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民风民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满蒙包括哪些地方 承德民风民俗

承德民风民俗

2024-07-05 0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外,满族妇女喜穿木质高底鞋,称为“旗鞋",亦称"马蹄底鞋",因其木底前平后圆、上细下宽,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而得名,木底高三四寸,高者也有达七、八寸的。木底四周包裹白布。有钱人家多以绸缎做鞋面,平民百姓家多以布做鞋面,无论贫富,皆彩绣花卉图案,素而无花的鞋因近似丧服而禁忌。贵族妇女还常在鞋面上饰以珠宝翠玉,或于鞋头加缀缨络。少女至十三四岁即开始穿着这种鞋,现在,这种鞋已不多见。

另外,清代满族男子夏季还惯戴一种叫做“凉帽”的礼帽。这种帽子无檐,形状如一正三角,俗称“喇叭式”。最早多为扁而大,后发展成高而小。分藤丝的白罗胎和竹丝的万丝胎两种,外面按以续罗。初热时用白或湖色罗,特别热时用黄色纱。白罗胎凉帽穿单、纱袍褂时戴用,万丝胎凉帽仅于穿亮纱或葛纱袍时戴用。帽顶缀红缨,品官装顶珠。五品以下官员用红里,青蓝倭缎缘边,无官者用别色。有丧3年戴羽缨帽,形式同上,藤质,上缀黑缨,只是无帽缘。丧期品官不得用顶戴。现这种帽子也不多见,只有在清代题材的影视剧等文艺作品里才看得着。

发式

清代满族人不论男女均梳长辫。男女幼儿期,止留颅顶胎发,四周剃去。七、八岁时留全发。十岁左右,发长尺许,不论男女,皆分发3缕,编结作辫,垂于脑后。女子留全发结辫;男子从女真旧俗,"半薙半留",于颅顶至两额角引一直线,线外之顶前发全部薙去,颅后发编结成辫。以绳束辫根,以红色为主,禁忌黑、白等色,男女皆同。孝期,斩衰用白,齐衰用黑,寻常期用蓝色。男女辫梢均缀3股辫稳。编结辫中,男为黑色,女用红或杂彩色,问束金线。男子成人,可不扎辫根绳,女未出嫁者,不可撤之,并于行结婚礼当日,改梳发髻。满族男子留辫之风,延至近代,至辛亥革命方改为分头。另,掩代满族妇女还债梳一种称为"旗髻"的发髻,因盛行于旗人而得名。其发式为绾全发于头顶盘一圆髻,以区别于脑后盘髻的"汉髻"。因其发式简便,民间凡已婚妇女家居多梳此发式,有事出门或喜庆年节,改梳两把头。至今,东北农村满族聚居区的老年妇女,仍梳此发式。

称谓

满族称呼与汉族称呼不同,称父亲为阿玛,母亲为额娘,儿子叫阿哥,女儿叫格格。仆人称男主人为老爷,称小主人叫小爷。儿子叫母亲除额娘外,俗称奶奶。而妈妈则是仆妇之称。

旗人间的称谓,因人而异。多是以名上第一字为姓。如某人名祥某,若是一般平民百姓,则称祥子;若是商号老板等稍有头脸的话,则称祥爷,若是当个一般的小官则称祥老爷,官至知府,同知一流的则称样大老爷;官至道台以上的则称祥大人;若是官至极品,当个宰相、大学士、军机大臣什么的,则称为祥中堂了。

官员间的称谓也各有所循,同知,州县等官见了上司自称卑职,知府对上司自称卑府,道台对上司自称职道,藩臬对上司自称司里。上司对下属不能呼名字,称之曰“老兄”,自称兄弟,但下公事时,在札示渝贴上,则称之曰“该府该县”,但口头上则呼之曰“某大哥”。其他如大臣对皇帝的称呼,大臣间的相互称呼,对太监的称呼,对宫女的称呼等,还有许多分别。

习俗

“国语”指满语,“骑射”指骑马射箭,是满族的两大民族特征,早在入关前,皇太极即一方面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另一方面提倡保持本民族的固有习俗,认为这是立国之本。入关后清朝历代统治者皆遵行此一方针。但因长期与汉人共同生活,加之已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自乾隆以后,“国语”逐渐为汉语所代替,“骑射”也不能坚持或使满族具有昔日那种尚武精神。

蒙古族风情:

“敖包”盛会

在一座小山丘上堆了一堆石头,四周用树枝围绕,石头堆上插了一面三角形的白旗,还挂着许多用牛羊毛等编织的带有穗子的绳条和好多条哈达。这石头堆就是“敖包”。敖包会是蒙古人古老的一种传统宗教活动。蒙古人的祖先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有灵魂,就是山川水草也有一个神灵在统治,人类的幸福与灾难都是这些神灵所操纵,人们向它们祈祷、祭祀,希望得到它们的护佐,人畜两旺,水草丰美,无灾无难,安居乐业。祭敖包就是祭山神。先前祭敖包时,要屠宰大批的牛羊马敬神,后来接受佛教影响,就请喇嘛念经,用煨桑来代替屠宰。现在的祭敖包,已经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宗教内容,成为这里蒙古人的一种类似内蒙古的“那达幕”大会。人们都自动排列成一行,开始绕敖包三周,然后点燃起火,把煨桑、酒、肉、奶食品等掷于火里。祭祀仪式完毕后,又开始进行赛马、摔跤、赛骆驼,以及表演传统的歌舞等活动。现在的敖包会,也成了商贩们的喜庆之日。你看有公家的,也有私营的,有大摊,也有小摊,商品更是样样齐全。远近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马或乘着骆驼,带上简易帐篷,从西面八方云集而来,参加比赛和参观,选购自己所喜欢的商品

那达慕

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并且喜欢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前,每年夏秋季节,人们要按照传统的习惯举行“祭山”活动和会盟仪式,届时,杀牛宰羊,喝酒唱歌,还要举行射箭、打靶、赛马等活动。现在虽不再“祭山”,但各地每年七八月间,都要选择依山傍水、平坦开阔、水草丰美的草原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即赛马会的意思)。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征惯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射箭和摔跤当作一项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因此,赛马是那达慕盛会的主要活动。赛马时,成百上千的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赛马场,一面观看比赛,一面擂鼓摇旗,助威呐喊。而骑手们则乘着自己精心喂养、精心打扮的骏马,同对手们展开激烈的角逐,场上气氛热烈至极。比赛结束后,对优胜者要给予重赏。

有些地方的那达慕大会还要举行饶有风趣的赛骆驼活动。骆驼虽然形态安稳迟顿,但跑起来疾速如飞,与马的速度不差上下。比赛时,骑手们骑在驼背上,一字儿摆开,号令一发,几十峰骆驼便如离弦之箭,在戈壁草原上飞驰。骆驼跑起来颠簸很大,骑手们却在驼背上驾驭自如。赛程一般为2.5-5公里,先到终点者为胜。激动的人们常常把优胜者从驼背上抢下来,高高抬起,表示敬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