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炎帝的家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炎帝直系后代姓什么名字 第四节 炎帝的家世

第四节 炎帝的家世

2024-07-15 2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炎帝家族  炎帝时代是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阶段。对于较早进入农业文明的姜炎族来说,以家庭为生活单位的父系氏族社会已露端倪。传说炎帝不仅有父族母族,而且有妻妃、子女、裔孙等,世系亦开始从父系算起。当然,这里所说的炎帝“家庭”,与我们今天所说家庭还是有区别的。它指的是前后延续了多少代的家庭,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家族”。  (一)炎帝父母族  1.父族少典氏  (1)少典氏 少典是古代中原古老氏族的首领,世代沿袭此号。这个氏族或部落以“熊”为图腾,故称有熊氏。传说其氏族兴起于前仰韶文化时期,是三皇之一的太昊伏羲氏、女娲氏夫妇之子。《伏羲庙碑》云:“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可证少典为伏羲之后裔。关于少典氏的文献记载,多是在记述炎帝、黄帝事迹时涉及到的。  《国语·晋语四》云:“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集解》徐广曰:“号有熊。”唐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也都说黄帝是有熊国君,为少典国君之次子,其号曰有熊氏。唐代以前的这些记载,都是围绕黄帝而涉及少典氏的。宋朝至明代亦然。清代至今,不少史学家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中,又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传说有熊氏族是以“熊”图腾崇拜而得名,氏族的称号和徽号均以“有熊氏”而称之。其氏族部落处在伏羲、女娲时期或稍后,部落聚邑早期在豫州中部的“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郑),中心活动区域在今河南洛阳至开封之间,以郑州市区的人口较为密集。其后部落内的一个氏族,西迁至上邽(今甘肃天水),后与新郑的有熊氏部落一样,发展为部落古国,以“少典”为国号。那时是母系氏族社会,少典部落的男子与陈仓(今陕西宝鸡)有氏族部落的女子通婚,以国名称谓的男子少典则入于有部落,生炎帝。炎帝氏族发展为部落后,占据渭河中下游,取代了衰败的有部落。传说多少年后,上邽的少典氏男子又与陈仓故地有氏女子通婚,女子则嫁于上邽夫家,生黄帝。黄帝承袭有熊或少典(以父权计算世系)称号,也叫有熊氏或少典氏。黄帝氏族发展起来后,东迁入渭河中游的古漆水河(今陕西彬县、麟游、武功一带)流域,渐又发展为部落,越过泾水,修筑聚落居住于桥山(今陕西黄陵一带)。炎帝、黄帝部落,先后都是由有熊、有两个部落衍生出来的,即他们都是有熊、有的后裔。  少典氏又写作小典氏,说明其前必有大或太典氏,因事迹不多而失载了。关于“典”字,从字形看,它与册字形象相似。典字“似乎是以竹册、木椟串在一起的简片,置于祭台上,供祭祀的酋长们查看本氏族人员情况和记载祭神过程。”传说少典氏有可能是最早发明“文字”刻划符号的人。仓颉发明文字,是刻在陶器或崖壁上,而少典氏则可能是刻于竹木片上,用藤葛串连起米保存,比仓颉更早。以此推测,仓颉可能是在少典氏创造的“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和象形化。河南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距今8000年左右(一说9000~7800年)的一批刻划符号,证实不仅在伏羲、少典时代已有刻划符号,而且在此之前的华胥时代已有了刻划符号。当时的符号是刻在龟甲、骨器和石器上,有的刻划符号与商代殷墟甲骨文的某些字形相似。可见,少典氏族可能应与创造发明“文字”有关。  (2)少典氏部落考古学文化 从《竹书纪年》《通鉴外纪》等记载看,新郑是古有熊国所在地。少典部落的别称,即有熊氏,兴起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之后发展成为分布地域较广的大部落,支族又向四周迁徙,今河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其族人。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前,以河南新郑裴李岗村遗址命名的“裴李岗文化”,及其延续的文化,则有可能是有熊氏族部落的文化遗存。遗址中发掘出一批窖穴、墓葬和陶窑;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多是火候较低而又质松易碎的红陶,形制也较特殊,包括附有弯月形耳的球形壶、筒形罐、高足碗形鼎等;石器磨制精致,具有固定造型,如四足鞋底形石磨盘、圆柱形石磨棒、两端均磨有圆弧刃的石铲、锯齿状石镰、断面呈椭圆形的石斧等,也有少量的打制细石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有猪、羊骨骼和陶猪、陶羊等原始艺术品。