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并不是一首K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殇唱的是什么 《海阔天空》并不是一首K歌

《海阔天空》并不是一首K歌

2023-04-13 1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山西晚报

  《离地半尺》许愿著 台海出版社

  本书是知名香港流行音乐人许愿首部分享青春、致敬经典的诚意之作。许先生结合多年亲身经历与从业感悟,细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典流行港乐的创作历程,解读歌词背后的故事,与你一起重温港乐经典,聆听一个时代华丽的回响。

  Beyond还在,只是黄家驹不在了。

  在写《海阔天空》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比写罗文、张国荣、梅艳芳和陈百强时更沉重,偏偏这首歌好像又带着很多希望,至少它的名字叫《海阔天空》。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相信那几年里不停在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这三个地方来回奔波次数最多的中国香港的音乐人,可能就是我与黄家驹,甚至我和他最后一次见到,也是在从东京飞往中国香港的旅途上——我们刚好搭乘同一班飞机,所以家驹就“不得不”跟我在“海阔天空”里聊天聊了几个小时。那一次,我们谈到的内容很多,不单是关于音乐,也聊了许多关于香港和人生的各种状况,只是没想到那次是他最后一次飞回香港,更没想到未来的两周就是他在香港和人世间的最后两周。

  这件事和《海阔天空》的面世发生在同一年。

  以当时我和家驹在中国香港各自制作与发行的唱片销量而言,单做粤语流行歌曲的收入就已经足够让我们生活无忧了,那为什么我俩还要到处奔波呢?认识我们两个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们并没有多大的野心,但我们对香港人做的音乐有着很大的理想。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香港流行音乐表面依旧漂亮,却再没有像80年代初时那样充满着乐观,带着满满的希望,一首《上海滩》和一个陈百强,加上巨星、“天王”和“天后”们,打开了“港乐”无尽的可能性。那是1980年,不是1990年。

  但奇妙的是,1990年比起1980年来说,香港的音乐人才不只是数量上的双倍之增,而且才华的精彩度也上升得一样高,称得上是人才济济,百花齐放,本来应该是一个更灿烂的时代才对,为什么会让家驹和我以及其他一些音乐人产生悲观情绪呢?

  其实,身处行业内的我们就好像在热锅里,很清楚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没多久,甚至在还没有进入90年代之前,香港音乐就已经被几个音乐奖项、某些唱片公司高层和某些媒体操纵!1989年,张国荣封麦和退出乐坛事件其实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当时行业内的不理想状态,我们不愿多提起,就当作张国荣是因为自己的私人原因退出乐坛,这样把事情带过了。但真的有这么简单吗?一位爱音乐如爱生命的艺术家愿意放弃唱歌,其中缘由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之后没多久,舞台上王者之风的梅艳芳突然也宣布不再开演唱会了。透过种种蛛丝马迹,你会发现虽然当时的唱片工业在商业上是前所未见的好,演唱会也场场满座,但维护好音乐的人实在太少。也可能就是因为做音乐真的太赚钱了,才会使得人的初衷变质。很多人会怪市场,但怎么可以怪市场,怎么可以怪乐迷呢?老百姓是最真诚的、最无辜的、最值得我们照顾的,而且他们才是真正支持这个行业的人,是真正埋单的人。要怪,当然只能怪我们这些有能力去带动音乐、带动市场和带动品味的业内人才对。我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怎么可以把责任放在消费者身上呢?音乐和歌手都是我们造出来的,责任当然在我们自己身上。

  当我们少数几个在努力维护和推动香港音乐质量和艺术性的人,在没办法改变大势力所做的破坏的时候,去到其他地方打开新的一片天空,另寻其他更有营养的地方发展就变成了唯一合理的选择,这样我们才能继续成长——黄家驹和我就是其中两位,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这是为了我们的音乐。

  我们其实并不想离开,所以有很多矛盾的心情,而这些矛盾可以在我们的音乐里面听到。《海阔天空》的名字很好,但里面的感情有多复杂,大家可有花时间去好好研究过?如果当年我们真的能安居乐业的话,我们何必要“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何必要“风雨里追赶”?何必要怀疑“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呢?

  当时已经经历过很多的Beyond,在多年的努力与煎熬后,终于有了像《真的爱你》和《光辉岁月》这样大的成就,为什么还需要“迎着冷眼与嘲笑”?为什么会“若有所失”?心里爱“已变淡”是指对什么或对哪里的爱?到底是谁“背弃了理想”?明眼人一听就知道答案了!《海阔天空》里找得到很多答案,不知道大部分人用这首歌开心唱K的时候,会否了解其中真意,还是把它当作一首再平常不过的K歌那样囫囵吞枣?

  其实家驹并没有把他所有的感受都写在这首歌的歌词里,但在媒体访问时他大胆地说出一句有争议性的话:“一个歌手,三个小丑。”在这方面,我觉得他比我勇敢多了!也许他的评价有点偏激,因为在我的眼里,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歌手,和歌坛变质不能怪观众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够怪歌手,很多时候,歌手身不由己。

  20世纪80年代每一个香港歌手都稳守香港,反倒是其他地方的歌手,迫不及待地要加入我们香港音乐圈。但到了90年代,香港歌手却都在谋求向外,Beyond并不是唯一一组要找更海阔天空的香港音乐人,还有其他香港歌手或乐队,去台湾的去台湾,回北京的回北京,还好中国是一个很“海阔天空”的国家,有的是地方可以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是一件人们心心念念的大好事!所以当曾志伟要我监制当年7月1日晚上的庆贺回归演唱会的部分节目时,我一口答应,还写了一首《无限感觉在这天》,其实就是因为《海阔天空》,我很期待香港会有更“海阔”的天空。

  Beyond由一支窝在旺角练歌的地下乐队摇身一变成为一队“重量级”摇滚巨星乐队的故事,已经有太多人说过了,我没必要在这里再说一遍。但像Beyond这样优秀的音乐人,也遭受过不公平的对待,甚至是伤害。而跟他们有同样遭遇的,和他们同样优秀的很多音乐人“跌倒”过的多的是,只不过跌得最重因而让我们最心痛的当然就是《海阔天空》这首歌的创作者——黄家驹!

  也许你是K歌之王,为了家驹,对不起,请谨记:《海阔天空》并不是一首K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