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精选4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清塘荷韵原文朗读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精选4篇)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精选4篇)

2023-10-10 0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精选4篇)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 篇1

  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丢分大项,虽然一般每小题都能得到分数,但很难把分数拿全,这一直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十分头疼和困惑的问题,为什么“阅读理解”这么难?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好了有关《清塘荷韵》阅读答案,欢迎前来学习。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⑩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1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同名篇目,有删节)

  《清塘荷韵》阅读题:

  17.清塘荷韵,美在何处?请从荷的风姿、神韵、意趣三个角度加以分析。(6分)

  18.如果把文中的第④、第⑤自然段删除,行不行,为什么?(7分)

  19.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5分)

  《清塘荷韵》试题答案:

  17.【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分析形象的能力。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清塘荷景是全文的主角,也是作者的审美对象,全文始终把荷叶、荷花当做写作的主体,从播种到生命的萌动、生长、凋落,每一个细节都牵动读者去体验生命的每一次悸动。初读本文,以时间为序,一目了然,细细品味,你会摸索到潜藏的情感暗流,从作者对荷花播种之后的切切翘盼,到荷叶萌生之后的哲理之思,再到荷花盛开的闲情逸致,及至对冬日残荷的殷殷祝福,通篇流动着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和挚爱,传达着对生命颂赞的主题。抓住荷叶、荷花、落瓣三组意象,也就抓住了荷韵:荷花的“傲”、荷叶的“勇”、落花的“静”。

  【答案】风姿:荷是秀雅的(1分),它迎风弄姿,睥睨一切(1分);

  神韵:荷是顽强的(1分),它活埋四年,不曾言弃(1分);

  意趣:荷是宁静的(1分),它优美淡然,洒脱飘逸(1分)。

  1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然后分析这部分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答案】不好(1分)①内容上:从最初投放种子写起,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期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期盼(2分);虽然沉静了三年,但只要生命不止,一定会有生命勃发的时机,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

  ②结构上:为下文写荷叶满塘的狂喜和对荷坚忍不拔精神的赞美作铺垫(2分)。

  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把握主旨、探究分析能力。本文写的是莲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莲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先生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本题既考查了审题能力,注意第一问的句式,又要求结合原文内容。只答强者、智者得一分,弘扬生命或彻悟生命一分;结合原文分析一分;理由充分两分;两点任答一点得全分;其他答案只要有道理都可参照给分。

  【答案】①是张扬生命的强者(2分)。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2分),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破壳而出,“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正是生命强者的真实写照。(1分)

  ②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一般来说,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凄凉、萧条之感,作者笔下荷花的凋落却是一幅生动细腻、柔和宁静的美丽画面:月下荷塘,流水脉脉,微风不经意时吹落了一叶荷瓣,倒影上浮,花瓣飘荡(1分)。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曾深感了生命的快乐。离去时如此宁静安详,如此飘逸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2分)。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 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 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荷之韵

  2、 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清塘荷韵》教学设计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法:

  阅读——讨论——体悟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大家说一说人们为什么喜爱荷花 ?你读过哪些写荷花的诗文?

  教师提示:荷花美丽,荷花圣洁,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如杨万里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他即喜爱初露水面的清纯的小荷,也喜爱热烈火红的盛开的荷花。周敦颐的《爱莲说》 写的是莲荷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是物境之美,表达的是自己淡淡的忧伤和 喜悦,而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1997年86岁高龄写的《清塘荷韵》又是写荷花什么呢?他对荷花情有何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莲荷的什么故事

  学生讨论归纳概括

  明确:恋荷——种荷——盼荷——护荷——赞荷——名荷——赏荷——祝荷

  2、找出表现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语句

  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情绪的起伏

  “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块心病。”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小结:与《荷塘月色》相比虽然同为写景抒情的'散文,但《清塘荷韵》并不重在写外在的景,而重在写荷花内在的韵致,文中作者情绪的起伏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体验…...

  三、体悟荷之韵

  1、 师提示: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和怜爱跃入了红湖,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为什么呢?他对荷情有何钟?荷之韵究竟何在?

  生答:生命力……

  2、 找出写荷这种生命力的语段,集体朗读

  师提示:我们很难想象,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是怎样暗暗积蓄着力量,是怎样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一千多个日夜过去了,在经历了漫长的寂寞后,第四年,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槃。同学们能对对寂寞沼泽中的莲子或跃出水面的盛开的荷花说上两句吗?

