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日报数字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滕州有滕王阁 滕州日报数字报

滕州日报数字报

2024-05-08 08: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着7000年文明史的古滕大地上,诞生过诸多家喻户晓的典故,闪烁过诸多光耀古今的名字。重重光环之下,关于滕州一带曾为唐太宗李世民胞弟李元婴封地的史实,似乎鲜少被今人提及。

  李元婴,生于630年,卒于684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据《旧唐书·列传十四》记载:“滕王元婴,高祖第二十二子也。贞观十三年受封。”以世人的眼光来看,李元婴是衔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公贵族。然而在历史上,关于这位滕王的记载和评论,却多有骄奢淫逸不守法度的负面之词。

  近日,记者有幸得以与在教育界深耕多年、于文史研究颇有建树的梁文海老师一晤,倾听了梁老师多年来对李元婴与滕王阁深入研究的见解与心得。

  

  记者:历史上的李元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您为什么热衷于研究和重新评价李元婴呢?

  梁:李元婴是历史上被封滕王的皇家子弟,虽然他在滕州封土上没有多少让人记忆的政绩和功劳,却有不少伤风败俗、斑斑劣迹在流行,可我们也应该看到,滕王一生三建滕王阁,独创“滕派蝶画”,画作流传天下,仅此两项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昭彰于世。我看到央视《国宝档案》和《百家讲坛》上重点介绍滕王“三建滕王阁”专题节目时,主讲人都指出最早的滕王阁应在今天的滕州,作为滕州人,内心必然会产生对此事关注和探究的冲动,由此,我就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几篇关于评价李元婴及滕王阁的文章。

  

  记者:那么,滕王李元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今人应该怎样去看待这样一位历史人物?

  梁: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范围内进行考查,查找和分析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历史人物又往往具有多重性,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成绩、贡献以及历史作用。

  李元婴,9岁封滕王,16岁调任金州(今陕西安康)刺史,19岁任苏州刺史,这足以说明,在李世民看来,这个幼弟年轻有为,有足够的学识和能力主政一方。而在太宗去世,李治继位后,李元婴先后被调任洪州、滁州、寿州、隆州等地,似乎是惩诫式的贬谪,但正史中并无记载他有何重大过失。而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为了巩固其统治,对李氏皇族子孙毫不手软,唯独对李元婴网开一面,晚年还加封他开府仪同三司(享受太尉、司徒、司空一品大员的礼仪),在唐朝早期享受过此殊荣的也只有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等大臣。

  需要指出的是,广为流传的关于李元婴的种种劣迹,多出自唐朝文人张鷟记录奇闻异事的笔记体小说《朝野佥载》,被后人采信。不容讳言,皇室出身的李元婴“从小娇宠,骄纵失度,屡犯宪章”,甚至还闹出一些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故事,为建滕王阁和行宫也会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致史书记载多没有正面评价,不被正史所认可。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滕王这些所作所为,很可能是在宫廷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所采取的韬晦之计。李元婴身处喧嚣残酷的政治纷争却能置身事外,以自己的风流乖张示人,外在的“劣迹”口口相传,造成他貌似对皇权不感兴趣而不被朝廷重视、猜疑,因而躲过了李世民、李治对他的关注,成功地保全了自己。

  但轶史和传说中的李元婴还有另一种形象。在《豫章古今记》中,曾记载过滕王与十六岁举进士封文林郎的高安人李思元为诗友,李说他“好文善文,行谊峻洁”;南昌史谱亦载:李元婴在洪州任职期间,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是“政德宽厚,民庶怀之”。唐史研究学者李近理在他的博文《唐朝和滕王李元婴》一文中总结道:滕王李元婴“一生潇洒倜傥,喜爱音乐、舞蹈、能画一手好画;忙碌一生,改革很多,走到哪里建设到哪里,挨骂到哪里。”

  

  记者:一说到滕王阁,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南昌那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并且,关于李元婴是否到过封地(滕州),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梁老师如何看这些争论?

  梁:央视播出的《天下名楼——滕王阁》专题节目中,主讲人提到李元婴一生“三建滕王阁”。现在闻名于世的滕王阁,是李元婴在洪州(今南昌)任都督时所建,后王勃路经此地,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让南昌滕王阁名扬天下,跃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第三座滕王阁是李元婴调任隆州(今阆中)刺史时所建。据《舆地纪胜》记载:李元婴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由大修府第,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山腰建了玉台观和一座规模宏大的滕王楼。后杜甫旅居阆中,写下《滕王亭子二首》,让阆中滕王阁更富盛名。此两处滕王阁都有据可考。那么“三建滕王阁”之说中,还有“一建”是在哪里?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在《百家讲坛》中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李元婴)在滕州建了一座滕王阁,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滕王阁。这个滕王阁应该是在今天的山东滕州市西南七公里的那个古滕城的范围之内。”

  李元婴被封滕王,在封地兴建府邸应属正常。虽然目前没有有效的记载和物证,但在清道光五年《重修真武庙碑记》中有记载时年现状:“夫滕王阁振古如兹矣。前有奎星楼也,拜殿居其中,元帝大殿居其上,丰功俊伟,厥惟旧载!”振古如兹,就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意思。

  一座一千多年前的建筑,历史上被毁损并不奇怪。就说南昌滕王阁吧,也是历经多次损毁,史载曾28次重建(一说29次),最后一次重建距上次毁于兵灾长达58年之久。现在的滕王阁是根据建筑史学家梁思成设计的具有“唐风宋韵”的效果图于1989年复建的,重建的地点是专家经过多方考证才确定的。而阆中滕王阁原称滕王楼,历史上也是屡毁屡建,现在的滕王阁是当地政府于1987年重建的。

  

  记者:近些年民间一直有人提议重建滕王阁。这个提议于当今滕州的发展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梁:江西南昌在研究和开发滕王阁旅游方面卓有成就,近几年又重新规划建设,扩大了景区规模,增加了“滕王夜宴”和李元婴艺术展演,还专门组织全国性的“滕派蝶画展”,推动了南昌旅游经济的发展。“阆中滕王阁,万丈樱花梯”成为中国的一大盛景,人们为纪念李元婴的植花功德,着意取其名“婴”字赋名“樱花”。为了扩大滕王阁的体量和影响,于1987年将原来复建的两层滕王楼扩建为外五内三格局的雄伟滕王阁,有效提升了规模。南昌、阆中都把宣传和消费李元婴作为历史文化的卖点,以振兴和扩大区域旅游事业,滕州有滕王而无文化,有李元婴而无痕迹,实为滕州形象的一件憾事。

  关于滕州重建滕王阁的说法,从有关方面和民间早有传闻,包括在凤凰湖、红荷湿地、规划中的墨园及滕国故城等地规划设计时都有讨论,皆因历史文化单薄,论证不充分而搁浅。但这些动议都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热议。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修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滕州历史的文化基因,把有价值的基因融入到合理的文化旅游开发项目中,这对增强滕州人的文化自信、重塑文化符号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还要认识到,文旅开发不是考古,也不是单纯地对现有地貌遗存进行研究,游客需要的是富含文化底蕴的景观设施,感兴趣的是承载文化意味的人文传说和历史故事。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滕州,胜景古迹钟灵毓秀,古圣先贤星耀河汉,自身蕴含着众多可用、可探、可塑、可创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行城市发展、经济转型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解放思想,用大格局、大手笔重新规划和设计滕州的旅游景区建设。记得王中老师在《滕州应有滕王阁》一文中曾说:“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滕王阁的根就在滕州,滕王阁的魂就在滕州。滕州曾有滕王阁,滕州应有滕王阁。”

  我,深以为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