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清明特刊】传承一脉清明 涵养文化自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荷文化传承绿色 【江南时报清明特刊】传承一脉清明 涵养文化自信

【江南时报清明特刊】传承一脉清明 涵养文化自信

2024-07-01 13: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承一脉清明 涵养文化自信

  4月的首个周末,南通如皋谢女士外出踏青时,专门采摘了一些柳树嫩叶,用来做杨柳摊饼。吃杨柳摊饼消灾远祸,这是她打小记在心里的一个清明习俗。

  4月4日,在南京工作的媒体人李先生向单位请了假,准备回河南老家祭祖扫墓。对他而言,清明祭扫是不可割舍的“情愫”,多年来从未间断。

  “屋檐滴水,点滴不移。”清明节的文化习惯,随着一代代复制沿袭,在华夏大地传承千年,早已深深印刻在每个人的血脉和言行之中。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随着时代变化,在传承赓续中赋予清明文化新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清明文化溯源:三节相融合一,人文自然兼容

  在中国传统节日“图谱”中,清明节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节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

  清明节是上巳节、清明节气、寒食节三方面因素的合而为一。上巳节(三月三)非常古老,节日当天人们前往水边祓禊,以求吉利而除不祥。同时,上巳节也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的恋爱、促婚配的意用。寒食节起源于汉代的山西太原一带,其节俗内容是禁火与祭祀。唐代时,寒食节被推广到全国,盛极一时。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古人用来标识物候、分别季节、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坐标。“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在这个季节,中华大地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黄河流域气温变暖,雨水增加,百物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学者指出,清明节形成过程,是在儒家伦理支配下,对远古以来遗留风俗的扬弃与选汰。具体来说,当祓禊和“会男女”的习俗逐渐被儒家伦理过滤掉之后,上巳节就在唐宋之际让位、合并给了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给“清明节”贡献了名字,其对物候的关注也促进了清明节审美自然、踏青郊游的诗性人文。寒食节禁火、祭祀的内容便成了后来清明节俗的重要内容。

  清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节气是“天时”,是纯粹的自然时间,节日是“人时”,它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清明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丰富文化价值:滋养艺术创作,增进向上向善

  清明节俗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早已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而深湛的文化价值。

  越过悠悠岁月,清明节俗本身已经化身为文化符号,并促生了众多的艺术精品,成了艺术家陶冶精神的家园、生发创作的源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介之推不言禄》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清明上河图》是古典书画压卷之作;杜牧《清明》等诗歌经久传诵,仅《全唐诗》中关于清明的诗作有三百余首,宋元以来的清明诗词、祭文更是难以计数;到了现当代,与清明相关的现代诗、散文、研究性文章亦是层出不穷。有学者称,回望清明节日的一路烟雨,从诗到词,到曲艺小说,到书画佳作,确有“山阴道上行”的“应接不暇”之感。

  清明节俗所体现出的慎终追远、孝亲敬祖,这对于提升民族凝聚力、激发奋斗意志有着重要意义。在古时,祭祀介之推之忠诚,进而推广至祭祖,不仅士大夫祭祖,更是要普及到“士庶”百姓的最基层,这必然将“忠孝”观念和行为推广及社会的任一角落,对于强化家国一体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不言而喻。在当下,清明节俗不断变化、丰富,清明家祭逐渐扩大到当代社会的先贤祭祀与先烈纪念,引导人们尊亲敬祖,培厚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

  清明节俗中踏青郊游等娱乐活动,蕴含着人们亲近自然、活跃向上、激扬活力的生命诉求。这一特殊时间节点,人们相聚郊野,荡秋千、放风筝、戴柳花、画彩蛋、食青团、开展清明诗会等文化活动,对话历史、亲近自然、融洽亲情,亦是一种值得经久传承的文化精粹。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守正创新,赓续革命情怀

  弘扬清明文化,传承清明节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意义不可估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21年底,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绘就未来五年传承发展工作蓝图。在国家大力推动下,社会各团体、单位纷纷开展追思前人、感怀先贤的文化活动,将传承弘扬清明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跟随时代和环境变化,对清明文化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成为一种鲜明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倡导文明、绿色、无烟祭扫,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清明文化,用鲜花代替纸烛去祭祀和寄托哀思。今年清明节,我省扬州等地各墓园全面釆取禁止焚烧纸钱并启动应急预案举措,各墓园祭扫秩序井然。让祭扫更“文明”、让清明节更“清明”,文明祭扫正在成为一种全民自觉。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网络渠道体验家乡的祭扫活动,或者是参与遥远的中华先贤的祭祀大典,掀起了“云”端寄哀思的新潮。日前,徐州开通了“徐州市96444殡葬公共服务平台”清明网上祭扫平台,倡导市民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等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清明节来临之际,各地缅怀英烈、纪念英雄的气氛日渐浓厚,追忆红色历史、追思忠骨英魂等活动蔚然成风。在江苏,各团体、各单位组织的红色学习教育活动纷纷开展,人们涌入各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文化地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坐落于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从3月30日至4月3日期间,共接待了团队50余批,共1万余人,日均接待超2000人。

