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再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渡江战役的情景描述20字 课文再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文再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024-05-31 21: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公元1949年渡江战役将要胜利时写的一篇新闻,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经典篇目。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

本文报道的渡江战役也称宁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战役。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

1949年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当代)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释义: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一举攻克了国民党盘踞了22年的统治中心南京。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毛泽东 在全国人民“薄海欢腾”声中挥毫赋成此诗。

诗的前四句抒情,百万大军龙腾虎跃,石头城里雨骤风狂。捷报飞传至北京,领袖为之动容,激情迸发;中华大地欢呼雷动,河山激荡。后四句议论,把政治上的战略决策诗化,融哲理于诗中,振聋发聩,使人的眼界顿然开阔起来。诗中活用典故,意境深远。项羽反秦,威震海内,后来却兵败垓下,乌江自刎。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一经毛泽东点化,便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包含着毛泽东对历史的慨叹和思考。天是自然之物,然而长期见证历史变迁,自然的天也会对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某种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怎么表现呢,毛泽东笔调一转,阐明人类历史尽管迭遭兵火战乱,然而总的趋势是沧海变桑田。这二句是对全诗的升华,表明战争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和平、建设,把沧海变成桑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