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深泽县特色文化 非遗

非遗

2023-05-19 1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是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的中心。深泽坠子戏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由传统的坠子书衍变而成。在曲艺河南坠子的基础上搬上舞台,借鉴京剧、河北梆子等多剧种唱腔,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以京剧唱念发音为准,吐字清晰、优美动听。深泽坠子戏表演动作夸张,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腕、耍扇、耍手绢、耍帽翅、耍髯口等特殊的表演技巧和脸谱的利用。

西河肉糕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河肉糕起源于深泽县西河村,不仅闻名于深泽及周边各县市,在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也久负盛名,是深泽县最为著名的小吃烧饼裹肉的主要原料。

西河肉糕形成于十九世纪末,西河村的李洛提在一富户的肉坊里当伙计,年终东家为肉房里的伙计每人分一块驴肉。由于家中人多肉少,李洛提便将驴肉剁成肉陷,放入淀粉和煮肉的调料,用热水搅拌均匀后放入盘子上锅蒸熟,切片当肉食用,从此味美可口的西河肉糕便诞生了。以后李家不断改进技艺,自家也开了肉房,李家做的肉糕和卤制的猪头肉、猪下水及牛肉、小驴肉名气越来越大。自此,代代相传,配方和技术秘而不喧,至今已有四代传人。

西河花钹

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河花钹集传统的锣鼓与舞蹈为一体,伴随各种鼓点套路而形成不同的舞蹈套数,演出时,乐与舞浑然一体,是一门乐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主要流行于深泽县及辛集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深泽县西河村。

上世纪20年代,深泽县西河村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有京剧班、梆子班,还有一个文艺组织叫“铜艺会”,因为他们常演的节目舞狮子、跑旱船、霸王鞭都是用锣、鼓、钹、铙等铜制的乐器伴奏,故而得名。1932年他们编排了一个以钹为道具的舞蹈,吸取了戏剧《四股当》里的武打动作,称为“西河花钹”。西河花钹的表演人员分为两部分:乐队人员(配钹人员),一般为9人,配有鼓、钹、铙、云锣。舞钹人员,十几人、几十人、上百人均可,以四人为基数进行增减。钹的质地要求轻、薄,直径不宜过大。

北极台的传说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泽“北极台”,又叫“真武庙”,始建于明嘉靖41年(156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非常杰出的古代建筑群。由于它占据了深泽古城墙北门的位置,所以古代深泽县城只有东门、西门、南门,没有北门。

关于北极台,在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皇家择址、金鸡鸣唱、北台柳月等历史传说在深泽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几百年来,其美丽景象和神秘色彩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传说之一:清朝雍正末年,深泽柳县令横征暴敛、做恶多端,他担心自己迟早要遭报应,于是就四处寻求升天之术。一位道士让柳县令筑一座升天台,然后再抓一百个儿童祭神。北极星君派天鸡拯救百姓和儿童。后来,为了感激北极星君的拯救之恩,将这座升天台叫做北极台。

稿件来源:乐游帮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获得授权

如有侵权 请联系告知删除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