  天地清明,春山可望。将“清明时节雨纷纷”动人诗韵镌刻心田,将家族先辈、社会先贤、革命烈士的奋斗情怀融入血脉,在绿色自然、锦绣山河的怀抱中,我们必将迈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实步伐,点亮美好未来。(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清明“联”动,让英烈精神深入人心

  清明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作为自然节气,清明是春耕生产和踏青游赏好时机;作为文化节日,清明是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起着敬祖继志、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根据这些特点,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在全省联家、联教基地及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推动清明文化与楹联文化交融增辉,引导人们在楹联佳作的意旨韵味中,体悟清明文化精髓,在赓续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周游告诉记者。

  省楹联研究会以联教基地为依托,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树立远大理想的活动。周游表示,江苏是一方英雄的土地,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在省楹联研究会组织下,各级楹联组织与各地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组织青少年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地,追寻伟人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一个个鲜活事例,了解党的艰苦奋斗历程。

  省楹联研究会组织青年联家、青年学生学习朗诵有关清明的诗词和楹联,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地考察采风,通过“身临其境”提升对诗联意境的理解认知。诸如唐代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和明代高启的“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等诗句都与南京有关,省楹联研究会结合清明“踏青”习俗,组织大家到实地去踏看绕郭的青山,去领略“纷纷”的细雨绵长,去探寻“杏花村”传说之地。周游介绍说,许多青年学生反映,这样的“踏青”学习方式特別有收获。

  省楹联研究会组织全省联家,在清明前后撰写缅怀和歌颂各个历史时期和各行各业的英烈和英模人物,去年还组织知名联家为全省国家级烈士陵园写联。“在征集过程中,省楹联研究会负责人会带头写、带头创作,并且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周密组织,让全省各级楹联组织和联家能够踊跃参与。”在周游看来,用楹联宣介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民众喜闻乐见,更有实际效果。

  每次征集,联作成百上千汇向省楹联研究会。省楹联研究会组织学会楹联专家,认真审稿,认真遴选,在政治性、思想性方面认真把关,同时注重与文学艺术性的融合。“这样大规模的采风、创作、宣传活动,一方面使烈士英模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联家本身而言,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的洗礼。”周游说。

  省楹联研究会成立近四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游表示,近几年省楹联研究会将中华优秀楹联文化融入“我们的节日”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自强和文化惠民成效,提升了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张姣姣)

赓续“新华红”,彰显家国情怀

  “文章浩荡卫神州,血溅太行志亦酬。党报事艰来日永,同侪心痛老成休。云山遥祭挥无泪,笔阵横开雪大仇。后死吾曹犹健在,不教胡语乱啾啾。”这是1942年著名新闻人邓拓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的《哭何云同志》挽诗。重读这首诗,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仍感受到诗中蕴含着无限的悲痛和“笔阵横开”的气势。

  清明时节,“缅怀”即是主题之一,魏艳鸣将传统文化创作融入节日当中,缅怀《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烈士。1905年出生的何云是《新华日报》第一任社长,1942年5月28日,何云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中牺牲。2014年8月,何云被列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何其壮也!忆太行驰骋,华北纵横,报色鲜红热血写;云亦慰之,看笔墨赓传,江河潮起,松风苍翠劲帆飞。”魏艳鸣告诉记者,在创作这副楹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何云烈士的了解,投身革命的何云深陷囹圄,仍然坚贞不屈,直至壮烈牺牲。为此深感崇敬,特意为烈士创作了这一副嵌名缅怀联作。

  “烈士们的共性是有着英勇无畏的精神,爱党爱国的情怀,何云驰骋太行,创造华北办报的‘太行奇迹’是他的具体事迹,因此写作上联。”魏艳鸣说,在几次楹联活动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接触中,她感受到新华人“新华红”的政治定力,“新华拼”的务实底色。“‘新华红’的红色基因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缅怀和传承烈士精神,将之化作动力,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魏艳鸣认为,《新华日报》将烈士精神世代相传,如今更加发展壮大、勇立潮头,为此创作下联“笔墨赓传,江河潮起”。

  在魏艳鸣看来,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将楹联与书法相结合,使文化更加立体和丰富,老百姓也更加喜闻乐见,从宣传楹联文化和书法文化来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将二者融入到传统节日中,追怀先烈,寄托哀思,家国情怀得到充分彰显。(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奋楫笃行铸丰碑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它实际是寄托着人们的一种信仰。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自古至今就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南京六朝春书画院高级画师谷万祥表示,在这一重大节日,楹联创作者们拿起手中的笔,创作缅怀烈士、祭奠英灵的作品,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深刻意义。

  “谁抛热血头颅,树起丰碑召信仰;我沐清明花雨,长成翠柏护忠魂。”谷万祥为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精心创作了一副形对意联“流水对”,读起来气势磅礴。上联以问句起笔,“谁”包括了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所有先烈们,高耸的烈士纪念碑召唤昭示着后人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联用答句方式表现,“我”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将学习雨花英烈的精神和气节,像山岗上青翠欲滴的苍松翠柏,始终守护着他们的忠魂。