漯河翟庄、长葛石固、偃师马涧沟等遗址的出土器物,亦是如此。密县莪沟北岗遗址除发掘出窖穴、墓葬、陶器、石器外,还发现了房基以及麻、栎、枣、核桃等果核和兽骨等。这些都说明了有熊氏部落的氏族较多,广布于洛阳以东的河南地区,人们已开始了定居农耕,有了房屋、窖穴、墓葬、陶器,在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同时,有了原始农业。这也就是说,河南新郑市当为有熊氏族部落的起源地。有学者考证:“根据考古数据显示:山东邻省河北境内与后李文化的上限有过并存的文化是徐水南庄头文化,距今八千多年前,最早可达一万多年。完全有可能是古老的少典部落集团的发源之地。”按古氏族分布的大致地域和时代,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河北徐水南庄头文化,当可能为华胥部落一支的文化遗存,七八千年以前的武安磁山文化,除华胥裔族之外,应可能是有巢部落的支族。当然,也不排除以后的少典部落的先民曾迁居于此,但不是少典部落的起源之地。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陶器的起源和发展,纺织的起源和发展,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研究少典氏部落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翔实资料,丰富了传说人物的内涵。相传少典的一支西迁到了渭河中上游。徐旭生说:“我们的祖先有一部分,此后叫作华夏族,内中有一个氏族叫作少典。它与有氏族为互通婚姻的氏族。它的生活区域大约在今甘肃、陕西两省交界的黄土高原上或它的附近。”  2.母族有氏  (1)有氏 传说有氏是以蜜蜂幼虫为图腾(一说为野蚕)的氏族部落,故被称为有氏。居住在伊河、洛河(今河南洛阳)至华山(今陕西华阴)一带,善于采集野蜜。其部落的氏族中有一支西迁入陈仓(今陕西宝鸡),先后与迁入上邽的少典氏族部落通婚,繁衍出了炎帝、黄帝部落。有氏的一支又曾迁入北洛水(今陕北沮河流域),遂将此居处的山脉称为乔(桥)山。后来,活动在桥山的黄帝部落支族西迁或东迁时,又将桥山之名带到各地,形成西海(今青海省青海湖)有“桥山”(今称日月山),涿鹿(一说在今河北怀来县,一说在涿鹿)也有桥山等。  (2)有氏部落考古学文化 有氏属于前仰韶文化时期,其后裔延续了两三千年,迁居地广泛,文化遗存较多,仅以其从洛阳至陕西关中地区而论,河南西部洛阳、孟津、渑池、嵩县、卢氏等地,距今8000余年的裴李岗类型遗址,其延续的文化则应是有部落的文化遗存。陕西渭河流域的老官台类型遗址,如渭南北刘、临潼白家、华县老官台等距今8000至7300年的遗址,以及宝鸡关桃园(距今8000年)、北首岭下层(距今7100年)遗址等,都与有和西迁的少典支族有一定关系(包含华胥、燧人、女娲等裔支族)。从裴李岗、老官台类型遗址出土器物看,有部落已有定居的村落和房屋,有窖穴、墓葬、陶窑等,以狩猎、采集为主,有了原始农业。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具主要有双弧刃扁平石铲、剖面呈扁圆形的石斧,以及石刀、石锛、石凿等。打制石器有刮削器、敲砸器及尖状器等,骨器较少。陶器以泥质和夹砂陶为主,色不纯正,多为桔红或砖红色,有相当数量的内黑外红与红褐色陶器。火候不高,陶质松脆,皆为手制,器壁薄厚不均匀,有圈足或假圈足碗、钵形三足器、罐形三足器、筒形深腹罐、圜底钵、小口球腹形罐等。纹饰主要是绳纹,也有划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彩陶少见,只是在钵或钵形三足器口沿外有一道较器身颜色为深红的宽带纹。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于关中渭河流域及其支流,在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今陕西汉中和安康一带)亦有分布。  从汉江上游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看,以汉中市西乡县李家村遗址命名的李家村文化,在汉中、安康两市辖区均有发现,年代在8000~7000年前,遗迹和出土器物与遗址中的同类窖穴形制完全相同。这佐证了汉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氏族先民相当多的是从关中等地迁入的。