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芬:从混龄班幼儿协商策略看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混龄班的坏处案例 武建芬:从混龄班幼儿协商策略看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武建芬:从混龄班幼儿协商策略看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2024-06-20 0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协商策略水平看幼儿

心理理论水平

为了从幼儿协商策略水平背后探寻幼儿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根据已有研究,本文从幼儿协商策略的三个水平来探析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由此,研究以自然状态下的混龄班幼儿为观察对象,在间接观察中收集大量幼儿同伴间协商行为的案例,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说明幼儿协商策略背后所体现的心理理论。

以自我为导向的策略水平

(指向自我意图和行为调整)

幼儿使用协商策略的出发点多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关注自己的利益,从而运用协商策略来调整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使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幼儿在此水平中为了达到自己的意图,通常会希望别人行为改变,有初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心理理论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案例1:我要告诉老师

故事时间到了,雯雯(大班)、小宝(大班)一起阅读绘本《永远永远爱你》。这时候,甜甜(小班)走过来说:“雯雯姐姐,我也想看。”雯雯和小宝都没有说话。甜甜直接将雯雯和小宝手里的故事书抢了过来。雯雯和小宝很生气地说:“我们先拿的。”甜甜说:“我要去告诉老师,你们不和我一起玩。”雯雯说:“那我们一起看好不好?”雯雯将书拿了过去,甜甜和小宝坐在她旁边。阅读的时候,甜甜一直用手将书拉到自己的面前。后来,甜甜跑到老师面前,对老师说:“老师,雯雯姐姐和小宝不给我看。”

这是一个与“物”有关的协商行为。愿望常常被看作心理理论的一种核心要素。 学前儿童对“愿望”的认识与理解,要先于“信念”“意图”。幼儿往往为了达到自己参与到游戏中的愿望而萌发协商意识。 2岁时幼儿开始初步认识行为和意图之间的关系,常用“我想要”“我打算”等来说明自己的意图指向的行为。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为了看绘本故事,小班的甜甜用“我也想看”与雯雯和小宝协商,以满足自己看书的意图。当雯雯和小宝没有回应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满足她自己的愿望,甜甜嚷着要告诉老师(说明自己的意图,威胁雯雯)。大班的雯雯准确地预测到甜甜告诉老师想看书的意图。此时,为了不让甜甜告诉老师,雯雯请甜甜和他们一起看。在看书过程中,甜甜一直想要将书放在自己身上,并没有考虑到雯雯和小宝的感受,只是想将书“占为已有”。当自己意图没有得到满足时候,甜甜还是吵着告诉老师。

可见,即使甜甜已经和雯雯、小宝一起看,但这种看书方式还是没有满足甜甜自己占有书的意愿,所以,她还是要去告诉老师。可见,甜甜已经具备了理解自己意图的能力,知道为了达到自己的意图而与同伴协商,同时甜甜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雯雯的心理,并知道雯雯害怕老师的批评,她相信这种威胁会促使雯雯尽快把书给她。

也就是说,甜甜想通过雯雯信念的改变来使自己的意图得到满足。但就雯雯而言,她已经可以根据别人(甜甜)的意图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据此可以看出,雯雯和甜甜的心理理论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小班阶段的幼儿可以揣摩他人的心思,但是不会使用协商策略。该阶段幼儿的心理理论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

以他人为导向的策略水平

(指向他人意图和行为改变)

4~5岁幼儿逐渐开始“去自我中心”,能够简单地推测对方的意图,确定采取某种合适的行为。4岁半是幼儿获得心理理论的重要转折点。在该水平,幼儿可以在协商过程中预测他人的意图,同时考虑到双方的利益,从而适当地调整自己或对方的行为。

案例2:这个可以玩

康康(小班)和西西(中班)一起在玩建构游戏。康康不时地看西西搭建的作品(比康康搭建得丰富),直接拿了一个小玩具。西西注意到了康康,对康康说:“这筐里还有很多玩具,你可以玩这里的。”说着,西西将玩具筐拿到了康康面前。康康没有说话,这时西西说:“你看,这个可以做喷泉。”说着,将玩具放在了康康身边。康康拿起说:“好呀,我可以在这边搭一个游泳池。”两人坐在地上一起玩。康康说:“这是喷泉,那游泳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搭一个游泳池,好吗?”西西翻了翻材料,对康康说:“这个可以。”一边说一边帮康康搭上。“好了,做好了。”康康开心地说。

这也是一个与“物”相关的协商行为。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使用协商策略上存在差异。小班康康首先通过眼神和动作(不时地看西西)来表达自己想要西西手中玩具的意图。很显然,康康的心理理论水平较低,他只知道自己想要玩,直接拿起了一个玩具。而中班的西西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康康的意图——对自己的玩具感兴趣,于是马上对康康说:“这筐里还有很多玩具,你可以玩这里的。”并且将玩具送到康康的面前。康康对西西的建议很满意,开始和西西一起拼搭飞船。

可以看出,西西已经具备了推测他人意图的能力,知道康康想玩自己的玩具,于是和康康协商。这个协商策略水平表明幼儿西西的心理理论水平处于中级阶段。康康一开始对西西的建议“无动于衷”,直到西西的建议可以满足他的意图之后他才逐渐开始游戏。我们可以发现,西西可预测他人意图并与之协商,但是康康没有此类行为表现。