  生答:……

  3、 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生答:临风之草 迎霜之菊 竭泽之鱼……

  师简介季羡林先生本人 《牛棚杂记》

  4、 这是生命萌发,蓬勃发展时所体现的生机盎然,顽强与美丽,那面对生命的凋零,老人又是怎样去看的呢?文章中有一段关于莲瓣凋落的描写,请一位学生朗读,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生讨论回答

  师提示:“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心中已是沉甸甸的厚实,微风已拂不起半点涟漪。望着坠落的莲瓣,心中反而更添一份宁静,这便是对生命的彻悟。这瓣荷花,曾饱尝孕育的艰辛,也曾感受生命的快乐,而此时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5、 小结: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四、探究主旨

  师:同学们,荷花正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面对生命凋零所表现的超然脱俗而尽显风韵,成了牵动作者情怀的挚爱,也成为我们眼中的一道风景。

  (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你又如何理解“季荷”这一称呼?)

  这是周一良先生所赐之名,引导学生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来理解,体会作者借荷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对顽强精神和豁达人生境界的追求。荷如人,人即荷,作者与“荷”在精神世界是融合的。

  五、本课结语

  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它们以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以生命启示了心有灵犀的人们。季羡林老人从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那我们也学习季老先生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去发现美,去探求美的真谛吧

  六、布置作业 搜集写荷花的诗歌,体味鉴赏,探讨作者对荷花的深层思考。

  《清塘荷韵》教学小结与课后反思

  上过本课之后,先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对文本的把握、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探究也可以。学生吧,上课时也能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很融洽,学生对季老的人生感悟理解了,很有感触的,我当时看到他们那清澈的眼神,内心是无比激动的。之所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能与学生反复读课文有关。因为这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比较深奥,课前很是担心学生的接受能力,怕他们理解不到文中表现的理趣,理解不到季羡林先生在本文中所渗透的禅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在反复阅读中逐渐体会作者的深意。另外,我觉得教师的引导也比较到位,使学生不知不觉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走进藕花深处,去寻幽探胜。

  现在冷静地思索,感觉本课上得不尽如人意,具体分析如下。

  美中不足,我觉得在体会荷花的飘零美时,教师的引导完全可以更精炼一些、更透彻一些,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拖沓,节省出时间,不至于拖堂了。

  问题探讨:这种顽强而美丽的生命,这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 这个问题设计得不错,但是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没有深入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只是从读过的课文里找例子,没有新意,这也是他们作文写得浅薄的原因之一。教师结合季老的《牛棚杂忆》,讲讲逆境中的季老顽强生活学习的事迹,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啊。比如许多社会底层的人。

  对“荷之韵”的理解,我认为不仅是生命力顽强,还包括它的美丽、恬淡和对生命的彻悟等。比如说““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这是历经苦难之后的荷花的从容与淡定,它走了,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能以如此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荷花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86岁高龄的季老对生命的感悟与参透,不可轻易丢掉的一笔。我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理解不到位也没有深究,很可惜。

  此外,对于美文要美读,我这节课做得不太好。只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是很不够的,还可以对重点段落精读,美读,在读中品味文章的意蕴。比如,课文6、7、8段,描写荷叶、荷花的精美语段,很有嚼头,适于美读。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品赏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的参悟

  3、运用三读法和问题法引导阅读

  教学重点:

  荷之韵的品味

  教学难点:

  文中蕴含的理趣(佛理)的品赏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二、 导入新课

  看到荷花,我们马上会想起一些古代咏荷的名句。比如说……荷花呀,不仅古人喜欢,今人也喜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两篇咏荷的文章,可谓“双峰对峙,二荷并举”。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篇是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去品味他笔下的荷韵。

  三、 解读文本

  明确用三读法。点一下哪三读,怎么读(一读 感知:指向整体 文体 思路 内容;二读 理解:指向局部 关键词 关键句;三读 品赏 指向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一读 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大致内容,这是阅读的第一个环节。感知

  学生回答……

  明确:1~2 希望池塘里有荷花 3~8 荷的生长过程

  9~11由荷而得到的感悟 12祝福“季荷”

  过渡:经过刚才的初读,我们已初步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大致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对文章的具体段落,进行理解性阅读,这是阅读的第二个环节。

  (二)板书: 理解

  昨天,我们同学在预习课文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呀,我选择了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1、如何理解周一良先生所赐的“季荷”二字?(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水平,能抓住关键词提问)你已经作了哪些思考?

  坚韧

  荷 勃发/爆发 季羡林

  个性

  季荷

  思路点拨:荷是季羡林种的,而且他非常爱荷。“ 荷”是怎样的?(这“趣”在荷身上有哪些体现?)季羡林又是怎样的(结合手头的资料)?两者是契合的。所以称之为“季荷”。相机读第6节,第8节。

  过渡:难道仅仅是荷花和季羡林的身上有这些特点吗? ( 一切生命都有。)齐读这句话。这是有着特殊经历的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啊。

  这种由一个具体的物象来说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手法呢?板书:托物言志。他托的是什么物呢?荷

  那么,从内容上看,我们对文章的解读能不能就到此为止呢? 为什么?

