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僧人的姓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源流法师的俗家名字有哪些 汉传佛教僧人的姓氏

汉传佛教僧人的姓氏

2023-12-12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总之,释迦牟尼成道后,从最初鹿野苑度五比丘出家开始,直至临将入灭时最后度苏跋陀罗出家为止,未尝为其出家的弟子取过一个法名。之所以要称为沙门释子或释迦弟子,主要是当时印度出家徒众通称沙门,要加分别,不得不以宗教的名目,比如尼乾子外道有沙门,婆罗门教也有沙门,称为“沙门释子”,便可知道这是佛教的出家人。因此,“沙门释子”只是说明其身份的类别,并不含有姓氏的意义。

二、汉传佛教僧人姓氏的发展变化

翻看佛教史籍可以发现,汉传佛教僧人起初并不姓“释”,提倡“以释为姓”的道安,姓名先后称呼为:卫道安、竺道安、释道安,这个变化,也正好反映了汉传佛教姓氏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俗姓、师姓及三宝姓、释姓。

1、以俗家姓氏为姓。 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有了本土的出家人,他们使用的还是在俗时的姓名。如中国第一个沙门严佛调、中国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出家人朱士行,慧皎在《高僧传》中记载这二人时直接用了严佛调和朱士行两个姓名,而不像其他僧人指出俗姓什么,可见这二人用的是俗家姓名。当时以俗家姓为姓的僧人史载并不多,因朝廷规定汉人不得出家,直到汉灵帝时才有所松驰。出家也并不为社会和家庭认可,所以那些成为沙门的,大多是悄悄地出家,至于为后世所知的就更少了。

2、依师为姓和依三宝为姓。佛教初传汉地之际,朝廷规定只有外来僧人可以建寺“以奉其神”,所以汉人出家都是以外来僧为师,“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各不同。”这些沙门的姓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以国或地区为姓外来僧人的姓经过汉译后往往很长并且难记,汉人按照中土习惯,就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大多以这些僧人本国或地区名称作姓,最常见的是:竺、支、康、安、帛,下面予以简单的介绍。

翻译《四十二章经》的竺法兰,翻译《道行般若经》的竺佛朔,研究禅观的竺法济等,因来自五天竺(即古印度),所以以“竺”为姓。汉僧中此姓较多,如漆道人竺道安拜竺佛图澄为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竺道生本姓魏,值沙门竺法汰,遂改俗皈依。

汉末号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支谶、支亮、支谦三师徒,以及支敏度等,来自大月氏(支),“支”是大月氏的简称。以支为姓的汉僧,最著名的是支遁大师,字道林,本姓关。

康姓来自康居国。如:康僧会、康僧铠等,汉地僧人康姓者,如康法朗、康法畅等,皆是以师姓“康”为姓。

安姓来自安息国。如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后出家学道,就以“安”为姓。

帛姓,又称白,来自龟兹国,但此姓不是国名,而是该国的王族姓氏,所以与上面的姓有点区别,如鸠摩罗什之母,就是龟兹王白纯之妹。帛姓来华著名者,如帛延,又有帛尸梨密多罗,是来华传持密咒的第一人,神异非常。汉僧帛姓者,有帛道遒、帛法桥、帛僧光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华僧人,他们保留了自己原来的姓名,如摄摩腾、昙柯迦罗、求那跋摩、弗若多罗、鸠摩罗什等。

(2)以三宝为姓 随着对佛教认识的逐渐深入,“佛、法、僧”三字也成为僧人的姓氏。如在南北朝时以传习上座部禅定著称的佛驮跋陀,翻译《华严经》的佛度跋陀罗,翻译《四分律》的佛陀耶舍,都是以“佛”为姓;“法”的梵语是“Dharma”,音译为“昙摩”或“昙无”,以此取为姓氏的有:三国时期到洛阳专弘律藏的昙摩流支,汉地律学始祖的昙摩迦罗,南朝宋时来建康译经的昙摩密多,翻译出《中阿含》、《增一阿含》的昙摩难提,晋武帝时期赴西域求法的昙无竭,北凉时期《优婆塞戒经》的译者昙无谶等;以“僧”为姓的则有:南朝宋时担任戒师的僧伽跋摩,南朝梁时译经的僧伽婆罗,北朝秦时译《阿毗昙毗婆沙》的僧伽跋澄等。

(3)以释为姓佛教到南北朝时由佛图澄在北方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佛教僧团取得合法地位,汉地出家人数骤增。到了澄公弟子道安时,开始注意僧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提倡僧人“以释为姓”,也是其重要举措之一。

《高僧传》卷五记载:“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名各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式。”对于道安以释为姓的理由,其实值得商榷。第一,《增一阿含经》里所说的姓,是种姓的姓,并不是姓氏,释迦弟子是佛弟子僧团的统一称呼。第二,释迦是佛陀的五姓(瞿昙、甘蔗、释迦、舍夷和日种)之一,是佛陀家族的姓氏,“释迦牟尼”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而佛陀“瞿昙”为姓,在《阿含经》里,外道普遍称佛陀为“瞿昙”,瞿昙又译为“乔答摩”,佛陀名字是“悉答多”,合起来是“乔答摩·悉答多”,真要以佛陀姓氏为姓的话,也应该姓“乔答摩”或“乔”之对。

但不管“以释为姓”是否合理,僧人统一姓氏,大大增强了佛教内部的团结与组织的统一。另外,中国没有天竺那样的种姓制度,但却是一个对祖宗姓氏特别重视的民族,佛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文化认同,统一姓“释”,可以视为佛教与中国人民生活相契合的开始,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道安“以释为姓”的主张一经提出,立刻得到许多人的响应,首先在他的弟子中流传开来,如庐山慧远就是这规定的积极遵行者。从以俗姓到依现姓、以释为姓,整整用了四百年时间,又得到历代《高僧传》撰写者的提倡,如慧皎、道宣、赞宁的强烈支持,渐渐流传开来,直到今天成为定式。

