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湖北渔鼓男女服装 道情

道情

2024-07-13 1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Bgg河南曲艺网

又名渔鼓或渔鼓道情。因流布地区不同,又有豫南渔鼓、汝河道情、豫东道情和豫北道情等名称。流布河南全省。 道情的演唱在河南始于何时,至今查无资料。清乾降十七年(1752)《西华县志》载有该县明末举人理巴和所作的《渔鼓曲》词,是迄今发现最早与渔鼓道情有关的文献。约在清乾隆年间。豫南与湖北接壤的新县、光山、铜柏、淅川等县,就已有从湖北流入的渔鼓艺人的演出活动。如流入光山县的张和义,在该县行艺并收徒授业,传衍十代,前后历二百余年。桐柏县的渔鼓艺人,至今除使用渔鼓简、云板外,有的还使用单页小擦(即小铜拔)击节,谓之“三响”,与湖北渔鼓墓本相同。道光五年(1825),归德府(今商丘)府尹王凤生下令禁演刚刚兴起的道情戏的同时,作为曲艺形式的道情演唱也一并被禁。道光十七年(1837),归德府(今商丘)道情艺人江教才(姜教才)在许昌、长葛一带演唱享名,他使用的道情简系康熙九年(1670)所制,至今仍由其徒孙―尉氏县南曹乡马村的张元德(1917——)所保存。咸丰八年(1858》,安徽道情艺人窦文、张明义到豫南正阳县落户,井收徒传艺。同年,杞县的程万琳和中牟县的王春先后在开封及其周围城乡行艺并享有盛誉。同治元年(1862),商丘的蔡长富曾到拓城、太康、淮阳、鹿邑、郸城等地演唱,并收徒十数名,影响甚大。至光绪年间,全省的道情艺人愈来愈多,省内外的交流演出活动亦趋频繁。如山东道情艺人到豫东永城、商丘、沈丘和豫北的濮阳一带演唱;安徽道情艺人则到项城、鄢陵、固始等县活动。本省太康、鹿邑等县的艺人赵明德、庄明德、王明秀、何明钦、景明生、张治海,也常到安徽、江苏和山东的一些城镇行艺。民权县的李明贵、封丘县的雷明等,还常在开封相国寺献艺,特别是雷明所唱的《李天保吊孝》,使不少听众入迷,被誉为“活灵棚”。 清末是道情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几个艺人较为集中的区域。如主要分布于信阳地区和南阳地区的淅川、桐柏等县的豫南渔鼓,因主要受湖北渔鼓的影响而具有其一定的艺术特色。即唱腔较为平稳、质朴、拖腔长、花腔多,且多数艺人都参加皮影戏的演出,如潢川渔鼓扇纸人戏。豫南各地的渔鼓在演出实践中,也程度不同地吸收了当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因而,又各具特色。如淅川吸收了“蛤蟆嗡”、“锣鼓曲”的唱腔,桐柏县吸收了桐柏山的山歌小调,潢川、商城等县则吸收了地灯曲调和豫南大鼓的唱腔等。艺人中有尊奉邱祖龙门派的,也有敬奉八仙中的张果老或韩湘子的。 主要流布于驻马店地区的正阳、汝南、沁阳、上蔡、平舆等县的汝河道悄,唱腔由原来的〔慢板〕、〔二八〕、〔流水〕、〔锁落板〕穿插〔剪靛花〕、〔老桃红〕等曲牌,逐步衍变为由〔起腔〕、〔平腔〕、〔悲腔〕、〔散板〕、〔紧板〕和〔落板〕构成的唱腔。由于汝河中上游和下游的方言语音不同,又形成了上路和下路两个地域分支。上路唱腔起伏跌宕,跳跃性较大,下路唱腔则舒展平级。据艺人们口述,清代初期,汝河一带多有道士演唱道情,因而,俗人唱道情皆起法号,如上蔡县的董木,法号为“智育”,沁阳的唐太民,取法号为“云清”等。汝河道情艺人多属道教尹喜门派,并按照该门派的四十个字“道德清高尚……”论师排辈。