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4季【望军专栏】张岱的雪,张岱的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心亭看雪背景 第3124季【望军专栏】张岱的雪,张岱的梦

第3124季【望军专栏】张岱的雪,张岱的梦

2024-01-26 14: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导入新课

课前,生配乐齐读《湖心亭看雪》入境。

(配乐为《渔舟唱晚》)

师:我们看到文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凭借一篇作品,就能在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而且是不可撼动的地位。比如——

【屏显】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 岱 《湖心亭看雪》‍

师:湖心亭看雪,魅力何在?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讨论的问题,首先同学们配乐来读一读,读完以后,你们的任务是用三两句话说说它讲了什么。

师:好,我们说说讲了什么事。

生:讲的是作者在杭州时,下了三天大雪,然后他独自一人到湖心亭看雪,偶遇一个童子。

师:好,偶遇的是一个童子吗?

生:是两个也在湖心亭看雪的金陵人。

师:对于刚才同学所说的偶遇一个童子的事件,我们先保留看法,有机会再来说说,在张岱心中,遇到一个童子,算不算遇到了一个人。

师:故事情节我们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我们要把它概括成两个动宾词语,两个字,那么两个段落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第一段是赏景。

师:赏景?可以更具体一点吗?

生:赏雪。

师:看雪,更好。第二个呢?

生:喝酒。

生:我认为第二段是遇人。

师:非常好,遇人。喝酒不是重点,遇人才是。

【屏显】

看雪 遇人‍

二、

张岱的雪‍

师:首先,我们先和张岱一起去看一场雪。细细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屏显】

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以怎样的方式,看了一场怎样的雪?‍

生: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以独自前往的方式看了一场……

师:大雪?

生:嗯,应该是的。

师:也就是说,你觉得不太好形容。我发现你的回答中有个字很重要——

生齐:独。

师:很好,圈起来。孩子们,你们说,按我们现在的解释,张岱是独自前去看雪的吗?

生:不是,还有舟子。

师:所以刚才有个同学说他遇到了童子,你觉得童子、舟子,可以算作是他心目中看雪的人吗?

生齐:应该不算。

师:关于方式,还有补充的吗?

生:张岱挐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哦!乘着小舟前往,注意这里比较重要的是哪个字?

生:挐。

师:“挐”是什么意思?(撑)“挐一小舟”中,比较有表现力的字是哪个?

生:小。

师:只能是一条小船,不能是那种豪华的大船。关于方式,还有什么想补充的吗?

生:他是在晚上。

师:晚上具体什么时候?

生:晚上八点。

师:八点以后,而且是宋朝的八点以后,而且又是那样的天气,几乎是什么状况?

生:没有人了。

师:课文怎么说没有人的?

生: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不仅没有人声,连鸟声都没有了,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生:万籁俱寂。

师:这是张岱的方式。那么他看了一场怎样的雪呢?你来,把他描写雪的句子,读一读。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这是不是你想说的?(对之前发言的同学问)你想读原文,但又觉得读原文不妥当,是吗?(是)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先齐读——

【屏显】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生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空灵的境界。

师:这个词写下来,空灵。好,继续。

生:我觉得是“空茫”,因为是一片白色的。

师:白茫茫一片,啥都没有了,是不是?是空灵的,也是空茫的。

生:我觉得景色应该是非常纯净的.

师:非常纯粹的、纯净的。上下一白,也可以说成“上下一空”,是吧?那这个句子可以换成这样吗?先读一读,感受一下。

【屏显】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原文的意思,肯定是天云山水它们是一体的,所以用“与”字连接,但如果用顿号连接,就显得它们分开了。

师:哦!你的意思是“与”字不仅是在句子表达中连接了字与字,而且实际上渲染出了上下一白那种空间上的连接感、苍茫感,对吗?顿号就把这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隔开了,隔断了。你看,张岱,短短的一百多字,非常精巧。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两者的不一样,注意读上面,我们要用连声。

(生齐读两个不同的句子。)

师:不错,那我们再看第二个句子。读一读——

【屏显】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同桌讨论一下,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生热烈讨论)

师:好了,交流吧。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以整个阔大的湖面为参照物的,所以长堤就只成为了一痕,人就只相当于湖中的一粒。

师:你物理学得很好,但你想说的其实不是参照物,而是背景,是以白色的——

生:世界。

师:是这个意思。不过,中国人不太喜欢说世界,中国人喜欢说——

生:天地。

师:以白色天地为背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对吗?