“从西乡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层关系来看,李家村文化层迭压于仰韶文化层之下,碳14测定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这说明李家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以及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都较仰韶文化为早,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不同地域的文化,它为研究探讨仰韶文化的前身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换言之,这为研究伏羲、有部落的迁徙以及炎帝部落的兴起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氏部落沿渭河流域西迁及北徙,使北洛水的乔(桥)山,即渭河中上游有了其支裔族的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自然还有少典族及华胥等裔族。渭河流域的今宝鸡市区在前仰韶文化阶段为何氏族呢?通过对北首岭遗址下层(属于老官台文化类型。距今7300~7000年)的分析,其文化遗存的主人,应是有氏部落裔支族。这就是说北首岭下层遗址的文化主人应是炎帝的祖先族。  (二)炎帝妻妃族  1.炎帝之妻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又称承桑氏、桑水氏)之子听訞。”《通鉴外纪》云:炎帝“纳莽水之女听谈。”《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纳奔水之女曰听訞为妃。”《周易》毛氏本又写作听放。徐旭生说:訞、敲、谈三字是从一个字讹误变出来的(一说听訞和听谈为两人),赤、奔、莽也是从一个字讹误变出来的。这个赤水氏族部落在何处?鲜有考证。  传说炎帝的妻子是“天府之国”的女子。赤水,《山海经》所记为昆仑山附近的一条河。因两岸及江中产赤金(纯度很高的黄金)而名。因水势湍急,故又称“奔水”。所以,听訞又称“奔水氏”。实则,赤水指的是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古时并不把金沙江作为长江上游,而把岷江作为长江的上游,称为大江。金沙江有条支流,至今仍叫赤水。听訞的訞,是古人对于所生的女子的昵称。这一古音在四川方言中仍保留着。四川人称“小弟弟或小妹妹”叫“么妹儿”。这就是说赤水氏族部落在四川金沙江的支流赤水流域,听訞为四川的女子。  赤水氏族以水名而得。在今甘肃东北、东南部也有赤水,赤水氏族部落亦曾在此分布。北魏曾在今甘肃岷县东北90里的地方置县,以水名而称赤水县。礼县东北有赤土山,色如朱,可作染料。陇西县东北有赤谷,下有赤水,又称赤亭水。《水经注·渭水》云:赤亭水出东山赤谷,西流,南注入渭河。陇西县即今甘肃临洮县南,这里的古老氏族叫“赤水氏”。《路史·国名纪乙》云:“赤氏、赤奋、赤松,炎帝诸侯,后有赤氏。赤氏,高阳师。”传说赤松子是炎帝时期的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常常到昆仑山(今甘肃与青海之间的祁连山)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而飘忽不定。炎帝氏族部落在今陕西宝鸡市区,距甘肃临洮不远,赤松子又为炎帝的“雨师”,娶赤水氏部落的女儿听訞为妻也较合乎情理。  2.炎帝之妃  传说炎帝之妃尊卢氏女所在氏族是个甚为古老的氏族。据《长安志》引《魏书·风土记》:骊山北麓(今属陕西蓝田县)“西有尊卢氏冢”,《太平寰宇记》卷六“蓝田县”条载:“有尊卢氏陵,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于此。”《帝王世纪》《汉书·古今人表》皆将尊卢氏(又写作宗卢氏)排在女娲去世后的“王”中,可知尊卢氏为伏羲、女娲之母华胥氏的后裔。  尊卢氏族的世代首领皆袭用“尊卢氏”之号。传说尊卢氏族或部落传到炎帝时,因善于“刀耕火种”,所以在骊山一带著名。炎帝带领族民到骊山农耕时,娶尊卢氏之女为妃。又有传说:尊卢氏为古太昊时的诸侯。  (三)炎帝子女族  1.炎帝之子  传说炎帝“娶奔水氏之女曰听訞为妃,生子五人。”奔水氏所生之子,记载和认识比较一致的是炎居。其余四人为堇、权、不浩及耑。《历代神仙通鉴》首集卷二《神农艺谷救民饥》又说:炎帝“复纳尊卢氏之女”,“生子曰邛、柱、起我。”这样一来,我们便知道传说炎帝有名字的儿子是8个,另5个儿子的名字失载。  2.炎帝之女  (1)赤帝女 赤帝女为炎帝与听訞所生,名字失载,便以“赤帝女”、“才女”或“女才”称。传说她学道成仙,住在今河南南阳愕山的桑树之上。每年正月初一,她就在树上筑巢,正月十五日完成,以此为家。这个美丽的仙女,有时又变为白鹊,在空中飞翔。炎帝思念女儿,劝其从树上下来回家,女不听。炎帝便令人放火烧桑树,女儿却在大火中腾空飞去。炎帝悲痛,遂将桑树命名为“帝女桑”。《山海经·中山经》收录了这个故事:“又东五十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这棵合抱五丈的桑树,也是一棵神树,火烧不死,仍然存在,每年照样有鹊鸟筑巢。正月十五日,当地人取下鹊巢,燃烧成灰后入水中,把蚕蛹放进浸泡,育化的蚕吐丝量大为增加。因而,人们又把炎帝这个成仙的女儿崇祀为“蚕神”。  (2)女娃(精卫) 传说女娃也为听訞所生,到东海游泳,不幸淹死,化为神鸟,名曰“精卫”。《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填海”的故事即由此而来。  (3)炎帝少女 传说这个名字失载的女儿为尊卢氏女所生,比“赤帝女”年少。当时炎帝有个雨师叫赤松子,系今甘肃临洮赤水氏族部落之人,传说修炼成仙。