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名家丨蒙克:《呐喊》看似惹笑背后却是画家与我们的焦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爱德华-蒙克的名画《呐喊》 名画名家丨蒙克:《呐喊》看似惹笑背后却是画家与我们的焦虑

名画名家丨蒙克:《呐喊》看似惹笑背后却是画家与我们的焦虑

2024-02-18 1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挪威最有名的文学、艺术家有两位——戏剧上是著有《玩偶之家》的现代戏剧之父亨利克·易卜生,与比他年轻一代的画家蒙克,也就是画出《呐喊》的人。以单件作品来说,《呐喊》在当今的知名度与辨识率大概可以比得上《蒙娜丽莎》与《沉思者》。

病痛与悲哀的家庭

1863年12月12日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出生于挪威Ådalsbruk,次年就举家搬家到奥斯陆(Oslo),那时的旧称仍是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

蒙克的艺术,可说是他坎坷人生经历的产物。他的家庭有遗传性的生理与精神疾病,她的妹妹患有精神病,而他亲爱的姐姐与妈妈相继早逝,家族中唯一有结婚的弟弟亦在婚后数月死去。而蒙克父亲是位虔敬派教徒,强迫症地深信家庭的厄运是上帝的惩罚,并向蒙克灌输天使与地狱的形象。蒙克的命运使童年时的他寄情于画,不去想现实中的悲哀。

蒙克《自画像》(Self-Portrait)1882年

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蒙克的思想,他自言:「恐惧、伤痛与死亡的天使,自我出生那天就站在我身旁。」蒙克亦因此形成了敏感而悲观的个性。蒙克一直跟父亲相处得不愉快,而在1889年父亲亦死去后,他说:「我与死人共存——我的母亲、我的姐姐、我的祖父、我的父亲⋯⋯杀死自己那一切就完了。为何还要活着?」

1902年的蒙克

出于这样的背景,蒙克并不志在描绘所谓的客观现实,而是从他的个人经验出发,他意图画出自己以创伤经历与痛苦构成的内在世界。

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

在画法上,蒙克经历过颇多尝试与转变,他的一个重要影响来自法国兴起的印象派。

蒙克于1885至86年首次画出《生病的孩子》(The Sick Child) ,画的是于病床上的姐姐苏菲(Johanne Sophie),在旁是对女儿病情绝望、无助而低头的母亲。蒙克首个版本对画面的处理可能让我们想到印象派大师德加(Edgar Degas)的《苦艾酒》(L'Absinthe)或芭蕾舞者作品,但蒙克用的色更明亮一些,他画的亦是情绪剧烈的场面,跟颜色之间有种让人不安的反差。

后来蒙克认为印象派仍然太讲求技术,他的目标亦不在于印象派所要的捕捉流变世界中一瞬。蒙克转向了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它的特征是以主观的心境改造世界,梵高的流动线条与高更的异常颜色都是代表,此外在颜色上蒙克亦参考过流连于巴黎红磨坊的画家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画。

心灵绘画与性的主题

蒙克有一位虚无主义作家朋友Hans Jæger,他同时是无政府主义者,主张自杀是通向自由的终极道路——因此保守的蒙克父亲极为反对儿子跟这人来往。然而是Jæger 鼓励了蒙克尝试绘画自己的情绪与心理状态,他才开始了自己的「心灵绘画」(soul painting),首幅作品正是《生病的孩子》。蒙克后来说:「自然并非眼睛可见的一切⋯⋯它亦包括灵魂的内在图像。」

我们大概都会同意梵高的画并非还原现实的模样,他将主观的感受投射到柏树与星夜等景物之上。蒙克的绘画有着类似的取向,他的作品多数没有明确的主题性,而主要表现紧张的情绪、精神上的痛苦与人类的脆弱。因此,蒙克的艺术亦被称为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蒙克画过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肖像》

