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天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父辈的旗帜票房是多少 班组天地

班组天地

2023-09-09 0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父辈们的艰苦奋斗,到我辈的薪火相传。延续的是精神更是力量。

不畏艰辛地奋斗的前辈是一种榜样,激励着我辈学习、传承和发扬。

跟随“老铁路”的脚步

(上图右为王异凡,下图为王瑞光在工作)

王异凡今年91岁,是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的一名离退休干部。曾获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948年6月,王异凡在铁路车站值班员父亲的影响下,做了一名货车司机。1952年12月,年仅21岁的王异凡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主动请战,作为锦州局郑家屯机务段铁路职工支援抗美援朝预备队队员,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次次驾驶火车把前方急需的物资及时运送到战斗最前线。

后来,他驾驶着蒸汽机车在家乡东北的“黑土地”上为运输“动脉”提供保障。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他不远千里来到西北这片亟待建设的黄土地上,为西北铁路事业奋斗了整整38年,直至退休。

王异凡的儿子王瑞光,巡守边境线三年,退伍后成了兰州西机务段的“水暖专家”;孙女王佳,退伍后任职兰州电务段汽车队司机、考核员。一家三代入伍参军,退伍后进入铁路工作,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老铁路”父亲到现在“小铁路”孙女,再加上同为铁路职工的儿媳和孙女婿,王异凡家庭成了名副其实的 “军三代”“铁四代”。(张嘉 胡锦荣)

上阵父子兵

我和爸爸何华元都是国网海安市供电公司员工,爸爸是营配班班长,负责10千伏及以上线路运行维护。我是政企客户经理,负责用户装表接电。

这天中午,刚进家门,我就看见爸爸拿着安全帽,步履匆匆:“昨天晚上突发线路故障,抢修了一夜,还没结束,我还得继续去寻找故障点!”

“什么故障这么隐蔽?”虽然线路工作对我来说很陌生,但是10千伏线路“健康”与用户设备关系密不可分。我连忙扒了几口饭,追上爸爸的身影。

我们一起赶往现场,一个一个地进行排查,最后发现其中一个用户配电间由于过度潮湿,导致设备烧坏,造成线路跳闸后一直重合闸失败。

问题解决了,我和爸爸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父子齐心,其利断金!(何鹏程)

我和我的父辈 同是龙的“船”人

在我的成长之路,父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榜样,他时常与我分享船厂的故事,使我对船厂生活非常向往。

我的父亲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设备管理岗位,他常对我说:“爸爸这代人,大多来自教育落后的农村,能来到国企大厂就格外珍惜。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要脚踏实地、对得起自己的工作。”受到父亲的影响,我紧跟父亲的步伐,毕业之后来到了这个大家庭——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父亲对船舶行业的热忱和对岗位工作的投入深深影响着我,在九年时间里,我不断努力,认真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从一只刚飞出象牙塔的小蝴蝶蜕变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职场女性。(来源:中远海运重工)

两代人的治水情怀

魏俊家是中国水电五局水电世家,他的父亲魏风雪参与过碧口水电站、宝珠寺水电站等13个大型工程建设,魏俊同样选择了水电事业,子承父业。

魏风雪自1984年参加工作,37年来,住过席子棚、经历烈日暴晒、大雪及膝,始终咬牙坚持,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成长为单位少有的高级工程测量工。魏俊从学校毕业后被分到了西藏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下,沉稳扎实的他迅速调整心态,调整状态,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迅速成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让身为父亲又同为水电人的魏风雪感到分外自豪。

父子两人,虽因水电建设事业分散在祖国天南地北,但却牢牢握紧水电建设的接力棒,将这份浓浓的水电情怀延续和传承。(黄周舟)

长大之后,我就成了“您”

我叫贾斌,是一名“管二代”,我和父亲贾新华同在国家管网东部储运公司工作。生活中我们是父子,但工作中我们是一条“战线”上并肩作战的战友。父亲是一名通讯线务技师,主要负责通讯信息及管道光缆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小时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破门而出、奔赴抢修现场的背影和手上总也褪不去的老茧。那时,年幼的我还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不能像别人的父亲一样常常守在我身边。

