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江声月色万里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滚滚奔流的金沙江是什么歌 【原创】江声月色万里楼

【原创】江声月色万里楼

2023-12-24 0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兴智书杨慎《临江仙》

 

  作者 杨继渊

  明代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号升庵(1488~1559年),与金沙江有深厚持久的缘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流经云南,至四川宜宾接纳岷江后始称长江,这里离杨慎的故乡不远。杨慎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来到云南,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35年间多次从金沙江往返渡江,并留下许多与金沙江有关的诗词。

  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秋,杨慎时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因“大礼议”事件,被谪戍永昌(今云南保山)。从此,文化宗师杨慎与万里长江上游怒水滔滔的金沙江完全融为一体。杨慎谪滇35载,一次次渡过金沙江,万里长江在他生命里激荡奔涌,情感注入笔端,写下诗词名篇。杨慎的诗词,与奔流不息的金沙江相互激荡,成为流传至今的璀璨华章。

杨慎《宿金沙江》诗

  明嘉靖五年(1526年),杨慎听到父亲杨廷和患病,急驰至家,父亲大喜,病愈。杨慎返永昌,又听到金沙江南岸的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的信息。杨慎率僮奴及步卒百余人,驰赴木密所(今寻甸易隆)与守臣击败反叛者,并写下一首有名的《恶氛行》:

  金碧山前恶氛起,虏马来饮滇池水。城西放火银汉红,炎焰尘头高十里。两重日晕围白虹,万家仰首呼苍穹。相顾惨然无颜色,呜呼命寄须臾中。贼徒浑几个,枕戈临水卧。我军屯北门,分明不敢过。土酋胁盟来索官,城上无言骑堞看。父老仓忙双泣泗,细说去冬寻甸事。弦急柱促柄倒持,首祸今朝竟何自?堂堂之阵谁主兵,喁喁公等皆儒生。贼来不肯令出哨,贼去但解抬空营。岂无雄武士,奋身思一决。咫尺辕门不肯前,怒发冲冠气填咽。况闻千金逐日费,连月公储已倾竭。士兵抄掠尽村园,升天无梯地无穴。熙嗥闾阎逾百年,太平官府真神仙。紫微迢迢华盖远,虚将敲扑威穷边。边隅一旦纷解瓦,喑呜变作擎拳者。喑呜擎拳两奈何?君不见,建武年中任校尉;又不见,开元年中张乾陀。

昆明西山升庵祠 耿嘉 摄

  杨慎主动召集人马参与平息动乱,这是他谪戍云南永昌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他把自己的愤懑和彷徨融入诗中。但在这场事变中,杨慎一直心存希望,幻想着总有起复的那一天,因而杨慎把事变称为“恶氛”,把安凤之军称“贼徒”,主动参与官兵征剿,表现了他既忠于朝廷,又不满官吏残害百姓的内心痛苦矛盾。

  明代的武定府元谋龙街渡口,是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灵关道”的渡口要津之一。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经邛崃,沿“牛旄道”,过芦山、雅安、汉源、西昌、盐源、会理,依山而行,进入元谋姜驿,在龙街渡过金沙江,再经元谋、武定、富民抵达昆明。这条古道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形成,以后更加兴盛。元代以后,云南政治文化中心从洱海地区东移至滇池地区,这条古驿道便成为滇川主驿道。川滇之间往返的达官贵人、军队、马帮多走此道。《经世大典》载:“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三月,辟中庆(昆明)经富民、武定至四川成都之驿道。”方国瑜先生为此记载所加的按语说:“此为川滇交通之重要路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龙街渡设金沙江巡检司。

  嘉靖十四年(1535年),杨慎谪戍永昌后,从云南回四川省亲,途经元谋龙街渡口,夜宿金沙江巡检司,面对江声月色,家国万里的万般愁绪涌上心头,彻夜难眠,写下一首七言古诗《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

  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

  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

  肠断金沙万里楼。

升庵祠内的杨慎塑像

  杨慎渡过金沙江,在会川五里坡罗罗哨,时值黄昏,见路旁有一株古梅,落英缤纷,暗香浮动,一树灿然,联想到自己颠沛流离的戍边生涯,孑然一身,四顾茫然,吟咏成一首《南枝曲》:

