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你的名字真好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北话嘴巴怎么说好听点 湖北,你的名字真好听

湖北,你的名字真好听

2024-07-09 2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湖北省地形图/图片来源:地之图

以山川或植物入地名,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

湖北的地名,自然类地名和地形类地名最多。人们崇拜山脉的雄奇,感恩于水系的滋养,欣赏植物之美,把它们融入地名之中,是我们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精神的一种体现。

大河流域和平原是文明的发展空间。沿着汉江,这条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城市星罗棋布。丹江口、老河口、襄阳、潜江、汉川、汉阳、汉口这些地名从汉水中游一直延续到下游,形成一条密集的河流文明分布带。除了汉江和长江,那些小流域的地名也体现了文明与河流的密切关系。如南漳、广水、浠水、竹溪等。

湖北的植物类地名很多,湖北这片土地,自楚国开始,似乎就有一个以当地野生植物命名的传统。

楚国的楚字,其中的一个释义就是牡荆。这是一种在南方的山野中极为常见的植物,湖南也广为分布。而荆州的荆字,来源于楚国的荆山,荆山的得名则又回到了牡荆这种植物上来。

牡荆

楚文化是我们民族气质的另一面,它浪漫、瑰丽、奇幻,有着深蓝色花序的牡荆似乎也具有这样的气质。

楚人自中原而来,开辟南荒,所遇到的植物自然不止牡荆。麻城的“麻”,蕲春的“蕲”,也都是楚地常见的植物。麻在南方通常是指苎麻,而蕲是“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麻城的地名解释,往往沿袭旧说。公元四世纪,后赵部将麻秋奉命在今阎家河古城畈筑城以守,遂称该城为麻城。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似乎已经成为了主流论断。但麻城资深学人凌礼潮先生的《楚国“麻邑”考》中,他认为《左传·昭公四年》中吴伐楚,取楚之“棘、栎、麻”三邑,其中的麻邑就是麻城的前身。

水芹菜

对湖北地名影响最大的历史时期是楚和三国

翻阅湖北的古地名,有一种阅读的享受。

江陵、孱陵、沔阳、竟陵、鄂西古巴国、夷陵、赤壁、寻阳、房陵、荆州、郢、郧、舂陵、黄州、鄂州、随州、雍州、蕲春、云梦……这些名字太美了,弥漫浓浓的古意。

历史地名图

这些名字的形成,多在楚国及东汉末年的三国纷争时代。这也是湖北历史的两个重要时间段。楚国号称八百年历史,漫长的时间线让楚国足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地名也因此成形。除了部分以植物为名的地名,以山陵为名是楚国地名的主要体系。通过检索,我们发现“陵”的地名在湖北省出现72处,如:孱陵、江陵、竟陵、房陵、均陵、夷陵、漾陵、长陵、南陵、襄陵、安陵、昜陵、敬陵、子陵、俈陵、坪陵、武陵、东陵、西陵等。“陵”作为一种高地地貌,是楚国的基本地形。这些名字有些仍在,有些已经湮没在历史时光中。

当然,湖北境内并非只有楚国。周王朝为了保护开采铜绿山铜矿的随枣走廊,有设置汉阳诸姬的说法,楚国周边因此遍布小国。这些小国虽然最后都为楚所灭,但它们的名字很多却通过各种方式流传下来。如:随(随州)、厉(厉山镇)、巴(巴东)、唐(唐县镇)、房(房县)、郧(郧西)、谷(谷城县)、黄(黄冈)、曾(曾都区),这些都是有幸留存于历史的古国相关地名。

史书《三国志》及小说《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湖北的地名。据查《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多回发生在湖北。湖北地区是三国历史的发祥地,也是三国历史的终结地。

火烧赤壁、刘备借荆州、公安改名等诸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湖北。湖北与三国名人相关的地名则更多。如吕蒙城、吴王城、陆口、鲁山、掇刀石、马口镇,就连现在武汉的主城区武昌,也是因为孙权要表达“因武而昌”的意义而得名。而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则发生了改变三国纷争历史格局的夷陵之战。猇亭乃弹丸之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最为著名的是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这次战役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刘备因此败逃白帝城,魏蜀吴三国格局基本成形,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地。