(Portrait of Friedrich Nietzsche),1906年

蒙克的另一主题是性。他受到波西米亚式(bohemian)思潮对性的重视推动,并认为性是让人从社会的规范性解放开来的渠道,亦是蒙克探索人类阴暗心理的方法。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是《爱恋中的女人》(Loveing Woman),它有另一标题《圣母》(Madonna)。受父亲的负面影响,孟克很少画宗教题材,但若跟随《圣母》这标题来解释,他就正将圣母玛利亚受孕的一刻,描绘成处于性高潮狂喜的表情。

孟克《爱恋中的女人》(Loving Woman)/《圣母》(Madonna),1894年》

《呐喊》中的普遍焦虑

1893年,蒙克画出《呐喊》的首个版本。蒙克给予《呐喊》的德文标题是《自然的呐喊》(德文:Der Schrei der Natur;英文:The Scream of Nature)的成画背景出自蒙克的亲身经验,一天日落时分他走在奥斯陆的路上,来到一个峡湾时,他感到疲累与不适,看到天空的云突然被落日染成血红色,同时他自称听到「穿透自然的无尽呼声」。

蒙克描绘这段经历的方式非常大胆,亦直接让我们联想到梵高的作品。画面上有几种线条:天空云朵的横向线条、桥上接近垂直的斜线与右边的河道与远景结合的弯线,几种线条在营造出张力之余仍能保持画面的构图。

画面中间的人物双手抱头、眼睛睁大、嘴巴张开,虽居于画的中央,但画粗略用上了俯视视点,人物比例上占比不多,因此观者会感受到人物就在扭曲与剧变中的环境,跟人物的剧烈情绪呼应。

蒙克于1910年重画的《呐喊》,曾失窃但寻回

普遍对《呐喊》一画的解释,都认同作品表现出一种现代人的普遍焦虑。它不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恐惧感受,而是一种人存在于世的普遍状况(condition),蒙克希望观者能从画中得到共鸣。《呐喊》曾被评为现代艺术的标志作品,是那时代的《蒙娜丽莎》。

再回看蒙克一生中不断重画的《生病的孩子》,比对1907年的第三、四版本与旧的版本,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如何从印象派转向后印象派。在其中一个版本中,我们可见蒙克用了的急促、不规则而流动的线条,相比较早版本,更接近早期较早的《呐喊》。

当戏仿浸没了原作的意义

大概很少人会没看过《呐喊》这画,而且蒙克的画作已经融入了美国主导的流行文化。九十年代开始的《夺命狂呼》(Scream)系列,当中凶手所戴的「鬼脸」(ghostface)面具灵感就源自《呐喊》。甚至我们每天都使用的emoji,当中很受欢迎的「惊样」(Face Screaming in Fear),亦是参考《呐喊》而成。

普遍的后现代文化,容许我们跟传统论述与作品脉络割裂。这时我们发现一个颇有趣的现象:因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都是漫画化后的《呐喊》形象,这些表现都影响到我们对这表情的感知,让我们习惯性地对它产生一种逗笑的喜感;可是在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就让我们难以有跟蒙克的同样感受。如果没有好好了解画作的背景,我们就不再感受到《呐嘁》表现的情绪,而偏向反射性地以我们过往经验的对它作喜剧式的感受。

另外一幅有类似效应的作品,可以举保罗·克利(Paul Klee)的《新天使》(Angelus Novus)。不知大家对这画的第一印象如何?

保罗・克利(Paul Klee)《新天使》(Angelus Novus)

挪威国民艺术家

蒙克的人生并不尽是悲剧,当他几乎孑然一身投入艺术,奥斯陆的当地居民都渐渐接纳他、支持他,使他陆续得到名气与财富,并能在各艺术馆中展出,这一切都为蒙克带来鼓励。蒙克于1944年逝世后,他的两万多件作品都遗赠予奥斯陆市,市政府接手了作品的版权管理亦成立了蒙克博物馆(Munch Museum)。各位艺术迷若在疫情后有机会到挪威旅行,必定要探访一下这位挪威国民艺术家了。

位于奥斯陆Tøyen 的蒙克博物馆(Munch Museu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