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名单 如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如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2024-05-11 0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总之,希望通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港口物流网络体系,有效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更好地支撑新发展格局和国家战略。

三、促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处理好港口与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互为促进关系

部分港口在申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时直接描述港口本身,把港口的边界、主要功能全部照搬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需要注意的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要依托港口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港口来集聚各类物流资源,形成干支仓,形成物的集聚以及外延效率。

第一,要做好布局选址。明确物流枢纽边界范围,既要遵循港口作业特点,也要凸显物流业务特色和需求。根据港口的发展阶段和布局特点,有针对性选择港口型物流枢纽的集聚区。应该选择适合于物流集聚,能够发挥协同以及与港口作业有关联性,能提高效率运行的港口物流相关区域。

第二,要因地制宜,找准港口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的着力点。通过多式联运、水水中转、干支配、中欧班列、供应链集成等推动区域协同化、港产城融合发展,进而实现港口后方的物流组织、供应链的服务。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港口物流功能、形成区域辐射,也就是体现干支仓的协同作用;二是重点抓手是多式联运,多式联运不仅能够增加港口腹地辐射范围,也能够提高组织效率,解决港口的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多式联运是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 明确物流枢纽的核心要素和主攻方向

第一,做好干支仓的协同。枢纽就是要把通道、集疏运体系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基本功能,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功能,要大力推动建设铁路线进港、进园,并向堆场、码头前沿延伸,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要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港口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

第二,着重做好铁水联运,而且要做深、做实、做细。完善吊装、平移、转运等快速换装转运设施,要加强设施衔接、提高换装效率、增强内功,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统筹对接船期、港口装卸作业、堆存仓储安排和铁路运输计划,积极推广电子化单证,推进实现“一单制”物流全程可监测、可追溯,提高整体物流效率。

第三,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构建新型智慧物流枢纽生态圈。加速推进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整体作业效率和安全水平;建设智慧港口、无人场站、智能化仓储;推进货物运输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构建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再造枢纽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实现整合物流各环节、供应链上下游信息,有效支撑枢纽一体化运作业务开展;优化调整港口及后方物流园区的功能布局,构架港产城融合的纽带。

第四,由物流平台向供应链组织中心升级。注重港产城融合发展,资源要素高效整合、跨界融合,以枢纽平台整合、供应链融合为特征的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由单一物流平台向为支撑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的集聚平台、供应链高效协同平台升级,促进上下游资源优化整合、高效协同的供应链服务不断拓展,逐步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为供应链组织中心,进一步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产业链枢纽地位。

3. 注重枢纽建设发展的组织和协同

第一,要有明晰的建设运营主体和组织模式。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需多部门组织协同, 以港口或物流公司为主体, 构建协同高效联盟组织, 探索发展“ 港口物流+互联网+ 金融” 业务, 发展物流港、智慧港和贸易港服务体系。注重推进物流园区与港口、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效融合, 逐步向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国际贸易、跨境电商、金融结算等高端港口物流服务领域升级。

第二,构建枢纽之间的协同机制。干支配需要有效连通,物流业务需要跨区域对接,信息要互联互通等。不断加强与其他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及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协调衔接,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促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利益共同体,有效拓展完善江海河中转、公铁水联运、干支配衔接等服务功能,避免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提升网络枢纽辐射能力,进而扩展物流枢纽发展空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