其实在三国之前的西汉末年,湖北这里也发生过一件影响历史的大事。

很多人都知道湖南有舂陵江,它是湘江的支流。汉代有舂陵侯国,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刘买就分封于此。但湖北的地名中也有一个舂陵,它是枣阳的舂陵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刘买的孙子刘仁以舂陵地域狭小,瘴气太重,要求迁徙。汉元帝刘奭恩准了刘仁的要求,同意他将舂陵侯封地迁徙到南阳,即今之湖北枣阳。刘买第五代孙刘秀,在王莽篡位之后,奋起抗争,最后成为了汉光武帝。舂陵,也因此成为刘秀的龙兴之地。两地一名,背后的政治逻辑令人深思。

奇幻的湖北地名

沔阳变成了仙桃,这事是不是有点太奇幻?

仙桃不产桃,枣庄不产枣。

这是人们对湖北和山东两个地名的笑谈。既然不产桃,何来“仙桃”之名?民间传说的版本是当地百姓争相购买仙女所摘之桃敬奉双亲而得名。

然而这种传说式的地名多不靠谱。仙桃原名沔阳。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

沔(mian)阳,仙桃的旧名

沔阳,一个听起来很容易理解的地名。

水北为阳,这是中国古代地名的标准法则。然而沔阳却在汉水(古代的沔水)之南。

沔水之阳,汉水之北也(汉水古时候称沔水)。其关键点在于沔阳郡的郡治在哪?在沔水之南为阴,在沔水之北就为阳,当时的郡治正是在汉水之北的“新市镇”(今京山市所在地),此新市镇一直是原云杜县的治所。其《京山县志》有记载:云杜县,西汉置,故治在今湖北省京山县新市镇,属南郡。梁朝天监二年(503)为沔阳郡治所。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废云杜县。因为分置后的沔阳郡特别是沔阳县大部在沔水(今汉水)之北,郡治、县治地在今京山县的新市镇,理所当然为沔水之“阳”。只是到了唐贞观年间才将郡(州)治所迁入今沔城,尽管沔城在汉水之南,但名称“沔阳”没变而沿用了下来。

可这样有地理感的“沔阳”,怎么就变成了带着仙气的名字“仙桃”了呢?

据有关资料记载,古时汉水之南,有一支流名曰“锦瑞河”,河水由老矶头处入口,绕龙华山南流后折向东,形成“凤颈分流”的三角洲地势,名鸡公滩。后因汉江水至此流速减缓,使得水上过往舟楫渔船在此停泊,形成码头,由此得名“尖刀嘴”(伸向水中的尖形陆地叫嘴)。明嘉靖年间,船民认为“尖刀嘴”不吉利,于是根据它的桃形地势称之为“仙桃渡”。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官府增兵驻守布防,取名曰“仙镇哨”,继而设行政机构于此称“仙镇公署”,形成集镇。后谐音为仙桃镇,沿袭至今。1952年,沔阳县治迁入仙桃镇。1986年撤县建市,以县治地名为仙桃市,据说因沔阳县“沔”字难写之故。其实这个字不光是难写,念也容易念错。改成“仙桃”后,辨识度明显高了很多。

名字特别“黄”的湖北东部地区,真的是一种巧合?

湖北东部,一片“黄”,这也很奇幻。

黄陂、黄安(今红安)、黄冈、黄梅、黄石,各个不同行政级别的地名里竟然都带着“黄”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吗?有人说它们来自于古黄国。而根据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的研究和相关地名的考订,楚史大家陈浩在其《楚灭国研究》一书中论证了在汉水之滨也有一个黄国。

据《竹书记年》文献载,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中国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黄国曾一度与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相当一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

还有一种说法是它们各自建县的时间并不一致,地名里有黄字纯属巧合。然而,真的会在同一个地域会有这么多的巧合吗?

