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的历史功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帝退位的意义 清帝退位的历史功绩

清帝退位的历史功绩

2023-04-14 0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今日,受某些网文的影响,人们对于清皇室退位的看法,基本都以为彼时清室已经不得不退位。是势所必然。

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真实的历史是,清室完全可以不退位,而且如果那样,在列强环伺的当时,整个中国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南北对峙和四分五裂之中。

清室退位,实在讲,有功于历史,有功于社稷。此文以史料为佐证,略加分析。

客观地说,清室退位,其中袁氏作用居首;另外当时主政的隆裕太后无意对抗到底也是重要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南北方力量对比

诚然,辛亥时,南方诸省风起云涌、革命党聚集;但是,北方诸省,尤其是直隶、东三省、陕甘、蒙古、新疆等处,依然是拥戴清廷的居多,特别是东北和直隶、蒙古等处,保守派势力仍然拥有着可观的实力。

比如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直隶总督陈夔龙、陕西巡抚升允、陕甘总督长庚、署两江总督张勋等等。

他们全都忠于清廷,手握重兵。赵尔巽在武昌起义后,极力保护清皇室成员和皇陵,在东北大肆捕杀革命党,处死张榕。

而且,驻京蒙古王公也纷纷表态,坚决拥护清室。表示不惜出钱出兵、购买西式军械、训练蒙古军队一一要“恢复大清、南下灭贼”。

再来看南方的革命军:

他们虽然占据着武昌,南方各省也纷纷宣布独立,但要用武力北上去推翻清政府依然实力不足。

首先,革命军的财政极其困难。

据民国元老胡汉民回忆:安徽前线军情告急,粮饷皆缺,急电南京索饷。孙中山大笔一挥拨款20万,但他却不知所谓“国库”中仅有银元10块。

而就在上海光复的第二天,英国公使朱尔典 就指示驻上海总领事:“起义军政府不得动用任何款项,如海关税入,它已被指定用来偿还外债。”

其次,军事能力不足。根据美国陆军参谋处资料,其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大约有16.4万人(其中完全听命于袁世凯的一共有三镇,即北洋六镇中的第三镇、第四镇、第五镇),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据日本武官估计大约有30-40万人,但是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不足。

此外,数量庞大的清末地方新军、旧军(如陕甘、苏北、山东等地的军队)仍然效忠清廷。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南方革命党人不得不把推翻清室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

黄兴就说袁世凯,“若能赞成共和,必可举为总统”;

黎元洪也捎信给袁世凯:“予为项城计,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统,当推首选”;

孙中山在1912年1月2日复袁世凯电中也说:“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辛亥爆发后,清廷在北方诸省根基仍在。

第二、北洋军内部力量对比

北洋系军队,是当时全中国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不夸张的说,其政治倾向决定了整个天下大势。

当时的袁世凯,之所以成为举国关注的人物,主要原因之一是他掌握着清末最精锐的军事团一一北洋六镇。

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在北洋六镇之中,实际完全听命于袁氏的,只不过三镇而已。

即第三镇(统制官段祺瑞)、第四镇(统制官吴凤岭)、第五镇(统制官吴长纯)。

其余的:第一镇是清室禁军,全部是八旗子弟;第二镇和第六镇的统制官冯国璋、王士珍、张怀芝等都心向清室。

比如,当时武昌前线的指挥官冯国璋指挥北洋军猛攻,取得了阳夏之战的胜利,革命军大败,兵锋直指武昌。

此时的冯国璋大得隆裕太后的恩宠,他甚至对隆裕表示,“只要多给我一点军饷,我都可以把革命军灭了,不需要老袁”。

最后,袁世凯不得不施展手腕,用段祺瑞代替了冯国璋担任前线总指挥,才终于稳住了局面——北洋军停止了对武昌的进攻。

袁世凯内有北洋军的拥戴,外有列强的支持,当然想要借革命党的势力逼迫清帝退位,自己来当“大总统”。

但是,他也面对着清室封疆大吏的反对。

比如上文中说过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直隶总督陈夔龙、陕西巡抚升允、陕甘总督长庚、署两江总督张勋等。

当时的一篇报道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种情况:“奉督赵次帅,黑抚周少帅,陕抚升吉帅,甘督长少帅均有电报至京,绝对不承认共和,其措词均极坚决。袁内阁非常焦灼.....”