屈原《楚辞·远游》云:“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传说他常服用“水玉”(即石英)助吸气、呼气而修炼成仙的,今陕西华山、湖北襄樊、湖南张家界、山东泰山、甘肃与青海的祁连山等名山大川,都有其云游的踪迹。《列仙传》卷上说:赤松子常住的地方是祁连山的“西王母石室”,能随风雨在空中飞翔。炎帝少女羡慕神仙而“追之,亦得仙俱去”。这位仙女云游四方,来去无定处。  (4)瑶姬 传说瑶姬亦为尊卢氏女所生。她刚要出嫁时,到长江边游玩,不幸病死,后成仙女,又称巫山神女,或高唐神女。《山海经·中山经》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这棵美丽的瑶草,结的果实对妇女有美容作用,得到人们喜爱,便精心护养。后来在阳光、雨露滋润下,瑶草变成了美丽的仙女。炎帝哀怜,封她为巫山“云雨之神”。瑶姬早上化为朝云,在天空飘荡,暮时则化为细雨,滋润山川。相传楚怀王(前328~前299)出巡云梦(今属湖北)时,驻休在“高唐观”内。一天他正在午休,“云雨之神”降临,向怀王诉说飘泊不定、无处安身之苦,同时,又向怀王倾诉了爱慕之情。怀王喜而醒来,不见美丽的仙女,很是同情和思念,便令人在巫山修建祠庙祭祀,名曰“朝云”。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对此故事的记载比较详细。《襄阳耆旧传》也有与此大同小异的记载。传说怀王去世后,其子继位,称楚襄王(前298~前262)。有一年,楚襄王由朝臣兼诗人宋玉陪同巡游云梦,望见高唐观上空有五彩云气,变化无穷。襄王便问宋玉是何云彩?宋玉答曰是“朝云”。再问何为朝云?宋玉又答曰:怀王时曾游于此,身体疲乏,在此休息,梦见一美女,称自己是炎帝之女,未嫁而死,葬巫山之阳,成为巫山之女,名叫瑶姬,闻君王来游高唐,情愿前来陪君王。怀王答应其请求。女神临走时,又向怀王说,我住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第二天早上,怀王观察天象,果如女神所言,便在巫山之巅为其修建了祠庙,名曰“朝云”庙。  (四)炎帝裔孙族  1.缙云氏  缙云氏为姜姓,炎帝族后裔。在黄帝时期,曾任缙云之官,主夏,即南方。缙又写作晋。氏族的初居地在晋水(今山西)。《说文解字》云:“帛,赤色也。从系,晋声。”缙云氏族以赤云为图腾,故称缙云氏。传说其氏族发展为部落后,从晋水东迁于缙云山(又称晋阳山。在今山东济宁西南处),部落酋长称号皆袭缙云氏。到了尧舜时期,缙云氏族部落势力强大,聚敛财产,不服帝舜,受到了惩罚,被流放于西南。又传说缙云氏在今浙江缙云县也有封地。  2.共工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说:“在传说的炎帝后裔中,比较有点头绪的是共工部落。”古书中多传共工的事迹,上及远古,下到虞夏,可以看出共工氏在古代是一个显赫的氏族。共系地名,工不知何意(有学者考证共工即鲧,鲧缓读曰共工,急读则成鲧。对共工氏的传说颇不一致:有恭维它的,也有诋毁它的。不管是恭维还是诋毁,他的传说大都与水有关。《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是说共工氏与水有很深的渊源。恭维它的如《国语·鲁语上》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在《礼记·祭法》篇中有与前者略为相同的记载,不过将“九有”改为“九州”。实际上,“九有”、“九十”,皆当解为“九州”,这是由于古今语不同的缘故。“九有”、“九土”中的“九”,在古汉语中与“三”一样,都指多数。所以,从字面上看“九有”、“九土”是指九个地方,“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这反映了共工氏有多个氏族或多块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诋毁共工的有《国语·周语下》,说“昔共工氏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由于共工氏抛弃了“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的规则,结果治水失败了。另外,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又传说共工还与高辛氏、祝融氏为争帝而战,不胜而怒触不周山。说明共工氏也是善于武力的氏族部落。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这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岛”,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族。之后,共工部落向北发展,迁都于共(今河南辉县市),九个氏族分布在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与羊头山(今山西高平市)、淇山之阳(今河南林州市)等地的姜姓部落互为支持,形成较大势力。