河南其他区域的道情艺人,多按道教龙门派的一百个字号“道德通玄朴……”作为师徒辈份相传递。尹喜确有其人,籍汝宁府(今汝南)。他是否与汝河道情有关,尚缺乏确凿资料。主要流布于商丘、开封和周口三地区的豫东道情,在山东渔鼓和安徽道情的影响下,又吸收当地的山东琴书、大鼓书的唱腔而得到发展。由于地域广,艺人多,因而,唱腔亦较繁杂。除永城、商丘一带仍保留着山东渔鼓的一些唱腔曲牌,如〔花腔〕、〔巧口〕、〔山坡羊〕、[靠山红]外,其余地区则有[开腔〕、[垛子板〕、〔清江二八〕、〔寒腔〕、〔落板〕或〔三字嘲〕、〔五字坎〕、[七字句]、[十字韵〕等。豫东道情的唱腔较自由,艺人各白为调。开腔时都光用“哎”字起音,鹿邑县的道情艺人有文雅派和通俗派之分。前者表演庄重典稚。文质彬彬;后者则动作较多,表演生活化,以插科打浑取胜。 主要流布于新乡、安阳、濮阳一带的豫北道情,除濮阳、范县等地因受山东渔鼓影响较大而仍保留有【靠山红】这一传统唱腔外。其演出形式与豫东道情类似。但在唱对口时,则是一人击渔鼓、简板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 无论是豫南渔鼓、汝河道情、豫东和豫北道情,多为一人单档行艺。道情的演唱方式,多取坐唱。也有采用站唱和跪唱的。跪唱主要用于唱门(即上门乞讨),主家不肯施舍时,便长跪不起,直到主家拿出钱物方去。而永城县的艺人演唱《陈三两爬堂》时。每唱到“爬堂”便跪下演唱。直把陈三两的悲惨遭遇唱完方止。这一表达方式。多能催人泪下,为此,曾兴盛一时:道清的伴奏乐器主要是渔鼓筒(也叫道情简)和简板。也有用云板的。击奏的鼓板牌子,长的有:[五鼓头〕、[一串铃〕、〔凤凰双展翅〕、[狮子滚绣球〕等,多用于开场、前奏、唱腔中较大段落的过渡与转折。短的有〔点板〕、〔两击头〕、〔紧奏〕、〔五呼〕等,多用于唱胶中的小过门和道白,起填充或衔接作用。击奏的方式大体有二:一是“怀中抱月”式;二是“凤凰展翅”式。另外,还有些艺人在演出前,吹奏道情筒,以此招徕听众,有“日听半里,夜听里半”之说。遇上大型庙会时,亦有采用二人对口或多人群口演唱的。行话叫“三捧窑”或“四捧窑”。如豫北一年一度的浚县大丕山庙会,道情篷(用白布或蓝布制作,宽丈余,长三丈)鳞次栉比,篷下的道情简一个挨一个。演唱时。众艺人击鼓拍板一人唱、二人唱或轮唱众人和,声势浩大,场面红火,极为动人。这一时期。各地较著名的渔鼓道情艺人有:桐柏的田贵文,平舆的张长港,永城的肖教随。柘城的王孝忠,太康的董明德,西华的王自联,荣阳的樊小聚,中牟的侯保玉。滑县的韩教顺及濮阳的王教明等。 光绪十二年(1886)以后的数年间,随着河南坠子的逐步兴盛,陆续有部分道情艺人改唱坠子。如鹿邑的赵明堂、虞城的胡明善、睢县的徐振东、商丘的艾宝莲等。他们有的放下渔鼓、简板,学习坠琴,自拉自唱;有的仍持渔鼓和简板击节演唱,另请人拉坠琴伴奏。其唱腔则是既有道情腔,又有坠子调。被人称为“渔鼓坠(子)”。据传,在开封相国寺被誉为“活灵棚”的道情艺人雷明也于宣统元年(1909)改唱坠子,并被鼓儿词首领王老二以“破坏祖师艺规”为由告到祥符县(今开封县)。雷明最终胜诉。从而彻底转行。尽管如此,宣统元年(1909)开封长春游艺会(简称长春会)所举办的邱祖诞辰祭祀活动,仍有百余名道情艺人参加。 民国初年,道情与渔鼓坠同时在省内外流行。如鹿邑的张治海常到周口、漯河、许昌、长葛一带演唱;南乐的苗进明到清丰传艺;潢川的王少伯到商城演唱并收徒。另外,新县的吴华堂及中牟的王伦兴,还分别到湖北省及北京市献艺。这时,道情及渔鼓坠的演唱队伍中已有一批女艺人出现,较著名的有郸城的朱凤仙,太康的王凤仙,鹿邑的王理真。