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 淮滨高级中学李明校长走上教育部讲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淮滨高级中学占地面积 提出“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 淮滨高级中学李明校长走上教育部讲坛

提出“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 淮滨高级中学李明校长走上教育部讲坛

2024-07-14 1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做报告的人,来自遥远的淮河之滨、大别山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代表这个县在教育部讲坛上作报告的人,叫李明,现任淮滨高中校长。

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声音震撼全国性人民教育家讲坛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主持。会上李明校长作了题为“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精彩报告。

淮滨教师在京参加国家重点(重大)课题开题会,左起,臧传发,李明,朱凯

“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扣问教育的本质,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本体是生命成长: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人的生命进行的,教育的本体应该是生命成长,教育是基于生命、伴随生命、完善生命的事业,教育伴随生命成长。教育助力生命自信、催发生命自明、促进生命自觉;教育延伸性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成就使命的高度;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是“为生活幸福奠基,为生命精彩引航,为使命担当铸魂”。

“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表明了自己的教育追求,阐明了教育行为观是影响:影响——教育发生在对话里,这种对话是相互尊重的对话,是平等交流的对话,是建构生成的对话。影响——生命成长在活动中,基于“体魄强健、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富”的学校培养目标,充分开发了学校和社会活动资源,使活动指向明确化,活动组织规范化、技能训练扎实化、特色活动经常化;指向丰富生命内涵的主题活动、展示生命风采的文化活动、提升生命智慧的科技活动、绽放生命活力的健体活动等系列活动促进生命精彩绽放。影响——生命提升在引领下,这种引领是教师以“四有”为目标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重构“生命共同体”的教师观、师生观、学生观,促使教师终身发展。

“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教育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思想的引领、目标的确定和路径的选择,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指向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划着学校发展的实施路径。通过“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的教育思想指导,确立教师应成为鲜活生命引路人的教育职业的价值认同;通过对话交流和主体参与,能够平等师生关系;通过生命相互影响,能够不断丰富师生的生命内涵;通过师生生命融合,能够从品格锤炼、知识积累、思维创新、使命担当等方面定位个人发展目标,从而达成师生共同成长的行动自觉。

独到的见解,精辟的阐述引起与会专家学者强烈反响,产生巨大震撼!

探寻李明教育思想的凝练之路

李明提出的“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在国内教育界受到高度赞扬,践行这一思想的淮滨高中,也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这一教育思想是如何凝练而成的呢?11月下旬,记者对淮滨高中进行了探访。

沐浴着初冬的暖阳,记者如约见到了淮滨高中校长李明,精力旺盛、充满睿智的李明校长带着记者在校园内参观。他告诉记者,淮滨高中校园占地面积300余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学生8600余人。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李明感慨。10年前,整个淮滨,近万名初中毕业生中,只有不到3000名学子能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其余的孩子则要提前走上社会。“现在,我们一所学校每学期就能招收近3000名新生,比过去全县的招生总数还多。”李明说,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平等教育的机会,是“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的要义之一。

追溯“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思想的产生与凝练,李明谈到了自己基于县域高中教育现实的反思和用力当校长、用脑办学校、用心做教育的校长成长的三个阶段。

眼前这片美丽的校园,是近10年来快速建设起来的。淮滨高中校长李明告诉记者,淮滨高中虽然是原重点高中,但是多年前,受限于资金等原因,学校规模非常有限。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是对于淮滨高中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尚欠发达的情况下,斥巨额资金建设新淮高。淮滨县一位干部告诉记者,“淮滨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各个方面都对学校的建设给与全力支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淮滨高中的建设与发展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李明校长也带领淮高人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借别人的钱办教育的事,用将来的钱办现在的事。”

李明校长没有止步于新淮高的落成。作为在一线践行教育二十余载的老师、校长,李明对教育的思考没有停息:县域高中教育到底承载着什么使命?建成一所规模相当的学校就是造福家乡吗?管理好学校就一定能培养人、发展人吗?究竟什么是教育?作为中原地带县级层次的普通高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合生命成长的环境并使生命在这种环境中获得充分发展的条件;负责任的、有灵魂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生命,是师生为了成就这样的生命而不懈地追求。

正是站在这样的角度去观照学校教育,去追寻教育的真谛,在不停地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对教育价值的追求的过程中,李明逐渐凝练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

践行教育思想: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践行。在“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指导下,淮滨高中立足教育的本质,规划教师发展的路径,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探索“生命对话场”的课改之路,完善保障生命和谐发展的管理机制,走出了一条致力于促进生命融合并精彩的道路。

淮滨高中坚持用文化引领教师成长,运用有机适应型组织理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同伴互助,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促进教师结对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开展微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淮滨高中构建的“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本着课程的价值性、丰富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学生“需求”,促进生命成长,提升生命品质,为学生提供“自助式”营养餐。其主要亮点在于,从学习者学习规律的视角设计学程,通过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融合在教学目标中去,基于数据与可视化模型的评价,打通了教与学之间的藩篱。

