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说狗(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狗的木雕作品 狗年说狗(上)

狗年说狗(上)

2023-12-11 06: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考古文物中的犬

在很久很久以前,狗由狼驯化而来,是人类第一批驯化的动物。最早的驯化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要大大早于其他家畜。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的先民生活区中,曾发现为数众多的狗的骨殖。此外,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也发现了4只家犬的形象。

甘肃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壶上的犬图案

在中国考古发现中年代最早的狗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8000至9000年左右,在考古中发现有11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这是当时人对家养动物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商代的墓葬,在腰坑中殉狗相当普遍。西周早期的中型墓中,有的将整条牲腿或整个牛头、狗头等放在一起。随着人与狗关系的密切和社会复杂化的发展,狗在祭祀或者其他仪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西周时期,狗已经被应用于日常出行,或者军事活动中。山东郊县三里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狗形鬶炊具,巧妙地利用了狗的形象特点,四袋足较高,方便加热;后背为注水口;犬口微张,为出水口;其头部微微上扬,似在吠叫,可以防止体内的水溢出;提手如上卷的尾巴,兼顾实用功能。

新石器时代的狗形鬶炊具

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的史前陶屋门外侧有线刻的守门犬图像,表明当时犬已是人们信赖的家居守护者。史前艺术家更常以犬为摹写对象,在湖北石河文化出土的大量小型动物陶塑中,犬是数量极多的一种,形体小巧,形态古拙传神。

由于汉代蓄犬之风极盛,所以当时的艺术家对塑造犬的形貌倾注了很大注意力,不论是墓室内的壁画、画像石,还是画像砖的图像之中,都可以见到姿态生动的家犬。出土于河南新乡百泉镇的汉代陶狗,造型十分精准,甚至连狗身上的肌肉结构都分明可见,说明当时的作者对狗的形态已经有了深入研究。东汉出土的一陶灶,灶门刻画交叉几何纹饰,有一猫在向上攀爬,灶门前一侧有一人在添柴,另一侧为一犬,似在静静看着主人劳作。汉代的平索戏车车骑出行画像砖,在画像砖上方有两只奔跑的猎犬,身体线条流畅,前肢前伸,后肢蜷曲蹬地,形象生动逼真。

【东汉】陶犬

最令人得以窥知汉犬真实形态的还是随葬俑群中有关家犬的陶塑或木雕模型,其时代最早的作品出自汉景帝阳陵的俑坑之中,后来在帝王陵墓的从葬坑中以及平民的坟墓里,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或立或卧,但多是昂首瞪目的警觉态势,有的陶犬被放置在陶宅院模型的门侧,明显是司守卫之责的守犬。至于犬的造型,有的如实摹写,肖形而生动,以河南辉县百泉东汉墓出土的陶犬为典型代表;也有的夸张变形,着力刻画其瞪目张口龇牙的凶相,借以吓退地下的邪鬼,保护墓室的安宁。至于甘肃武威一带东汉墓中的木犬,则用极简洁的刀法,刻出大体的粗略轮廓,稍施彩绘,呈现出拙稚纯朴的美感。

汉景帝阳陵的俑坑之中出土的彩陶狗

【汉】陶狗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木雕卧狗 长 20cm 甘肃省博物馆藏

汉代以后,直到隋唐,犬一直是墓中随葬俑群中持久存在的家畜造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身姿和特征有所改变。唐代的陶犬造型,以尖嘴长体的猎犬最引人注目,在乾陵陪葬的一些太子和公主的墓葬中,不但有描绘猎犬的壁画,而且还在永泰公主墓随葬俑群中出现猎手携带猎犬的骑猎俑,将猎犬载于马鞍后,人、马和犬的姿态互相配合,极生动传神。在隋唐时期,随葬俑群中又流行十二时俑,其中的戌犬,则都塑成身穿袍服的人身犬首的神奇形貌。

唐代邛窑以出产小型陶瓷动物著称,也制作过狗。这种狗取坐势,前腿稍长,颈项也长,形似一个跪姿而昂首的人。把狗做成人形,说明作者对狗产生了独特的认识。

【唐】骑猎俑(局部) 陶质彩绘 高 30.3cm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