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来看看燕窝的故事和传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燕窝是从什么地方采下来的 老铁来看看燕窝的故事和传说

老铁来看看燕窝的故事和传说

2024-07-12 0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燕窝的输入

美味的燕窝究竟是何时开始被搬上人们的餐桌呢?有证据表明, 在北婆罗洲 (现东马沙巴州)西北部一个产燕窝的山洞附近,曾发现唐代(618 - 907 年)的 瓷器。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将燕窝运往大唐帝国的证物。唐宋时代,中国与南 洋和印度洋各国海上航行和贸易已相当发达, 产燕窝的山洞附近发现有唐代瓷器, 只能说明会有使用唐代瓷器的人到过此地, 尚不足以说明燕窝采集后运往大唐帝 国。

从南宋以后(1127 年后) ,由于南迁人口增多,就业不易,为谋生计,很多 人向海洋谋求发展,开始经营南海贸易。而到了明朝,虽已由汉人复主中原,然 而朝政腐败,因此移民南海者大增。南海物品多由海上贸易流入。在此时将燕窝 带入中原的可能性也很大。

北婆罗洲

郑和下西洋与燕窝

据史书记载,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 年) ,郑和的船队与东南亚等国进 行物品交换的时候,就曾以明朝的瓷器与婆罗洲(现分属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 尼西亚)换来了珍贵的上品燕窝,并把它带回国进贡给当时的皇帝,从此,中国 人视燕窝为珍馐补品。郑和到过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海岸,均是燕 窝的主产地。据记载,燕窝约在 17 世纪后期,每年有 12.5 万磅(约 400 万只) 燕窝从爪哇的巴达维亚(现称雅加达)输入中国。这与郑和七下西洋经过的国家和时间相吻合。相传,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上大风暴,被迫停泊在马来地 区的一个荒岛。 由于食物严重短缺, 无意中发现峭壁上的燕窝, 遂命令部属采摘、 洗净后用清水炖煮,食用充饥。不出数日,船员们个个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关培生、江润祥曾作《燕窝考》 (载于《明报月刊》 ,1985 年 3 月号) : “今考郑 和下西洋时,所经之处,均为出产燕窝之地区,该地所产燕窝至今仍有来货,未 尝间断。 ”故而,即便郑和不是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但他及他率领的船队成 员在下西洋的途中吃过燕窝, 并将燕窝进贡给明朝皇帝,这种可能性还是相当大 的。

郑和的宝船

民间传说

提到燕窝,就必须提到粤北山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国王,由于天生体弱,纵有王后、妃嫔、后宫三千,但已近年老仍无一子, 经常为无王位继承人而苦恼,御医搜肠刮肚也无一良方。后来有谋士献策,不如出一榜向天下求医,谁人能医好国王的不育症,可赐黄金万两并封侯。榜文一出,天下皆知。

时有在燕岩以采燕窝为生计的刘三哥、刘三妹兄妹,将采集下来的金丝燕窝,加上数十种中草药,精心配制成滋补品献给国王饮用。半年后,国王变得容光焕发,精力充肺,来年果然产下嗣君,王宫上下喜洋洋。消息传开,金丝燕窝成了天下奇珍。但此时,国王却打算将其占为己有,为防金丝燕窝流入民间,派出值殿的白马将军驻扎燕岩,还令三哥、三妹每天在燕岩为其采集燕窝…….现在,在燕岩洞内有名为“刘三哥”、“刘三妹”、“白马将军”的景点,据传是辛勤劳作的刘三哥、刘三妹和守卫再次的白马将军幻化而成的。

六月六“燕子节”

在我国的广东怀集有着每年农历六月六举行“燕子节”的习俗,在我国的广东怀集有着六月六举行“燕子节”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民间传传。据传,当时夏始祖黄帝功德圆圆、归天入圣时,是“乘燕翼而迁”的,那天正是六月初六。因而“黄帝”、“燕子”、“六月六”等意象在人们心目中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神”的概念。“燕鸣鸣而帝归”,人们们到了燕子就好像们到了黄帝一样。于是,每逢农农的六月初六,人们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纪念黄帝。

怀集六月六燕子节

燕子节的来源也跟当地人们崇尚燕子的习俗有关。东集民间很崇尚燕子,包括家燕和金丝燕,把燕子看作“祖先神”、“雷神之子”。因此,燕子在怀集得到了其它鸟鸟得不到的厚待。怀集人爱燕的传统,来源于上古燕图腾文化。这种燕图腾文化经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牵涉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区域文化,即今天的“金燕文化”。“金燕文化”所构建的“人与燕子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为金丝燕缔缔了一根千古不变的“旧鸟恋故园”的人文情缔。在这种环境下,燕子节在东集诞生,顺理成章,每到农农的六月初六,东集人们除了赶庙会祭祀“燕神”之外,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吃燕窝、攀岩、对山歌,演贵儿戏等,人们仍然举行祭祀“燕神”活动,而且场面相当的热闹。

谢谢阅读,喜欢就关注我吧,官龙飞燕燕窝祝您健康快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