《管子·揆度》载:“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即当时天下是陆地占十分之三,江河湖泽池沼占十分之七,共工部落位于黄河中下游,便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势力,是炎帝部落集团中的一个强盛部落。他虽未列入以“炎帝”为号的“八世”,但以其强盛而被时人誉称为“王”,且世代部落首领皆以“共工”为号。《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即人颜蛇身,浑身青色,长有九个头,一次要吃九座山上的食物。相柳的神话传说,是说他武艺、智慧不凡,佐共工发展势力,威震天下,成为独霸中原的共主。  3.后土  《山海经·海内经》云:“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曰:共工有子曰句龙,为后土。”传说句龙是社神,他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推举为土正,又依据他的功绩,唐尧时祭祀他为社神。曹植《社颂》诗曰:“于惟太社,官名后土,是曰句龙,功着仁古,德配帝皇。”可见,后土是因为善于治水土而被人们崇奉为社神的。其子噎鸣,《山海经·海内经》云:“噎鸣生十二子”。他们以干支为名,形成辰、丙等十二个氏族。辰氏族初居于阏伯(今河南商丘),后向东北、南方迁徙;午氏族,以发明杵臼著名,初居子午岭(今陕西北部),后南迁于秦岭子午谷,再迁于子午山(今陕西西乡南一带),之后沿汉水东迁于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末氏族,又写作沫,初居地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后南迁;丑氏族,初居于丑阳山(今河南西部),后迁于蜀;丙氏族初居于丙山、丙水(今陕西勉县),后迁于蜀;甲氏族初居于甲水(今陕西商州),后迁甲河关(今湖北郧县);丁氏族居于丁溪水(今甘肃成县),后东迁于中原;卯氏族初居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后迁于山东。其它五个氏族事迹不详。  4.夸父  《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后土生信,信生夸父。”信亦是后土子。信氏族由渭河流域迁于信地(今河南宁陵县),逐渐发展为部落。《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传说夸父起源于河渭地区,这正与炎帝的起源地一致。据考证,邓林在今豫西卢氏、滦川一带。《列子·汤问》也有与此基本相同的记载。又传说愚公移山举动感动了上帝,上帝便命夸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王屋二山。夸蛾即夸父,他的两个儿子名字失载,传说为炎帝第10代遗孙。  5.封钜  《世本》云:“封氏,炎帝之后,封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夏封父,侯国君也,今封邱。”封丘今属河南省。《路史·后纪四》云:“炎帝器,器生钜及伯陵、祝庸。钜为黄帝师,胙土命氏而为封钜。夏有封氏,封文侯,至周失国,有封氏、钜氏、封父氏、富父氏。”罗苹注:“《山海经》:炎帝生封钜,又云器生祝庸。”祝庸为黄帝的司徒。  6.太岳  《吕氏春秋·尊师》云:“帝颛顼师伯夷父。”《山海经·海内经》云:“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大同太。大岳即四岳,《国语·周语下》云:‘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及《周语》‘齐、许、申、吕由太姜’可证。”太岳、大岳、泰岳是一人的不同写法之名称。西岳是他居于西方吴山的称谓。徐旭生考证:大岳、四岳,实是一个人。太岳的后裔,形成了不少国家和姓氏。约在帝喾时,四岳部落已迁入汾水流域(今山西南部),带去了太岳、岳阳(今山西霍州市之霍山)等名称。太岳后裔有孤竹氏。  7.有邰氏  传说有邰氏为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国”。按《元和郡县图志》的说法,古邰国在武功县城西南二十二里处。1986年发掘武功县杨陵镇遗址时,发现从战国至西汉的八件陶器上,都有“斄亭”、“斄市”印文,佐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相传帝喾有四位妻子,占卜说他们的儿子都将有天下。第一位妻子是有邰氏族的女儿姜嫄,生下了后稷(弃)。以后,有邰氏族部落从武功迁到了山西汾水流域,带去了山名、水名及地名。所以,今山西闻喜、稷山、运城市等地,均有邰、台骀、台、怡等地名。  8.彤鱼氏  《汉书·古今人表》云:“黄帝次妃彤鱼氏,生夷鼓,己姓。”彤鱼氏,炎帝后裔,姜姓。其氏族以鱼为图腾。  9.纪氏族  《世本》云:“纪氏,炎帝之后,封纪(今山东曹县——编者注),为齐所灭。”纪的氏族初居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尧舜时东迁于纪城(今河南偃师市),再迁于纪氏城(今河南郏县东),后又迁于山东。  10.箕氏  炎帝后裔箕,姜姓。氏族初居渭河流域,后南迁于箕山、箕谷(均在今陕西勉县)。