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概念 建构数学模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狼族一共多少人 把握核心概念 建构数学模型

把握核心概念 建构数学模型

2024-01-25 0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80×3还能解决哪些问题?请编一道用80×3解决的应用题。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提醒,并有意识地分类板书:

(1)每组有80人,3组一共多少人?每组有3人,80组一共多少人?

(2)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每个3元,买80个要多少钱?

(3)每小时行驶80千米,3小时一共行驶多少千米?每分钟行驶3千米,80分钟一共行驶多少千米?

(4)每分钟生产80个零件,3分钟生产多少个零件?每分钟生产3个零件,80分钟生产多少个零件?

……

师:看来,根据80×3这个算式可以编出很多很多的应用题,如果老师让你们一直这样编下去,你们的感觉是?

生(笑):太累了,而且写不完。

师:写不完,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生:省略号。

师:很多很多,语文课上学过用省略号表示。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类。

(板书:分类)

师:分类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确定好分类的什么?

生:先确定好分类的标准。

师:按照什么标准来分,这个很重要。否则,就容易分乱了。

生:我想这样分,用钱买东西的一类,行驶路程的一类,生产零件的一类。

师: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可以这样来分。

生:我认为分类标准是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买东西的可以叫做购物问题,行驶路程的叫做……

生:我来补充,行驶路程的叫做行程问题,生产零件的叫做工作问题。

师:同学们概括得太好了!按照生活问题情境可以分成购物问题、行程问题和工作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乘法应用题的特殊问题。

(板书:购物问题、行程问题、工作问题,特殊问题)

师:那么,第一种情况“每组有80人,有3组一共多少人?”就是乘法应用题的一般问题。

(板书:一般问题)

师:同桌交流,说一说我编的应用题属于黑板上的哪一类问题?

【说明:通过编应用题,让学生明白“用80×3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把“单价×数量=总价”置于乘法应用题的大背景中,在整体认知中进一步感知含义。】

3.深入探究,理解“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

师:在乘法应用题的一般问题中,每组80人是指什么?3组是指什么?用到了哪个常见的数量关系?

生:每组80人是每份数,3组是份数,数量关系是:每份数×份数=总数。

师:那么,在乘法应用题的特殊问题中又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继续来研究。

出示例4(2)主题图: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师:先想一想,这是属于哪一类问题?请独立解决。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

生:这是购物问题。10是每千克鱼的价钱,4是买了多少千克。10×4=40(元),答:买4千克要40元。

师:这两个问题中的数学信息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例4(1)(2)问题

生:都是购物问题。

生:都是已知每个商品或每千克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求一共的钱数。

师:象这样,“每个篮球的价钱”、“每千克鱼的价钱”都是指单位数量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什么叫做单价,我们一起读一读。

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单价吗?

(生举例)

师:是的,这些都是指商品的单价。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看看封底,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

生:是7.43元。

师:每个篮球的价钱、每千克鱼的价钱,还有生活中每本书的价钱、每张桌子的价钱、每吨水价钱、每套衣服的价钱等等,都是单位数量商品的价钱,也就是商品的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我们来找一找:黑板上这些购物问题中的单价、数量与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师:从上面的例子中,你们发现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

生:单价×数量=总价。

(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师: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数量之中,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总价。那么,已知其他两个量,怎样求出第三个量?

生:已知单价和总价,求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生:已知数量和总价,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师:同桌交流:选择屏幕上两道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改编成一道“求单价或数量”的应用题,一个说,另一个判断:已知什么和什么,求什么。

【说明:把握“单价”这一核心概念,在两个具体生活情境的比较中归纳并抽象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建构基本模型。再通过改编应用题,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数学模型建立完整的认知。】

三、应用:固学练习

(依次出示以下练习,学生安静审题、独立作答,重点交流最后一题。)

1.解决问题,并说说:已知( )和( ),求( )。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3)足球每个30元,用75元可以买几个小足球?

2.知识关联,理解常见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实际问题。那么,单价、数量和总价与一般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比较,你能用()相当于()来说一说吗?

生:单价相当于每份数,数量相当于份数,总价相当于总数。

生:我还知道单价相当于速度,数量相当于时间,总价相当于路程。

师:我们学习了一般的乘法问题,还有特殊的购物问题,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其他的特殊问题,应用到更多的特殊数量关系,它们与一般的“每份数×份数=总数”这个数量关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说明: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之后,进行知识关联,沟通起常见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并发现“单价×数量=总价”等数量关系与乘法一般问题中的“每份数×份数=总数”本质相同,“万变不离其宗”,在整体认知中建立数学模型。】

四、回顾: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

【课后反思】

郑毓信教授指出:“通过数学学会思维,并非是指想得更快、能够与众不同,而是指我们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并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单价、数量和总价》如果仅从问题解决的角度而言,即使课堂上不教学,学生照样可以解决问题。为此,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简单处理,而是把握“单价”这一核心概念,将其置于乘法应用题的大背景中,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寻找到更多的相似模型,由简到繁;再在观察比较众多生活情境问题之后,通过知识关联“( )相当于( )”,明白这些数量关系虽然名称不同,但关系本质相同,由繁到简,在深度学习中帮助学生提升经验,实现从“生活经验的理解”到“数学含义的理解”的过渡。

数学学习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堂教学基于教材,却不能限于教材。让学生在整体认知中经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由此建立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使在离开课堂和学校之后,仍能继续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而这正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构建这种学生需要的学习经历,让不可或缺的课堂学习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教育发展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