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园地】 历史上清远政区的沿革及与广州的隶属关系(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远隶属广州市什么区 【史志园地】 历史上清远政区的沿革及与广州的隶属关系(二)

【史志园地】 历史上清远政区的沿革及与广州的隶属关系(二)

2024-07-16 15: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明、清时期:南部中心区清远县先后属广州路、广州府管辖,北部连阳地区在明朝一度成为广州府的管辖范围,市境少有新的政区出现,清朝嘉庆年间设置佛冈直隶厅

元代在岭南的政区设置分为省、道、路(州、府、司)、县四级,今广东境内分属江西、湖广两行省。今清远全境隶属江西行省属下的广东道(宋代的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于程山县置安抚司,领程山、阳山2县。至元十五年(1278),程山县复称连山县。至元十七年(1280),废安抚司,置连州路总管府,治所在连山。至元十五年(1278),英德府改为英德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1286)再降为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浛洸县、真阳县并入英德州。至顺元年(1130),在今清远境内所设的政区有:清远县,隶广东道广州路;英德州(除管辖已并入的浛洸、真阳地域外,另辖翁源县)、桂阳州(辖阳山县)、连州(辖连山县)直隶广州路。

明代在全国的政区设置分为布政司(初期为行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改广东道为广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改称广东布政司],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将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给广东统辖,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这一时期清远境内政区设置变动不大。洪武二年,英德州降格为英德县,属韶州府;撤销桂阳州,并入连山县。洪武十三年(1380),又在原来桂阳州的治所设立连州(后来的连县)。洪武十四年(1381),连州及其所辖的阳山县和连山县改属广州府。万历十年(1582),清远政区有:清远县、连州及所领阳山、连山2县,隶广东布政司广州府;英德县,隶广东布政司韶州府。

清代在全国的政区设置分为省(初为布政司,康熙时改称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厅)三级。“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代广东布政司相同。清设“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初驻肇庆,乾隆十一年(1746)移广州。这一时期清远境内政区设置总体保持稳定,最大事件是佛冈直隶厅的设立。清雍正七年(1729),连州改为直隶州,直隶广东布政司,辖阳山、连山2县。嘉庆十八年(1813),清朝从清远、英德2县划地设立佛冈直隶厅。嘉庆二十一年(1816),连山县升格为连山绥瑶直隶厅,统管“连阳”瑶务,宣统三年(1911)复称连山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广东省清远境内设置的政区有1个直隶州:连州,属南韶连道,直隶广东布政司;2个直隶厅:佛冈、连山,分别属广肇罗道和南韶连道,直隶广东布政司;3个县:清远、英德、阳山,分别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南韶连道韶州府、南韶连道连州。其中,道是一个监察区,不是地方政区。

绘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广州府地图(局部),左上角为清远县

民国时期:抗战期间,广东省国民政府五次迁往连县,连县成为广东的政治中心。民国36年(1947)设立的广东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构成1988年清远建市后政区版图的基本轮廓,同年连南建县。这一时期,广州开始以省会设市,但清远市境与广州市不存在政区上的隶属关系

中华民国建立后,广东省的名称和范围与清代相同,但将府直辖地及州、厅皆改为县,成为省、县二级制,并于省、县之间分区相继设置绥靖区、行政区、行政督察区。民国元年(1912),连州、连山直隶厅分别改为连县、连山县。民国3年(1914),佛冈直隶厅改为佛冈县。民国10年(1921)2月15日,广州市政厅建立,广州正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省会城市,但清远与之并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民国36年(1947),国民政府设立连南县,隶属广东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

这一时期,清远市境政区隶属关系多有变化,难以尽述。仅举清远县为例。民国3年(1914)清远县属粤海道(原广肇罗道),民国17年(1928)属西区善后委员公署,民国21年(1932)属中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36年(1936)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属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1938)10月至民国33年(1944)6月,由于抗日战争的原因,广东省国民政府曾五次迁往连县。连县一度成为广东的政治中心。