生:张岱来到湖心亭,眼前就是一个白色的世界,白色的世界很大,长堤就只有一痕了,人就变成一粒了。

师:也就是说,他把这些东西写得很小,实际上是什么很大?刚刚我们说是天地很大,可是劳斯晨刚刚告诉我们说,不是天地很大,而是——

生:雪很大。

生:湖很大。

师:人很小?那么什么很大?

生:心。

师:对,心很大?你是这个意思吗?(生点头)非常棒!

生:我觉得“余舟一芥”和“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得很好。因为当时是雪天,人鸟声俱绝,这个时候张岱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他应该不会想到还会有人比他先到这里赏雪。但是后面他遇到了一个比他先到的赏雪的人,就和您之前说的那样——看了一本很小众的书,发现有人和你看了同一本书,是一种知音的感觉。

师:好,等一下,我们就以你这个问题往下去导。刚才我们已经读到了这个地方特别妙,那么关于这个写景妙在哪里,我们还有想说的吗?

生:本来景色就是一种十分素的感觉,他又用了一种十分素的语言,然后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天地白茫茫一片,就是白描。

师:哦!这里要做笔记了,白描手法,素——的语言?

生:素雅。

生:素净。

师:素雅、素净的语言,写出了素雅、素净的景,这就是张岱的匠心啊。那这个地方确实写得特别棒,我们用素净的语言,轻轻地来读一读,湖上影子,起——

(生再次齐读)

师:这样的雪景,值不值得张岱以这样的方式去看?

生:值得!

师:刚才,我们看过雪了,现在我们去遇人。思齐刚刚说,看了一本很小众的书,发现别人也看了,就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那么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你觉得张岱,遇到了湖心亭的两个金陵人,是遇到了知音吗?先读一读,再小组交流。

【屏显】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好,我们开始交流了。

生:是知音。因为前文提及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这个时候去这个地方看雪,那两人也是,所以是知音。

师:哦,你觉得他们是情趣相投的人,是知音。

生:我本来觉得他们不是知音,因为那两个人看到张岱,是“见余大喜”,但是张岱自己并没有什么情绪,然后到了后面也是“余强饮三大白”。这个“强”字,说明他是被强迫的。

师:这个“强”,未必是被强迫的,但一定不是非常的愉快。如果是非常愉快,会用什么字?

生:痛饮、畅饮。

生继续:但最后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他们都是痴人,都痴于湖心亭的雪景。

师:你的思路真的很好。两个人都是痴人,痴人不是傻人,是很傻很天真很纯粹的人。

生:我个人同意他们两个情趣相投,但我不认为他们是知音。我觉得他们的心理境界是不一样的。首先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这里说明他们是约了好友一起。但张岱未必是没有朋友,他如果想和别人一起看雪,也可以约自己的朋友一起,所以我觉得张岱是更享受一个人在天地茫茫之间的这种空旷感。而这两个人拉他一起喝酒,就破坏了这份宁静,打破了这种孤独感。

师:他不是没有朋友,但面对湖心亭这样的美景,他只原意独处。而金陵人呢,是铺毡对坐。我记得毕淑敏说过,看风景时我愿意一个人去,两个人一起的话,心思就有一半在另一个人身上。继续。

生:我个人感觉他们整个的境界和想法有点不同。张岱去湖心亭纯粹是为了看雪,但是另外两个人铺毡对坐,更像是为了与好友喝酒聊天。而且他们喝的是热酒,张岱更像是忍受寒冷也要去看雪,而金陵人更像是趁着雪景喝酒而已。所以后面舟子说他们都痴,有一点目光短浅。

师:不能说舟子目光短浅,只能说他的境界可能低一些。我们可以联想到李清照《如梦令》笔下的卷帘人。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他们没有这么精美的审美感受,是不是?你说得特别好,总结一下:张岱看雪,雪就是目的;而金陵人看雪,雪只是背景,喝酒是目的。而且他喝的是热酒,如果张岱也带了一壶酒,你觉得那个酒,应该是什么样的酒?

