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讲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漳浦蔡氏家庙简介 红砖讲古

红砖讲古

2024-07-10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宋末元军南侵,天下骚动。

庄思齐召集村民保障乡里,宋幼主南奔,思齐兄弟与时任潮州司户的表弟蔡若济同往勤王。

既而宋亡,兄弟星散各地--公哲居同安;公望战死,后人居漳州;公从居潮阳;唯思齐与公茂两人归还青阳。

(图·施清凉)

明代,青阳庄氏日渐繁盛,从几十人发展到数以千计,渐有分居外地者。

到清代,青阳庄氏族人有分支厦门、金门的,有迁徙澎湖、台湾的。现在金门金宁乡西埔头就建有庄氏大小宗祠各一座。

在台湾彰化等地的庄氏后商也繁衍成较大的家族,台南还建有庄严宗祠,不时有族裔回青阳探亲谒祖。

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青阳庄氏科举人物众多,是其他族姓难以企及的。

明清两代,单是青阳本地庄氏就出了进士115名、举人16名、贡生8名。

由于庄氏人丁多,登科仕官者多,资财充裕,祠堂屡经修葺扩建,愈加规模壮伟、美轮美奂。

庄氏族裔在外头认宗亲时,人家总会探问一句:青阳祖祠的柱子有几支?要回答99支半,才能得到认可。

原来当年祠堂依山而建,左后角有块山石,工匠特意把他留下来当柱础,上面只安半截木柱。所以宗祠总计有99根半的柱子。

(图·徐维耕)

庄氏家庙七开间二进,为硬山顶拾梁式木构架砖木建筑。建筑面积925平方米。

祠堂面阔7间,其前后厅屋脊为三川脊即中央5间自起高脊,两头尽间屋脊降低高度。上落尽间更设计为前后双脊。

高低错落的屋脊各造起高翘的燕尾,屋角耸立鸱吻,加上檐前塑造起高扬的卷草,饰以五彩的剪瓷图案,组成繁复富丽、如翚斯飞的优美造型。

祠堂前落左右尽间墙突出,使路成凹形,墙面用六角拼花红砖翻成。

两边安一对青石八角螭虎窗,雕琢十分精类工细,此窗初看上去是4条螭龙纠结,其实在中间还隐载着4条小龙。

此堂开3通大门,平时只在两旁的黑滦大门出入。中间的朱漆大门总是关闭着,1尺高的石门槛上再加一道2尺高的木槛。

老租宗传下规矩,要到祭祀祖宗的日子或迎接极尊贵的客人才能卸下木门框,让客人进出。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悬挂着一列金字匾额。

除中门上挂的“庄氏家庙"匾外,还有万历已未年( 1619年)庄际昌“状元”匾、“会元"匾。

万历癸丑年(1612年)庄奇显“榜眼”匾,乾隆已未年(1739年)庄有恭“状元”匾,原来清代广东状元庄有恭也是青阳庄思齐的传裔。

其他众多进士、举人的匾额则挂满祠内的正厅和下厅。

民国初年华侨庄耀南出资在庄氏家庙开办耀南小学。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侨汇不继,由民国政府接办,改名“阳市小学。抗战胜利后又改名“梅山小学”。其后又改办为晋江第二中学。

1952年晋江县政府从泉州移至青阳,晋江县文化馆就开设在庄氏家庙中。后来又在这里创办青阳侨中。

青阳庄氏家庙以其历史悠久的崇文重教传统,润泽陶冶了四面八方的人才。

节选自《五店市讲古》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