民国36年(1947),广东全省设置1个省政府直接督察区和11个专署行政督察区。其中,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辖英德、清远、佛冈、连县、连山、连南、阳山、乳源8县。除乳源外,其他7县刚好构成1988年清远建市后政区版图的基本轮廓。这一历史的轮回,其中有无必然的联系,暂时还没有相关资料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建市前清远市境多数区域先后由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韶关专区、韶关地区管辖。佛冈县于20世纪6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两度隶属广州市;市境中心区清城区、清新区前身清远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佛冈县同隶广州市。1988年1月,地区级政区清远市诞生

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解放。11日,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12日,佛冈县解放。14日,佛冈县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清远县解放;20日,清远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7日,连县解放;20日,连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8日,连南解放。12月10日,连山县解放;20日,连山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14日,阳山县解放;15日,阳山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5月16日,连南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连南与连山合并,称连南瑶族自治区。1954年恢复连山县建制。1955年,连南瑶族自治区改称连南瑶族自治县。1958年,连县、连南、连山、阳山4县合并,称连阳各族自治县。同年,佛冈并入从化县。1960年恢复阳山县,连阳各族自治县改称连州各族自治县。1961年恢复佛冈县、连县、连山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建制。1962年,恢复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6月,佛冈县多数时间归韶关管辖,在1959年1月至1963年6月14日期间曾先后归佛山、广州管辖。英德、阳山、连县、连南、连山、清远县先后由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韶关专区、韶关地区管辖。1983年7月,韶关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清远、佛冈两县从韶关地区划归广州市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地区级政区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称清新县),并划广州市属的佛冈县和韶关市属的英德县、阳山县、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清远市所辖。

1988年,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由省下放到清远市,归市农委主管;1994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英红综合经济区,赋予县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同时保留“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的牌子;1999年3月,更名为清远市英红华侨管理区;200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英红区,设立英红镇,划归英德市管辖。

1991年9月,省政府发文批准设立广东省清远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1992年初,扶贫试验区管委会成立(副厅级),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领导和管理经济开发试验区的行政事务和经济工作。2003年,将1995年增挂的“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2002年设立的“清远市经济开发试验区生态工业园”整合为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7年3月,增挂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牌子。2008年,将原属清城区管辖的龙塘镇划归开发区管辖。2012年,龙塘镇再次划归清城区管辖。

1994年,英德、连县改为县级市(连县称连州市),由清远市代管。

为妥善安置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促进库区的经济繁荣与长治久安,1995年9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飞来峡管理区,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管辖清新县的升平,英德市的黎溪、连江口、水边等4个镇。2001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飞来峡管理区,其下辖各镇仍归清新县和英德市管辖。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清新县设立清新区。

2014年,清远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代管英德市、连州市。

附:(清·康熙)广州府图说

广州府东至惠州府博罗县界二百二十里,西至肇庆府高要县界二百里(通志二百二十里误),南至香山县前山寨三百四十里,北至韶州附英德县界三百五里,东南至大洋海四百里,西南至肇庆府阳江县界五百四十里(通志至肇庆府阳春县界误),东北至韶州府英德县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湖广江华县界八百八十里(通志至连山县界一千二百里误)。

广属禹贡扬州之南境,天文牛女分野,春秋为南越地,秦于此置南海郡后,赵佗据其地,汉武帝时讨平之,复为南海郡属交州刺史,东汉末迁交州治番禺,三国吴又迁交州治龙编,而于此置广州,梁陈并置都督府,隋置总管府,后改广州曰番州,大业初又改南海郡,唐复置广州总管府,升大都督府,天宝初改州为南海郡,乾元初复为广州,唐末置清海军节度,宋为广州清海军大观,初升为帅府,元置广州路,明改广州府,本朝因之。

