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是厨房,戏隐人生: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深圳大梅沙度假村 村是厨房,戏隐人生: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

村是厨房,戏隐人生: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

2024-01-22 2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下图:大梅沙村生活情景

始于经济和政治的地缘优势,大梅沙村同深圳的其他城中村一样,经历了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周边新建的高端楼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给大梅沙村的原住居民带来了大量的直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伴随而来的是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对于廉价租赁空间的需求。而地处旅游区的大梅沙村由于规划管控,没有像其他城中村那样疯长出高密度的握手楼,这里依然是邻里街坊随遇而安、岁月静好的模样:多年来原有村落一直只是一二层楼高;虽是客家聚落,却没有传统客家民居的宗祠和祖屋,村里唯一一处与民俗信仰有关的场所是村北入口的一棵老榕树和榕树下放着的各种信仰的神龛;除此之外,村里的公共空间也只有距村南入口几十米处的一个市场集散地以及东入口附近的菜田地。这三处公共空间通过旧村落自然发展出来的基本街道串联起来,加上散落在街道之间的各式各样民宅和小菜田,就构成了整个大梅沙村的日常生活场景。在高层林立和车来人往的现代环境里,这种半自给自足的村庄生活凸显出自身的另类和别样风味。当然,不无例外的,大梅沙旧村西侧也有依据10 ㎡×10 ㎡标准宅基地规划出来的方格新村,但相比于自然生长的旧村,新村显然缺乏一种自下而上的亲和力。

左图:大梅沙村

右图:大梅沙村鸟瞰

2 策展理念:村是厨房

2.1 村是厨房

2016年12月初入大梅沙村,蓝天白云,正值午饭时间,家家户户在巷道里支锅做饭,世俗的热闹,铺张而又元气。几次的田野调查之后,发生在老村街道空间里鲜活的“不修边幅”的生活场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厨房”的可能性。

我们为什么对“厨房”情有独钟?

上图:都市厨房拼贴

左下图:都市厨房

右下图:《饮食男女》剧照

2010年成都双年展中,笔者在东部新城板块的建筑实践参展作品就叫“都市厨房”。

它来源于对厨房的社会性和空间性双重属性的理解,也是对现代主义单一功能规划的批判。众所周知,快速城市化下的中国城市以及其中不断被侵蚀和消灭的城中村,是交通效率至上,以及强调单一、经济和清晰功能分区的现代主义规划出来的产物,即弗兰姆普敦(Frampton)所谓的“实用建筑”(utilitarian architecture),但真实的生活却不是那么简单和素淡,也不可能被设计被控制。当日常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进入被设计被控制的现代空间语境中,两者又会产生怎样的冲突?我们是否能通过一种软硬兼施的方式让空间化解冲突,使两者融合共生?

而厨房——“食物被烹饪与呈现的房间”(Kitchen, a room in which meals are cooked and prepared)似乎恰好是这样的一种空间。按传统的解释,原本就是一种以人的日常和尺度为基本出发点的备餐空间,既是空间,又是生活核心;既是生产,也是休闲;整个过程不仅有个体的创作,也有群体的参与和分享。它是一个以人为本、有潜在复合型功能的生产空间。

相对于曾经提出的“城市客厅”和“城市公共家具”等说法,“厨房”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客厅”是一种正式的、静态的、被设计的交往空间;而厨房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另类的核心生活体验:既是食物从“生”到“熟”的劳动生产空间,也是人们互助互动和自娱自乐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交往活动都是随意且亲切的。厨房本身就可以是一种创意型的社区聚落,是一种独特的创意空间。在厨房里,“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是一种独特的创意过程,是一种各种行为混杂、多种功能集聚的过程,相对于客厅单纯的休闲功能来说,我们更希望在社区里植入生产功能,这也是对农业社会中生产生活平衡的生活方式的回归。

可以说,厨房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并存的“软硬兼施”的生产型的日常空间;完全可以是一个由生产与休闲、生产与消费、创作与共享等活动交织起来的非正式的,如库哈斯所提出的“拥挤文化”场所。