黄冈是古代的黄州地区中心治所,《黄州府志》载:“黄冈山,在府城南。”隋开皇十八年(598)置黄冈县。据《今县释名》:“西北有黄冈山,因古黄国得名。”这个应该可以确认与古黄国有关。

黄梅秦时为九江郡地。隋开皇初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黄梅县,以县西黄梅山多梅得名。据《今县释名》:“黄梅山在西北,山多黄梅,以此名县。”这个与植物和山有关,与古国无关。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

黄石建国后更名,以前一直叫大冶。黄石市的“黄”字其实是来源于石黄镇,而石黄镇的“黄”字,得名于镇区江边的黄石矶(新中国成立后为清理长江航道而炸毁)。黄石矶的“黄”,和古黄国没有什么联系。

黄陂为汉属荆州江夏郡西陵县,汉末黄祖于此筑城,起名“黄城”。北周大象元年(579)改为南司州州府驻地,并置黄陂县。黄祖与黄国,存在一定的关联。

黄安最初的名称并不叫黄安,而是称“新安”。因黄安在明时属于麻城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黄冈、黄陂、麻城三县析置新设,取安居乐业之意。黄冈市一带(临近黄陂、下辖黄安、黄梅、黄州区)的命名应该是和古黄国密不可分。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带“黄”字的地名都和“古黄国”有关。湖北东北部的黄冈、黄安(红安)与古黄国关系密切,黄陂不太明确,黄梅与黄石则看不出与黄国的关联,更多的是与自然山水及植物有关。至于它们为什么能如此“整齐”地凑到一起,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历史与地理上的巧合吧。

疫情最少的神农架林区,优势在于“封闭”

此次疫情,湖北最为轻松的地方是神农架。这里也是湖北最为自然纯净的生态区,人口稀少,环境得天独厚,疫情很难扩展到这样的地方。神农架因此成为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神农架景区神农祭坛

神农架的得名源于远古的传说。

后人缅怀神农氏始祖恩德,将这座高山称作神农架。神农架林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副厅级的行政单位。这也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由湖北省直辖。

与“九省通衢”的大武汉不同,神农架的优势在于“封闭”。因为封闭,历史上,神农架地区的经济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

开放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而封闭,则保护了极好的自然生态与传统人文。

由于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状态,自然生态、地理环境特殊,人们深受传统观念、信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和保存了种种古老、淳朴的年俗、婚俗、丧俗、酒俗、饮食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讲政治”的湖北地名

[孝感与大悟] 北上之路,遇到“心灵鸡汤”

从长沙沿京港澳高速主线北上,会路过孝感和大悟服务区。

这是一种很难分辨的地名,和自然地理完全不搭边。从字面意思看应该和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孝文化有关。在服务区里,树立着一尊雕像,雕像上有一对情侣,据工作人员说是董永与七仙女。

黄梅戏《天仙配》的电影剧照。《天仙配》又名《董永卖身》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费解的事情。

著名的山东省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上,刻有董永“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的故事。但该画像石上所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明确地说明了董永是汉代千乘县(今山东淄博高青县)人,他的雕像怎么被树立在了湖北孝感?

汉画像石中的董永形象

为什么董永从山东跑到了湖北?有资料说是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今河南省汝南一带,后又流寓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宋代以后,董永的籍贯更多,除“山东人”“湖北人”外,还有“江苏人”“河南人”“河北人”等多种说法,以至于发生了全国“五省十地”争夺董永与七仙女故里的荒谬事件。

其实孝感最早是叫“孝昌”,今天孝感下辖的县里依然有一个“孝昌县”。

孝昌得名于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

后唐同光二年(924),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

在喝下了孝感的“心灵鸡汤”后,下一个服务区更让我们感到神奇。

它叫“大悟”,是孝感下的一个县。行至此处,山高风急,迷雾漫天,似乎真的有点“大彻大悟”的感觉了。

大悟其实以前叫礼山县,因县境内的礼山而得名。1952年改名“大悟”。同样还是因山得名,但换了一座山。大悟山的得名则是来自于一位僧人。清康熙《黄陂县志》卷1记载:大悟山“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寺。昔洪山僧悟道于此”。

以悟道之山为名的中国地名实在是太少见了,大悟有幸有这样的荣耀。

[公安]刘备与孙权争夺改名权

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湖北的朋友。我问他,你是湖北哪里的?他说他是公安的。

我说我问的不是职业,他说就是地名。

公安这个地方,其实离常德非常近,算是澧县和津市的邻居。锅盔这种公安本地的特色美食也经常出现在澧县和津市的街头。当然,公安出名的绝不仅仅是锅盔。《中国文学史》中经常提到的“公安派”里的袁氏三兄弟就是公安人。他们反对抄袭、主张通变、独抒性灵、提倡民间文学,开了明末文坛的一股新风。很多人都是从文学史中知道“公安”这个地名的。