淮滨高中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学科知识的根本之处入手,在“预设—发现—探索—生成”课堂教学设计思想指导下,完善课堂教学的理论架构,规范课堂教学各环节,构建起“学习前置、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命精彩与融合的活动,该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淮滨高中运用分布式领导理论改进学校治理。在“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引领下,校长及领导集体在学校管理中,通过与全体师生的互动,激发出彼此潜在的首创精神和专业特长,使领导者成为一个创造的整体,相互协调、相互启迪,形成“管理共同体”,实现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进而达成各项工作目标。

践行“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使学校教育的主体明确指向生命成长,教育效果在影响中发生,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渐形成。走进淮滨高中,一个个师生生命融合并精彩的画面充满了校园。

在校园里我们见到了年轻的朱凯老师,他说,2008年,他大学毕业后进入淮滨高中任教,在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结对中,有幸成为李明校长的学生。在李校长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的影响下迅速成长,目前,他已经成为全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和省级优秀班主任。同时,他还组建了淮滨高中创客团队,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他在工作中体味李校长“学校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课堂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的思想,以生命影响的方式和姿态与学生接触,身体力行,从生活的细节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使学生学会了感恩、感动,变得自觉起来。在朱凯老师的办公室,放着两张分别寄自英国和德国的明信片。朱凯告诉记者:“这是我的学生寄来的,他们都在外国留学。赶在感恩节期间寄来,让我非常感动。”

郑俊老师更是深有感触地说:“‘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教师与孩子们在对话中彼此启迪,在体悟中共同成长,师生的生命一起得到充实、丰富、发展、提升。除了专业技能提升之外,其他方面我也收获颇丰,能参与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过程,自己收获了惊喜与欣慰,使我对成为专家型教师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对话李明:想为中西部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对于“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李明希望能够给中西部同类学校的校长、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让西部的教育有质的飞跃。

记者:在高考存在、学校面临升学压力的当下,怎样走出一条尊重生命、帮助生命成长之路?

李明: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东西,也是我们的目的。要将教育上升到生命这个层面,来思考,来践行。教育的本体是什么?更多的人会想到,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的知识性传授。但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呈现方式,但这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生命的成长。所以教育的本体应该是老师、学生、知识等的上位概念,这就是生命。既然教育的本体是生命,那么教育的行为应该是对生命的影响。这样的观念一旦建立,我们的教育行为,很自然就与目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方式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记者:那怎样理解“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呢?

李明:我们总说老师要尊重学生,仅仅是这样去号召,总是达不到目的。长期以来,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权威的象征。一旦上升到生命的高度,那么双方就是平等的。所以,一旦有了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思想,教育的行为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教育的过程中,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新型的相互平等和彼此尊重的师生观自然就形成了。有了这样的思想,就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教育。

记者:在国家级贫困县提出并践行这样的教育思想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李明:长期以来,县级高中教育都围绕升学率去做文章,教师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是围绕着升学。如果我们的教师发展和教育评价能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并明确指向生命成长,那我们的教学就不会局限在知识传授、提高升学率上。一旦教师有了这样的思想,整个教育就会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淮滨高中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对教育的认知以及提炼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够被更多的同行所了解、认知、接受,通过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转变,进而转变做教育的行为,真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对民族进步有用的教育。

记者:您认为,一个合格的校长应该是怎样的?

李明:校长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精神的培育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责任感的校长必须不断探求教育的本质、引领学校的发展、引领师生的成长。校长应该是一个有风骨、情怀和气节的知识分子,一个至少系统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并让同行公认、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一个有教育家办学的情怀并对教育现象不停思考、对教育本质不停追问、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的人,因为没有思想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教育是空洞的。作为校长,要通过自己的生命成长给师生以影响。

专家:贫瘠的土地诞生闪耀生命光彩的教育思想

对于李明提出的“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及淮滨高中的教育实践,著名教育家、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称赞是“在贫瘠的环境中铸造着生命的尊严,不是屈服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而是从生命高度探索教育真谛”的“校长的大爱情怀”;指出李明校长“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以及思想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其价值充分体现在对中西部县级中学的引领和示范。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王俭教授从李明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内在逻辑和理论贡献三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李明教育思想昭示着社会转型中卓越教育家可贵的教育坚守。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认为:李明校长是在做影响生命的教育,也是用生命在做教育;他的整个探索和实践既有中原大地的厚度,又有教育理想的高度,也有哲学思考的深度。

原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则这样评价:李明校长“教育: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教育思想,从微观层次上让生命的成长看得见;从中观层次上有非常系统而又可操作性的逻辑设计,让生命的成长落到了地上;从宏观层次上达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真正促进了学习的发生。

出身教育世家 探究教育从未止步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首批名校长、中原名师、河南省首届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李明有很多头衔。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是中共地下党员,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受党指派回到家乡办学校、当校长,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闯将,不幸于1932年被杀害。李明的父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生都在坚持教书育人,临终时对李明的唯一嘱托就是不要离开家乡,不要离开教育。

作为管理着8600余名学生、500多名教职工的校长,李明仍然主持着自己担任负责人的中原名师工作室,与该学科的其他教师合作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同时还承担着指导培养河南省其他区域的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育任务。李明说,作为校长,他最为看重的还是,如何用适合本校、适合淮滨孩子的教育思想,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更多孩子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

离开淮滨高中,记者仿佛接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在微冷的初冬时节,感觉到了浓浓春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