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划重点: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水河口岸最新通知 临沧划重点: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

临沧划重点: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

2024-02-21 2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云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54.20亿元,比2021年增长4.3%,超过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排名第六,与第一名的福建、江西仅差0.4个百分点。

202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推进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拓展中缅、中老泰印度洋多式联运线路,促进滇越太平洋海铁联运扩容提质,开发全货机航线。 推动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提质升级。

今年的16州市的经济榜单有一个变化,就是千亿元队伍再次扩充。从2019年开始,千亿元这个梯队就以每年一个州市的速度迅速壮大。

2022年也不例外,又新增一名队员——临沧,至此千亿元团队扩展至11个州市。

2022年,临沧以1000.24亿元GDP成功迈入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7%,排名第六。

2023年云南省各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出炉,在总结2022年工作的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对2023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规划。

接下来,主要梳理临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重点产业及项目,结合公开的相关资讯,来看提到了哪些重点领域,其中蕴藏哪些发展机遇。从临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来解读今年临沧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的重点方向。

临沧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临沧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0.24亿元,增长4.7%,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8%,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13亿元,增长3.5%,增速排名全省第6位。

2023年工作任务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为临沧扩大开放, 加快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

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筑牢政治忠诚

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结合临沧市“十四五”规划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政府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和施工图,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临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推进守边固边兴边

把“绿美临沧”作为建设好美丽家园的重要载体,立足“美丽中国、绿美云南、醉美临沧”定位。

大力发展绿美产业,加快培育临沧特色苗木花草及关联的建设管养、生态旅游、科普研学等产业,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快补齐以绿化美化为基础的“绿美+”经济全产业链。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民在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增值收益。

加快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设。扎实推进17个城镇化片区开发,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临沧边合区为重点,统筹抓好沿边城镇规划建设,建好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将镇康、沧源打造成为扩大沿边开放的重要中心城镇。

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扩大开放

推动海公铁联运规模化常态化。 持续推动商签中缅第三国货物过境贸易、国际道路跨境运输、金融合作等双边协定。

加快临沧火车站、云县大临铁路暨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和临沧(清水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建设。

推进孟定清水河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项目建设。落实中缅印度洋新通道集装箱货运物流补助政策,加强多式联运设施建设, 全力实现双向互通海公铁联运标准集装箱1万个以上的目标。

发挥通道优势加快口岸经济发展。抓好通道沿线产业布局,吸引实力雄厚的市场主体落地临沧,大力发展落地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等产业,做大进出口总量,形成口岸经济集群,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争取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口岸、南伞口岸升格为国家口岸,完成孟定清水河口岸智慧化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区、口岸中央商务区等项目实施,促进“大通道+口岸+城镇+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深化跨境农业等对缅开放合作。加强与缅北地区的跨境农业合作,进一步规范和服务好企业境外投资,解决好政策、通关、标准、交易等问题,支持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 合作共建粮食、甘蔗、橡胶、饲草和养殖等农业生产基地。

深化与缅甸等周边国家在边境治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 继续办好中国(临沧)—缅甸(腊戍)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办好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跨境跨贸商洽会。

积极推动清水河至皎漂通道建设,加快援缅滚弄大桥项目施工,拆除重建南伞口岸跨境涵(桥), 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前期工作。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茶产业要提升精深加工、企业品牌引领水平,用名山茶的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临沧茶的市场份额。核桃产业要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脱皮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全资源利用创新型产品研发。

临沧坚果产业要在提升原果品质和产量上下功夫。

林产业要加快现有林草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做强做大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进林板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新增绿色食品基地认证50万亩,认证产品60个。新增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8万亩,认证产品20个。大力发展和推广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特色产业基地。

完成农业投资110亿元,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2%。

持续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聚焦已有的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发展资源经济。

完成能源投资100亿元以上。

加快发展锗、高岭土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用机械、外向型轻纺、小五金家电等产业。加强与大型药企深度合作,做好中药材精深加工。

2023年, 力争全市规上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以上,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净增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30户;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

发挥亚微节品牌优势建设创训养基地。加快创建崖画谷5A级旅游景区,创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和最美乡愁地4个。

实现旅游总收入270亿元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7%。

一体化规划布局壮大园区经济。统筹规划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竞争,推动形成协同互补发展格局,打造规模化、差异化的区域产业集群, 力争园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亿元。

临沧边合区聚焦进出口加工和跨境商贸物流,临沧高新区聚焦绿色食品加工、以锗为主的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凤庆产业园区聚焦核桃、茶叶延链补链,云县产业园区聚焦绿色能源新材料和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

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主导”的思路,加快市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优势园区建设。

扩大内需

抓实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月调度机制,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实施进度。准确把握政策指向、发展方向,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抓实项目前期,争取更多支持。持续打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攻坚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完成产业投资405亿元以上、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0%,实现民间投资占比达45%。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省市4小时、市县2小时、县乡2小时“422”经济圈,全面扫尾“能通全通”工程, 全线建成临沧至清水河、临翔至双江、永德链子桥至耿马勐简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云县至临沧、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临沧段, 累计建成高速公路560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

加快南涧至云县、巍山至凤庆、双江至沧源(勐省)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凤庆至永德、昔归至云县、双江至澜沧高速公路,以及国道G219线永德(户乃)至镇康(白岩)、耿马(班幸)至沧源(南撒)段二级公路建设。

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以上。力争临沧至清水河铁路纳入国铁集团勘察设计计划并启动建设。

完成沧源佤山机场改扩建及临沧博尚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凤庆通用机场,争取将孟定民用运输机场纳入省级、国家级相关规划。

积极开辟直飞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完成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整治。

提升营商环境

大抓招商引资。 突出交通、物流、口岸等开放大通道,紧盯链主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采取市县园区“六个一”举措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借力民营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招商。引进超10亿元优质产业项目10个以上、链主企业10户以上。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民营企业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

实施龙头企业培引计划,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户以上。净增企业1万户以上、“四上”企业116户。

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关键技术10项以上,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8项以上,开发新产品30个以上,组织推荐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相关平台10个以上,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户以上。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全力支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提升办学水平,持续深化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推进临沧职业学院项目建设。

推进边疆文化长廊、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体书店、国门文化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定增长。

2023年,临沧把GDP增速目标定在7%以上。重点聚焦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在扩大开放上持续发力。积极推动清水河至皎漂通道建设,加快援缅滚弄大桥项目施工,拆除重建南伞口岸跨境涵(桥),推进清水河至腊戍高速公路和铁路前期工作。

“面向南亚、肩挑两洋、通江达海”的临沧,口岸经济、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大有可为。

来源:拥抱印度洋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恒春临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