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新拌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强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怎么算 实验六:新拌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强度

实验六:新拌混凝土性能、混凝土强度

2023-06-07 2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混凝土实验一 新拌混凝土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同时可观察掺外加剂后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变化,测试其和易性、表观密度,将完成后的成型抗压强度试块到一定龄期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通过直观感受混凝土及外加剂的性能,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计算及其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试验仪器

搅拌机、磅秤、天平、坍落度筒、压力试验机、振动台、拌和钢板、钢抹子、量筒、拌铲、钢尺、喂料斗、捣棒等。

三、实验步骤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初步计算配合比设计步骤 1)计算混凝土配置强度()。 2)根据配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计算水胶比(W/B)。 3)根据施工要求的塌落度和骨料品种、粒径,查表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 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 6)确定合理砂率()。

7)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并确定初步计算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1)和易性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 2)强度和耐久性复核——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3)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3、计算算例 某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强度保证率P=95%,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为35~50mm,试设计计算混凝土的理论和实验室配合比。其中各原材料情况见下表。

原材料

材料情况

水泥

P·O 42.5,密度ρc=3.10g/cm3

河砂,细度模数2.7,含水率2.0%,表观密度分别ρs=2.65g/cm3

碎石,最大粒径31.5mm,表观密度为ρs=2.70g/cm3

1)

标准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C20以下

C25~C45

C50~C55

σ

4.0

5.0

6.0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

、回归系数

系数      品种

碎石

卵石

0.53

0.49

0.20

0.13

胶凝材料28天胶砂抗压强度 粉煤灰、矿粉影响系数 水泥强度等级富余系数 水泥强度等级值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水泥强度等级值

32.5

42.5

52.5

富余系数

1.12

1.16

1.10

 

3)查表得=195kg/m3。(注:由于实际砂石原材料的性能,经常未能达到表中质量要求,因此拌制混凝土时的实际用水量通常大于表中理论用水量) 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

指标

10

20

31.5

40

16

20

31.5

40

坍落度(mm)

10~30

190

170

160

150

200

185

175

165

35~50

200

180

170

160

210

195

185

175

55~70

210

190

180

170

220

205

195

185

75~90

215

195

185

175

230

215

205

195

4)=288 kg/m3 5)查表得=40%。(注:考虑到在实验中,需要进一步进行掺外加剂性能的实验,因此实际采用的砂率需大于表中理论砂率)

混凝土砂率(%)

水胶比(W/B)

卵石最大粒径(mm)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0

40

16

20

40

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

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

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6)重量法 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为2400 kg。 =195kg/m3   =288 kg/m3   =40% =767 kg/m3, =1150 kg/m3 7)体积法 假定为0 ρc=3.10g/cm3,ρw=1.00g/cm3 ρs=2.65g/cm3,ρg=2.70g/cm3

=195kg/m3   =288 kg/m3   =40% =767 kg/m3, =1150 kg/m3 8)施工配合比 河砂含水率2.0% 1)重量法 2)体积法

9)计算结果

方法

每立方米各项材料用量(kg)

水泥

质量法

理论

195

288

767

1150

施工

180

288

782

1150

体积法

理论

195

288

763

1145

施工

180

288

778

1145

  (二)新拌混凝土性能及调整

1、按照施工配合比和拌制混凝土的量称取各项材料用量;

2、将原材料按石子+半砂+水泥+半砂顺序倒入湿润后的搅拌机内,干拌1min,再将需用的水徐徐倒,加完水后再拌2min;

混凝土搅拌视频

3、分组将拌和物倾倒在拌板上,人工拌和2-3次。

4、其中1~2组根据水泥质量添加减水剂,再次进行人工翻拌。 5、拌好后 1)普通混凝土进行和易性测试:坍落度、粘聚性和保水性、表观密度。 2)添加减水剂混凝土进行和易性测试:坍落度、扩展度、粘聚性和保水性、表观密度。 3)若混凝土和易性不能满足设计时要求可进行现场调整。 6、坍落度、扩展度、黏聚性和保水性、表观密度测试 1)坍落度、扩展度、黏聚性和保水性测试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 ②分三层装筒,每层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由外向中心捣25次。 ③刮去多余混凝土后,用抹刀抹平,清除底板筒边多余混凝土后,垂直平稳提筒。 ④测量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与筒高的高度差,所测的值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⑤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后最终的最大和最小直径。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扩展度值。(两直径差大于50mm为试验无效) ⑥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来观察黏聚性。 ⑦坍落度筒提起后稀浆从底部析出的量来观察保水性。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黏聚性和保水性视频

2)表观密度 ①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称出容量筒质量。 ②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分两层装入,每层用捣棒由外向中心捣25次;并贯穿该层,每层插捣完后用橡皮捶在筒外壁敲打5~10次。 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拌合物一次加至略高出筒口,振动过程中混凝土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 ③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称出筒和混凝土总质量。 7、成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 1)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各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 2)试模应固定在振动台上,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 3)刮除试模口多余混凝土,待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4)混凝土带模养护24h后拆模,并编号(班级和组号),将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四、实验数据处理

1、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数据或状况。所测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时调整用水量;粘聚性和保水性状况不佳时,可调整砂率。 2、表观密度 计算实测表观密度和理论值的差,来确定是亏方还是超方。 3、调整及计算 A为试拌后材料总用量, 为实测表观密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能要求,这是本次规范所强调的。 2、在做有关混凝土试验时,使用工具都要先用水润湿和注意安全。 3、做完混凝土试验后,及时清理现场。 4、因课堂时间、操作进度等原因,实验的实际条件、步骤与标准方法中有所差异。

六、思考与讨论

1、配合比设计前应该掌握那些信息才能进行配合比设计? 2、为什么在试验前要润湿与混凝土接触的工具? 3、拌和物的和易性如果不满足要求,如坍落度偏大,该如何调整?坍落度偏小,该如何调整?调整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其他观察现象、问题和结论。 5、比较各组试验结果,分析差异及讨论影响因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