生:冷的。

生:清冽的。

师:用大壶装着还是小瓶子装着?

生:小瓶子。

师:他会怎么喝?

生:小口小口抿。

师:非常棒。我觉得我们7班同学的心灵境界都很高。通过刚刚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表面上看这两个人是知音,实际上他们的情趣相同但境界不一样。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动词,也说明张岱遇到的并不是知音,哪个?

(生七嘴八舌,后有人答“而别”)

师:对,我发现你真是越来越棒了。“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时间长还是时间短?

生:短。

师:“强饮三大白而别”说明,喝完了酒张岱就走了,如果没有这两个金陵人,他可能会坐下来与天地对话,看很久的雪,是不是?所以张岱遇到的,并不是知音。你看,我们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超过了全国大多数学生。孩子们,张岱大雪三日后往湖心亭看雪,遇到了两个同样看雪的人以后却匆匆而别,那么他到底在追求什么呢?

生:大雪和美景都融为一体的境界。

生:我觉得他是在追求一种安定。因为我们了解时代背景的话,他抛弃了朋友,抛弃了享受,独自来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两个金陵人共饮热酒,打破了这种和谐与美好,打破了他自己思考的空间。

师:这种和谐与美好,不是在人群中取得,是在和自己独处以及和天地对话中取得。这时候,我们想到庄子的什么话?

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师:那如此看来,你们觉得张岱可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猜一猜。

生:我觉得张岱可能一直是独来独往的。

生:高洁。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很纯粹而且享受孤独的人。

师:那这样说来,他是不是和屈原有点像?跟柳宗元有点像?来我们来看一看真实的张岱,或者说崇祯五年的张岱是什么样的。

【屏显】

高祖 张天复,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副使,甘肃行太仆卿。

曾祖 张元忭,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谕德。

祖父 张汝霖,进士,官至广西参议。

父亲 张耀芳,副榜出身,为鲁藩右长史。‍

师:你们在“哇哇哇”什么?

生:他是官二代!

师:他可是官N代,不止是二代啊。用个词语来形容,张岱家里是世代簪缨,钟鸣鼎食。他自己是家里的嫡长子,精通各种学问,被舅父夸为“今之江淹”。我们再看,他本人是不是习惯独来独往的人。这是当年的张岱——

【屏显】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师:有一个词反复出现。

生:好。

师:“好”是什么意思?

生:喜欢。

师:仅仅是喜欢吗?

生:嗜好。

师:对,嗜好、痴迷、沉溺、热爱。沉迷到一个什么的程度?

生:不能自拔。

师:那么这样看上去,张岱过的,可能是独来独往的生活吗?是一个高洁的人吗?用课文第二段的一个词来说,他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生:痴。

生:不对!不对!

生:沸。

师:很好,我们班同学真棒,无论多难的题你们总能答出来。把“沸”圈起来。他过的是一种沸腾的生活啊,这么一个沸腾热烈的人,在大雪三日后独往湖心亭看雪,他到底要追求什么?

生:我觉得这可以从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感受来说。就是我们玩久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空虚感,张岱也是如此。他就想来看雪,好好和大自然对话。

师:哦!他在这些东西里沉迷久了,他怕失去自我,于是在大自然中寻找自己。

生:他可能是觉得在世俗的生活中活得太累了,突然想清心寡欲一下。

师:也就是说,张岱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矛盾。

师:对,他的生活好像有两面:一面是世俗的生活,一面是精神的生活。同学们的猜测都很有道理。如果说这篇文章就写于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湖心亭看雪回来的那个晚上或者第二天早晨,你们的猜测都是正确的,但这篇文章是他后来写的。

三、

张岱的客‍

师:《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这本书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像到了老年给自己写的自传。

师:自传或者回忆录,你这个感觉很好。一个人老了,给自己写回忆录,有什么味道?我们等一下再去找这个词语。

生:我觉得梦的感觉比较虚幻的,就感觉他沉迷在这里,但在某一个时间,突然想到自己曾经去看过的雪,然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师:曾经在回忆里,就像做了一场梦一般,是吧?好,同学们的感悟非常好,我们来看看张岱自己怎么说。

【屏显】

《陶庵梦忆·自序》(节选)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师:这里面是否有些词触动你,让你有跟之前不一样的感受。

生:忏悔。

师:就是刚才你们说的,老了回忆之前的那些行为,他的心情是忏悔。他是写在国破家亡之后,这里有个词语特别重要,学过明清历史就会知道——

生:披发入山。

师:为什么这个词会吸引你?

