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音乐审美特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湘西土家族服装图片 湘西土家族、苗族音乐审美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音乐审美特征

2024-01-03 13: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质朴性和生活性的音乐审美特征

质朴性和生活性是就审美对象而言的。这两个民族的音乐作为一种审美对象,不像专业音乐作品那样有周密严谨的构思和复杂的表现手段,它具有质朴性和生活性两个方面的美学特征。

1、质朴性。主要表现为表现手法的简洁、洗练。因为唱山歌大多在乡间野外,不受劳作时间限制,随意性很强,山歌内容可随场景和思维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如我们常听到湘西苗族的《挑逗歌》、《唱朋友》、《唱山水》和土家族的《闹年关》、《喜鹊闹梅》、《燕拍翅》等山歌,就是歌手随意演唱的。湘西土家族、苗族音乐作品,大都有明确的表现思想内容的目的性,一般不做脱离具体内容、脱离人物思想感情的纯形式的炫耀、纯技巧的修饰与雕琢。所以,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情真意切、真挚感人的,给人以“生活真实的幻境之感”,从而表现出现实生活本来面貌的美。

2、生活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与民族语言、情感特点结合的紧密性。土家族和苗族民歌在语言上有本族语和汉语歌曲,但这些民歌都是与他们本民族的语言特点、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湘西苗族的山歌特征上看,它格律严密,歌词结构复杂,有一句体、二句体、三句体、四句体、五句体和多句体,平时常用的多为二句体和四句体的乐段结构,一般七言为一句,两句组成一联,两联为一首。一首苗族山歌歌词讲究韵脚,一般要押“双韵”,有时为了适应演唱的即兴性,加上“噢、依、呜哇噢”等衬词作为起腔、加腔和绞腔。起腔是山歌开始的乐节,加腔是中间陪衬乐节,绞腔是山歌结尾的乐节。如这首苗族山歌:

噢……(起腔)

好姣生得象枝花,面如白米粉糍粑。

依……(加腔)

思想上前说句话,晓得有不有缘发。

呜哇噢……(绞腔)

我们再从湘西土家族山歌特征上看。湘西土家族山歌在语言上有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和平腔之分;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四句歌,亦称“四句头”,是流传较普遍的山歌,歌词为7字4句。 湖南龙山永顺等县流行的土家语四句头平腔山歌,音域不宽,音调多级进和三度进行。此外,保靖县流行的沿河腔、坡头腔,龙山县的洛塔山歌,皆属于四句头山歌。五句歌,是由一个重复的上下句中间插进一个变化句而成。其结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流行在保靖、永顺及桑植的五句歌,变化句插在2、3句之间;一种是流行在桑植偏远山村的五句歌,其变化句插在3、4句之间,手法特殊,别具一格。连八句,由前后若干五字句中间插入,字数规整,连说带唱,成八句数板,音调连贯紧凑,一气呵成。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多表现爱情,由一或多人用高腔演唱,歌词固定。穿歌子,又称穿号子、穿五句,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高腔山歌。由“号儿”(四句头山歌)和“歌儿”(五句子山歌)组成,“歌儿”由歌师领唱,“号儿”由众人帮腔。演唱特点是先唱“号儿”后唱“歌儿”,再将“号儿”的1、2、4句分别插入“五句歌”中演唱。

(2)与劳动、生活等环境的一致性。湘西苗族山歌内容丰富,涉及到的题材十分广泛,歌词带有即兴性。在演唱中,歌手常用苗语和汉语演唱。唱山歌大多在乡间野外,不受劳作时间和生活限制,随意性很强,山歌内容可随场景和思维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土家族的薅草锣鼓也是这样,薅草锣鼓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那是在群众薅草、耘田或挖土时,由2人或4人在劳动队伍前鸣锣击鼓歌唱。薅草歌的歌腔有3种形式。乐段式歌腔,流行于湘西各县,由一个上下句组成的基本曲调唱多段词,富于朗诵性。两段式歌腔,流行于永顺和平地区,由两个不同曲调和节奏的乐段组成。第一段由锣鼓引出紧打慢唱的歌腔,曲调高亢悠扬,节奏自由,旋律富于装饰性;进入扬歌部分,节奏明快有力,曲调近似龙山坡脚的薅草歌。用多首民歌联缀成套的歌腔,通常用5、6首至20多首歌曲组成。桑植东北部的一套曲调达24首,其名称为“路边黄花开”、“一树花儿鲜”、“太阳当顶上”等。薅草歌有领唱、齐唱和4人各唱1句等唱法。

(3)与民间习俗的交融性。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歌艺术的演唱活动总是与本民族的民间习俗相结合。如在农闲之时,青年男女就会进行赛歌会,在赛歌会上,钟情的双方,就可以交换定情信物,择日男方上门提亲。再如在婚嫁迎娶、逢年过节时,也有本民族的演唱活动。每于婚庆之时,男女双方要举行对歌比赛,男方若比不过女方,新娘是很难入洞房的。因此,双方都推出各自氏族中语言犀利、反应敏捷的歌手参赛。

三、群众性、统一性和自发性的

音乐审美特征

群众性、统一性和自发性是就审美活动而言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歌曲从其创作的本质属性及方式上讲,它属民间音乐范畴,其审美活动是创作、演唱和欣赏的过程,有着与专业音乐创作不同的特点。

1、群众性:某一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音乐作品,不是哪一个艺人所创作的,而是本民族世世代代群众创造的结果。在它从这一地区传至那一地区、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流传过程中,曾有无数的民间艺人参与创作、加工、润色,使它们凝聚着世代群众的艺术智慧。

2、统一性:这包(下转第42页)(上接第41页)含两个方面:(1)一度创作(编曲)与二度创作(演唱)的合一。 与专业音乐创作不同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音乐的演唱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创作(编曲)者;既是演唱家又是作曲家,表现出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综合与统一。(2)演唱者与欣赏者的统一。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族艺术,艺人都是业余唱手,其本人既是演唱者也是欣赏者。演唱与欣赏的审美意识的双向交流,直接影响着整个审美过程,使两者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3、自发性: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创作,是一种按艺术美的规律进行的审美活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艺人主要是从不断的艺术实践中,从与观(听)众的无数次的双向交流中去探索艺术美的客观规律。两个民族艺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许多人既不识谱又没系统地学过音乐理论,更没受过严格的声乐训练,但却能演唱出合乎音乐美的旋律、节奏及不同速度的作品。因此,审美活动的自发性使两个民族的曲种音乐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美的真实的客观规律,令欣赏者信服。这是一种真实的感情,真实才能真正打动听众,才能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

总之,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构成了我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独特文化大观。更值得欣慰的是,在突飞猛进的崭新的时代面前,我们有些古老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被发掘与保护了起来,并且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湘西苗族鼓舞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民间音乐形式的原生态唱法进入了全国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逐步深入与拓展,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研究必将出现一个百花争艳、蓬勃繁盛的新局面。

GUANGZHOU ROMANCE MUSICAL INSTRUMENTSCO.,LT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