商丘的刘玄妮等。 民国十六年(1927),河南省政府教育厅在开封举办游艺训练班,一批道情艺人也入班受训并学唱新曲,如《国旗》、《筱凤仙》、《劝大烟》、《武昌起义》、《蔡松波离婚》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道情艺人日益减少。开封相国寺能坚持演唱者,仅剩杨宗山、马鸿宾、张元才等人。民国三十年(1941)后,各地道情艺人继续锐减,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省内的道情演唱活动已经很少。 道情的传统曲(书)目约有一百五十篇(部)。清光绪以前,多为中短篇,以道教故事和宣扬忠孝节义内容为主。如《蓝桥会》、《韩湘子度林英》、《八仙庆寿》、《九松亭》、《八相成道》、《雪拥蓝关》、《王林休妻》、《安安送米》、《小姑贤》、《拉荆笆》、《红灯记》等。后移植其他曲种的中长篇大书,增进不少世俗内容,如《打蛮船》、《单头马》、《双头马》、《包公案》、《回龙传》、《精忠传》、《响马传》、《刘公案》、《说唐》、《隋唐》、《天宝图》、《金镯玉环记》等。艺人称短篇或段子为“甩头”,约唱十至三十分钟,其唱词是固定的。中篇则叫“巴巴棍”、“轱辘头”或“撅尾巴狗”,多演三至五场,一般唱词较固定,说白不固定;长篇叫“蔓子活”,短者说唱十余场,长者可演数月,除诗、赞、斌、唱词和一些书串外,其余全为不固定的活词儿。此外,道情中还有一些短小的书帽,有的全唱,有的全说,有的说唱兼容。多为一些小笑话,用以接场、招徕或调剂书场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内民间业余或半职业的道情演唱活动复苏。1957年12月,在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中,有四个地区代表队演出的五个道情节目获奖,这些节目是:商丘盛至善演唱的《唐王探病》及李忠臣演唱的《盘貂》,开封陈青演唱的《老于婆劝架》,南阳王治富演唱的《小姑贤》,许昌周明演唱的《打黄狼》。1959年,河南省举办职工文艺会演,许昌市编创了一个以民族管弦乐伴奏并载歌载舞的道情节目《夸女婿》,由女职工杨翠该、黄凤蛾、夏荣花等联袂演出,被选拔赴京参加了全国职工文艺会演,并被评为优秀节目。该节目后经河南省歌舞团移植演出,流传甚广。1964年12月,潢川渔鼓艺人李道钦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河南省现代曲艺会演,演唱了他创作的《一件棉袄》,《河南日报》12月27日还刊载了他坚持说新唱新的事迹。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许多道情艺人所用的渔鼓被视为“四旧”而烧毁,演唱活动荃本停止。1978年后,豫南渔鼓有所恢复,一些半职业艺人多利用农闲行艺,主要演唱传统曲(书)目。有的也演唱一些配合形势宣传的现代曲目。如新县冯九畴创作的《慷包菜没人爱》、《佳节思亲曲》、《计划生育好》等。由于道情的唱腔、表演及演出形式等方而没有多大的变化和革新,专业曲艺团队的演出中,现已很少有人再唱道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省的道情演唱者仅剩三十多位,而且还都是半职业艺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