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埃及象形文字传奇31丨象形字历史的追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淘宝上的杰克琼斯是正品吗能买吗 叶平:埃及象形文字传奇31丨象形字历史的追问

叶平:埃及象形文字传奇31丨象形字历史的追问

#叶平:埃及象形文字传奇31丨象形字历史的追问|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篇  埃及象形文字传奇31. 象形字历史追问

象形文字在埃及本土发生、发展直到死亡,传奇的历史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追问,通过反思其发展和变化的轨迹,追问它为什么会湮没和消亡?

对于象形文字的追问,最好将楔形文字作为参照——毕竟人类社会这两种最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在大体相同的时间段萌生,生长发育于大体相近的地域,最终又在大体相同的时间段灭绝。两者在历史长河的生存期都是3500年。

我们已经知道,大约在B.C.4000-B.C.3000年期间,世界上出现了两种相对发育成熟的古文字系统,即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尽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比任何已知的埃及文字至少早了一个世纪,尽管有证据表明象形文字的滥觞受到了楔形文字的影响,但古埃及人似乎独立发明了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与两河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首先由苏美尔人发明。然而,除了原创文字的苏美尔人之外,各路入侵和占领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和非闪米特人,包括阿卡德人、阿摩利人、埃兰人、赫梯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和乌加里特人等,约有15种不同民族的语言,都直接或间接借用了楔形文字,用来书写和记录本民族的文献。

象形文字由古埃及人发明,一直到它死亡之前,使用该文字的主体依然是古埃及人,他们用象形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和历史。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之一,是非洲哈姆语系的部落与亚洲塞姆(闪族)语系部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他们既不是非洲黑人也不是阿拉伯人。大体说来,史前埃及人属于地中海民族,身材不高也不矮,没有络腮胡子(只有下巴长胡子),男人的肤色根据壁画来看是棕红色,女人则是黄色皮肤。

从左到右依次是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西亚叙利亚人、古埃及人

约在B.C.5000年,古埃及人就定居在尼罗河流域,开始在河岸建造房屋和村庄,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并在稍后的时期里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与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古埃及最早的书面语言是对认知对象的图形表达,两种古文字都起源于图画,属于纯粹的表意符号。在这两个地区,人们一旦学会了如何运用图画来表示物体,就开启了原始文字的历史。

B.C.2600年,在两河流域的苏鲁帕克,楔形文字实现了线形变楔形的字形转换,只依稀保留着象形的痕迹。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埃及象形文字似乎要把图形保留到底。部分原因归因于书写材料的差异:楔形文字的变化完全是因为在两河松软的粘土上绘制图形有困难,但是在埃及,莎草纸可提供优良的书写材料,使埃及人能够完美地用图形表达物品甚至语音,这种绘画方式实际上一直保留到了罗马时期。

埃及象形文字与两河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功能的变革不是同一民族内部的文字改革,而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时期完成。从最初苏美尔时期出现的表音楔形符(如大麦的楔形符表示读音she),发展到能够用书面形式表达苏美尔语言开始,最重要的变革来自于其后闪米特人的入侵。闪族阿卡德人为了让苏美尔楔形符号适应闪米特语言的拼写,把苏美尔文字改造成了一种读音和词汇完全不同于原始文字的形态,从而进一步促进楔形文字表音功能的发展,也为后世其他民族不断改造楔形文字开创了先河。直到最后波斯楔形音节(字母)文字基本废弃了表意符号,文字体系也从表意变成了表音。

表音的象形符号(nar mer)与楔形符号(she)

与楔形文字不同的是,象形文字的功能变化基本上都是在埃及民族内部实现。B.C.3100年,纳尔迈调色板的塞雷克内,两个象形符号拼读出了纳尔迈的名字——鲶鱼符号拼读为“纳尔”(nar),凿子符号拼读为“迈”(mer),标志着象形符号发展到了表音阶段。到B.C.2700年,古埃及人已经利用大约22个象形符号来代表他们的语言中的辅音,再加上一个表示词首或词末的元音符号。有趣的是,尽管埃及人很早就已经发现了象形文字的字母原理,但是他们从未跨出放弃“表意符号/语音符号/限定词”这样的繁琐表达方式。据推测,这可能是缘自对埃及文字的感情和背后存在的宗教原因,致使他们的文字直到灭绝依然是难以普及的繁难体系,只能被少数书吏与王室成员和祭师习得。即使在古埃及文化最发达的新王国,埃及人的识字率也只有2%-5%。

不同的象形字体与楔形字体对照

最后要反思的,是历史上的两河楔形文字,经过数次书写革命,不仅功能发生了变化,其字形和字体也在不断地进化中。字形由线性变楔形,然后转向了90度横向书写,不断地经历由繁变简的过程。而埃及象形文字的变革,并非本质上的书写革命,主要反映在字体的改变。大约在古王国时代第5王朝,出现了最早的僧侣体。文字学家加德纳对僧侣体评论说:“最初,它只不过是简化了、圆滑化了的象形文字,与使用凿子凿出的角度和精确形状相比,是使用芦管笔快速书写的结果。”约在新王国第25王朝,从僧侣体中又演变出世俗体,世俗体也只是僧侣体的快速书写的形式或草书体。我们已经看到,即使托马斯·杨破译了世俗体,世俗体文字仍然以难学著称。迄今为止,全世界仍然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阅读并翻译现存的世俗体文献。这就是说,埃及象形文字始终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至此,我们同样需要回答埃及象形文字为何覆灭的历史追问。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埃及象形文字(也包括两河楔形文字)都死亡于外族入侵、湮灭在国家战乱中。文字的覆灭与文明的消失有一定的关联,外来入侵者固然可以中断本土文明,但并非一定会导致本土文字的湮灭。例如,纵观中国古代史,我国的人民也曾受到过蒙古帝国的蹂躏,我们的国家也曾经历过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分裂,但中国汉字都能够以它强大的生命力,用其文化传统同化外来的民族,用其内聚力粘合断裂的创痕,顽强地生长至今。