但厨房能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我们认为,厨房是带有生产性的共享空间。改造实践即空间生产。

2.2 空间再生产:建筑实践展

经过数次场地踏勘和与当地村民沟通后,我们逐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空间再生产叙事策略:遴选出10栋点状分布的民宅进行建筑改造,村里现有500 m长的街道串联起这些民宅,以及榕树广场、中心广场和菜田地,同时因为展览本身的诉求,我们选择在菜田地上建造一个临时展馆,作为供展览集中展示的大空间。以厨房为展览和改造的主题,将之嫁接于“1+10+500”的空间上——依循村里旧建筑的改造与村中的日常生活在同一时空并行,相比空间改造而言,我们更注重大梅沙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希望以此能碰撞出不一样的实践。

邀请有相似经验、不同思考角度的建筑师参与改造,是创作出多元差异性空间的前提和基础。这次实践展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的5 家不同设计风格的建筑师事务所(分别是:刘珩+南沙原创;俞挺+Wutopia;杨小荻+普集建筑;张斌+致正建筑;臧峰/James SHEN/何哲+众建筑),均以半命题作文的方式参与建筑的微改造。建筑师根据现状建筑的空间形式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发挥各自独有的创作风格。

其中,北京众建筑采用了非常“小”的新陈代谢的方法,比如用产品的方法来改善四合院生活的环境;上海的俞挺和张斌老师对“烹调”都很有兴趣,是两位非常优秀的“厨师”,同时也是非常贴切策展主题的“厨师建筑师”;而邀请广州和深圳的建筑师团队加入则是因为他们置身于当地的创作环境,也有很多丰富的建筑改造经验。因此,整个参展组合都是来自不同背景、对“厨房”这一概念有很多想象的建筑师,改造后的十幢建筑也呈现为一桌美味的客家“大盆菜”。

2.3 软硬兼施:艺术介入

借助厨房的空间和社会属性的想象,这次策展希望通过艺术的介入,建构出一个建筑师与艺术家跨界合作的模式,以此提升大梅沙村集体空间品质,并与当地居民有丰富的公共活动的互动与合作。笔者邀请了艺术家杨勇作为艺术策展人,建筑与艺术就厨房主题的互动互策,生产出属于大梅沙村“厨房”的色香味,既有奇珍异品的“美味”,也有寻常材料加以精心烹制调出的“清香”。

2.4 榕树边的村中城

如同典型的南方自然村落,榕树是一个村的灵魂和生活中心。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宗祠,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这榕树下参拜各自信仰的神仙,榕树下就类似于一个百家神的聚集地。榕树旁有一个约100 ㎡的单层封闭建筑(现为10号楼),是原来老村的粮仓,已经废弃多年。虽然只有一层,但封闭的混凝土墙体与旁边开放性的广场和街道肌理格格不入。当我们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觉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栋建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居民生活有互动,能成为一个公共场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例如书店或小的戏剧社,可以带动整个村落的活力,甚至能与榕树和神龛产生一些跨越时空的对话。

左图:10号楼与大榕树

右图:10号楼

针对10号楼的空间环境和结构特点,改造遵循着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提出了“通”“融”“透”的设计理念。“通”——斜切的楼梯通道嵌入原建筑,打通了巷道与榕树头广场的路径,延续了城中村巷道四通八达的特征;“融”——保留原建筑首层框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体,架起一个新二层,曲面屋顶的弧度及天窗与神龛处的大榕树遥相呼应,并突出了场所感;“透”——采用透明阳光板减轻建筑的体量感,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渗透,新二层立面及屋面的轻和透,与原混凝土结构的重和沉,形成鲜明对比。虚与实、新与旧、独立与融合,改造后的建筑,一方面通过保留原有承重结构并采用回应榕树的空间关系,尊重了原有村落文化和空间记忆;另一方面,又通过拼贴式的城市设计手法, 打破围墙,将自身“强行”植入原来街道肌理,给居民带来了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时尚感。