三、别于“释”姓的其他称呼

汤用彤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中提出:“自晋宋以后,僧人以释为姓,渐渐流行,但宝唱《名僧传》目录用释姓者不多,且多为道安弟子辈。慧皎作《高僧传》目录,自道安以后,均加释字。这些事实表明,不一定当时的和尚都奉行道安的主张,而是慧皎很坚持‘以释为姓’也……我们检查了《金石萃编》,自梁至唐,许多碑侧、碑阴的题名中,常见为‘沙门某’、‘比丘某’、‘比丘尼某’。而‘释某’、‘沙门释某’则尚未见到。”

由此可见,“以释为姓”经道安、慧远等人大力提倡,日渐成为主流,但毕竟不能像政令一样统一全国,所以其他的称呼还是很多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地处边远,不受影响。唐末五代的敦煌地区,僧人以俗姓为姓。如《报恩寺方等道场司请诸司勾当榜》中列有戒场各个部门的职责表,里面就有“殿请吴僧政,索僧政,郭僧政”,可见敦煌地区的职事僧一般都是称俗姓。至于普通僧人也是如此,如《咸通六年(865)前后僧张智灯状稿》,张智灯是一个僧人,“张”是俗姓,“智灯”则是他的法名。类似资料在敦煌文书中很多。其他地区有着同样情况,只是没有留下丰富的文字资料。

2、政府对佛教的态度。当很多人使用同一个姓氏形成团体,这对王权的统治是相当不利的。何况中国历史上一向以儒为主,所以当权者对僧人统一姓氏存有戒心,并出现过“三武一宗”的灭法活动。对于僧人释姓,要数宋徽宗做得最为彻底。他崇信道教,自名为“教主道君皇帝”,还想将佛教也道教化,宣和元年(1119),索性将佛号都改了:“佛改号‘大觉金仙’、馀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这里的“称姓氏”,就是要他们改为俗姓。这一废佛诏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小说中的僧人称俗姓的很多,如“鲁智深”、“孙悟空”等。

3,“以释为姓”本身的局限。 僧人统一了姓氏,要区别就只能用法名,由此出现了很多重复的现象。如南北朝时期也有一位著名的释道安法师,撰写了《二教论》反对周武帝废佛,人们用“东晋的道安”和“北周的道安”来加之区别。以死抗争反对武帝废佛的还有一位释慧远法师,常住净影寺。这与东晋道安的著名弟子慧远又是同名,后者常住庐山东林寺,所以又分别称为“庐山慧远”和“净影寺慧远”。再如唐代有两位怀素法师,一位是书法大家“草圣怀素”,另一位是律师“东塔怀素”。

至于后来禅宗的五家七宗、天台宗、华严宗、南山律宗、毗卢派,都有自己的“源流歌诀”,同辈的出家人,第一个字相同,相当于每一宗有了家谱,一看名字,就大致知道是哪一宗哪一辈的,但也因此造成更多的重复名字,后人不得已在法名前加了各种区别,这在禅宗语录中尤其明显。下面简单地分一下类:

(1)山名+法名: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百丈怀海等;

(2)地名+法名:荷泽神会、永嘉玄觉等;

(3)寺名+法名:临济义玄、国清师静、云栖衤朱宏等;

(4)号+法名: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等;

(5)字+法名:益智旭;

(6)尊称+法名:马祖道一(道一禅师俗姓马,后人尊称其为马祖)。

四、汉传佛教对在家人名字的影响

魏晋以来,“号取寺名,诏用佛语,人以僧名,几若无事可以离佛”。古代不少人以“僧”命名,著名的有王僧达、王僧虔等。当时初生婴儿,父母恐其多病多灾,往往要取个僧名作为乳名,或寄养佛寺,或穿僧人衣物,或拜僧人为师,以期佛菩萨加被,消灾免难,健康成长,例如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小时候就曾经寄养于尼寺,拜智仙为师,取名“那罗延”(意为金刚不坏),13岁时才回家。直到现在,中国仍有类似习俗,“小孩不清吉者,多投寺记名,以和尚道人呼之”,可见这种影响的深远。

五、其他僧人的姓氏情况

“以释为姓”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点特点,不但渐渐被中国佛教界所接受,同时也被同属汉传佛教系统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佛教界所认同。这些国家早期的佛教文献中,出家僧人都是“以释为姓”的,后来逐渐有所差异。

日本明治维新时废除了僧位、僧官,僧侣只是作为一般的职业,称姓氏;解除官府关于食肉、带妻、蓄发的禁令。此后一直用的是俗姓与名,现在单看日本僧人的姓名是看不到佛教影子的。韩国用的也是俗家姓氏,但用的是法名,这是与日本僧人的区别点。越南佛教界还保持传统,仍然“以释为姓”,对外交往中都是以“释”相称。南传佛教现在一般称呼为“比丘某某”、“沙弥某某”,仍然遵循古制。藏传佛教也不是“以释为姓”。

综上,中国汉传佛教系统僧人的姓氏从俗姓到师姓,经过道安法师的提倡和后继者的景从,最后统一为“释”姓,这也是佛教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以释为姓”千百年来已经为中国(汉传佛教)僧人所普遍尊奉,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征。现在,这一特征也成为大陆佛教界和港澳台以及海外佛教界友好交流的基础之一,表明我们佛教徒法脉同源,和合一家。(作者:王燕飞 单位:浙江绍兴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