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潮州音乐:弦起乡音月满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潮汕大锣鼓音乐军人 【走近“非遗”】潮州音乐:弦起乡音月满庭

【走近“非遗”】潮州音乐:弦起乡音月满庭

2024-07-02 1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揭阳,由民间自发组成的潮乐社、潮乐团等星罗棋布,他们更常常走进社区开展演出。

痴迷潮乐乐传承

吴贤奇一生痴迷于潮乐潮曲。年少时,每有潮剧戏班演出,他必在后台偷师学艺,没有锣鼓,他就以自己的大腿为鼓学节奏。直到今天,兴起时他依然会对着大腿啪啪响,依然投入依然痴迷。他总是对学艺的晚辈说,学艺术,一定要认真,持之以恒。如果你喜欢上它了,它就能带给你无限的快乐。经他培养的司鼓、扬琴、琵琶等已越四代40多名学生,个个学有所成。而已年届80的吴贤奇,依然活跃在弘扬潮乐潮曲的舞台上。退休后,他办业余潮剧团、社区乐社。如今,每每当社区的民众兜转到乐社中来,问他今晚有没有唱曲?有没有潮乐演奏?他就直乐得呵呵。潮州音乐,对于吴贤奇来说就像有种令其快乐起来的魔法。

已年届80的吴贤奇,依然活跃在弘扬潮乐潮曲的舞台上,经他培养的司鼓、扬琴、琵琶等已越四代40多名学生。

陈暹文则深得鼓王林运喜以及陈美松二位老师的传授,打击乐和作曲都很有造诣。他长时间下乡搞培训,使揭阳20多个乡村大锣鼓都有了起色。更是培训出夏周勇、林晓彬、郑杰能、周捷潮等一批司鼓好手。

传承人档案

陈暹文

1939年4月出生。现任潮州音乐研究中心会长。自小酷爱打击乐,早经范锦和精心传授作曲和打击乐,后又经鼓王林运喜及陈美松老师指导,学得一套动作大、花样多的大锣鼓表演技艺,并大胆将北派锣鼓演奏法及雄伟气势运用到潮州大锣鼓中,不仅整个音乐旋律富有音乐美感,表演也更具艺术性。在历次群众文艺演出中每每出采。他长时间下乡培训,更是培训出一批司鼓好手。1996年创作大锣鼓《情满岐山》被收入《潮州音乐300首》一书。2011年,获评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吴贤奇

1938年1月出生。曾任揭阳市潮剧团副团长、揭阳市潮剧二团团长、揭阳市青年实验潮剧团团长。自小酷爱打鼓,后拜潮剧鼓王林炳和为师,学有所成。经其司鼓剧目大戏20多台,其中《千秋家国恨》于1995年广东国际艺术节荣获编剧、舞美、唱腔、音乐、表演等十个奖项,轰动整个省城。由其司鼓小戏有30多个,其中《李队长筹粮》等参加省演出。其表演的潮州大锣鼓,舞台风度优雅、神态自如、鼓点准确、鼓花优美,感情随曲目千变万化,互相呼应。2012年,获评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乐韵流转成交响

从现在流行的潮州音乐资料和演奏方法来看,潮州音乐受唐古乐的影响相当大。最著名的“潮乐十大套”中,像《浪淘沙》这些以词牌为曲名的乐曲和《昭君怨》《平沙落雁》这些中原题材的乐曲,都可追寻中原文化的源流。从事潮乐研究的学者发现,潮汕至今仍遵循古法,仍将乐谱叫做“弦诗”。而且潮乐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唐乐的曲式结构、乐调和演奏手法。以至潮州音乐有“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一首首经典的曲目,仿如历史的缩影,里面有无数文人雅士的歌咏,更有开漳使臣陈元光造化出一派“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的歌舞景象,文天祥流亡南疆的浩叹……

