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关”名称之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淮南名称 “正阳关”名称之谜

“正阳关”名称之谜

2024-04-06 0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正阳关,驰名江淮之间。一个小小的乡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名声,她起源于何时?又为什么叫正阳关?这不禁让人想探讨个究竟。

        是“先有古刹庵,后有正阳关”吗?

      古刹庵,一座庙宇。正阳关民间传说:“先有古刹庵,后有正阳关”。也就是说,正阳关土地上最早出现了古刹庵,或因庵庙香火鼎盛,聚集人气,因庙聚居,逐渐成了一个小镇,就是正阳关。这为正阳关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是这样吗?

      据戴戒华老先生调查,正阳关确有古刹庵这座庙宇,约为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所建。是专门供奉幽冥教主——地藏王佛像的,坐落在正阳关南头淮河岸边的董家码头附近,庙门朝东五间房子,嗣后,历代无人修葺,倒塌毁尽,1920年还隐约可见石砌基础,成为茶棚,供旅客渡淮休憩之所,今已消失。看来,把正阳关的起源,当做“先有古刹庵,后有正阳关”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然而,早在《左传》一书中就记载过正阳关的古名叫“颖口”。《魏书》上记载叫“阳石”,把古刹庵的建造时代与“颖口”的来源对照,相差六百多年,看来正阳关是先于“古刹庵”,除非又有佐证这“古刹庵”存在的时间更早。这是一个谜。    

      那“正阳关”为什么又叫做“羊石”呢? 

      “羊石”的原由

      这有个传说,元杂剧中有一出名剧《邱胡戏妻》,后来在京剧中多有演绎。故事说的是邱胡外出多年未归,思念家乡,思念老婆孩子,夜不能寐。这年春天,他告假归乡。当路过乱石成堆,牧羊成群的“桑园口”时,发现在羊群和石堆中,有个中年妇女,手持铁杖,正在采摘桑叶。他留心观察,才发现就是他的妻子罗氏。邱胡想了半天,认为离家20多年未通信息家境如何,罗氏是否改嫁?为了弄清虚实,他想了一个试探的方法看个究竟。邱胡把马拴好,整整衣冠,潇洒脱落地来到罗氏面前,意欲交谈。罗氏一见,此人行为不端,一句不答,收拾铁杖,提起竹篮,飞也似地跑回家中,牢牢地把门闩上,背靠大门,大声叫骂起来。邱胡一见此情此景,油然起敬,立刻拉马赶回家中。传说罗氏采桑地方,当时叫做“桑园口”,又因为谐音,叫成了“三元口”。而在《寿县概况》中介绍正阳的起源说:西北朝时,镇中心的三元街附近乱石垒垒,杂草丛生,是个牧羊场,因名“羊石”。这和《邱胡戏妻》中牧羊成群、乱石成堆的“桑园口”基本吻合。

      何时才叫“正阳”?

      这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在明永乐年间,有一年淮河两岸大旱,沟塘干涸,羊石有许多口井都汲不出水,而位于羊石北端玄帝庙里的这口井,井水却异常旺盛,不论有多少人汲水,水面总不见下降,且井水清洌,甘甜可口,一时间成为许多人的饮用水。

      当时玄帝庙里的主持是一个德高望重,不妄虚言,说话灵验的张道长,已年届花甲。张道长是个慈心人,为方便过路行人及一些香客饮用水,在庙门口放口大缸,每天都叫庙里干杂活的道人汲水倒入缸中供他人饮用。

      有一天,干杂活的道人与其他道人都去外面办事去了,庙里只有张道长一人忙前忙后,快到午时,张道长见放在庙门口的缸里水没了,就自己拿着水桶去井边汲水。张道长到井边刚要汲水,往井下一望,见井里有个太阳,这可是张道长几十年来第一次见到的奇事。众人忙请教张道长破解其中的凶吉奥秘。张道长一捋长髯,掐指一算,正色道:“贫道以为,烈日落井,羊石更名,若不更名,人要遭瘟”。众人一听都吃了一惊,请求道长快给羊石更改个名字,好救救羊石众苍生。

      老道长回想去年到山东访道友登临泰山,拜谒岱庙时曾见岱庙大门叫“正阳门”,何不把羊石更名为“正阳”呢?一来“正阳”二字暗含正好太阳照在井里之义;二来借助岱庙诸神的法力,必能禳去羊石的人瘟之灾。众人一听,将“羊石”更名为“正阳”,都很高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正阳”这个名子就叫开了。

      如果这个故事属实,那么“正阳”更名应该是在明永乐年间。然而,历史记载却又有出入:

