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及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游戏导入课堂的设计 信息技术学科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及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及案例

2024-06-16 1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环节设计与案例分析

【专题学习指导】: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过程集中反应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本专题所讲解的教学环节模式源于原苏联的凯洛夫,但由于其五段教学法缺乏学习论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做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时应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本书所涉及的各种教学设计方法宗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针对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

一堂成功的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而这堂课中教师设计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必须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新中国成立之初,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各级教育所实践的教学模式。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过程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即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外部参考书《教学论》凯洛夫)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学模式亦越来越灵活,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将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略作调整为:新课导入——新授教学——巩固训练——总结强化——作业拓展。此教学模式更符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际。下面结合实例简要介绍各个环节。

主题1 信息技术学科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及案例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是指上课之初教师为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定的教学组织引导工作过程[[1]]。刘国显[[2]]在《开讲艺术》中提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环节起着引课的作用,因此不宜过长。导课的方式方法,应遵从启发性、趣味性原则。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来灵活运用。导入环节设计,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巧设悬疑、温故知新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辐射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介绍几种信息技术学科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1.情境导入法 

主要是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和音乐渲染等方式,或利用教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兴趣。亦可通过设计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进入情境,在兴趣的驱动下,进入课堂学习。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身边生活环境的变化(如:网络带来的网络视频会面、网络购物等),令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喜人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进一步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此种导入方法有利于为情感领域目标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设计时注意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于即将进入的教学内容上。下面通过实例分析情境导入在课堂中的运用。

《编辑文本》一课的导入环节,采取情境导入法作如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画朋友(课件出示),那么,这一对问题小专家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问题呢?

(放影象 师配乐解说)鸡大婶的编辑部要招聘两名“栏目小编辑”,蓝猫和淘气商量好了要一起去报名,哇!来报名的人可真多呀!瞧,菲菲和咖喱也来了,还有肥仔呢。可是编辑部只需要招聘两名小编辑,鸡大婶打算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他们都希望自己能被录用,可当鸡大婶公布考题后,大家都被难住了。那么,鸡大婶的考题是什么呢?你想帮助蓝猫和淘气吗?

(出示考题内容)请大家边读考题内容边认真思考,并说说你的好办法。(学生纷纷汇报)

该案例中,上课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动画片,把学生带入到鸡大婶招聘电脑小编辑的故事情境中,以帮助蓝猫和淘气想办法为切入点,自然揭示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尝试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为下面新课的学习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2.巧设悬疑法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法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问题也会产生悬念,使学生不断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预测或渗透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与学生随意交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教师亦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教材标题,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提高其参与意识,进而进入课堂学习。

【案例】在学习《图块的翻转和旋转》一节时,教师通过一个反字牌的引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导出了如何对图块进行翻转的问题。进而进入自主探究图块翻转方法的学习过程。

师:(放影象 师配乐解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家买了一幢新房子,现在他们正愉快的走在通往新家的路上。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突然停住了脚步,谁能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字牌:

师:你真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发现了吗?谁有办法把宣传牌翻转过来?

生:借助玻璃板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尝试。

师:在机器上怎样操作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学习图块的翻转。

   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巧设悬疑法导入,例子中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巧妙设疑,利用玻璃板帮助学生理解“翻转”,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巧设悬疑法的关键是教师抛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内。不能将问题设置太难,以免学生产生为难情绪,而失去学习动力;问题设置也不宜太简单,否则学生会轻松解决问题,产生骄傲情绪。因此,巧设悬疑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认真分析。

3.温故知新法 

这是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它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这种由复习旧知导入新知的方法,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它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本质,并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案例】《动画创作的规律及建议》教学设计,是采用温故知新法进行导入,下面通过这个案例来分析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画创作的发展历史及Flash动画发展的概况和特点,请大家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请思考问题:学习动画创作知识最终是为了做什么?如何创作一个令人感动、具有震撼力的原创动画作品.首先要熟悉什么?

(2)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动画创作的规律及建议。

很明显,该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复习原有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连贯性;采用渐进式设问导人新课。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问题的情境中,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动画创作的发展及flash动画的概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提取部分或建立动画创作的规律的假设。进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能不断肯定或否定自己的假设,从而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在采用温故知新法进行导入时,应在学生回想旧知识时,尽量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当学生思维断层时,可适当的提示。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关注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引导学生带着热情进入学习主题;通过游戏法,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进而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进入新课学习。

[1]杨艳蕾.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功能.辽宁教育,1997(Z2):37.

3刘国显.开讲艺术. [M].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90-11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