直到长大后,我也做了一名管道保护工,我才了解了这份工作背后的意义。输油管道是国家能源的命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守护管道安全,我们常年离家在外,不停奔走在管道巡护的路上。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都早已家常便饭。今年6月,我与父亲一起参与了抢修工作,57岁的老父亲顶着烈日,即便后背被晒得脱皮,也依旧毫无怨言地坚持完成了光缆熔接的任务。他总是,用言传身教告诉了我什么叫守土有责、履职尽责。作为一名新一代的“管网人”,我将不负父亲和师傅们对我的殷殷期望,努力从父辈们手中接过”枪“,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管网安全。上图为贾新华在机房维护设备,下图为贾斌在管道沿线村庄进行管道保护宣传。(贾斌)

机电“翁婿”联袂征战白鹤滩

王明杰有两件骄傲的事情:一件是曾经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二件就是全家都奋战在水电建设第一线。王明杰是水电七局职工,已经奔波了20余个水电项目。“水二代”的女儿在“世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女婿潘杰鏖和他一起参建白鹤滩水电站。

王明杰和潘杰从师徒变成翁婿,变了的不仅是两人亲密的关系,工匠的传承,也成了言传身教的“家风”。

对于未来,王明杰说:“我会干好本职工作,带好徒弟,将自己一身技艺都传给他们,让他们为水电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朱仁)

桂英挂帅 巾帼精神永传

(念桂英刚参加工作在室外配线照片)

(现任女工班班长王济燕在做线把)

在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一分公司女工班,有这样两位特殊的班长,念桂英和王济燕,她们既是母女又是师徒。念桂英,是女工班第一任班长,王济燕,是第4任班长。

“1971年,我参加工作就到了宝成铁路的施工一线。许多男同事不愿跟女同志分到一组,怕拖累施工进度,我就憋着一股劲头,一到现场,扛锹镐、挖缆沟,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我抢着干,就这样,再也没人敢小瞧我们女工了”念桂英一脸自豪。

王济燕受母亲念桂英的影响,剥线钳、尖嘴钳这些工具是她童年的玩具。2008年,大学毕业后,她如愿接过母亲的旗帜,工作13年来,王济燕带领女工班攻克一道道难关,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北京市“巾帼文明岗”、北京市优秀成果、中国施工协会一等奖、全国优秀成果30余项。能有这些成绩,离不开母亲的影响和教育,她的精神也影响着女工班一代代的年轻人。(史立霞 张建峰)

“油二代”的期盼

穿上红工装,戴好安全帽,走在盐碱滩的井场上,耳边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寒风凛冽,芦苇荡挂着霜露被吹得摇摇摆摆。同事们穿着厚厚的棉工服,远处望去井场深处那一抹红的确是格外的耀眼,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红”这个颜色的理解。

作为“油二代”的王健,1989年跟随着父亲来到冀东油田。从小被“油味”熏陶长大的他,立志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石油工人。王健大学毕业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油田工作。作为一名从事开发地质研究的基层技术人员,他感受最深的是应该学会沉淀,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与丰盈。

“宝贝快长大,将来和爷爷、爸爸一样,都在油田工作。”王健总是这样在孩子的耳边呢喃。“希望孩子将来学业有成,也能继续回到油田工作,为冀东油田、为我们家再添‘油三代’”。(刘晶)

金花馥郁,代代香传

在杨帆从军退伍归来,选择走上和母亲一样的职业道路。杨帆的母亲许钦,前福州电业局变压器大修班班长,曾连续七年荣获福州电业局“先进个人”称号,带领班组连续七年获得“先进班组”荣誉,被评为福州电业局的“五朵金花”之一。

而杨帆的外祖父,曾被评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接受过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许钦勉励当时刚入职的杨帆,要以外祖父为榜样,努力把工作做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如今的杨帆,是福州供电公司亿力带电作业分公司不停电作业五班的班长。十八年来,他谨记母亲的嘱托,严格要求自己,潜心钻研技术,用心完成工作,先后被评为“福州电业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和“福州供电公司先进工作者”等等,带领班组获得了福州供电公司五星班组、先进班组和工人先锋号的荣誉。

三代电网人,传承的是不畏困难的勇气,传承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传承的是万家灯火的情怀。(祝文坤)

同一身工装是同一份责任

我是唐山三友集团的职工,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工装总是沾满了油污。

长大后,我成了一名检修工,雨水泵里面那精巧的结构使我着迷,一个个零件在我手中不断翻转、整合,一次次拼装、拆卸,身上的工作服也渐渐沾满油污。从此,我们的家里出现了两身脏衣服,但父亲看着我,却十分欣慰,同样的检修工作也让我们有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