当然,从唐宋至今,潮州音乐从原有的本地民歌、小调,吸收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潮州音乐。潮州音乐的传统乐器,后来又加上了二胡、中胡、大三弦等,上世纪70年代还采用了西洋的大提琴等低音乐器。乐器也不断有所改进,如扬琴的音域不断扩大,由7梯改为10梯和12梯以上;古筝也由16弦扩大至18弦和21弦……一直有所滋养的潮州音乐焕发出迷人的魅力,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被誉为“东方交响乐”。

潮州音乐兼容并蓄,不断发展充实。潮州音乐的传统乐器也不断有所扩展,比如后来才加上的二胡、中胡、大三弦,还采用了西洋的大提琴等低音乐器。

1957年,揭阳籍的林运喜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他司鼓的《抛网捕鱼》获金质奖章,誉满国际乐坛。潮州音乐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一些音乐家和音乐文化单位相继来潮汕考察和采风,力求从这优秀的民间乐种中追索到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

回望恒河沙数的吟叹与歌咏,或化作风流的调子、炫彩的戏服,在街头巷角、缤纷舞台不负岁月悠扬。更有那绮丽清朗、恢宏磅礴的鼓声阵阵,跨越千载,依然在这片热情、包容的土地上擂响着。

潮州音乐雅俗共赏,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图为中秋夜,揭西棉湖群众一边赏月一边弄弦乐自娱自乐。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潮汕民间音乐的总称,流行于粤东、闽南等闽南语系人群聚居的地区。揭阳文化底蕴深厚,民众尤擅吹拉弹唱。明清时期,随着西秦、外江、正字、弋阳、昆腔诸多剧种及民间音乐传入本地,大量的戏曲曲牌、吹奏乐牌子曲、锣鼓乐曲、各种乐器及其演奏方法、程式、组合形式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潮州音乐,从而形成了这一兼收并蓄、别具特色的地方音乐。

潮州音乐内涵丰富、品种多样。根据乐器组合和演奏形式、演奏风格的不同,大致可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独特的方音、浓郁的民俗,汇聚成潮州音乐的鲜明特色。数百年来,它既是揭阳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文艺形式,也是城乡群众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娱乐。“乐社”“弦间”“乐馆”“锣鼓班”乃至家庭乐组星罗棋布。

潮州音乐源远流长,有着“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2009年,揭阳这一传统音乐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 点

让“华夏正声”传之久远

彭妙艳

潮州音乐是货真价实的本土“非遗”代表作。而如何保护、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使之继续在美化生活、美化心灵中发挥可持续作用,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关于揭阳潮州音乐的源流,我们现在不是非常明晰,但是这无关紧要,因为仅仅从明初白塔洪氏族谱中相关的记载可知,五六百年前,这种从福建辗转传入的民间艺术,就已经在揭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受到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成为地方太平盛世的征象。旧志中记载一地的繁荣,每以弦诵情况为标志。

潮州音乐从来就属于民间的、社会的文艺现象。所以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在今天,也理所当然要依靠社会力量支撑与推进。这需要传承人以及广大爱好者、职业艺人的对于艺术传统的深刻领会与把握,把它的美的元素妥为保护继承,并适当注入时代的精神,使之保持新鲜,保持活力,非但延续了历史,而且增添了新声,从而韵味更为丰厚,能够吸收更多层次人群的欣赏,让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得到净化,这才有望艺术可以传之久远。

要热心培养、扶掖新人,使古老艺术在新人手上延伸。当然必须要求对于传统的延揽、吸收和消化,使之成为支持生命的血液;也应允许新人在吸收新的艺术观念、技巧之后进行的发展与提升,包括各个层面——乐器、奏法、调子、旋律、风格等等的不断的调整与丰富。这样,潮州音乐就得以在艺术日益多元的背景、语境下生存与传播。

要创造、提供各种有利于潮州音乐存续发展的条件,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与时俱进性地传播美好,化育良善,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贡献特有的作用。

总策划:曾楚雄 余映涛

策 划:吴 嘉 郑培亮

顾 问:李锡洁 彭妙艳

统 筹:黄晓旋 林佳燕

撰 文:黄晓旋

摄 影:涂英鹏 李维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