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朝女性发髻小两把头 【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

【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

2024-05-24 0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服饰篇:

清朝(1616年 —1912年 ),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君主集权制王朝,共传十二帝 ,初称后金。 从努尔哈赤建国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公元1644年,满洲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率群臣于天坛祭祀天地,同时宣告清王朝的建立。满洲为女真后裔,在衣冠服饰及风尚习俗方面,都保留着女真族的习惯。清朝帝王因为其以马上得天下,所以坚持满族的紧身易于骑射的装束。清朝建立之初,满族贵族马上推行剃发制度。但是因为南方反抗而起伏不定,统治者未能强行推行。第二年天下初定,强制汉族剃发易装,掀起了轩然大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便是强迫汉民臣服的严酷手段,并且因此杀人无数为史上罕见。民族矛盾尖锐,围绕剃发改装的斗争十分激烈,后来为了缓和矛盾,清朝采用了十从十不从的建议,缓和了当时的紧张局势,对中国服饰的流变有着极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剃去额发,结发垂辫。清朝政府还强迫汉族军民改穿满族人的服装,唯妇女、儒生、徒隶、伶人、和尚、道士以及穿婚服、丧服之人则不在禁限的范围之内。定都北京后,清政府将本族服装定为法服,绵延两千多年、经历变迁的汉民族冠服制度,在清朝遂宣告终结。

清朝服制拟定于入关之前,定都北京后,又吸收了部分汉族服制进行修订。沿袭了礼服、吉服、常服等制式,承袭了象征皇权的十二章纹,保留了满族马蹄袖右衽窄袖紧身直身袍的形式。公元1652年,《服色肩舆永例》经世祖钦定后颁行天下。从此,清朝服式制度正式确立。

清朝晚期,封建社会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境地。甲午战争之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列强武力入侵中国,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90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百日维新是近代对“衣冠之治”的第一波冲击。虽然服制改革没有以政府诏令的形式在全国推行,但是各省学堂中纷纷出现了效仿西式服装、短衣皮靴,文武无别的着装风格。此后,关于服饰变革的要求便在采用西式服装、剪掉发辫、放弃缠足这三个主要方面开展。留学生接触到西方的文化科学,始开剪辫发穿西装的先风,后来军队和学生的服饰也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服制。清王朝迫于形势,准许自由剪发,但积习太深,顽固派也加以阻挠,因而未能实行。

虽然清朝以武力统治中原,使汉族人臣服于自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工艺技术和文化教育方面,汉族都超过满族,并且汉族的社会制度也是较为完备的。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大地后,要统治比自己先进得多的汉民族,因而其为了维护统治地位而采取的一些非常手段来改变汉族人的风俗习惯便不足为奇了。服饰风格受到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审美趣味的影响,注重技巧,注重纹饰,呈现出可类比于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矫揉造作的风格。

清朝的染织工艺空前发展,为面料的精细繁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清朝三大织造江宁、苏州、杭州等。棉织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发展,产棉地区扩大,棉布也成为大宗出口的手工业品。将丝绸产品的精致华贵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民间所有的面料制作也极为精美,而且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当时的面料有锦、绸、缎、绫、罗、绢、绒、葛、布、缂丝、纳纱等,锦中的江宁云锦更是名品。

面料早期以花纹雅丽、色调清新为主,宫廷纹样配色多仿汉、晋、唐、宋各朝而加以变化。纹样在继承明朝纹样的基础上,更为精致细密,甚至发展到堆砌雕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