而且,北洋集团内部,冯国璋、王士珍等反对共和。

天津的张怀芝态度更加激烈(北洋第二镇统制官),他在南北和谈出现波折之后,发电报至京:“为保持君主残局起见,发起军界联合会,即行号召张勋、倪嗣冲、张彪、曹锟辈结为死党,同力抵抗”。

与此同时,东北军队也蠢蠢欲动。东北统制官潘矩楹就致电反对议和,张作霖也致电内阁说“非以武力不足解大局”;两江总督张勋也痛骂袁氏,并扬言与之决一死战。

另外,京师禁卫军中的工、辎、机等军官团体也发布通告,主张开战:革命党是“天下之公敌也,既云公敌,即当群起而攻之”——向来接受忠君教育的中下层军官、士卒,不明时势,意气行事,搞的京城气氛十分紧张。袁世凯内阁为此头痛不已。

第三、袁世凯的运气极好

首先,袁氏充分利用了隆裕太后性情懦弱、不善政事的特点(跟她姑妈慈禧太不像了),屡屡故意夸大革命党的势力和要求,吓坏了这个可怜的寡妇。

其次,袁氏利用掌控的军队将领,以段祺瑞为首多次联名致电清廷,“为共和造势”。

再有,袁氏运势极佳。

1912年1月26日,清宗社党首领良弼被革命党人刺杀,保守派失去了主心骨,呈瓦解之势。

而当时位置最关键的直隶总督陈夔龙,意识到隆裕太后有接受退位的迹象时,表示无法接受,就此“挂冠而去”——让袁世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他立即让其表弟张镇芳接手直隶总督——为今后的"劝清帝退位"除去了一个最大的绊脚石!

第四、清室主动退位,实在是国之大幸!

我们必须要看到,如果当时清室拒不退位,战争必然会延长,中国很可能会分裂。

清室并非一定要退位不可。如果当时的隆裕太后像慈禧一样顽固,那整个南北双方将陷入大规模的冲突当中——东北、西北、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忠于清室的军队将与革命军战斗不息。

比如,1911年10月22日,西安爆发起义,起义军占领了西安城。但是,陕甘总督升允退往甘肃,随即率领战斗力较强且忠于清室的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西安起义军岌岌可危。最终,1912年2月,传来清帝退位的消息,甘军没了主心骨,遂撤军。

而且,即使袁世凯的北洋军内部也会分裂。

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会给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以口实。

最有可能的是沙俄和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东北、西北,那样一来,中国将会四分五裂。

此外,如果当时隆裕太后听信某些王公的劝说,退归东北,那么对国家的影响将更为严重。

东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东三省的总督赵尔巽和掌握军权的张作霖忠于清室,精锐的禁军(北洋军第一镇)会拱卫盛京,保护清廷;张怀芝的第二镇、第六镇也势必跟随清廷北上,蒙古王公当然会站在清廷一边。

北洋军

而且,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制定了对东北问题的决议:“关于满洲问题的根本解决,专待对我国家有利之时机到来,今后应致力于在清国本土培植势力,并努力设法使其他各国承认帝国在该地区之优势地位。”

可以说,正是由于清廷《退位诏书》的及时发布,才使得日本这一阴谋没能得逞——清帝《退位诏书》中明示中外:“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之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从而宣告了民国对于清代领土的完全继承权。

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抵达北京,应邀参加清皇室在那桐府邸举行的欢迎晚宴。

在宴会上,孙中山高度赞扬隆裕太后:“太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1912年9月11日·绍英日记》)。

第五、辛亥的消极影响——边疆的分离倾向

辛亥后,天下大乱,最严重的消极影响之一就是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陷入半独立状态,造成了国家民族事实上的分裂。

如西藏方面,1909年,清廷派四川总督赵尔丰(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之弟)率领四川新军入藏,一路击溃达赖集团的藏军抵抗,于1910年初占领拉萨,随后又派大军深入藏南,擒获藏南波密地区的割据势力头目白马青翁,牢牢控制了藏南。

自此,赵尔丰趁势在西藏开展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废除宗教政权。

但是,辛亥的爆发彻底打乱了这一切,驻藏川军大部分跑回内地,赵尔丰被革命党抓获处斩。

达赖集团重返西藏,自此西藏成为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直至1951年。

外蒙的情况同样如此,1911年12月,外蒙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趁辛亥之际,勾结俄国,驱逐清廷在库伦(乌兰巴托)的办事大臣和驻蒙清军,外蒙陷入事实上的独立状态。

新疆亦复如此。

1913年2月,隆裕太后去世。

当时的驻京各外国使馆降半旗,袁世凯亲临致祭。彼时媒体报刊对隆裕太后的身后评价:“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

退位后的隆裕太后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专刊,辛亥革命资料类、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

2、《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3、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