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美医生简史:“大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烧伤整形科的收获和体会 中国医美医生简史:“大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医美医生简史:“大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2024-03-25 0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罗婷婷

李勤教授

▷ 李勤教授,原广州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兼全军激光整形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90年进入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攻读烧伤外科硕士。1993年师从著名整形外科专家、享誉国际的“中国皮瓣”发明人杨果凡教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正式踏进整形外科大门。此后,从事整形外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被评为“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2017年,他走出公立医院体制,担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并专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

三次转型,见证中国近代整形美容起步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次转型,见证中国近代整形美容起步发展的三个阶段

▷ 我们在过往报道中曾提到:中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由5年院校本科医学教育,3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专业培训,2~3年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和终身学习的继续医学教育组成,漫长的培养周期使得优秀整形美容医生稀缺。

▷ 李勤教授的学医之路也经历过这一过程,历经院校医学本科教育,硕士、博士专业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在技术专长上他完成了从“烧伤整形 → 整形外科 → 医疗美容”的三次转型,而这种连续跳跃式转型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中国近代整形外科的发展变迁。据他介绍,中国近代整形外科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烧伤整形为主的整形外科启蒙

▷ 中国近代整形外科起始于40年代后期,特别是国家历史进程中的两起事件推动了它的萌发:(1)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2)1958年全国掀起大炼钢铁运动,大量的伤员需要进行治疗(烧伤为主),从而培训了一批以烧伤修复为主的整形外科医生。朱洪荫、汪良能、张涤生教授于50年代先后建立了整形外科专科,宋儒耀教授于1957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整形外科专科医院,他们为我国整形外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3年,卫生部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设立整形外科医师培训中心,逐步培训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并与烧伤外科共同发展。

第二阶段:1978~2000年,整形以修复重建为主、整形美容萌芽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水平上涨。一方面,和平年代越来越安全,烧伤患者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以前看不起的先天病症(如唇裂、腭裂等)逐步关注,促进了整形外科的全面发展。同时,宋儒耀、张涤生、朱洪荫、汪良能等老一辈专家相继出版了系列整形外科专著,推动了整形外科的普及与推广。1984年,中华整形外科学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于1985年创刊发行《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从此开展全国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激光技术、注射技术等为标志的微创美容技术逐渐被引进中国。随着医技和医械的水平提高,整形外科医生的救治观念逐渐从“救命第一、功能第二”开始向“抢救生命的同时,做好功能和外观修复”上转变,整形美容学初具雏形。

第三阶段:21世纪,整形美容蓬勃发展,微创整形成为主流

▷ 21世纪国民生活水平从温饱步入小康,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颜值经济”时代开启。同时,受到韩国(营销)和欧美国家(技术)的影响,中国整形美容进入了发展快车道:(1)市场教育,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医美在韩国全国范围内流行,并且通过影视娱乐文化对外输出,从营销到境外医美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吸引相当一部分中国消费者,也为中国医美市场自身的发展做好铺垫;(2)技术革新: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注射美容、激光美容等无创技术的引进,大大降低了消费门槛,“午餐式美容”成为热词。

▷ “2000年以来,原本只是作为整形外科一个分支的医疗美容得到蓬勃发展,就像‘儿子’的名气超过了‘父亲’。”李勤教授表示,过去近三十年的从医经验以及三次跨学科转型,也让他见证了中国近代整形外科的发展重心由“功能(烧伤整形) → 功能+美观(整形修复) → 美观(医疗美容)”领域更迭,整体技术从粗放到精细、从大手术到非手术的演变过程。

▷ 那么,医美整形医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其他学科有哪些特点?

医美医生如何在不同职业环境中建立技术体系?

医美医生如何在不同职业环境中建立技术体系?

▷ 不管是哪个学科医生的成长都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对此,李勤教授分享到:“整形面对的是身体畸形的病人,做的是‘雪中送炭’的工作;医美面对的是正常人,做的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整形修复是医美手术的基础,它对医生的技能要求特别高,只有经过整形修复的严格训练,医美医生的手术基本功才算是扎实的。”

▷ 医美医生如何完善自己的技术体系?结合自身经验,李勤教授认为:

第一步,通过专科训练打磨基本功

▷ 就李勤教授自己的经历来看,也是在“烧伤整形 → 整形外科”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技术优势,比如从事烧伤整形外科,习得皮片移植、皮瓣移植等技术;整形外科临床工作中,在进一步修炼移植技术的前提下,除了掌握无菌、无创和无张力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注重功能与形态的统一,治疗时间与疗效的最佳选择等整形外科的特点。

第二步,在公立医院积累临床经验

▷ “公立体制的一大优势就是医生之间的‘传帮带’,上级医生基本功强、知识面广,也愿意教,年轻医生跟着上级医生学习锻炼,其成长是非常快的。而且相对医疗美容,整形外科手术更复杂,相同的一个病种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对疑难病例的全科讨论甚至全院会诊,对于年轻医生打开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公立医院门诊量大、病种繁多,也为医生积累临床经验打下基础。

