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的好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温峥嵘个人资料年龄身高体重 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的好戏

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的好戏

2023-10-26 2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根据张桂梅校长经历改编的《我本是高山》定档,11月就能去电影院看了。

饰演张桂梅的,是海清。

最初听到的时候诧异了一下,但立刻觉得,没错,就该是她。

海清46岁,张桂梅66岁,隔着很大的年龄差,还有生活经历的千山万水。

但定妆照出来之后,再挑剔的人也得承认,太像了。

脸颊消瘦,眼神坚定,脊背因为病痛而微驼,眉间的川字纹几乎一模一样,居然连手上贴的膏药都精确还原。

张桂梅患有严重的风湿疾病,关节变形、疼痛,走路必须借助拐杖。公开的片花里,海清有一个上楼梯的镜头,她一条腿发力,另一条腿有明显的失衡感。

不仅是肢体上的相似,更让人瞬间共情,一位女教师鞠躬尽瘁大半生,烙下的艰难、痛感。

还有一场发怒的戏,冲突感非常强。

很多女孩心智还不成熟,对学业不上心,态度懒散。张校长生气又痛心,怒斥:“从哪里来的再回到哪里去,回去继续放羊!大一点的,回去就生孩子!一辈子在山里面生孩子出不来了,下辈子也出不来!”

三句狠话立刻让女孩子们沉默下来,有的开始流泪。

剧组没有选择专业的青少年演员,而是请山区的女生们本色出演,这些话直戳她们内心最深的痛点。

这样怒其不争的斥责,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让她们刻烟吸肺。

海清模仿张桂梅形神兼备,甚至模仿出了所有老师的痕迹,让人想到少年时期,那些教导过、纠正过、引领过我们的老师。

谁都明白,张桂梅校长不好演。正因为她太了不起,一旦演得不好,要比演其他角色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骂声。

海清在社交账号上为电影做宣传,说:有些事总要有人来做。

她为做这件事,准备了两年多。

2020年海清专门去了一趟云南,见到张校长,问自己能不能演她,张校长欣然同意。

两年多以来,海清观察模仿张校长的言行举止,努力还原每一处细节。果然片花一经公布,相似程度就引起全网惊叹。电影还没上映,但很多网友已经为海清预定了影后的席位。

跟其他女明星相比,海清少了玲珑、圆熟,多了一些傻乎乎的“疯狂”。

多数人都愿意在自己的双商范围内尽量走捷径,海清却选择了更远的路,去做一个苦哈哈的长期主义者。

她入行七八年后因为《双面胶》大红,这个节奏,算不上讨巧,也不能算蹉跎。

胡丽娟这个上海女孩角色,热闹、任性,有小妇人的狡黠而又不失可爱,很有烟火气。

▲电视剧《双面胶》剧照,很多年里一提起家庭剧,大家脑海里丈夫的样子就是涂松岩,妻子的样子就是海清

当时2007年,正是婚姻家庭剧的黄金时期,踩准的又是婆媳矛盾、凤凰男孔雀女等高争议话题,走红就是顺势。

从那之后,安娜、海萍、毛豆豆,一系列经典角色,给海清贴上了国民媳妇的标签。

标签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它像一架梯子,让你一伸手就能摘到树上又大又红的桃,也意味着你没有更多机会去摘杏子或苹果。

国民媳妇到了四十岁,就得自动晋级国民妈。《小别离》《小欢喜》姐妹篇,海清跟当年在北电时“恨死了”的班主任黄磊捆绑,成了糟糠中年夫妻,为孩子的教育头疼,应付着一地鸡毛的小日子。

其间,她屡次挑战各类更有个性的角色,演得都还行,但也都没爆。

如果甘心只吃桃子,其实已经能过得不错,但她还是想要尝试杏子、苹果、更多更多。

于是就有了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那个著名的“为中年女演员发声”桥段。

一番话说完,台上台下,尴尬的尴尬,黑脸的黑脸。视频发布到网上,网友都嘲讽她戏多情商低,得罪了半个娱乐圈。

类似出圈的桥段还有许多。

比如对欧豪下跪高呼“你是我的神”;比如给身高1.55米的郭敬明颁奖时脱掉高跟鞋,危害不大侮辱性极强。

再比如,在某访谈节目上说自己是“一条疯狗”。原因是身边的人像栅栏,一旦超出这个安全范围,自己就疯得失控了。

海清总让我想到那么一类中学女生——她们品学兼优,只是因为欠缺“高情商”,说过几句尴尬的话,露过几次笨拙的怯,而被长久耻笑。那些戏弄她的同伴比她优秀么?当然未必。她们或许功课不及格,却觉得合群讨喜更要紧吧。

