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潍坊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3-05-27 06: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4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5

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各成员之所以形成共同的民族认同,

不仅在于共同的血缘纽带和地

缘关联,

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彼此认同的语言文字、

风俗习惯和生活智

慧,

创造了共同的历史传统、

文化记忆和民族精神,

"

血缘—地缘—文缘

"

的价值序列中找

到了精神寄托,

实现从血缘共同体、

地城共同体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跃迁,

推动中华民族文

化生命的价值整合与创造。

当前,

从文化层面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

"

共同体

"

实现对中华

民族的文化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结构向度。

“多元”指称的是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的表达范式;

"

一体

"

指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集中表达,

代表了民族发展的主线和价值

公约数。

多元一体既指明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相通性,

又内蕴着各族群间的

文化平等与价值共生。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特征,

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

多元文化的蓬勃张力。

我国近代思想家杨度在其

《金铁主义说》

一文中指出:

“中华之名词,

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

中国不同族群间的整合

与融汇不是诉诸暴力征服,而是通过文化吸引和价值包容来实现。

从结构向度上看,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关键是要去追求多元一体的文化生命认同,

构建互养相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

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

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

文化上的兼收并蓄、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情感上的

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时序向度。

对于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

来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

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

在近代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

一方面,

西

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

把民族的衰落归咎于传统文化

的积弊,

从而兴起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浪潮;

另一方面,

在抵抗侵略中所唤醒的民族主义

意识使得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抱有足够的警惕。

山河破碎带来的文化自卑令中国人难以正确

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关联,

因而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

当前,我们要建立科学的“传统一现代”审思方式、价值评判标准、文化话语,把中华民族

共同体

"

传统—现代

"

的历时性文化构建与世界各民族共时性的文化互鉴有机结合起来。

包容开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的空间向度。

在中西文化交流、

交融、

交锋的时代

境遇下,

中华民族正在从空间向度上构建起包容开放的共同体文化,

努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

的现代性文化建构来丰富人类现代性的文明内涵,进而提升各族人民对“共同体

"

的价值归

属。当下,西方国家仍掌控着文化博弈的主动权,文化冲击、价值渗透从未间断,他们试图

凭借话语优势竭力维持世界文化交往的

“中心—边缘”

结构。

事实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