我们走向最糟糕的状态。

2. 独处会导致痛苦的孤独神经科学家约翰·卡西奥波(John Cacioppo)以研究孤独为职业,他将孤独定义为"感知到的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什么是社会孤立呢?社会孤立通常指不健康的独处,可能存在以下表现:

避免社交活动,包括那些曾经感觉很愉快的活动;

经常取消计划,并在计划取消时感到轻松与宽慰;

在考虑社交活动时,感到焦虑或恐慌;

在独处期间感到痛苦;

花费大量时间独处或极少与他人接触。

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独不是由我们独自度过的时间长度来定义的,而是由我们对独自度过的时间的感受来定义的。感到孤独会引发不被爱或不讨人喜欢的感觉,这在身体层面和情感层面上都是痛苦的。

3. 独处/孤独会导致抑郁研究表明(Burnett et al., 2011),孤独的大脑在结构和生化物质上与正常大脑是不同的。当一个人感到孤独时,他们对积极形象和积极事件的神经反应会被抑制,所以世界被罩上了一层【消极滤镜】。当我们孤独时,我们觉得事情是绝望的、不会有结果的,这使得人们很难鼓起勇气去寻找幸福和改变。

4. 独处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社会联系不仅对心理和情感健康有影响,而且对身体健康和整体寿命也有重大和积极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孤独可以使死亡率提高30%。保持社交关系很重要,所以即使你更喜欢独处,也请保持一定的社交。

如何面对独处时的孤独感?

不同的人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感到孤独,所以一刀切的干预不太可能奏效。以下会给出一些日常与非日常的处理方法供你参考:

1. 日常的自我照料参加轻松的活动:运动、阅读、听音乐、冥想、日记和爱好可以帮助缓解孤独带来的负面情绪;遵循你的日常程序:日常生活可以促进目标感和正常感;保持健康的习惯:吃健康的食物,保证一天7-8小时的睡眠,并保持锻炼;保持联系:如果疫情限制了见面与出游,则可以用电话和视频来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情况:对于那些因疾病爆发而被隔离的人来说,保持日常感可能特别重要,可以帮助他们避免感到恐慌。

2. 心理咨询与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谈话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影响其行为的消极或不准确的想法,并重塑消极思维;暴露疗法:暴露疗法计划帮助人们打破回避和恐惧模式。在安全的环境中,个人(在现实或想象中)暴露于他们一直担心、恐惧、回避的情况。让他们面对恐惧,处理情绪,管理焦虑。

参考文献:

Burnett, S., Sebastian, C., Kadosh, K. C., & Blakemore, S. J. (2011). The social brain in adolescence: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behavioural studies.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5(8), 1654-166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