看得出,海清的通透、灵性,都只在作为演员的时候迸发。

当切换到“艺人”身份,面对娱乐这个圈时,她可能是茫然的。她不知道要怎么样,在一个工具人的角色上,既满足娱乐大众的功能,又得体的、矜贵的,去树一个好看的人设。

过度娱乐化让人反感就在于,总是抓住一个又一个细节放大探究,对浮在表面的是非恩怨热烈争论,却很少去洞悉人和事物的本质。

《大牌驾到》某一期,大屏幕放起了她脱高跟鞋、下跪等名场面的视频花絮,主持人华少调侃“事儿挺多的啊”。

海清笑道:“瞧,这个事情我都站起来了,很多人还跪着。”

假如时至今日,海清依然因为这些social黑洞的名场面登上娱乐榜热搜,我会很惋惜。

幸好没有。

《隐入尘烟》上映后,她的拍摄经历才得以曝光。抛夫弃子去西北农村沉浸式拍戏,跟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十个月,学方言、学农活。目之所及,猪牛羊,鸡鸭鹅,粪便堆积的旱厕。边如厕边视频,手机掉坑的“巧克力工厂”事件,被海清哈哈大笑当成段子来讲。

这样的条件,不要说女明星,普通的城里女孩也不乐意。

神经大条肯吃苦,居然不是穷人家孩子的专利。在易立竞的采访里,大家才知道海清居然是个名媛。

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的甘熙宅第,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真正的大宅门,如今已经改为南京民俗博物馆。

那里是海清祖上的产业,她的妈妈是甘氏后人,家道中落后曾寄居于此。

她外婆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年轻时身边至少有6个丫鬟,九十多岁了出门也一定要化妆。妈妈也是,见客的时候,帽子手套丝巾一应俱全才不算失礼。海清小时候父母收入并不高,但她被外婆按照名媛标准严格规训,朱子家训抄到头晕。

人生的变迁和反差,真的特别有意思。

她其实原名黄怡,因为外婆喜欢秦怡。

海清是她给自己起的艺名,这个名字蕴含着超脱、大度。

今年初海清说,过去的一年都在跟疾病缠斗。从2021年夏天开始,背部就出现不明原因的韧带撕裂,后来又变成双侧韧带撕裂,骨头上还长了囊肿,疼到无法睡觉。

她曾三次想放弃工作,但所有人围着项目准备了很久,她不能让这一切白费。

猜测这场疾病,应该就是在拍《我本是高山》期间。

从尘烟到高山,不管能不能获奖,获什么奖,我觉得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撕掉了旧的标签,也无需在肤浅的热搜八卦里打转,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赶路,做那个发疯的、快乐的自己。

大学同学温峥嵘说过海清一段旧事。穷学生都没什么钱,有次温峥嵘说,好想吃北京烤鸭啊。海清一听立刻大包大揽,说想办法请大家。不久之后,海清真的请同学们吃了北京烤鸭,一问才知道,她为了凑钱竟然去献血了。

这样的热情和实在,简直让人害怕。

国民媳妇系列走红之后,许多日本品牌母婴产品找上门,海清一概拒绝代言,说,我是南京人。

她与从高中就认识的银行高管丈夫相伴多年,生了个多才多艺的学霸加暖男儿子,游泳、钢琴、大提琴样样精通,在飞机上自主写七八个小时作业,见老母亲心情不好会画画、做手工哄她开心的那种。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付出和她的福报,从长期来看,是大致对等的。

智慧在精明面前,往往显得笨拙。

一个在大方向上精进自己的女人,在细微处可能是愚钝的。她们没办法巧笑倩兮,迎来送往,八方周全,因为一个人的能量有限,总要顾一头。

可是她们会用看似傻乎乎的长期主义,去争取和忍耐,最终赢得博弈。

《普罗米修斯》里有一句: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

旷野容得下长期主义者,加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