  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电脑展示)

  第9节中“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这句话中的“池花对影落”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境界?

  还有……等同学提出:第10节好像与全文内容脱节,是否可以删去?

  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指向了文章的深层意蕴。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入阅读流程的第三个环节了。

  (三)板书: 品赏

  同学们积极思考的热情也感染了我。我发现你们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围绕第9小节的一个词语的。能把它找出来吗?(参悟)由这个词语,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一个问题串起对整个第二大部分的品赏呢?

  学生问……

  明确:试分析第9到第11节是怎样围绕“参悟”二字而展开的。

  请每组讨论一节,先自由朗读相关段落,再整组讨论,然后我请同学到讲台上谈谈你们的看法。

  “池花对影落”究竟是什么样的境界?

  思路点拨:“落”字意味着什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句吗?结合语境,关注这句话在本小节的作用(概括上面描述的景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结合作者的情况谈境界:……(淡然面对生死)

  “合为一”意味着什么? ……(超然面对真幻)

  请女生齐读第8小节,我们都来领悟这种境界

  现在有请第二组的代表

  ( 第10节好像与全文内容脱节,能否删去? )

  引导:这一节写了什么?(小猫入水戏月)运用什么手法(衬托作者爱荷)

  与上文的关系(小猫分不清真幻,没有参悟透)

  教师小结,过渡:这一节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怎么能删去呢?相机请男生齐读第10节。

  第三组的代表在哪里?

  第四组可能已经等得着急了,现在就轮到你们了,谁来说呢?

  点拨:雪莱的原意(比喻严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希望),“冬天”和“春天”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天气变寒,荷花翠妆褪尽,满池残荷,继而消逝得无影无踪;荷叶嫩绿,亭亭如盖,迎风弄姿)结合作者作者的有关情况说说(人生的迟暮之年;没有颓废忧伤,能平静的面对一切,在他看来,生死也好,真幻也好,都要看得淡一些,不必较真。该走的自然会走,该来的必定会来。正因如此,他对未来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相信自己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 这就是一位智者对人生的参悟啊。

  板书:参悟

  总结:正因为他参悟了人生,所以当风雨来临时,他能平静的面对,也就表现出坚韧、勃发、与众不同的精神。因为他相信该走的一定会走的,该来的也必然会来的。现在我们回头来看看题目“清塘荷韵”中的“荷韵”其实就是一个字,这个字也就在题目中。“清”

  板书:清韵

  而这种清韵仅仅体现在荷身上吗,其实题目中的另一个字也体现了“清”

  的特点。就剩下一个字了“塘” 板书:塘

  过渡: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对人生的大彻大悟,而作为风华正茂的学生,你从中汲取到了哪些精神养料呢?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同学学会了如何对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讨论了同学们提出的部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好,比如,文末“我为我的季荷祝福”中的“季荷”与第8节提到的“季荷”含义一样吗?这些就请课后研究,合作解决。而就课文的解读而言,我们经历了一个“感知、理解、品赏”的阅读过程。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们获得了景的享受,情的陶冶,理的启迪。我们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家的内心世界,也走进了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布置作业

  作为文人精神的一种寄托,荷花承载了丰富的意蕴。请同学们试着去探究中国的“荷文化”。

  探究性学习课题:开在中国文化里的“荷”。可以从历史、民俗、典故、传说、风景、文学、宗教、艺术……角度去展开研究。

季羡林《清塘荷韵》阅读答案 篇4

  《清塘荷韵》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

  2、 品味荷之韵:张扬生命的强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3、 讨论探究荷花在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4、 通过阅读文本,从满池塘那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体会生命力的顽强,坚信——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荷之韵。

  2、 让学生体会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荷花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生植物,有谁知道荷花还有什么别名?(莲花、芙蕖、藕花、芙蓉、菡萏等)(板书)

  2、展示荷花的几幅图片,请学生找出与之相配的诗句。

  (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荷花的诗文也是举不胜举的,仅在《全唐诗》中就有十九首写荷花的诗,仅李白一人就写了八首。荷花美丽,荷花圣洁,人们在荷花身上寄托了不同的感情,周敦颐的《爱莲说》写的是莲荷高洁的品性,朱自清《荷塘月色》写的是物境之美,表达的是自己淡淡的忧伤和喜悦,而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1997年86岁高龄写的《清塘荷韵》又是写荷花什么呢?他对荷花情有何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

  二、作者简介

  请你谈谈你所了解的季羡林。(配合作者图片及文字,简介季羡林生平学术成就及创作。)