尧舜时,箕氏族又东迁于今山西平陆的箕山。  11.三鸟(乌)氏  《世本》云:“三鸟,炎帝之后,侯国,氏焉。”三鸟即鸟氏,或写作乌氏,氏族初居于吴山,后迁于汉之乌氏县(今甘肃平凉西北)。  12.灵恝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郭璞注:“恝,音如券契之契。”即姜灵恝又写作姜灵契。古代先民以占卜向天祈雨以求丰收,将卜辞刻在木板或甲骨、们片上,亦或刻在石头上,皆称为“契”。可见契文并非晚至商朝才有,而是始于伏羲时代,炎帝时代又有所发展,这个发展人就是灵契,且以契为名,又视为图腾崇拜和族名。灵契氏族初兴于今甘肃灵台县,系隋代分之立县,以灵人居此地而得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中“有一座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巫师,从这里上天下地。各种药物都生长在这里。还有西王母山、壑山、海山等。  西王母传说为神女,实为从伏羲时代就见于记载的母系氏族首领,代代相传,均以“西王母”为号。炎帝时西王母之山,即今甘肃灵台县之王母山。灵山,袁珂先生注曰即巫山。古今人研究,当时的巫山非今重庆的巫山,是指今灵台县西北的灵山(一说为今甘肃祁连山)。  灵契部落以善于占卜著名,出了十名“巫师”,即部落有十个氏族组成。之后,氏族四处迁徙,有的东迁今陕西、河南、山西及山东等地。陕西咸阳的得名,就源于巫咸氏族的迁居地。西安市长安区的灵台、灵沼,渭南市东南的灵台山等,皆以灵人迁此或经此而得名。  13.氐(互)人  《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西经》又载:“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是能上下于天。”袁珂《山海经校注》曰:“经文二氐原均作互人,从王念孙、孙星衍、郝懿行校改。”我们仍以经文称其互人(互、氐相通)。这人的面、鱼的身子、无足的“氐人国”,当然不是炎帝裔孙姜互人的形象,而是由姜互人为氏族首领、以鱼为图腾、称为“互人”的姜姓氏族。互人氏族初兴地在宝鸡渭河流域之北的今甘肃灵台县一带,后向东迁徙,居住、生活、劳动于渭河支流旁(今西安半坡遗址地),崇拜食源之一的河中鱼,因而在生活器具陶器上画了各种人面鱼的图案,以典型的“人面鱼纹”盆为代表。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互人的后裔也不知何因,南迁于“建木西”(今四川西部和西藏交界处),又建立了互人国。  14.姜(逢)伯陵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孙伯陵”。又称逢或逄。伯陵,是其后代封爵之称,其本名为姜陵。《路史·国名纪甲》云:“逢,伯爵,伯陵之国,黄帝所封。”可见逢伯陵是陵的后代人。陵氏族的父族已西迁于逢留(今青海贵德县),故亦称逢氏族部落,姜陵也以地名称逢陵。《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四“陕西西宁镇赐支河”条云:“后汉永元五年(93),护羌校尉贯龙造河桥于逢留大河,欲渡河击迷唐。”逢陵氏族在发展中逐渐东徙,形成以逢或陵命名的山、水、地名和陵名等,且形成逢姓族人。  15.祝融  祝融有天神与火神之说,又有氏族部落首领以“火正”而称祝融之说,如重和黎。《庄子·胠箧》称伏羲氏以前已有祝融氏。祝融氏是伏羲、女娲时期的氏族部落首领。其活动之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郑,祝融之墟也。”《山海经·海内经》说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知祝融氏族部落是以人面怪兽为图腾的,世代任火官,号曰“祝融氏”。传到炎帝时,首领祝融被任命为火官,主管南方。《淮南子·天文训》云:“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绳而治夏。”朱明即祝融。相传他去世后升天,被天帝封为天神,又称火神,这不过是表达人们对他的祝愿而已。祝融死后,葬于衡山(今湖南衡阳),名曰祝融峰。  与炎帝明同代有姜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说:祝融是戏器之子,降处江水。祝融与炎帝一样,是以善于用火、管火而著名,故传说祝融也为炎帝裔孙。实为两个不同的氏族部落。  二、炎帝世系  《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即传说炎帝下传了八代。《周易·系辞下》《帝王世纪》《史记·补三皇本纪》等书也均说炎帝有八代。而《吕氏春秋·慎势》云:“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之同也。”《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尸子》《路史·后纪四》皆作“七十世”,疑为“十七”之颠倒。罗泌《路史》除列炎帝、柱、庆甲之外,下又列承明、直、来(厘)、居、节茎、克与戏、器与榆罔,计十三代。  炎帝的世系排列各异,比较详细的是宋代刘恕《通鉴外纪》所载:“神农在位一百二十年,或云一百四十年。