      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书的31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中记载:“李彀等于正阳(今安徽寿县西南渡淮攻唐)。“杨国宜在《安徽古战场》一书的8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还详细记载这次行军路线:“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初一日,周世宗任命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王彦超为副,率领侍卫军将领韩令坤等,进攻南唐的寿州。李谷率领周军沿着颖水顺流而下,到达正阳(寿县西六十里)建造浮桥,渡过淮河,直抵寿州城下”。这里,正阳的名字已经直接指出来了。但是,这里边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那就是当时的正阳的地理位置是淮河北岸,因为渡了淮水,搭了浮桥才能直攻寿县,说明正阳原来的恰当位置应该是今正阳对河的“小寺台”。

      屈原的《远游》篇中有一句“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也就是说:“正阳”的名字真正出现在史书上的是从周世宗攻打南唐时开始的。又根据《安徽古城场》一书的87页《周世宗伐南唐寿州之战形势图》的行军路线示意追索,同时“小寺台”的这地方,却署名两个名字,即“来远镇”和“正阳”,说明“正阳”的位置当时确在淮河北岸。但如何在南岸又出现“正阳”这个名字的呢?《寿县概况》一书作了这样的解释:正阳旧址原先在淮河北岸,因为“山南水北谓之阳“的缘故正阳因此得名。这样解释,虽然说明了一些,但很不全面。应该说,正阳原址位于淮河北岸,周世宗渡淮以后,认为现在正阳的地理位置(即“羊石”)不论从行军路线,水运交通、商贸的发展前途等等,都比正阳(即小寺台)便利得多,故而将“羊石”改为正阳是合乎“山南水北谓之阳”的道理,并废除“羊石”改为正阳是合乎“山南水北谓之阳”的道理,并废除“羊石”和“来远镇”的称呼,改为“小寺台”,这样,就顺应了易名的情理,叫人信以接受。如果依照这个定义,那么,正阳来源的正式时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和明永乐年间的传说时间上大相径庭。明嘉靖《寿州志》记载:“东正阳镇,州南六十里,古名羊市,汉昭烈帝筑城屯兵于此。东接淮颖,西通关陕,商贩辐辏,利有鱼盐,淮南第一镇也,今设有收钞关。”明嘉靖《寿州志》的记载,只能确定在明嘉靖时,“正阳”确定叫做“正阳”,至于是明永乐更名,还是周世宗时就已更名,不得而知。而且又出现了“羊市”的古名,这更是一个谜。

      正阳为什么变成了“正阳关”

      正阳由于居淮(水)跨颖(水),南引沛水之利,向有“七十二道(水)归正阳”之称的得天独厚优势,历为兵家水上行军的主要军事路线。随着战争的连续不断,水上交通无疑有所推进,市面也不再是乱石垒垒、荒芜漫际。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修建正阳城垣时,留下一块石碑,对正阳的概况作了基本介绍:“……州之西六十里,为正阳据淮流之上游,盘车四达,物盛人众。……乾嘉盛时,户口殷敏,市厘饶富,列屋而居者,倚分而绣错栉比。而云连,而估帆,市舶出入于洪涛颓浪烟之杳靄之中”。通过这段记载,说明正阳当时不但能够“市舶出入于洪涛”,有了水运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看出正阳市面还是“绣错栉比”,连住的房子都是比较整齐的。乾、嘉距五代大约九百年左右,两期相比,正阳较前发展的多了。正因为如此,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重视,认为这里是征赋船民银两的最好场所。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这里建关,指凤阳府正阳税关,正阳关由此得名。同治年间,在这里置通判、巡检、把总官驻之,并又设立一个“淮北督销正阳盐厘督销总局”,地址在今天的正阳第一小学,增强盐税收入。他们采取拦河设卡,拉缆土壤河,设置炮船(类似趸船),动用水警司等各种手段,向过往船只征赋银两。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同治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865年-1911年)的四十七年间,总共榷征银税大约八十万两,平均每年均征17万两。由于船民承受力太大,纷纷不满,觉得这道“关”非常难过,无意中,遂把正阳的“关”字连在一起喊出来了,于是以一传百,大家都叫起正阳关这个名字了。

      由于现实的存在,正阳关这个无文确定的地名,以船民中流传到官民之间,流传到淮河、苏、沪、一带,名声越来越大,有此国外商旅,也知道“正阳关”这个地名了。于是,应运而生的正阳外驻机关大都冠之正阳关这个字眼。

      也就是说,从“正阳”到“正阳关”,经历了从明成化到清宣统这400多年的时间,而且是民间言传,没有官方认定,成了约定俗成。具体何时出于何人之口?政府何时认定?这又是一个谜。

(熊文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