生:明清发型不一样。

师:当时有一句什么话?

生: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师:披发入山是为什么?

生:寻死。

师:寻死吗?没有,他要写书,披发入山表明了他跟满清朝廷的什么态度?

生:断绝关系。

师:不合作的态度。因为张岱故意不标明写作的年月,所以我们无法确定《湖心亭看雪》到底写在哪一年,但一定是写在——

生:明朝灭亡以后。

师:明朝灭亡后,一个曾经的纨绔美少年,在某一天,在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在东躲西藏时刻都有性命危险的情况下,回想起崇祯五年的那一场雪,那一次看雪的自己,他的心情,跟当年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再读课文。课文中其实有些很奇怪的地方,你把奇怪的地方找出来,你就了解了解读这篇课文的密码。

生:我认为有问题的是二人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让我理解文章产生了转变。我认为张岱写这篇文章是将这二人当做从前的自己,然后与现在国破家亡的自己形成一种照应。相当于把自己代入到从前去,再从现在的自己去看从前的自己。

师:不管你的理解是不是对的,但我发现你非常聪明敏锐,你发现了这里有个时空的转移,对吗?非常好,你值得掌声鼓励。再找找。

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那个“强饮”是不太愿意,既然不愿意,为什么还问人家是哪里人呢?

师:这可能是一种闲聊,一种客套吧。但这个地方,确实有些奇怪,你们发现了吗?

【屏显】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生:我觉得张岱问姓氏,他答的是却家乡。金陵就是南京,是明朝的陪都,这里有深意。

师:你值得掌声鼓励。首先你看出了里面的答非所问。孩子们,我现在就跟你们对话,我问你叫什么,你会跟我说是金陵人吗?不会,不正常。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答非所问。首先,我们来猜测一下,当时这两个金陵人有没有告诉张岱自己的名字?他们都一起喝酒了,会不会告诉?

生:会。

师:那为什么张岱后来没写呢?

生:不重要,忘记了……

师:那为什么却记住了“金陵人”呢?这是什么心态?

生:他是明朝的遗民。

师:作为明朝的遗民,在多年以后除了对“金陵”这个词语特别有感觉以外,还可能对哪个字特别有感觉?

生:客此。

师:哇!你们太聪明了,把“客”字重重地圈出来。客有三重境界——

【屏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末明初·蒋捷)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生齐读)

师:这三种境界,我们找个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第一重的“客”,是就是客人。

师:就是我们说的游子。那个家乡在不在那里?

生:在。

师:是可以回去的。第二个“客”,是元末明初蒋捷《虞美人·听雨》里面的句子,这个“客”,既是是指回不去的家乡,还指——

生:还回不去他的时代,他的王国

师:那么第三重呢?

生:第三重就是感觉自己毫无牵挂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后发现自己又毫无牵挂地走了。

师:来这世界一遭,就是做了一个客一样?这里有种什么感觉?

生:人生苦短。

师:好匆忙。张岱当年听“金陵人,客此”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客”是什么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那么明朝灭亡以后,是——

生:壮年听雨客舟中。

师:他觉得自己的前五十年,就是一场大梦,那么当他在写《陶庵梦忆》的时候,就像你们说的那样,觉得他当年眼中的金陵人,就是现在他眼中的当年的自己。他在跟自己对话。那么湖心亭里面当年那个自己,就是一个被观察、被审视的对象,就不再是一个主体,而是一个客体,对吗?

生:……

师:我再说一下,这个地方是最难的。你有没有回忆过你的童年?当你回忆你的童年,你甚至能清晰地看到你在哪个地方玩耍,对吗?可是那个玩耍的自己,已经成为了过去,你去看他的时候,你既像是看自己,更像是——

生:看别人!

师:你在回忆的时候,其实也在观察他、在审视他,对不对?那一种跳出自己当下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角度。这种角度,课文中是有的,你们找到了吗?

生: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屏显】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这里?

生:因为我感觉他是站在另一人的角度,去看舟里面的人。

师:他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能看出舟中人是两三粒吗?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才会觉得?