神农纳(莽)水氏曰听谈,生临魁。帝临魁元年辛巳,在位六十年,或云六十八年。帝承,元年辛巳,在位六年,或云六十年。一本承在临魁先。帝明,元年丁亥,在位四十九年。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直,一作宜。帝厘,一曰克,元年辛酉,在位四十八年。厘,一作来。帝哀,元年己酉,在位四十三年。帝榆罔,元年壬辰,在位五十五年。自神农至榆罔四百二十六年。临魁至榆罔七帝,袭神农氏之号三百年。《春秋命历序》云:炎帝传八世五百二十岁,或云三百八十岁。”清代马骕《绎史·世系图》排的次序为神农、临魁、承、明、直、厘、榆罔。二者所列虽不尽相同,但均认为炎帝第八世裔孙是帝榆罔(又称参庐)。传说榆罔是与黄帝大约同时期的部落首领,其后的子孙年代较晚,故我们只取传说中为“帝”的所谓“八世”及虽未为“帝”,但具有影响的后裔予以简述。  (一)炎帝临  临与魁,有的传说为一人,有的传说为二人,次序也不一样。北宋刘恕《通鉴外纪》云:“帝临魁元年辛巳,在位六十年,或云八十年。”而南宋罗泌在《路史·后纪四》中说:炎帝临,在《通鉴外纪》中以帝临作为临魁,是不对的。帝临在帝承前,而帝魁乃在帝承之后,二人为不同的时代。《世本》书中说夙沙氏背叛以归帝魁,而不是帝临。历代记炎帝八世,有说临与帝魁为二人的,也有合临、魁为一个人的,又有不知神农有后代的,则又以帝魁为神农。何光岳《炎帝八世考》将临归为炎帝子,列在柱之前,称其为柱之兄。又认为“帝临已东迁今河南洛阳市北郊谷城。”传说炎帝临奉祖父炎帝之命带领其氏族向东发展。  (二)炎帝承  《通鉴外纪》云:“帝承,元年辛巳,在位六年,或云六十年。”传说承为临之子,亦称炎帝。入居渭河的祖先部落任管理赋税职务,颇有成就。《神农书》云:“承为民赋二十,而民有法,而神农亦有终岁献贡之事。赋贡之事久矣,特神农教民稼而后有谷米之赋,帝承为之制耳。”他承袭炎帝的部落长,封于黄河之北,即今之河南温县,继承炎帝采药之业,且“以枝画地,遂成洞”。后人在此建庙设坛以祭祀。传说与承同代而未继位的有:  炎居之子节并 炎帝之妻听訞生炎居,炎居有子节并,系罕见的连体人。甲骨文中的“并”字,字形为两人并立。金文中的“并”字,犹如两人头戴尖盔并立地上。节并实为原始社会的连体人,被视为神奇而受到人们的崇敬,后来便形成了“并氏族”的称号。节、并氏族的始居地在今陕西大荔县的并蓝镇,地名以并人居住而得。它发展为部落后,有的氏族向中原迁徙,有的向今山西北部迁徙,禹治水时划的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就因并氏族或部落居此而得名。  帝庆甲 《路史·后纪四》:“炎帝庆甲,帝柱之伷也。自帝庆甲至帝临,书传蔑记,不得其考。”杨长史《手录》说:“帝庆甲,古之炎帝也。”说明庆甲亦为炎帝之裔。  (三)炎帝魁  传说魁氏族奉部落长炎帝之命,东迁于共地(今河南辉县市),逐渐发展为部落。共地距盐池不远,夙沙氏因晒盐而富强,不服从帝魁辖治,于是帝魁派去讨伐,“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夙沙氏又称质沙氏、宿沙氏,是一个善于晒盐的氏族部落,居于盐池(今山西运城境内)。《管子·轻重戊》说:“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实,而天下化之。”淇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北有怀山,“怀”通“隗”、“鬼”,又通“魁”,当与炎帝魁迁此有关。与炎帝魁同代的还有姜姓鼓、延、殳三兄弟。  传说炎帝的裔孙伯陵同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缘妇怀孕三年,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创制发明了箭靶,鼓和延发明了钟,并创制了乐曲和音律。因姜殳以发明箭靶著名,便以殳(箭靶)为图腾崇拜和氏族部落的标志,氏族部落名称也称为殳,自己则是这个部落的酋长。其部落的兴起地在今陕西扶风县,后东迁居邰(今陕西武功),后又迁沮河下游(今陕西铜川),西汉初曾在此置祋祤县,以殳部落居此而得名。  姜鼓任炎帝部落的乐官。鼓的声音“嘭”,后形成彭姓。  姜延氏族部落初居于今甘肃会宁县东北的大延水、小延水一带,水以延人居此而得名。后又向东北迁居于今陕北,那里有延水,又称吐延水,隋置延川县,唐置延水县。西魏置延州,又于绥德县置延陵县,隋改名为延福县。唐置延安郡及延昌县(今安塞县、延长县一带)。在今陕西延安、延川、安塞及绥德一带,以“延”命名的县,皆以延人居此而得名。姜延为首领的部落呼为“延”,成为延水流域一大部落,地跨今甘肃庆阳和陕西延安地区。有的延人氏族还迁徙于黄河北岸(今内蒙古河套一带),成为匈奴人的祖先,居繇、呼衍、呼延、居延等匈奴族名或地名,皆源于延人。陕北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存,可以说是延部落及土著氏族先民创造的。  (四)炎帝明  《通鉴外纪》:“帝明,元年丁亥,在位四十九年”。《路史·后纪四》说炎帝明是帝魁之子。传说炎帝明主要活动于古上党地区,即今长治、高平一带,其地神釜冈有神农尝药之鼎,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山上有紫阳观,世传神农在此辨百药。这里还有羊头山,其上有神农城。