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下滑,是否“心事”重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焦急和焦虑 成绩下滑,是否“心事”重重?

成绩下滑,是否“心事”重重?

2023-06-15 0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潘美蓉 精神卫生686

在精神科诊室里,家长常常带着孩子来询问以下问题:

“我家孩子成绩一直挺好的,就最近成绩一路下滑,您看这是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家孩子只要不提上学,一切都好,但一提上学就不高兴,您帮我劝劝他,看看怎么才能让孩子上学?”

“医生您看下,我们家孩子就是不爱写作业,催他、吼他都不管用,这可怎么办?”

而此时,孩子可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

而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内心体验:

麻木

愁苦

厌烦

焦急

这些被成绩裹挟前来就诊的孩子,其内心又隐藏着怎样“不能说的秘密”呢?

成绩下滑背后

“心”事在作怪

在儿童青少年期,学业与成绩是整个家庭、甚至社会都在关注的重点。当成绩下滑时,往往会引起整个家庭的“轩然大波”。

从精神心理的视角来看,成绩下滑可能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存在着被忽视的多重可能,尤其是伴随“心”事的可能性。理解成绩下滑背后的心理因素,从不同的视角、更广阔的视野对孩子进行理解与认识,更可能有效解决问题。

在成绩下滑的背后,常常伴随着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抑郁与强迫等精神障碍的出现。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

郑毅等对全国17524名6-16岁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情绪障碍的患病率约为8%,最高的为焦虑障碍(4.7%),其次为抑郁障碍(3.0%),提示了对情绪障碍及时进行识别及干预的重要性。

情绪与成绩

因果与循环

成绩的下滑与情绪的困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并且还有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导致不良“循环”的形成。

● 当儿童青少年遭遇情绪问题的困扰时,学习的效率和节奏会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当个体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做事情的动力会增强,做事情效率会提升,同时也会更高效地获取和吸收外界积极、有益的资源;

相反,当个体被消极的情绪所笼罩时,做事情的动力会下降,同时也倾向于将关注点聚焦于负面的信息里面。进而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卑感,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学习效率进一步降低,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同感,陷入负性循环。

● 缺乏成熟的应对方式,也是成绩下滑的幕后黑手。

儿童及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应对方式尚不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调节的能力和应对方式会不断增加适应性,能更“柔韧有馀”的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然而,当个体被负面情绪笼罩时,这些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和发展往往会受到限制,他们会习惯性地通过各种方式回避掉当下的不愉快。

比如:

● 在社交场合感到焦虑,就会逃掉;

● 感到空虚无聊的时候,就会刷刷短视频;

● 感到没有动力的时候,躲在家里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选择;

● 感到注意力不能集中时,就干脆拖拉着不去写作业......

这种逃避退缩的方式,短期内可以摆脱掉不愉快的体验,但却没有实际上摆脱真正的苦恼,进而形成了负面情绪的累积,产生“恶性循环”。

因此,当家长观察到孩子学业成绩下降的“表象”时,需要关注背后可能存在哪些精神心理因素。

家长的参与

“功”与“过”

在整个学龄期间,“学习”和“成绩”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主要内容。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成绩变化极度关注。

考的好,举杯相庆,同时也会对下一次成绩的维持而紧张忐忑;考的不理想,垂头丧气,同时会对孩子后续的发展忧心忡忡。“考的怎么样?”“学习能不能跟上?”,成为了家长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孩子的内心世界却少有人问津。

这些关注,多数情况下仍能增进家庭的互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家长的参与,一定是有功的。但持续存在的过度担忧,会对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情绪状态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形成孩子和家长在互动过程中的冲突,最终,功过相抵或功不抵过。

比如,孩子不去上学,在家玩游戏,家长又着急、又生气,“不去上学了,这可怎么办,孩子可就毁了!”“一定是玩游戏玩儿的,不好好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过度关注到家长认为的可能影响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将其称之为“问题行为”,并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比如放弃工作回家守着孩子学习、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给孩子疯狂补课等等。家长竭尽全力,不断地向孩子输出,家长认为的可以帮到孩子的方式。

当用尽各种“招式”,发现孩子仍不能如其所愿产生改变时,家长往往会感到气馁、愤怒,进而对孩子加以指责、批评。这种情况下,孩子更倾向于萌生“厌恶”情绪,并采用“对抗”的方式来拒绝接受家长的“帮助”。比如拒绝、回避跟家长沟通,或者与家长产生冲突,拒绝表达内在的真实感受等。

家长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需要“变本加厉”的给予“他们认为的孩子需要的帮助”,使得双方“两败俱伤”。

这种冲突的升级,往往是由于家长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只进行了“对症处理”,却忽略了对孩子内心的理解,导致无法深入到孩子的内心,因此“事倍功半”。

亲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共情孩子的感受和他面对的困难,认识到成绩下降与背后“心事”的循环因果,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才有望寻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有效沟通

不再无功而返

想要更有效的与孩子沟通,给予孩子帮助,家长需要做到“一双眼,两只耳,一颗心”。

一双眼观察

客观的去观察孩子的发展和变化,减少主观评判。

可以从孩子的日常起居、食欲、睡眠等各方面,客观记录孩子的点滴变化,并结合心理卫生相关知识,敏锐觉察到其情绪变化的“蛛丝马迹”,更为早期、及时的发现可能存在的情绪问题。

两只耳倾听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竖起耳朵去“聆听”,并保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

除了关注言语表层的内容之外,也需要尝试关注深层的情绪、感受和需求,听到孩子的心声。

一颗心同理

家长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视角,感同身受、换位思考,同理到孩子的感受,才能进一步贴近孩子的内心。与孩子一起面对当前的困难,给予孩子力量,携手迎难而上、无惧挑战。

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断地练习,观察、倾听、同理,方能走进孩子的内心。看到成绩下滑背后的“心事”重重,理解孩子应对困难的方式需要成长与完善。相比于言传,身教更加有效,督促自己觉察情绪、调整情绪、善于表达,为亲子沟通营造良好的氛围,定能拨云见日,与孩子一起拥抱有挑战、有收获、有惊喜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主编《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2023。

2、Li, Fenghua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diagnostic data from detailed clinical assessments of 17,524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vol. 63,1 (2022): 34-46. doi:10.1111/jcpp.13445.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潘美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编辑||何萤萤

排版||白羽

审核||马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