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读后感范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谁写的 《囚歌》读后感范文

《囚歌》读后感范文

2023-11-02 1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关推荐

《囚歌》读后感范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囚歌》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囚歌》读后感范文

  《囚歌》读后感 篇1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学习了《囚歌》这篇课文。读后,我深深被叶挺将军的奉献精神所打动。其中最另我感动的一段是“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将军为了革命的胜利,宁可牺牲,也不从“狗洞子”里爬出。

  读到这儿,我更加敬佩叶挺将军的.大无畏精神,因为他的自我牺牲是为了革命,为了集体,是自觉的,是乐观的。谁不想获得自由,可是如果自由是用背叛革命换来的,叶挺将军和其他千千万万的革命者都会坚决地说“不”!如果一个人连尊严都没有了,自由又有什么意思哪。

  就像一只没有羽毛的自由的鸟一样。可是在我们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和叶挺将军相比真是差远了。就拿写作业来说吧,假日我总是先玩,晚上再做作业,有时候太晚了不想做了,就骗妈妈说已经做完了。叶挺将军为了我们现在的好日子宁可牺牲,而我们呢?我真应该为我所做的感到惭愧。通过学习这一课,我必须从中接受教育,认真学习叶挺将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好好学习,艰苦奋斗,做一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好少年。

  《囚歌》读后感 篇2

  如今,我读完了这首诗后深有感触。我要畅所欲言,我要说出我内心所认为的真正的教育,教师,课堂与学生。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我小时候怀疑权威,否定权威,蔑视权威,所以我也成为了权威。其实,现在的的教育都是由权威而定,我现在要先说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教育不应该是让我们考统一的知识,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而选择不同的知识。现在教育让我们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人。上学期是应该是一个“认识权威,怀疑权威,否定权威”的过程。而如今,则成为了“认识权威,崇拜权威。”教师本应该是引导我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去揭开新的奥秘,让我们去否定权威。

  而现在,教师则是直接把知识灌输给我们,我们被教师和考试折磨得死去活来,让我们死记硬背。让我们一个个聪明而富有活力的大脑,变成装知识的铁桶。而且要装上一把大锁,把知识牢牢的锁住。而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应该能够自由,但要有秩序的发言。平常局限于举手发言,而真正的课堂应该不用举手。而且可以采取任何姿势发言,听课,只要能够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而学生则要富有想象力。郑渊洁说过:要想成大器,必须兼顾两者,一是想象力,一是知识。两者缺一不可。

  《囚歌》读后感 篇3

  我很喜欢《囚歌》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名共产党员兼“铁军”军长——叶挺在被关押时,在牢中写下的豪言壮语。

  在那豪言壮语中,我感受了人民军队的斗志,感受了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受了宁死不屈、斗争到底的决心;感受了他们坚强的、奋不顾身的革命意志。但是我更加寻找到了那种为法西斯而死轻于鸿毛,为反法西斯而死重于泰山的精神。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指导,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叶挺的这种不怕任何威胁、不怕牺牲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一句“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作者与革命共存亡的信念和决心!学了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用我们的本领强大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囚歌》读后感 篇4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是《囚歌》这首诗中的第一句。我喜欢这首诗,因为这首诗中的每一句话都将革命前辈那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写了两种人。第一种人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绝不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这种人宁死不屈,是真正的英雄;第二种人则是那些贪生怕死、招降纳叛的无耻之徒,这种人这种人背叛革命,为了私人利益甚至不惜出卖祖国,成为敌人的走狗。

  虽然这两种人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的表现截然相反,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自由的'渴望。

  自由,谁不渴望?谁都渴望自由!但是,面对敌人的阴谋诡计,叶挺将军却义正言辞地说:“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过狗洞子里爬出!”

  是的,革命者们虽然十分渴望自由,但他们却更希望推翻敌人的统治。革命者虽再也得不到自由,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必将世世代代永存!

  《囚歌》读后感 篇5

  《囚歌》这篇诗,是我最喜欢读的,因为诗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都能表现出革命先烈那气壮山河的革命气慨。是的,人岂能为求利求生而钻狗洞,当叛徒呢?革命者虽然“渴望自由”,但他们更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一句,表现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精神,他们虽然再也不能得到自由,但他们为人民大众的幸福自由,抛头颅、撒热血的精神,必将世世代代永存。

  诗的前四句写道:为人进出的大门紫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前两句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指出被关押的革命者只有两条路,坚持革命和背叛革命。前者是死路,后者是一条无耻的“活”路。后两句诗,作者用了一个“高”字,刻画出了声嘶力竭,招降内叛的无耻之徒的导致丑恶面目。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但面对敌人的诱惑,革命主义说:“我们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当我读到这里时,不禁对革命者在敌人威逼利诱前坚贞不屈的气节感到十分敬佩,同时也憎恨那些高叫“给你自由”的敌人。

  读完囚歌后我想,我们少年儿童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把振新中华――实现四化的希望继托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为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

  《囚歌》读后感 篇6

  自由的声音—— 读叶挺的《囚歌》有感每天上学系红领巾时,我都会想起老师说过,它是国旗的一角,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胸前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像一团燃烧的火苗在跳跃。烈士们的遗志和精神也燃烧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熄灭。

  有一天,我读到叶挺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叶挺是新四军军长,他被反动派抓了起来,失去了自由,正当叶挺极其痛苦的时候,有人对他说,只要他投降,不仅能重获自由,还能当上高官!

  叶挺此时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一个为人进出的门,而是一个让狗爬出的洞,他说:“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有两条路摆在他的面前,一是不自由、痛苦地活着,二是“自由”而屈辱地活着,这些都不是他所想要的。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第三种选择:不自由,毋宁死!他大声地呐喊: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时间如流水一般快速地流淌,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被叶挺军长的这种精神感染着、激励着。自由,从哪里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争取来的!

  当有人将自由赏赐给你的时候,你要小心了,你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去做一条可耻的狗!这不是自由,是屈辱!人不能低下他高贵的头!重读那些红色经典,激情总在我的心中澎湃。我们要牢牢地记住先烈们的诗、先烈们的志,让这自由的声音永远在心中激荡,并永远去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这不正是那些先烈所希望的真正的永生吗?再次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我的心中有歌声在响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囚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瓢读后感英文读后感优秀飘读后感英文03-28

史记读后感 读后感《史记》11-16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弃猫》读后感-读后感600字06-14

汤姆索亚读后感_读后感大全06-17

人的教育读后感 《人的教育》读后感03-09

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03-07

狼图腾读后感《狼图腾》读后感11-17

《闪闪的红星》读后感-读后感550字06-1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