研究表明,4岁左右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分水岭。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寻找最适合游戏的协商策略,通常以他人的需要为协商行为的出发点,会逐渐考虑到什么样的协商策略最能满足他人意图。理解了意图和动机的幼儿能够运用合适的协商策略,他们不仅观察到直接的行为,还“看到”了他人内心的想法。

我们知道,幼儿是好模仿的。 在混龄教育中,年龄较大的幼儿使用协商策略,通过与同伴协商共同完成游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年龄较小的幼儿树立了一个榜样作用。他们会慢慢知道,原来遇到问题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正如案例2,康康在得到了西西示范给他的协商策略后,在后面遇到问题的时候,康康也主动和西西协商。康康有关同伴交往的认知已经发生改变。那么自此以后,在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康康有可能会采用策略与同伴协商。

两种导向融合的策略水平

(指向双向意图和行为改变)

处于两种导向融合(指向双方意图和行为改变)策略水平的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和对方的意图实施协商策略。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理论水平发展更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为了游戏顺利进行而不断地协调自己和对方的意图,从而发生行为的改变。

案例3:我们一起玩

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围在旋转木马旁边。慢慢地排起了队伍。瑶瑶(大班)对轩轩(中班)说:“我们一起坐上来。”瑶瑶和轩轩坐了上去。这个时候,朋朋(大班)说:“让我先玩好不好?”轩轩说:“可是我们已经在玩了。”说着,轩轩和瑶瑶用力地转动木马。朋朋说:“那等你玩到第10分钟的时候,就给我可以吗?”瑶瑶说:“那你要先推我们。”朋朋说:“可以啊。”瑶瑶笑着说:“等10分钟后,我就给你。”朋朋开心地用力推动旋转木马。等过了“10分钟”,瑶瑶和轩轩把旋转木马给了朋朋。

在游戏中,幼儿需要判断对方意图的能力,也需要具有协调自己和对方意图的能力,这样协商成功的概率就显著增加。在这一水平阶段的幼儿,协商策略出现,意味着合作的实现。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朋朋一开始运用协商策略是以自我意图为导向的,她想要先玩旋转木马,所以她对轩轩说:“让我先玩好不好?”但是瑶瑶并没有同意朋朋的建议。这个时候朋朋没有吵闹,而是继续想办法进行协商。于是,当朋朋意识到瑶瑶不会停下旋转木马让她玩的时候,她再次运用协商策略,提议10分钟后给她玩。这个时候,朋朋协商策略水平已经出现了以双方意图为导向,她觉得每个人玩10分钟,大家都可以玩得到。这个时候,瑶瑶也提出了建议,让朋朋先来推他们才可以。朋朋答应了瑶瑶后,瑶瑶的意图得到了满足,于是做出了让步,并答应10分钟过后给朋朋玩。

可以看出,朋朋和瑶瑶为了玩旋转木马进行了数次协商。这说明,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心理理论水平已经达到了更高层次,双方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对方的意图,并且通过协商在使双方意图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发生彼此行为的改变,最终双方意见达成一致。

案例中的轩轩是中班幼儿,当朋朋因为想玩旋转木马和轩轩协商的时候,轩轩的反应就是他已经在玩这个旋转木马了,并据此大力摇晃旋转木马(向朋朋说明这个旋转木马属于他)。但是最后当朋朋和瑶瑶达成一致的时候,轩轩没有吵闹。这说明,瑶瑶和朋朋协商时,轩轩也意识到了朋朋的意图,知道朋朋也想玩,并可以理解、支持瑶瑶的协商策略,由此说明她的心理理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

教育建议

幼儿协商策略的使用与心理理论显著相关。 协商能力强的幼儿能够洞察他人的意图和想法。皮亚杰认为,年幼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还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和感情。 随着游戏的开展,体验冲突、谈判或者协商就出现了。幼儿在进行协商时,必定猜测自己或者对方的意图,调整自己的协商策略。混龄班幼儿的交往更是丰富多彩。 “以大带小”模式为幼儿心理理论、同伴交往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的平台。为了使教师和家长正确区分幼儿使用协商策略的意图、对幼儿进行及时、科学的引导、准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首先,科学观察、准确解读幼儿协商策略。幼儿协商策略的使用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幼儿在运用协商策略时,教师和家长不仅要关注协商的结果如何,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幼儿是如何协商、运用何种策略体现幼儿何种心理理论水平。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与心理理论水平呈正相关。对于幼儿来说,其运用的协商策略直接关系到协商结果以及同伴关系。对此, 教师和家长要以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精湛的分析能力,甄别幼儿使用协商策略的目的,引导幼儿友好地与同伴协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其次,重视混龄教育,提供更多的异龄同伴交往情境。幼儿不是单一的学习者,只有在同伴交往的情境中,幼儿才会发现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会与同伴的观点相冲突、相矛盾。由此,幼儿才会在交往中慢慢学习通过与同伴沟通、合作、协商来解决冲突。混龄教育中,年龄大的幼儿常常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年龄小的同伴的能力,年龄小的幼儿可以从年龄大的幼儿那里学到许多新的技能。

换言之,混龄教育实则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最近发展区”,幼儿会在模仿与学习中强化自己的协商策略,也在交往与冲突中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自己和他人意图了解并做出准确预测的基础上,达到自己认知上的顺应与平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混龄教育中幼儿协商策略的使用更为复杂,心理理论水平高的的幼儿会影响到心理理论水平低的幼儿,从而在互相磨合中达到认知与发展的平衡。

第一作者:武建芬

作者简介:武建芬,张嫒媛,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