领州一县十六:南海县(附郭)、番禺县(附郭)、顺德县(在府城南一百里)、东莞县(在府城东南一百八十里)、从化县(在府城北一百三十里)、龙门县(在府城东北二百一十里)、新宁县(在府城西南三百六十里)、增城县(在府城东一百六十二里)、香山县(在府城南二百二十里)、新会县(在府城西南二百三十里)、清远县(在府城北二百五十里)、三水县(在府城西北一百七十里)、新安县(在府城东南二百六十里)、连州(在府城西北七百六十里)、阳山县(在府城西北五百六十里)、连山县(在府城西北八百三十里)、花县(在府城北九十里)。

卫所十五:广州左卫(在城北)、广州右卫(在左卫西)、广州前卫(在左卫南)、广州后卫(在右卫南)、广海卫(旧隶新会今入新宁)、南海卫(在东莞县)、清远卫(在清远县)、大鹏所(旧隶东莞今入新安)、增城所(在增城县)、新会所(在新会县)、东莞所(在东莞县)、香山所(在香山县)、连州所(在连州)、从化所(在从化县)、新宁所(在新宁县)。

广州为岭南一大都会,大庾山之脉自东而来,宅南之隩,古称奥区,白云山与西樵山相望,奇峰岫郁若云与以趋,五羊珠浦汇其前,石门峙于西,合北江西江东江之水,回洑抱郭而入于海,众流朝宗焉,东达扶胥之口,浴出日眺扶桑,云岛相属,可称大观矣。其附郭之县二,南海治其西,番禺治其东,二邑幅员寥远。境北花山之地设花县焉,南一百里为顺德,东南一百八十里为东莞,有海门曰虎门;西北一百七十里为三水,西北诸江潨而南流属会城之孔;道北一百三十里为从化,层峦叠岩,此州之北陆也;西南二百三十里为新会,三百六十里为新宁;东南二百六十里为新安,明万历初析东莞之壤始置,县南二百二十里为香山,实环巨洋;东一百六十二里为增城,增江出焉;北二百五十里为清远,中宿福地势若梯云,过此则潮汐不远矣;东北二百一十里为龙门;西北七百六十里为连州,湟川出其西,五百六十里为阳山,八百三十里为连山。大抵西北负山,东南带海,水陆会同通道于日南诸国,诚扼塞之地也。

城南向,内城周围三千二百一十五,大五尺,高三丈二尺。明洪武间筑为门七:曰大北(稍东),曰小北,曰正东,曰正西,曰正南(稍东),曰定海西,曰归德。万历间于正南门迤东辟门一,曰文明。新城自内城东南角楼绕环至西南角楼长一千一百二十四丈,高二丈二尺,为门八:东曰永安门,南曰小南门及永清门、五仙门、靖海门、油栏门以至竹栏门,西曰太平门,又东西水关二。

本朝顺治四年,筑东西二翼城,各长二十余丈,各为门一。其初南海县有五羊城,赵佗筑,久废。又城西二十七里为赵佗城,城西一十四里为陆贾城,城南一十里为卢循城,皆废。城上有海山楼、鉴空阁,北城即越秀山,山左有楼五层,名曰镇海。子城有斗南楼,城内有达摩井、石屏台、元妙观,观有东坡井,亦名石龟泉。其建德故宅,今改为光孝寺,有药洲。在城内古翁城之西洲,后有白莲池,西有濂溪书院,北有八贤堂,堂西北有十贤堂。北城外有学士泉、朝汉台,西城外有西禅寺,西六里为星泉,为刘王花坞,城西南有净慧寺,城南二里江中为海珠寺。

内城东南西三面临濠,长二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广四丈;北倚山,无濠。新城前临珠江,无濠。

(注:本文为清朝康熙年间广州府图所附的文字说明,文中标点为编者所加。)

主要参考资料:

《清远市志》编纂委员会:《清远市志(1988—2003)》,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广东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广东历史地图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9月版。

广州市档案局等:《广州历史地图精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感谢关注史志清远微信公众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