生:天空。

师:就是从天上往下俯瞰,我们把这个视角叫做——

生:上帝视角。《岳阳楼记》中我们学过的。

师:这个地方,张岱有一个视角转换。当他转换视觉之后,他就不再是自己,而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客”。那么这个“粒”能不能换成“颗”?

【屏显】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颗而已。‍

师:大家都摇头了,为什么?

生:“颗”太大了!

生:“粒”更卑微。

师:而且我们会说一颗果子,一颗宝石,我们会说一粒豆子,一粒米。“粒”比“颗”更加小,就像有同学说的,更加卑微,卑贱。当张岱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时候,你觉得张岱可能想起了哪句话?

生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师:对,就是这一句,我们齐读。

【屏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生齐读)

师:这是苏轼在黄州写的,苏轼这个时候也是开启了——

生:上帝视角。

师:苏轼遭遇了黄州贬谪,才会这样的感悟。所以关于这句话,我有个大胆的猜测,看同学们同不同意。我觉得这句话不可能是张岱三十五岁崇祯五年的感受。一个三十五岁的翩翩公子,纨绔少年,我觉得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感受。这种感受有可能是——后来回忆和写作的时候,加上去的。当然,我这个猜测没有学术依据,是我的一种感觉,但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去当做客体来审视的时候,就会产生苏轼所说的“人生如梦”的感觉。张岱把自己的两部作品,都以“梦”来命名——《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四、张岱的梦和悟

师:国破家亡之后,张岱特别喜欢说梦,他的《陶庵梦忆·自序》里面也有很多很多的“梦”。我们看看,数数——

【屏显】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师:多少个?

生:有十个。

师:说明他真的觉得人生像一场梦一样。张岱号陶庵,陶庵是他五十岁以后取的,因为他母亲姓陶,是陶渊明的后代。他后来又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你看看你能在这里面加一个什么字?

【屏显】

蝶庵‍

生:蝶。

师:你们怎么一下就想到了。

生:你翻PPT的时候,我们看到了。

师:好吧,那就想一想,为什么张岱要自号“蝶庵”呢?

生:庄周梦蝶。

师:太棒了,写下来,蝶庵。所以蝶庵,也是张岱在说梦呀!张岱七十岁的时候给自己写了墓志铭,然后又活了二十三年,一共活了九十三岁。后面的二十三年,可以说是向死而生。如果说以明朝1644年为界的话,他的前半生活得很风流,后半生活得很……

(板书:风流风)

师:我们留下这个空。现在,我们对张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对不对,那么他漫长的一生,国破家亡后的四十多年,他是怎么活的?怎么做的?他是不是还是之前那个颓废的沉迷的人?他是怎么度过这漫长四十多年岁月的呢?

【屏显】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殃辣寻冰雪文》行世。(节选自《自为墓志铭》)

《石匮书》开始撰写於明崇祯元年(1628年),自序道:“经十七年,明亡后,携副本屏迹深山,又十年而成书,五易其稿,九正其讹。”史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据近年来新发现的张岱数百诗文和抄本中,有很多反清复明的诗文,由此来看,张岱不仅是明朝遗老,还是一个念念不忘复明的“反清斗士”,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张岱是曾组织三千兵士武装抗清的。‍

师:看一下,他写了这么多书。明亡之后,他当初本来想自杀的,他的朋友们都死了,那他为什么没有自杀?

生:书没写完。

师:那这个书就是历史书,他写了多少年,算一算。

生:二十七年。

师:比《红楼梦》写得还要久啊。其实张岱和曹雪芹很像。这个话题,我们有机会再说。我们来看看,如果他说,他前半生是风流的,那么后半生我们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

生:风骚。

师:可以。但还是风流的意思。

生:风度。

师:可以,但是不能体现他的气节。什么词语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节?他坚决不与清朝廷合作,有两个新朝廷,文人是特别不愿意合作的,一个是元朝。元朝有个什么人坚决不合作?

生:文天祥,富贵不能淫。

师:清朝有很多文人不合作。这是因为元朝和清朝都是当时读书人所认为的外族入侵。所以这个词用——

生:风骨。

师:对,你们终于想到了。这就是张岱漫长的一生,我们用这个句子,来概括他这一生。

【屏显】

张岱既,又。‍

师:如果这个句子,你自己能够写出来,就说明你这节课真的是有收获的。这个句子,其实是我想让你们去观察张岱人格的什么性?