  我渡烟江来瘴国,毒草岚丛愁箐黑。

  忽见新梅粲路旁,幽芳古艳空林色。

  绝世独立谁相怜,解鞍藉草坐梅边。

  芬蒀香韵风能递,绰约仙姿月与传。

  根地绵苔迷蚁缝,树杪黄昏摇鸟梦。

  飘英点缀似留人,顾影徘徊若相送。

  焦桐橼竹亦何心,中郎一见两知音。

  谁谓南枝无北道,愿谱金徽播玉琴。

  杨慎到了永昌,每次回川探亲,都必经元谋县,看到安凤之乱后,土官犯恶逆者被戮,村庄残破、田园荒芜的情景,不禁写下五言古诗《元谋县歌》,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关怀:“遥见元谋县,冢墓何垒垒。借问何人墓,官尸与吏骸。山川多瘴疠,仕宦少生还。三月春草青,元谋不可行。九月草交头,元谋不可游。嗟尔营营子,何为欻来此。九州幸自宽,何为此游盘。”

  阳春三月、金秋九月本是元谋最好的季节。杨慎却说“元谋不可行”“元谋不可游”,实际上是夫子自道,借景抒发作为谪戍者当时背井离乡的忧郁之情。

  元谋,旧名“华竹”“环洲”,元代至元年间设环洲驿。杨慎根据行程,还留下了《犯星歌》四首,反映元谋吾氏土司长男吾大用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平定安铨、凤朝文之乱有功,授职土巡捕以及金沙江热带河谷地带傣族遍布、充满诗情画意的风土人情:

  其一

  金沙江水绕环洲,江岸家家对白鸥。

  渔父长歌僰人曲,盐商爱上白夷楼。

  其二

  余甘结子草交头,暮霭朝凤似蜃楼。

  飞鸟不飞愁羽堕,行人何事远来游。

  其三

  抢垒弓营徧翠微,韦鞲椎髻裂华衣。

  松林雾合腾蛇出,草屋星流暗虫飞。

  其四

  十月妖花红满烟,万家蛮树绿遮天。

  眼中忽见浑相识,梦里曾游瘴海边。

  金沙江与乌蒙山,是关联度极高的两个地理名称,毛泽东的“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名句,使金沙江和乌蒙山名满天下。明代杨慎,也曾为乌蒙山写过诗篇。乌蒙山地跨川、滇、黔三省38个县(市、区),金沙江斗折蛇行穿流在磅礴乌蒙之间。杨慎谪戍永昌期间,曾多次经此山往返于川滇之间,他在《云南山川志》中,专门写有“乌蒙山”条,还写下了七言古诗《乌蒙山》∶

  此山奇绝不可比,郁郁苍苍熟能纪。晦明幻化神器潜,让帝艰难不到此。山鬼啾啾木客号,古滕絙索垂猿猱。山禽百韵隔云木,落日熊罴呼其曹。路断吊桥悬怪石,宛若晴虹高万尺。悬橦度索越他山,飒飒天风吹羽翮。烟霞不隔仙源深,仙境渺茫何处寻。人似避秦鸡犬近,松根屐足蛩然音。洞门深锁桃千树,山灵谢指桃源路。翠观岭青紫柏图,鬼工凿处心惊怖。上有惠嫋清且漪,天女常来沐浴此。双头孔雀有千年,白鹿麀麀独角长。仙人酤我长春醉,一饮欢襟无处所。仙词浏湸涤尘烦,自信仙缘吾与汝。

  大明律例规定:“凡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犯流以下收赎。”杨慎多次依据大明律上书朝廷,请求以子侄代替自己戍役,但没有得到批准,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于永昌戍所,时年72岁。

  山自青青水自流。磅礴乌蒙山,滔滔金沙江,对于杨慎就是“神”的存在。感恩乌蒙山,感恩金沙江;敬畏乌蒙山,敬畏金沙江。杨慎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与磨难中,饱览了如画江山,不禁感慨人生无常,在他晚年所著的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廿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中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后来被清初的毛宗冈移植到《三国演义》的卷首,留下来了流芳百世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江流日夜,江流石不转。杨慎的诗词,如江中砥柱,成为明代诗词文学的高峰和坐标。

  (作者单位:武定县文联  书法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