第三步,持开放心态不断学习新技术

▷ “技术在不断发展,首先是基础研究带动临床进步。比如面部衰老松垂出现的皱纹,二十年前只能通过‘除皱拉皮’手术来解决,创伤大且恢复慢,主要适用于中老年人群,而现在肉毒毒素注射就能解决动态性皱纹。人们通过解剖学和病理学研究逐渐认识到,面部衰老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塌陷,也就是面部容量减少,由饱满变得塌陷了,通过补充填充物,饱满之后面部松弛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2009年至2011年间,李勤教授先后前往美国和欧洲进修学习,了解了国外医学美容技术的发展状况。

▷ 此外,基础医学研究也带动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主要的体现首先是产品的发展,其二是设备的进步。李勤教授就任的广州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曾在1995年成为国内最早引进现代激光美容设备的公立医院,也让李勤拥有资源优势率先了解和掌握激光美容技术,并与团队从2009年开始连续四年推出《激光整形美容外科学》等四部专著,至今仍然是激光整形领域重要的参考资料。

▷ 随着医美技术不间断地推陈出新以及市场化运作的稳健发展,公立医院的弊端也开始显现:首先是对整形外科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其产品、设备等硬件设施无法跟上市场需求,医生的技术也难以与时俱进;其次是环境、服务等软件优势缺乏,民营医美机构的发力进一步挤压了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导致医美医生的价值难以在体制内发挥出来。

离开体制,打造全面部年轻化技术体系

离开体制,打造全面部年轻化技术体系

▷ 也是基于以上因素,2017年李勤教授离开了公立体制,加入民营医疗美容机构。

日常诊疗

▷ 如何为顾客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李勤教授认为:“第一个参考指标是年龄,45岁做一个分界线,45岁以上的更倾向有创或手术类治疗方法;第二个参考指标是职业,比如有的患者四五十岁了,作为领导或艺人,或是要求快速恢复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就必须考虑恢复周期;第三个参考指标是患者需求,医学美容治疗更大程度是心理层面的沟通,尊重对方意愿,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这就要求医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和沟通能力。”

▷ 在治疗过程中,李勤教授更倾向“综合治疗”的理念,“尤其是面部年轻化,它绝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以患者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主,同时辅助其它方面的诉求和评估进行综合性治疗。”

▷ 在李勤看来,公立医院走出来的医生们在民营机构能够发挥的价值,首先是为求美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技术,并通过良好的服务带着口碑和业绩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学术上的引领作用,以及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把控。

▷ “民营医疗的发展大部分来自资本驱动,医疗安全和医疗制度是短板,如何补齐?借鉴公立医院的做法,比如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等,医生可以将这些在公立医院行之有效的标准放到民营医疗里贯彻执行,这也更有助于规范民营医疗的发展。”

规范医美行业,建立医生培养机制是关键

规范医美行业,建立医生培养机制是关键

▷ 从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转型到民营机构的医疗美容领域,对于“规范”这件事李勤教授有深刻见解:“医疗美容是一件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事情,但是医美的前提首先是‘医’其次才是‘美’,如何保障医疗安全,建立规范的行医标准是所有医美机构和从业医生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 “站在医生的角度,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是关键。即使从整形外科出来的医生,也只是掌握了理论基础,医疗美容的临床实践还远远不够。国家近些年来已经在部分三甲医院开展了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从事某个学科还要进行2-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拥有行医资格。”李勤教授对年轻医生的成长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院校教育和体制规培,年轻医生至少需要在公立医院沉淀8~10年,掌握过硬的技术与经验之后,才能适应体制外医美市场的需求;

2、熟练使用英语,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外文献,掌握国际前沿的医美技术和创新知识;

3、积极参加协会、厂家等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通过行业教培和同行交流积累实践经验。

1、院校教育和体制规培,年轻医生至少需要在公立医院沉淀8~10年,掌握过硬的技术与经验之后,才能适应体制外医美市场的需求;

2、熟练使用英语,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外文献,掌握国际前沿的医美技术和创新知识;

3、积极参加协会、厂家等举办的继续教育学习班,通过行业教培和同行交流积累实践经验。

培训上课

▷ 李勤教授进一步建议:“当医美医生积累到一定技术水平,达到‘副高’职务或者拥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后,必须由大而全、多而杂的基本功向精专一门技术上转型,这也是现在常提到的向‘亚专业’发展。”同时,他也反复强调,“医生需要不断培训,继续教育比在校教育更重要。”

▷ 即使拥有近30年的临床经验,李勤教授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对年轻医生的培训中。仅采访当月,他就参加了艾尔建在成都、深圳举办的两场技能培训,以及昊海生物在成都、杭州、广州、南京举办的四场青年医生精英大赛评审。作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面部年轻化分会会长,他还在亲自组织第八届全国微创医学美容大会(广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