  谷万祥告诉江南时报记者,优秀的楹联创作要动之以“情”,“感动读者先感动自己,要把自我融化进楹联作品中。”通过楹联寄托哀思,尽可能用形象说话,融入真挚情感与创新手法,形成“化悲痛为力量”的震撼效果。

  谷万祥认为,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唯用汉字才可以撰写楹联;楹联文化的水准,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水平。“相信本次大家创作的这些楹联,对于新时代人们祭奠、缅怀、回顾、重温、唤醒、激励……对坚定信仰将起到重要作用。”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奋斗

  今年正值周恩来诞辰125周年,清明时节,淮安区博里镇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邵忠祥撰下楹联《清明忆周总理》——“燕子声声,樱花灿灿,春盛君何在,已是腾飞日;登天揽月,蹈海擒龙,国强道正驰,遍听崛起音。”他告诉江南时报记者:“怀念是为了更好地奋斗。”

  邵忠祥向记者阐释他的创作思路,上联是对周总理的怀念。上分句“燕子声声,樱花灿灿”用典周总理少年时的诗作《春日偶成》中的“樱花红陌上”与“燕子声声里”,原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此处用典,借美好春日喻祖国强盛之景。下分句的“春盛”,换以直接口吻明确点出上分句表达之意;“腾飞”又对应周总理临别好友时说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大气磅礴,气势如虹。下联是对周总理的告慰。“登天揽月,蹈海擒龙”是说中国如今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嫦娥飞天、蛟龙入海、天眼观星、北斗组网……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敢于斗争,勇于胜利。“国强道正驰,遍听崛起音”表示,周总理生前倡导的强国之道,如今正在实现,中华崛起的声音处处回响“这盛世如您所愿”。

  每年春天,邵忠祥都会来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瞻仰革命事迹。撰写该联时,他表示:“周总理一心为公、为国为民的品质值得我们敬仰与怀念。此次清明征联活动,能号召大家更好地继承周总理等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做好自己的事业,建设我们的国家!”(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楹联,清明文化的一种精神载体

  一副挽联,满载对袁隆平院士的颂扬与缅怀;短短两行,寄托对淮海战役奋勇献身烈士的无尽哀思。

  “隆望超逾今古,重任荷肩,愿肥天下何妨瘦?平生挚着追求,鞠躬尽瘁,爱遗人间姓字香。”清明祭英魂,在南京市楹联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楹联研究会驻会名誉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袁裕陵看来,“清明”在民间一般传统习俗中,是个比较“沉重”的概念。对逝去先人的敬仰、缅怀,是清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祭扫、禁火、寒食、踏青、插柳……清明传统习俗文化丰富,而楹联艺术是其形式和精神上的重要载体。袁裕陵说:“楹联是我国乃至世界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炼和艺术化的反映。”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战线上的常规军、主力军、生力军”。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楹联文化走进学校、机关、军营、街道等,走进了千家万户。袁裕陵介绍,就南京而言,楹联家协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金陵老年大学、南大附中、二十九中、秦淮外校、六合广益小学、溧水东庐学校、和凤中学等大、中、小学校都开展了楹联特色课程,并协助编印楹联校本教材。“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已举办了八届,并扩展到全省各设区市。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自2010、2011年举办两届后,于今年又隆重、大规模地重新举办。袁裕陵觉得,这一切都证明了楹联文化的不断发展、弘扬和传承。(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清明祭总理 楹联诉衷情

  “健步扬眉,撑千般局困时危,敌阵挥戈凭指顾;天清日暖,携几缕春风佳讯,海棠含笑祭音容。”是楹联家、书法家郭传良为新华传媒广场周恩来楷模铜像所创作的楹联。郭传良表示,他观察铜像很久发现,周恩来浓眉如剑,眼睛炯炯有神,身姿矫健威武,所以楹联第一句就写了“健步扬眉”。

  “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抗战时期,为在政治舆论宣传上采取攻势,作为《新华日报》董事长的周恩来亲自主持笔阵,传播党的方针政策,拿起宣传的武器来与敌人作斗争,时时处处保卫着《新华日报》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可谓是“撑千般局困时危,敌阵挥戈凭指顾”。

  “天清日暖,携几缕春风佳讯”,郭传良表示,下联有两层意思,一是描述气候环境,时至清明,春风拂面,天气渐暖。二是指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国家繁荣发展,如春天一般生机勃勃。

  春天是海棠开放的季节,郭传良向记者介绍,周恩来生活过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也栽种很多海棠。邓颖超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一文中,也通过海棠花来表达对周恩来的无限爱恋和追思,所以他在下联中运用了“海棠”这一元素。

  清明祭祀,更体现家国情怀。清明时节,寄托哀思,追忆先烈,缅怀英雄的丰功伟绩,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主题。郭传良表示,在清明节,用楹联来纪念革命先烈,将传统文化与节日相结合,这种形式非常独特,希望可以继续传承下去。(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