生:双重性、弹性、延展性、丰富性、张力。

师:对,他不是一个扁平的人,思考角度,年轻的时候,晚年的时候,这一生。

生:既纯粹又矛盾。

师:“矛盾”不能说是既什么又矛盾,因为“矛盾”本来就包括既什么又什么。既世俗又纯粹,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

生:既可以在明朝疯狂享乐,又能在清朝审视自我。

师:大家看看《陶庵梦忆·自序》就会发现,他有多么享乐。他特别爱吃橘子,他只吃一家人的橘子,而且这橘子一定要在树上经历霜打再摘,摘的时候不能碰掉叶,而且摘下来后,要精心贮藏。古时候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精致,这就是他的疯狂享受。有很多人在这个疯狂享受的过程中,就——

生:迷失了自我。

师:但是他又能自我审视对不对,所以才有《湖心亭看雪》。

生:既混沌又清醒。

师:这个很准确,你们都写下来。

生:既沉醉于世俗,又超凡脱俗。

师:掌声鼓励一下。

生:既是风流倜傥少年郎,又是超凡脱俗赏雪人。

师:哇,这个是天然对偶,掌声鼓励一下。

生:既炽热又孤独。

师:非常好,写下来。

生:既痴迷物质享受,又追求精神生活。

生:既放肆又沉稳。

师:就是既张扬又内敛,你想说的是这意思吗?

生:嗯。

生:没说到世俗,我就想说他少年时既风流又深刻。他这一生我觉得是既飘飘然,又比较深刻。因为刚开始他是浮在繁华之上,他的心其实不太静,后面他成为遗民,开始审视自己,然后变得深刻了一些。

师:这里最好找到一个什么词?

生:既轻浮又深刻。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既是一个梦中有雪,又是一个在雪中醒来的人。

师:你这句话很有意思,解释一下?

生:雪,在崇祯五年以前,对他来说是一个很美的意境,他要去追求,可以独自欣赏。但是明朝灭亡后,他一个人很寂寞,此时他的心境就像一场雪,是孤冷的,但是他又在这场雪中明白了自己……

师:自己的处境和使命,对吗?

生:对,就是在雪中醒来,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师:嗯!掌声鼓励一下。寒冷会让我们清醒,对不对?所以那场雪,下了几十年,那种清醒孤独寒冷也保持了几十年。所以孩子们,我们想象一下,他看的不是雪,看的是——

生:自己。

师:看的是自己,是心,是性。看雪,明心,见性,看看大屏幕,构成了一个什么字?

【屏显】

生:品。

师:为什么我要用一个“品”字?

生:这是一篇小品文。

师:对,刚刚有个同学说得很好,小品文。小品文,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里品味、情趣、审美的象征,所以我书柜里有七八本明朝的小品文,像《雪涛小说》《小窗幽记》等等。《小窗幽记》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可以概括中国所有的小品文——

【屏显】

文章是案头山水,山水是地上文章。‍

师:所以那些文人游山水就是在写文章,写文章也就是在游山水。所以古人游了一定要写游记,就像你们春秋游了一定要写文章,这不能怪我,这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你要怪,就去找老祖宗。

生:老师,你这么说,是暗示我们要秋游了吗?

师:可以想象,但不能当真!

师:这篇文章短短一百多字,它为什么成为经典,甚至是不可逾越的经典?语言当然很美,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生活,是清雅的。注意,我刚刚没用“优雅”,记笔记。他的精神疆域是辽阔的。我觉得你们要把这些句子记下来——生活方式的清雅,精神疆域的辽阔,自我审视的深刻。

(生做笔记)

师:这种清雅、辽阔和深刻,它指向一个人心灵的安顿方式,所以《湖心亭看雪》,它其实讲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安放自己的心灵。所以千百年来,魅力不减,我们现在仍会被长长久久地感动。

作者简介

卢望军,女,长沙市怡海中学高级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本整合”和“文本解读”研究,出版个人专著《教育的温度》,湖南省首届教师文学奖·散文奖获得者。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尤其强烈谴责以 百度文库、 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感谢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