左图:10号楼

右上图《城中村中城》,宋冬

右下图:从10号楼二层看饼干装置,《城中村中城》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10号楼的“艺术介入”。艺术家宋冬一开始就对老村的榕树下的神性空间特别关注,因而希望借此旧粮仓进行创作。这是笔者与宋冬老师的第二次合作,但这次合作我们没有碰过面,最后发现他的作品《城中村中城》跟10号楼的空间策略竟然不谋而合。也许是共同的出发点和榕树所具有的精神性的作用,让建筑师和艺术家在这里做出各自的想象,彼此共生共享,共同激发出城中村的活力。

10号楼首层平面图

10号楼总平面图

3 街坊里:艺厨房

来自北上深的4个建筑师团队完成了1~8号楼的改造,每个团队各选两栋建筑。几位建筑师在改造的过程中多次实地走访并参加策展团队举办的多次设计工作坊,与政府和村民沟通交流,在对当地人文环境有了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做出了各自的创意性设计。各位建筑师发挥所长,实验性地为原先其貌不扬的民宅进行了量身定制的改造,虽然手法和形式有较大的差异,但由于改造皆是基于原来的建筑尺度和肌理展开,改造后的建筑与老村落和谐共荣。加上艺术家的进驻和作品的介入,这个“在村里”的展览场所为原本日常的空间增加了灵性和异彩,为新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想象。

左上图:1号楼

右上图:2号楼

左下图:3号楼

右下图:4号楼

左上图:6号楼

右上图:5号楼

左下图:7号楼

右下图:8号楼

改造前的1~8号楼

4 菜田地的城中村:临时展馆

村里东北角,在民宅之间保留有一处约800㎡的空地,那里曾经也是宅基地,但如今已然废弃,变成了几户居民家的菜田地。由于展览需要一个较大的空间去承载,这里便成为最佳的场所选择。我们注意到大梅沙的建筑基本上都是10 ㎡×10 ㎡的宅基地尺寸,在场地中间现存有一栋约100 ㎡的L型住宅。设计构思源于对这栋需要保留住宅的尺寸的演绎,以及由宅基地的面积所带来的对村落肌理空间的思考。我们的设计首先将整个场地划分为若干100 ㎡的宅基地尺寸,并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宅基地尺寸二次分解为室内和室外,室内空间和室外庭院的排列组合形成6个相对独立又彼此串联的展览空间。多个室内与室外的交叉组合让“盐田盐·盐田田”的专题展览空间具有一条清晰的线形流线,同时又使得如何进入同一空间具有多种选择。

左图:展厅空间

右图:临时展馆室内

左图:临时展馆

右图:站在9号楼看临时展馆

临时展馆和9号楼之间的广场是我们最后的一个设计内容,一开始没有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过程中则发现这两栋建筑是可以在空间上产生对话的,所以我们在广场上引入了楼梯,希望人们可以在这里逗留,逗留时既可以看到9号楼也可以看到新的展览馆。我们在9号楼的立面上做了银色的反光漆,反射对面新的建筑,而在广场上,则尝试使用发光石,使得夜幕下的广场有着星星点点的浪漫,成为村里独一无二的邻里交往场所。

左图:发光石广场

右图:9号楼与临时展馆之间的楼梯

宅基地概念

5 五百米:游戏间

500 m的展览路径设计围绕大梅沙居民靠海生活的“水文化”展开,通过将场地现有零散空间进行梳理和整合,发展出A、B、C三条展览路径(街),以及神龛和街心公园两个重要空间节点。街道地面以灰色透水砖材料来修复和整合不同材质的原始地面,部分灰砖表面涂刷渐变蓝漆来延伸“水文化”意象。