  ——季羡林: 1911 年生 ,山东临清县人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精通数国文字,出访过几十个国家,且掌握几种古老的文字,对印度文化与佛学又有深入研究,可谓是学贯中西古今.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出版有散文集《牛棚杂忆》等。

  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道家思想较浓厚的一个人,他追求清静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2、请同学们放声地自由诵读课文,理清行文的线索,并用带“荷”的两个字来归纳文章段落。

  ——荷(线索):  想荷(1-2段) —— 种荷(3段)        

  盼荷(4-6段)—— 赞荷(7段)           

  赏荷(8-12段)—— 祝荷(13段)

  四、品读课文,探究主旨

  1、请同学们朗读1-2节,说说作者种荷的缘由?作用是什么?

  ——自己的思想守旧;中国人都爱菊;

  为后文的期待与欣赏埋下伏笔。

  2、请同学们自读3-6节,说说荷花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而作者的心情产生怎么样的变化?(圈划出荷花成长的句子以及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

  3、荷叶初长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还是觉得这是有些灰心的一年?

  ——明确:五六片、圆圆的细叶、细弱单薄、可怜兮兮

  因为之前作者希望的是满池塘的荷花,可实际荷花长得太慢了,由于对荷花的极度的喜爱,他担心这样孤零零的荷花终究不能达成自己的愿望。

  4、作者又是如何描写第四年的荷花的呢?(书中圈划)

  5、作者从种荷、盼荷的过程中,领悟到了怎么样的生活哲理?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学生齐读,后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是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观点的句子)不仅荷花,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具有生命力,它们往往以任何人都无法抵御的力量在蓬勃生长着。

  6、文章为表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从最初投放种子写起,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期待,作者不惜笔墨,直写到荷叶满塘才让读者放下那颗期待的心。如果把文中的第4、第5自然段删除,表达上会有什么变化?请用心体会一下。

  ——不能去掉。4、5两段起铺垫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期盼,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沉静了三年,但只要生命不止,一定会有生命勃发的时机。

  7、品读第8段,说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与“燕园其他池塘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突出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旺盛生命力。(生命的勃发)

  外形之美:红艳耀目、与众不同、卓然挺立、迎风弄姿

  内在气质:睥睨一切、高高凌驾(超凡脱俗)

  8、齐读第9、10两段,说说这两段分别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来?)

  ——月夜塘荷的宁静之美;小波斯猫落水;

  动静结合,映衬了月夜荷塘的宁静、静谧和热闹之美。

  喜爱、沉醉在这荷塘的静谧之美中。(如:徘徊;静静地吮吸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9、指名朗读第11段,请同学们说说这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侧面描写,突出荷花的美。

  (本文中有正面描写荷花的美,而作者沉醉于这美丽的荷塘,而身边的其他人也加入到了欣赏荷花的队伍中来,这都是从侧面来突出荷花的优美。所以本文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10、人们常用“残荷败柳”来形容冬天的荷塘,但作者在文中却说“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荷花所做的“春天的梦”有什么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说荷花做着“春天的梦”是指在严寒的冬季,荷花的生命状态也不是停止的,它会为来年的盛开做着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该句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给予的无限深情。(导:4、5段中,虽然荷花没有开放,但是它们的梦想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也正因为如此,才换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荷塘。)——作者赋予自然界变化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情感,表达了一种向往美好的信心。从这种意义上说,荷花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也是永恒的。

  11、请同学们齐读第8节中“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思考以下问题:

  a一般的生命的凋零总是给人怎么样的感觉?(凄凉、萧索)

  b那么作者笔下这段关于落花的描绘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惨悟透了什么?

  (这瓣荷花,曾饱尝过孕育的艰辛,也感受到生命的快乐。现在它要悄然离去了,那便顺应自然吧。它走得如此飘逸、洒脱。)

  (能以这样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实在是彻悟生命的智者。体现了季老豁达、超然、彻悟生命的人生境界。——这是作者从荷花上体悟出来的。)

  12、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翼和怜爱跃入了红湖,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绊,随之起伏,为什么呢?他对荷情有何钟?荷之韵究竟何在?(总结)

  ——生命的孕育之美;勃发之美;外形之美(风姿绰约、气质脱俗);静谧之美;热闹之美;永恒之美;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托物言志:本文对荷花孕育的艰辛过程的描写其实就是为了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以及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13、教师小结: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花应该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它们以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以生命启示了心有灵犀的人们。季羡林老人从荷花的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感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和顽强,那我们也学习季老先生去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去发现美,去探求美的真谛吧。

  五、单元主题总结: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点击》练习

  2、推荐阅读三本书:《牛棚杂忆》《清塘荷韵》《我的人生感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