回顾三千年的埃及史,古埃及曾经多次被征服和入侵,前期为落后的游牧民族,后期则是生产力更为先进的西方民族。象形文字只是灭绝于最后一次的外族入侵。

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

古埃及第二中间期,受到来自西亚的喜克索斯人第一次入侵。他们不仅夺取了埃及的王位,结束了埃及的中王朝,并且建立了第15-16王朝。“喜克索斯”一词,历来有不同解释,在埃及语中有"牧人王"之意,很可能是起源于巴勒斯坦的迦南人。约100年后,埃及南部底比斯的17王朝统治者才将喜克索斯人驱逐出埃及。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喜克索斯人是闪族的一支,同为闪族的犹太人曾随喜克索斯人进入埃及,后来也一并被逐出,从而演绎了圣经的《出埃及记》。

喜克索斯人文化落后,他们残暴地焚毁城市,夷平神庙,残酷地对待所有本土居民。但是,他们也维持了当时的埃及政治制度,采用了埃及的法老头衔。作为落后的、缺乏文字的游牧民族,喜克索斯人使用并传承了埃及成熟的象形文字。更奇妙的是,喜克索斯时代甚至为后人保存下来诸多埃及象形字文学作品。

史称为第三中间期的那些年月,所谓“海上民族”(可能是居住在巴勒斯坦的腓力斯丁人)从海上基地出发向埃及大迁徙。他们乘着战船而来,烧毁宫殿,杀戮居民,城市沦为废墟。埃及再次陷入内乱,四分五裂。最终,拉美西斯三世法老阻止了这次入侵,但是古埃及也因此由强变衰。而在后王国期间,两河流域亚述帝国最伟大的国王亚述巴尼拔远征埃及,将埃及首都底比斯夷为平地。此后亚述人一次又一次攻占埃及,把埃及版图划归自己名下。直到B.C.653年,埃及人才反击成功,夺回了政权。在这些外来民族的入侵期间,侵略者暂时无暇顾及文化渗透,象形文字也承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B.C.525年,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坐大成势,冈比西斯国王亲征埃及,攻破孟菲斯,使埃及成为波斯的一个行省。冈比西斯也给自己加上了法老的头衔,在埃及实行暴政,史称波斯第一王朝,即埃及第27王朝。其后,波斯帝国又多次征服埃及,直到B.C.332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为止。

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行省(B.C.500)

在《楔形文字传奇》里我们已经看到,大流士三世国王用波斯楔形文字、埃兰楔形文字和希腊文字,在贝希斯敦摩崖上书写了一个三语共存的铭文,体现了波斯统治者对待楔形文字的态度。同样,在他们占领埃及期间,也允许象形文字与波斯文字在民间共存。埃及象形文字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得以苟延残喘,虽然波斯人已经拥有自己的音节楔形文字。

至此而后,埃及不断遭受外族入侵者的蹂躏,最终于B.C.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成为希腊马其顿帝国的行省。亚历山大帝的部将托勒密一世,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埃及本土被希腊化。但是,拿破仑远征发现的罗塞塔石碑,清晰地表明,石碑铭文同样由象形文字圣书体、通俗体和希腊文字形成了三语共存。希腊人统治期间的埃及象形文字,同样得到了苟延残喘,虽然希腊人也已经拥有自己的字母文字。

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最后,罗马人取代希腊人统治埃及是一个不知不觉的权力转移过程。罗马执政官屋大维在亚克兴海战中战胜安东尼和埃及托勒密王朝联军,率军侵入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即那位著名的埃及艳后)以毒蛇自尽方式为自己画上句号,从此埃及成了罗马的行省,古埃及的历史至此永远终结。

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B.C.32)

A.C.391年,最后一任统治全罗马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颁布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同时关闭了埃及所有的非基督教寺庙。由此连带的是后果是,禁止在埃及所有纪念性铭文中使用象形文字,事实上敲响了象形文字灭亡的丧钟。

宣布象形文字死亡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

A.C.395年,狄奥多西一世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埃及被置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治下。A.C. 452 年,菲莱神庙的祭师奈斯梅塔拉赫姆,在神庙墙壁上摹写了最后的一篇象形文字(世俗体)涂鸦铭文,其象征意义在于象形文字的寿终正寝,伴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成为死文字。

回顾这段历史,深刻说明象形文字死亡于外族入侵与自身缺陷的共同影响。特别是在埃及新王国之后,象形文字的复杂性使它很难被外族统治者所接受。相反,外族人带来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等字母文字,具有易于书写和传播的特点,对埃及本土人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所以他们才会完全接受并被逐步同化。这也是罗马统治者能够最后通过法令方式“处决”象形文字的“民意”基础。

由此,这也将导致我们继续世界文字游的旅程,再次进入字母文字的“伊甸园”,探寻新月沃土的文字奥秘,续写《世界文字传奇史话》的第四篇《字母文字传奇》。

与字母文字伊甸园相关的耶路撒冷(新月沃土迦南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