公安的地名来源也是一段历史传奇,折射着三国时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历史。

这个历史事件就是著名的“刘备借荆州”。

公安置县始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时名孱陵县。汉建安14年(209),刘备领荆州牧,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这里曾是“三国”时期主战场之一。

刘备

后来,孙权趁蜀将关羽伐魏之机,命吕蒙奇袭南郡。事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也治公安,并重新恢复了孱陵的旧名。

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跟孙权开了一个大玩笑,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孙吴末帝孙皓投降西晋,三国时代结束。就在这一年,西晋分孱陵立江安县,县邑设二圣洲;公元548年,改江安县为公安县;公元589年,将孱陵县和永安县并入公安,改名公安镇属荆州总管府南郡。被孙权辛辛苦苦改回原名的孱陵,又被改回了公安。

孙、刘若地下有知,不知该作何感想?

[咸丰、恩施、宣恩、钟祥]体现政治意图的地名

在地名中体现政治意图,是传统地名起名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湖北的西部,鄂西山区就有很多这样的名字,如恩施州就有恩施、宣恩、咸丰这样的地名。

恩施的得名很晚。取皇帝恩泽施地之义。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咸丰县同时设立,取“咸庆丰年”的意思,没想到以后竟然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与皇帝帝号同名的县。宣恩则于乾隆元年设置,其含义与恩施基本相同。

与咸丰地名近似的还有咸宁,位于湖北省南部。位于西北部的保康、远安,含义也大致相同。

咸丰县城

这些含有政治意图的湖北地名里,比较特殊的是钟祥。钟祥县名为明嘉靖皇帝朱厚熜钦定。

[武汉]历史与地理结合造就了一个复合型地名

武汉,湖北省会,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

但是在古代,武汉的地位远没有这么高。或者说,早期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名字。当时比武汉更有名的是史前考古发现中的盘龙城(今属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在长江流域早期考古中地位重大,它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最早源头。

楚国时期,武汉默默无闻,远不如荆州(纪南城)的地位。武汉真正的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这个时期的地位有所提升。

真正改变武汉命运的是三国时期,东吴为了争夺荆州战略枢纽,把都城迁到了鄂县,并改名为武昌,意思是“因武而昌”。武汉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政权的都城。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自此,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有了雏形。一直到清末,武汉三镇才初具规模。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华民国成立,到1927年,三镇终于统一了建制,有了“武汉”这个名字。

大武汉

三镇合并后,武汉的城市地位迅速提高。武汉这个名字也从此开始声名远播。从地名上讲,武汉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型地名。它融合了武昌这种带有政治意义的地名,以及汉口、汉阳这种以自然河流为起名依据的地名,可以说把历史与地理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小贴士

那些容易读错的湖北地名

蕲春(读qíchūn不读zháichūn)

汉字蕲(qí)有几种意思,第一种指的是一种香草,像蕲茝;蕲还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简称;蕲在古代是地名;蕲还是一种姓氏;蕲春是九尖蕲艾的生产地,这里处处风景秀丽,民风纯朴。蕲春还是李时珍的故乡。

猇亭(读xiāotíng不读hǔtíng)

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猇亭,也称猇亭之战。

郧县(读yúnxiàn不读yuánxiàn)

汉字郧本意为诸侯国的名字,为楚国所灭。黄陂(读huángpí不读huángpō)

陂这个汉字是有三个读音的,分别是bēi/pō/pí,读bēi的时候,有池塘、水边、山坡之意,在粤语区域中读bēi的居多(因粤语的“陂”指“陂塘”),如东陂、车陂、高陂等,不管是普通话还是粤方言都发“碑”字的音;读pí的时候,大多是用做地名。

监利(读jiànlì不读jiānlì)

三国时期析华容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吴国派官“监收鱼稻之利”而得名。

参考文献:

《中国地名学源流》华林甫2010年5月第一版

《湖北三国历史地名与文化遗存述考》李亮宇2014

《湖北省行政地名的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关系研究》师云云2016

《三国志》陈寿

《楚国“麻邑”考》凌礼潮.北京大学学报2014

+

触摸大地之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