左图:街道客厅场景

中图:鱼灯

右图:日常生活的C街

改造前的街道

在A街的设计中,以“街道客厅”作为主题,回收利用废旧家具,将不同的情景装置作为一个个人性化的公共设施放入到大梅沙村的公共街道中。B街作为本次展览的主路径,衔接了1~9号楼以及展览馆,每栋改造建筑都对应着一条鱼灯作为建筑入口的导引,而鱼灯的设计原型则来自盐田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沙头角鱼灯舞所用鱼灯。C街作为本次展览的特别路径,我们以“日常性街道”作为主题,糅合了村民生活中晾晒、储物、种植、休憩等日常行为,用模数化的框架结构整合设计,同时也让村民真实的日常生活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公共街道平面图

6 后记:城村共生

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他的著作《城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中将“城市”定义为“the urban”,而非“the city”。他认为,“城市创作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它只是把创造变成了它的核心动力,因而它又是所有。如果没有交换,没有联合,没有接近,即是说,没有相互作用和关系,城市就什么都不是;城市创造了一个场景,在这个场景里,不同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所有这些差异,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因为差异而产生了相互作用和关系。”

因此,城市(the urban)是一个纯粹的空间,是相遇、集结和同时性的场所。这个空间里没有具体的内容,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核心。城市是魅力的场所,但它不是一个形而上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具体的、不断实践中的抽象物。城市积累了各色各样的内容——有生命的生物、工业的产品、财富和科技、文化产物、生活方式、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的日常,但又不同于也多于单纯的“积累”……总之,城市,“既形式也容器,既空虚也丰富,既超物体也无物体,既超越意识又是意识的集合体,与形式和内容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的辩证逻辑相关联。”

左图:2015年双年展大成面粉厂

中图:大成面粉厂8号楼

右图:展览后即拆除的8号楼

村是厨房,只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和村有可能共生共荣共享在建筑和艺术领域的实验和尝试。它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次完全可以操作和实现的“软硬兼有”的空间再生产实践。回顾2015年深港双年展蛇口大成面粉厂改造,在工业厂区的环境里,人为去填充和创造三个月的空间和事件,原以为可以孵化未来,给不远的现实带来可持续的影响力。但终究由于甲方的不作为,使得双年展后的大成面粉厂八号仓库被拆除,整个厂区再次变为废弃状态。而随着太子湾的快速发展,大成面粉厂的剩余空间将很快会再次陷入或拆或留的命运讨论中。大梅沙村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大成面粉厂?希望不会。是的,无论你改还是不改,生活就在那儿,不紧不慢地过日子,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空间,这不正是我们建筑师的初心和理想么?作为建筑师,我们无法改变岁月,但可以在岁月的路上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张宇星. 城中村——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资本与共享资本[J]. 时代建筑,2016(6):15-21.

[2] John Joseph Burns. The Chengzhongcun -Urban Traces of the Village[EB/OL]. http://www.mascontext.com/issues/19-trace-fall-13/the-chengzhongcun-urban-traces-of-the-village/, 2018-05-10.

[3] John Friedman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4] Henri Lefebvre. The Urban Revolu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3.

[5] Communal Urbanism[J]. MONU Magazine, 2018(18).

[6] Peter Hall. Cities of Imagination: alternative visions of the good city 1880-1987[M]//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ince 1880.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2014.

[7] INTI, Shenzhen: From factory of the World to World City[M]. Rotterdam : nai, 2016.

[8] Mary Ann O'Donnell, Winnie Wong, Jonathan Bach. Learning from Shenzhe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7.

本文精选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4期 生机:中国古典园林之于当代建筑设计,刘珩《村是厨房,戏隐人生: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作者简介:刘珩,女,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 副教授

本文精选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4期 生机:中国古典园林之于当代建筑设计,刘珩《村是厨房,戏隐人生: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作者简介:刘珩,女,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 副教授

[1] 孟岩. 城市即展场,展览即实践: 第七届“深双”从“城市共生”的宣言到“城市策展”的现场[J]. 时代建筑,2018(4):174-179

[2] 张宇星. 纹理化世界中的游牧空间: 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述评 [J]. 时代建筑,2018(4):180-185

[3] 刘珩. 村是厨房,戏隐人生: 浅谈第七届“深双”中盐田大梅沙村的空间再生产[J]. 时代建筑,2018(4):186-192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