相传羊头山是神农得嘉谷之处。类似的炎帝传说还有很多。为此,自北齐起,在古上党周围多建有神农庙、炎帝陵、炎帝祠等。  (五)炎帝直  《通鉴外纪》云:“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路史·后纪四》说:“明生直”“直生釐,是为帝值。”炎帝直的氏族部落分布于陈,即今河南淮阳一带。这里何时成为炎帝族之地,史载不一。传说陈有株邑,为朱襄之地。据前知朱襄氏为炎帝之别号。《路史》云:“朱襄氏都于朱。”注云:“朱或作株。”何光岳释朱“在今河南淮阳县。炎帝以火为纪,尚赤,朱亦是赤,襄则象农人扶耧耕于山岗播种之状。”这里古有五谷营,在城北十里。相传为神农种五谷处。  (六)炎帝釐  《通鉴外纪》云:“帝釐一曰克,元年辛酉,在位四十八年。”传说他是炎帝明之孙,炎帝直之子,不知何因,既未继承祖父的部落长之位,也未继承父亲的部落长之位,而是另有自己的发展地域。《路史·后纪四》云:“炎帝釐,釐生居,是为帝来。”传说炎帝都曲阜,可能是指来,居大庭氏之故地。其后裔一支为来国。传说与炎帝釐同代的有:  术器 据《山海经·海内经》载:“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是说术器头顶是平的,曾扩展其部落领土。据《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载:“《括地志》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今河南新县和息县一带)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  禄续 《鸿庞氏传》记载:“帝明生帝直”,帝直生“禄续”。“封禄续为泾阳王以治南方。”氏族部落之地在巴陵(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一带。  (七)炎帝哀(居)  《路史·后纪四》云:“釐生居。”《通鉴外纪》云:“帝哀元年乙酉,在位四十三年。”传说炎帝釐去世后,安葬于鲁(今山东曲阜),儿子姜居继位,仍以炎帝为号。传说与炎帝哀同时代的有:  炎帝克 炎帝克未袭过部落集团酋长之位,代系也较错乱。《路史·后纪四》云:“炎帝节茎,节茎生克及戏。”罗苹注:“年代历帝克同,余书皆作‘哀’,非。古书‘克’作‘扈’,又作‘泵’,谬为‘哀’尔。”《路史·后纪四》云:“炎居生节茎,节茎生戏,戏生器。釐后为哀,哀后为榆罔。失之。按‘釐’‘来’互音,故书传多作‘帝来’。《史记》:‘釐生哀,哀生克,克生榆罔。’又以‘哀’‘克’为二。”古今学者多以哀、克、戏、榆罔(又叫参卢)为兄弟,均以“炎帝”为号。  炎帝戏 《路史·后纪四》云:“炎帝戏,戏生器及小帝,自庆甲以来疑年。”《路史·国名纪甲》载姜姓国有戏国:“戏,骊山之北,水名。今新丰有戏亭,幽王死焉。或云幽、褒姒戏此而名,妄也。正音希。”传说姜戏的氏族部落在今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戏水、戏亭等,均以戏人居此而得名。之后,以“炎帝”为称号的姜姓(戏)部落向西南迁移,建聚落于骊山脚下。这一地区北望渭河,南临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宜人,是戏部落先民居住、农耕的理想之地。共工部落也曾在这个地方活动过。  临潼姜寨(距今7000~6000)是处仰韶文化的聚落遗址。聚落分居住区、窑场和葬地三部分。居住区外围以较小的界沟护卫,沟东是公共墓地,沟西靠河岸的地方作为烧制陶器的窑场,形成椭圆形布局,即南北150米、东西160米,面积1.8万平方米。从聚落内部结构看,120座房屋的平面分布,都围绕中心广场而建,分为五个部分,即东、南、西、西北、北五个建筑群,以此推测,这个聚落可能是由五个氏族组成。五个建筑群与其周围的窑穴、圈栏、牲畜夜宿场、广场、道路、窑址所组成的居住区和壕沟、墓地等遗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原始聚落。遗址中还出土了1万多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粮食朽壳、动物骨骸、装饰品及工艺品等。聚落使用时间较长,恰与炎帝戏部落世代居此相吻合,即姜寨遗址应是戏及其子孙的活动之地。戏人的一支,后来又迁入山西繁峙县东120里的大戏山一带,有的又迁入河南地区。  炎帝榆罔 《通鉴外纪》:“帝榆罔元年壬辰,在位五十五年”。传说榆罔与黄帝是同时代人,其国在榆州。“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榆次在今山西。榆罔与黄帝联合在涿鹿大败蚩尤。黄帝被尊为部落联盟首领,而传说炎帝榆罔被迫南迁于湖南今炎陵县之白鹿原。因种植油茶和茶叶,又被称为茶王。传说今炎陵县之炎帝陵为炎帝榆罔陵墓。  炎帝器 《路史·后纪四》:“戏生器”,“器生钜及伯陵、祝庸。”黄帝取代炎帝榆罔而成为中原部落大联盟首领后,建都于新郑。而炎帝戏、炎帝器降为炎帝本部落的酋长,后来形成了戏国等诸侯国,成为黄帝的属国。据《路史》记载,器的后裔钜、伯陵、祝庸分别做了“黄帝师”、“黄帝臣”和“黄帝司徒”。而戏和器仍保留着帝的称号。附:炎帝世系示意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